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65090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和实施要求 (根据卫生部讲义结合本省情况编写) 安徽省卫生厅妇社处 2005年3月,一、产前诊断工作的重要意义 1、是母婴保健法规定的母婴保健技术服务,服务面广,社会期望值高。 2、产前诊断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二级措施,是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 3、产前诊断技术是妇幼保健高技术服务。特别需要科学规划、依法监管,保障这项技术的持续、健康发展。,二、制定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 1、依法服务的客观要求,母婴保健法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2、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和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 3、群众对产前诊断技术服务需求增加,依法管理势

2、在必行。,(二)产前诊断技术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是: 1、对产前诊断的重要意义缺乏基本认识。 缺乏政策导向、宏观规划和监督管理。 2、缺乏才:临床和遗传学知识与技能俱佳的专业人员严重匮乏、B超权威少等。 3、缺乏必要技术标准和规范。技术低水平重复,设施、设备落后。,4、 服务不成体系,缺乏权威产前诊断机构,尚未形成自下而上、特色互补的合作机制,“纵”、“横”沟通的信息反馈、公开机制。未形成规模效应。 5、筛查以经济利益为导向,试剂使用混乱,收费混乱。 6、需方的意识、支付能力和风险防范问题。知情同意未实现“规范告知”,易引发纠纷。,(三)制定办法的目的 规范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准入、管理和监

3、督,提高产前诊断技术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规范提供产前诊断技术服务机构和服务人员的行为,三、产前诊断中的法律问题 (一)医疗服务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1、消费自由权 2、知情权:病情、措施、风险 3、选择权: 4、医疗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法律契约知情同意书 5、证据:医疗规范、技术标准、医疗记录、结果等,(二) 办法法律性质和地位 办法是个“法”,法包括: 1、法律:全国人大立法 2、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法规、决定、命令。 3、地方性法规:省级和较大的市人大立法 4、规章:国务院各部委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

4、国务院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省级和较大的市级人民政府可制定规章。(部长令和省长令),办法是卫生部的部门规章,办法出台的依据: 全国人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33条规定“从事本法规定的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的人员,必须经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的考核,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 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法实施办法第9条:“医疗保健机构遗传病诊断、产前诊断,必须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许可证”,办法是卫生部的部门规章,是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的具体事项的。具有特定性、局限性。 办法规定2个对象的行为: 1、提供产前诊断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机构准入) 2

5、、提供产前诊断技术服务人员(人员准入) 怀孕的妇女(即产前诊断的服务对象)是第3人,不受办法的约束。,(三)办法规定的原则 1、准入原则:机构准入和人员准入。 2、知情同意原则: 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医患信息不对称,患者是弱势群体, 医患之间有“平等权、等价交换权、自由选择权” 要实行三告知“病情、措施、风险”,办法强调了风险,产前诊断有假阳性、假阴性。,3、提供技术服务系列化原则 筛查: 产前诊断 后续措施 4、符合伦理原则:要体现“人文关怀”,要符合通常的道德规范,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技术要安全可靠。,(四)法律责任 违反法律应负的责任有:刑事、行政、民事。产前诊断中应当承担的是行政和民事责

6、任。 产前诊断中违反法律的行为主要有: 1、无证(机构、人员)行医,异地执业; 2、使用不合法的设备、试剂; 3、侵犯服务对象的知情、同意权; 4、侵犯服务对象的隐私权 5、医疗事故 6、乱收费。,(五)纠纷与医疗事故处理 产前诊断纠纷的类型主要是: 1、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2、处理结果 3、侵犯服务对象的知情、同意、隐私权 4、服务态度 产前诊断纠纷主要原因是信息占有不对称。,产前诊断医疗事故 产前诊断医疗事故的客体是母体。 因为胎儿具有生物学特征,无社会学特征,胎儿是生命客体,但是依赖性的,与外环境没有新陈代谢关系,没有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力是:出生 死亡 如果产前诊断造成对胎儿的伤害,实

7、际上是对母体的伤害。,产前诊断医疗事故的鉴定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界定: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胎死宫内不是“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所以产前诊断不会出现一级医疗事故。 产前诊断医疗事故等级确定一般是 28周胎儿死亡的是三级乙等 胎儿可存活,造成的损伤,经修补后可以恢复的也为三级乙等 导致子宫、生殖器官部分切除的三级甲等 生殖器官全部切除,无生殖能力的二级乙等,产前诊断纠纷的预防 接受服务的孕妇

8、要签“同意书” “同意书”与“知情书”是有本质区别的 同意书必须包含的内容是:“我知道产前诊断(筛查)的作用、意义、风险、结果,我自愿接受服务,后果自己负责。”等等,每一步都要写“同意书” 产前筛查风险(假阴性、假阳性)、收费 产前诊断风险、收费 诊断结果处理收费、风险 (终止任娠:小孩没了 不终止任娠:可能生下有缺陷婴儿) 每一步都有知情选择权,四、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有关问题说明 (一)总则 产前诊断定义明确了本管理办法规范的技术主体。包括: 1、项目: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分子遗传等; 2、过程:筛查诊断;,产前诊断包含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管理办法第二条 本管理办法中所称

9、的产前诊断,是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性疾病的诊断,包括相应筛查。,产前诊断技术应用的双重条件:经认定的人员和经许可的机构;(第15条重申) 卫生部对产前诊断技术的法定管理地位,权利与责任统一,主管并承担领导责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都有执行法律法规的义务和管理的责任.,(二)管理与审批 第七条 产前诊断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1、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许可本省机构、卫生部指定国家级中心。 2、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规划、审批和监管。 3、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协助日常监管,安徽省卫生厅关于加强产前诊断技术管理的通知(卫妇秘200573号)确定: 各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协助省卫生厅做好许可审批工作及

10、辖区内经审批许可的产前诊断及产前筛查机构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保证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质量。 各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的市场监管,严禁任何机构与个人未经许可或超范围擅自开展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技术服务,一经发现,要及时、严厉查处。,省卫生厅关于加强产前诊断技术管理的通知(卫妇秘200573号)确定: 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协助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积极开展产前诊断的培训、技术指导、质量控制、信息管理等工作。,我们的策略是: 规划:“设点”“筑路”“铺网” 原则:密切合作、风险共担,“设点”: 与产前诊断服务有关的机构分为三类“点”的分类: 1)一般孕产保健服务机构,不允许或

11、没能力开展产前筛查识别高危、知识普及、咨询建议; 2)可以进行产前筛查,但没有能力进行诊断机构; 3)具备产前诊断能力的机构。,“筑路”:机构间建立有效转诊关系、质量管理、信息管理体系。 产前诊断机构(经资格认定的机构) 产前筛查机构(经资格认定的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所站) 一般孕产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基层妇幼保健机构,理想的产前诊断组织网络结构 省级产前诊断中心(皖南、北、中) 市级产前诊断中心 产前筛查机构(医院妇产科、妇幼保健院所站) 一般孕产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基层妇幼保健机构,“铺网”: “网”主干是管理措施。措施的建立和日常的监督、指导将直接关系到“网络”的坚固及健康发展。

12、省级卫生行政机构是责任主体,但可以委托技术单位承担组织管理工作(办法第十四条)。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经批准的产前诊断机构更要协助进行管理和组织工作,审批: 在审批产前诊断技术机构时应坚持的原则: 1)慎重审批。对产前诊断技术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要有充分的认识。不具备条件的市,先人员培训,服务硬件设施准备,暂不行审批。,2)“数量”和“便民”兼顾。有一定数量的诊断对象才能保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持续健康发展。机构数量的确定从实际出发,但总体上不宜过多。 3) “规范”和“发展”并举:防止盲目发展和过分保守。,4) “软件”和“硬件”同步规范管理、质量控制、合理转诊制度等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防止盲目“

13、硬件”投入 购设备、上项目。 5)人才的积极培养和严格把关。创造条件培训人员,同时资格从严。,审批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人员资格是机构资格的前提; 机构资格的审查要严格; 筛查诊断工作联系的建立是机构资格的必备条件。,人员条件: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 临床医师:妇产科和儿科执业医师; 强调 掌握临床遗传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是薄弱环节) 超声医师:执业医师、超声产前诊断系统技术。 一般实验室人员:专门从事产前诊断生化检验的实验室技术,机构条件: 人员是核心:抓紧培训。 组织设置是基础:专设机构、部门配合、协调。 规章制度是保障:细致、完备、可操作。 设备硬件是工具:适度、实用。 产前筛查诊

14、断工作联系的建立是机构资格的必备条件。 申请产前诊断技术的机构必须要对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技术指导、培训、指定区域内的社会群体性工作等进行落实。,不应对单项产前诊断技术进行审批。 产前诊断的机构应开展综合项目,遗传咨询、医学影像、生化免疫、细胞遗传; 对分子遗传技术未做硬性规定,有条件的可以开展,尚不具备条件的根据实际与有关机构建立联系。,产前筛查产前诊断两机构工作联系的建立是机构资格的必备条件 对筛查管理的基本原则:规范化、科学化、从严管理;兼顾便民; 管理办法特别强调了对筛查的管理;信息公开、质量控制、加强培训和转诊关系的确定;,对筛查单位进行管理,可通过 1)审批:简化程序和内容; 2)备

15、案:省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筛查单位的有关信息,以备检查; 3)纳入网络:通过产前诊断机构对筛查机构进行管理;,对产前筛查管理的关键环节:设备、试剂、与产前诊断机构关系的确立。 1) 设备: 应当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者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并验明产品的产品注册证书、进口注册证书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试剂:产前筛查试剂属体外生物诊断试剂;按药品进行管理,应取得相应的注册证书。(国药监办2002324号“关于体外诊断试剂实施分类管理的公告”),3)对产前筛查机构的基本要求: 筛查机构必须设有妇产科诊疗科目; 与产前诊断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应以书面协议、合同或共同遵守的制度等形式固定下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设备要求:与产前诊断机构的生化免疫室同。,产前筛查纳入产前诊断的质量控制体系: 1、 筛查方法、筛查指标、筛查结果定期上报; 2、 实验室比对、质量评定; 3、试剂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4、逐步进行筛查结果准确率的信息公布,(先网络内部、后社会人群)。,(三)产前诊断技术的实施 1、基本原则: (1)知情同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