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40428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6单元 23《隆中对》(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中对教学内容隆中对备课时间总课时数总第1课时备注教学设计与过程学习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3.学习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4.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极其锐利的战略眼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好为梁父吟() 因屏人() 猖蹶() 屯新野()

2、 先主遂诣亮() 倾颓() 亮躬耕陇亩() 不可胜数() 乐毅() 欲信大义() 北据汉、沔() 帝室之胄()3.作者链接陈寿,曾在蜀任观阁令史,蜀亡后,在晋任著作郎,平阳侯相,累官至治书侍御史。他博采旧闻,综合当时各国史料,进行考核取舍,著三国志,与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南北朝时宋裴松之为它作注,亦颇有名。4.文体链接“对”,对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问的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策略叫“对策”。三国志是历史散文,分为魏书、蜀书、吴书,属纪传体的分国史。它善于叙事,总是选取最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情节,进行简洁描述和重点刻画,从而突出中心,表现人物性格特征,文学价值很高。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与史

3、记、汉书、后汉书一起被称为“四史”(前四史)。5.背景链接时代背景:隆中对是汉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十月刘备第三次访问诸葛亮时,诸葛亮针对刘备所提的问题陈述其对策,当时诸葛亮只有26岁。此后,诸葛亮即出山辅佐刘备,做刘备的军师(后为丞相),帮助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东汉末年,汉室倾颓,群雄割据,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汉室后裔刘备想兴复汉室,完成统一大业,但苦于势单力薄,无力与曹操、孙权抗衡。于是,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壮大力量。公元207年,徐庶把隐居在隆中(今湖北襄樊市西)的诸葛亮推荐给刘备,刘备就先后三顾茅庐,征询诸葛亮对兴复大业的意见。本文写的就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三、

4、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1.翻译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口译课文,要求采用直译法,忠实原意,字字落实。针对学生理解得不确切或有困难的地方加以点拨,并重点提示下列词句,要求学生加深理解,注意积累,掌握规律。【交流点拨】(介宾短语作补语,翻译时要移到谓语前。)(1)“每自比于管仲、乐毅”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2)“欲信大义于天下)”想要在天下人面前伸张大义。(3)“曹操比于袁绍”曹操和袁绍相比。(4)“信义著于四海威信和正义广布于天下。2.读罢课文,文中的刘备和诸葛亮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交流点拨】刘备:重视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虚心诚恳。诸葛亮:才华横溢,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

5、能。3.理清文章结构。【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简述诸葛亮的为人。第二部分(第2段):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第三部分(第35段):写刘备三顾茅庐,着重写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第四部分(第6段):写刘备对诸葛亮的倚重和信赖。四、拓展延伸 1.本文“凡三往,乃见”只五个字,三国演义在37和38回里写成五千余字。要求学生必读这两回的相关文字,感悟小说作者的创造虚构,看看小说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有余力和兴趣者,可通读三国志诸葛亮传。教学反思与改进积累文言词汇。(1)一词多义:谓 谓为信然(说) 谓先主曰(对说)已 然志犹未已(停止) 自董卓已来(通“以”) 已历三世(已经)信 谓为信然(确实) 信

6、义著于四海(诚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同“伸”,伸张)然 谓为信然(这样) 然志犹未已(但是)用 遂用猖獗(因此) 贤能为之用(利用)此用武之国(运用)(2)古今异义。将军宜枉驾顾之 (古:拜访 今:照顾)凡三往 (古:总共 今:平凡)孤不度德量力 (古:我,古代王侯的自称 今:孤立)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大概 今:危险)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古:一天天 今:太阳)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古:可以把 今:可能,能够,许可)利尽南海 (古:南方近海的地方 今:指中国南海)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古:用来 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拓展延伸可换成这个:拓展延伸:利用网络或图书,搜集后人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或对联

7、几首(副)。【交流】(1)有关诸葛亮的对联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注解:两表: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 一对:隆中对】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注解:六出:六出祁山。七擒:七擒孟获。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东和:东和孙权。 北拒:北拒曹操。排八阵:摆设八卦阵。 酬三顾: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取西蜀:攻取西蜀。 定南蛮:平定南方叛乱。 用火攻:指赤壁之战。】(2)赞扬诸葛亮的诗歌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八阵图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