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38631 上传时间:2019-04-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古诗文必考+必练 第一部分 九上 出师表课件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古文精析,作品与作者,出师表 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今山东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 家、军事家。 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抒情手法的运用,是表文的一个基本特征。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写给后主刘禅的表文,其中 对蜀国的形势做了透辟的分析,对刘禅治国寄予深厚 期望,言辞恳切,表达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之心。,一 词语积累,知 识 归 纳,1. 通假字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同“又”,古人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多用“有”。 必能裨补阙漏:“阙”同“缺”,缺点。,2. 古今异义,3. 一词多义 以光先帝遗德/深追先帝遗诏:y,遗留。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wi,给予。 遂许

2、先帝以驱驰:答应,应许。 一百许里(与朱元思书):左右,附在数词 后面表示大约数目。 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迫近。,遗,许,薄,引喻失义:适宜、恰当。 义不杀少而杀众(公输)/义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不义而富且贵(孔子语 录):道义,公正合宜的道理、行为。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望,拜访。 拔剑四顾心茫然(行路难):看。,义,顾,然后施行:xng,做,执行。 性行淑均:xng,品行,品德。 必能使行阵和睦:hng,行列。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实在,确实。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诚心。,行,诚,4. 词类活用 此皆良实:良实,形容词用作名词,善良诚实的人。 攘除

3、奸凶:奸凶,形容词用作名词,奸臣凶贼。 优劣得所:优劣,形容词用作名词,好的差的人。 北定中原:北,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北。 庶竭驽钝:竭,形容词用作动词,竭尽。,1.主旨感情 本文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帝的遗志,开张圣听,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希望国内政治修明,使他北定中原的计划得以实现,并以此来“报先帝而忠陛下”。,二 课文理解,2.结构梳理 一(15)、分析形势, 提出建议 二(67)、追忆往事, 表达情感 与决心 三(8)、明确各方责任:自己、群臣、陛下 四(9)、结束之语,依依惜别,形势:不利因素、有利因素 三条建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往事 主

4、要情感:报先帝,忠陛下 决心: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本人身世 三顾茅庐 临危受命 临崩寄大事,3.内容精析 (1)表达方式:文章采用议论、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以议论为主而辅之以叙事,二者都带有抒情的色 彩。第一部分是寓情于议,第二部分是寓情于叙。 (2)寓情于议:第一部分在谈论形势、任务、治国方针和历史经验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刘禅能够继承先帝遗志,完成“兴复汉室”的大 业。因此一开始就提到“先帝创业”,接着依次说先帝对贤臣的“殊遇”“简拔”贤臣的标准和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有激发刘禅效法先人的作用。,(3)寓情于叙:第二部分在叙述作者

5、本人身世、追随先帝创业的经过和“受命已来”的工作的同时,抒发了对先帝的感激之情,表达了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 (4)“先帝之殊遇”体现在: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临崩寄大事。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文中最能体现杜甫这句“老臣心”的句子是:“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6)诸葛亮在本文中主要表达的是“报先帝,忠陛下”的情感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此句陈述了作者与先帝共同创业、患难与共的往事。 (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此句表明作者无意于功名利禄的淡泊情怀。 (9)“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

6、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此句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中 考 真 题,一 名句默写,1.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自述本志,用“_,_”两句表明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华的人生态度。(2016长春),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 出师表中表现出臣子们于国家危难之际依然在宫廷里、疆场上报国尽忠的句子是: _, _。(2015锦州),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二 文言文阅读,(2015广州),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先帝不以臣卑鄙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逐许先帝以驱驰 潭中鱼可百许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斟酌损益,进尽忠言 既加宫,益慕圣贤之道,A. B. C. D.,2. 把“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翻译成现代汉语。 _ _,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姑且在乱世保全性命,不谋求在诸侯中建功扬名。,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诸葛亮追述以往的经历,既表达对先帝的感恩之情,也表明对后主的耿耿忠心。 B. 诸葛亮认为目前南北已平定,当率领全军复兴汉室,迁回旧都,实现先帝遗愿。 C. 诸葛亮主动请缨讨伐奸贼,为了表明决心,郑重立下誓言,如若兵败甘愿受罚。 D. 诸葛亮担心后主听信谗言,因此恳切劝后主,要广开言路,接纳治国的良策。,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