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和生物化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802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功能和生物化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功能和生物化学(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肝功能及生物化学检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检验科 周 博,2,肝脏形态结构(解剖学),3,肝脏疾病常用生化检查项目,一. 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 二. 胆红素代谢检查 三. 血清酶学检查,4,(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1,血清总蛋白 ( total protein,TP), 白蛋白 (albumin,ALB ) 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每天约合成120mgkg), T/2为19-21天 分子量较小(66000) 主要功能及作用: 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 是内源性营养源 作为一种载体有运输和贮存作用 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的良好指标 为非急性时相蛋白 球蛋白 ( globulin,GLB

2、 ) 为血清总蛋白中除去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 球蛋白主要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非肝细胞)合成 球蛋白与机体免疫功能及血浆粘度密切相关 包括: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各种酶类 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等 。,5,(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2,参考值 血清TP及ALB含量与性别无关 与年龄相关(新生儿、婴幼儿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稍低) 血清TP中ALB和GLB所占的量分别为60和40 成人 新生儿 TP(双缩脲法) 60 - 80gL 46 - 70gL ALB(溴甲酚绿法) 40 - 55gL 28 - 44gL ALB/GLB(A/G)比值 1.5-2.5 : 1,6,(

3、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3,临床意义-1 血清TP和A/G比值检测是反映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 主要反映肝实质细胞的储备功能 血清TP和A/G比值检测主要用于反映慢性肝损害 急性或局灶性肝损害时它们多为正常 因为肝脏有很大的代偿能力而且白蛋白半寿期较长, 只有当肝脏损害达到一定程度和一定病程后才能出现 血清TP和A/G比值的变化 肝病时血清TAG和A/G比值变化模式是: ALB GLB TP A/G比值 或 不定,7,(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4,减低 合成不足(肝细胞损害) 营养不良(供给不足) 蛋白质消耗增多(恶病质) 蛋白质丢失增多 肠瘘 大面积烧

4、伤 肾病综合征 血液稀释(妊娠中后期) * 白蛋白减低常伴有-球蛋白增高. * TP正常不等于其组分也正常,增高 血液浓缩 严重脱水 休克 饮水量不足等 球蛋白合成增加 多发性骨髓瘤时 巨球蛋白血症 慢性感染 其他 糖尿病酸中毒 肠梗阻 外伤等,1. 血清总蛋白和清蛋白, 临床意义 -2,血清总蛋白60g/L或白蛋白35g/L称为低蛋白血症,8,(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5, 临床意义 -3 2血清球蛋白,增高 总蛋白80g/L 球蛋白35g/L 高球蛋白血症: 慢性肝脏疾病 M蛋白血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降低 3岁以下的婴幼儿 (生理性减少) 免疫功能抑制 低球蛋白血症

5、(先天性),9,(一)血清总蛋白、清蛋白、清蛋白/球蛋白比值-6, 临床意义 -4 3AG 比值减低或倒转 由白蛋白减低或球蛋白增高所致 见于: 严重肝功能损害 ( 如肝硬化时) 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恶性淋巴瘤),10,(二)血清蛋白电泳 -,原理 血清蛋白是由多种蛋白质组成。 在碱性环境中,血清蛋白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均会向阳极泳动 因各种蛋白质粒子大小、等电点及所带的负电荷多少不同,它们 在电场中泳动速度不同: 白蛋白分子质量小,带负电荷相对较多,在电场中迅速向阳极泳动 球蛋白分子质量大,泳动速度最慢 电泳后可分出至少五个区带,从阳极开始依次为: 白蛋白、1球蛋白、2球

6、蛋白、球蛋白和球蛋白。 血清蛋白电泳方法有多种(醋酸纤维素膜法和琼脂糖凝胶法多用) 电泳结果常用光密度计扫描图表示,11,12,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分析扫描图,13,正常血清蛋白电泳结果示意图,14,正常值: 前白蛋白 100-400mg/L(T1/2=1.9天) 白蛋白 62- 71% 1 球蛋白 3 - 4% 2 球蛋白 6 - 10% 7 - 11% 9 - 18%,二、血清蛋白电泳,15,1肝病型 白蛋白减低,1、2和球蛋白有减少倾向(高血脂时 球蛋白亦可增高),球蛋白增高。 见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常合并肝硬化) 急性及轻症肝炎多无异常,16,2M蛋白血症型 白蛋白轻度减低,单克

7、隆球蛋白(亦有球蛋白)明显增高; 偶有球蛋白增高; 在区带、区带或与区带之间出现M蛋白区带(结构均 一、基底窄、峰高尖); 见于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等)。,17,白蛋白及球蛋白减低,2和球蛋白增高。 见于肾病综合征和糖尿病肾病时。,3. 肾病型,18,三、胆红素概述( bilirubin,BIL), 是胆汁的重要成分之一,是各种含血红素蛋白中血色素的分解产物, 血清总胆红素 (serum total bilirubin,STB) 非结合胆红素 (unconnect bilirubin,UCB;又称为间接胆素) 结合胆红素 (connect bilirubin,CB;又称

8、为直接胆红素) 测定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尿内胆红素、尿胆原 对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意义,来 源,衰老的RBC的HGB,HGB以外的Mb、过氧化物酶、细胞色素等,大部分,少部分,血清总胆红素 非结合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19,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血清中胆红素与偶氮染料混合后快速发生颜色变化(发生重氮 化反应)为可溶性结合胆红素(在1分钟时测得的胆红素即为 结合胆红素(CB)=直接胆红素 除了快相反应,还有慢相反应,后者为不溶解的非结合胆红素。 可以使用茶碱和甲醇-溶剂,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 完全溶解,再与重氮试剂起反应,即为血清中的总胆色

9、素(serun total bilirubin,STB) 总胆红素减去结合胆红素即为非结合胆红素(UCB),20,间胆(脂溶性,无法从胆汁、尿液中排出) 直胆(水溶性,可从胆汁、尿液中排出),至 少 记 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直胆,肝脏,间胆,葡萄糖 醛酸,21,红细胞的血红蛋白,肝细胞Y、Z蛋白摄取,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直接胆红素,肝脏,肠道,肠肝循环,粪胆原,正常胆红素代谢,间接胆红素(游离),白蛋白,转运,间胆,葡萄糖 醛酸,胆素原,细菌,肠道重吸收,尿胆原,22,血 清 尿 液 粪便 STB CB UCB CB/STB 尿胆红素 尿胆原 颜色 ( mol/L ) (定性) (mol/L)

10、 正 常 1.7-17.1 0-6.8 1.7-10.2 0.2-0.4 (-)或 0.84-4.2 浅黄 弱(+) 溶血性黄疸 0.2 (-) 变深 阻塞性黄疸 - 0.5 (+) 或(-) 变浅或白 肝细胞性黄疸 - 0.2-0.5 (+) 或正常 浅或正常 注 :轻度增加; :中度增加; :明显增加; (-):阴性; (+):阳性; (+):强阳性。,23,胆红素-参考值范围,血清总胆红素: 新生儿 01天 34 103mol/L 12天 103 171mol/L 35天 68 137mol/L 成人 3.4 17.1mol/L 结合胆红素 0 6.8 mol/L 非结合胆红素 1.7

11、10.2 mol/L,24,血清总胆红素-临床意义,(1)判断有无黄疸及程度 17.1 34.2 mol/L 隐性黄疸(2倍) 34.2 171 mol/L 轻度黄疸(2-10倍) 171 342 mol/L 中度黄疸(10-20倍) 342 mol/L 重度黄疸(20倍) (2)根据黄疸程度推断黄疸病因 溶血性: 一般85.5 mol/L 肝细胞性:17.01 120 mol/L 阻塞性: (完全性)342 513 mol/L,25,四、血清酶学检查 -1, 肝脏酶学 肝脏是人体含酶最丰富的器官,酶蛋白含量占肝脏总蛋白 的2/3,许多重要酶的合成及代谢都在肝脏 肝脏所含酶种类达数百种,但常用

12、于临床诊断的酶主要有 十几种 肝脏的一些病理状态常导致一定的酶的血清浓度发生变化 根据酶活性测定可以对肝脏的某些疾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 病情观察、疗效判断和预后评估 酶学检测是肝脏实验室检查中最常用的项目,26,五、血清氨基转移酶测定,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GPT (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 GOT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移酶) 脏器含量 肝肾心肌肉 心肝肌肉肾 分 布 肝细胞浆 胞浆和线粒体 T 1/2 6.3天 2天 漏出液 65% 4% Karmen法 5-25卡门单位 8-28卡门单位 速率法 10-40U/L 10-40U/L,27,临床意义 AST/A

13、LT=1.15,1、急性肝炎 阳性率80-100%,发病前均升高, ALT/AST1是诊断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检测手段 恢复期接近正常,AST/ALT1或100 u 慢性 2、 重症肝炎 症状加重,黄疸加深,高AST (酶 胆分离) 大片坏死 3、慢性肝炎和脂肪肝 轻度上升或正常,AST/ ALT1 4、肝硬化 肝癌 轻度上升或正常,AST/ALT1 5、急性心梗后68小时, AST升高,1824小时达高峰, 4 5天后恢复;若再次升高提示梗死范围扩大,28,六、-谷氨酰转移酶(-GT),-谷氨酸转移酶( - glutamyl transferase,GGT) 在肾脏、肝脏和胰腺含量丰富,但血清中

14、GGT主要来自肝胆系统。 GGT在肝脏中广泛分布于肝细胞的毛细胆管一侧和整个胆管系统,因 此当肝内合成亢进或胆汁排出受阻时,血清中GGT增高。 参考值 硝基苯酚速率法(37) 50U/L 临床意义 胆道阻塞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胆汁淤积和肝癌时,由于肝内阻塞,致使肝细胞产生多量GGT ,可使 血清中GGT明显升高。原发性肝癌 阳性率95%以上 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 GGT呈中等度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的非活动期,若GGT持续升高, 急、慢性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 GGT 呈明显升高或中度以上升高,ALT和AST仅轻度升高,甚至正常。,29,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血脂和脂蛋白 心肌酶学和心肌蛋白检测 血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 内分泌激素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