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护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6704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X 页数:91 大小:46.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卒中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脑卒中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脑卒中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脑卒中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脑卒中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卒中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卒中护理(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CONTENTS,课程内容,01.脑 卒 中 的 概 述,02.脑 卒 中的 康 复 护 理,03. 良 肢 位 摆 放 和 被 动 训 练,04.体 位 变 换 和 并 发 症 的 预防,05.脑 卒 中 的 康 复 教 育,06. 社 区 家 庭 康 复 护 理,脑卒中的概述及分类,脑卒中的流行病学,脑卒中的临床表现及诱因,内 容 提 要,脑卒中的康复原则及预防脑卒中的方法,脑卒中概述,脑卒中的特点有: 起病急骤,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 特性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为中老年人重要的死亡或致残原因,预防尤为重要。,60-70%,30-40%,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2、出血性,脑血栓,脑梗死,缺 血 性,脑梗死最为常见,脑卒中的分类,临床表现,以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神志迷茫、说话或理解困难,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中老年人脑卒中的前兆(如图所示),(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 (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面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 (3)暂时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 (4)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 (5)与平时不同的头痛。 (6)不明原因突然跌倒或晕倒。,临床表现,临床表现,(7)短暂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 (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 (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 (10)整天昏昏欲睡,处于嗜睡状态。 (11)

3、一侧或某一侧肢体不自主地抽动。 (12)双眼突感一时看不清眼前出现的事物。,脑卒中流行病学,据统计,我国每年约150万人发作脑卒中,病死率较高,脑卒中后都遗留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痴呆等残疾,造成的经济损失年约100多亿,给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是中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上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无论是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还是在发展中的农牧业国家,在城市或农村均是高发。,脑卒中的诱因,常见于过度劳累、用力大小便、情绪紧张、饮酒过多、洗澡时间过长、饮食失调、心脏病等;脑卒中在冬季寒冷时较其他季节多发。,公认脑卒中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

4、、饮酒、肥胖及年龄遗传等。,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吸烟、糖尿病、高血脂、嗜酒和药物滥用、肥胖、久坐不动的生活习惯,只要认真对待就能防患于未然。,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种族、地理环境、遗传因素等,如高龄、男性、黄黑种族、寒冷环境、有遗传家族史的发病率相对较高。,脑卒中的预防,控制高血压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规律服药,经常测血压,不能吃吃停停或感觉不舒服再吃,将血压稳定在一定水平上。注意降压不要过急过快 积极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各种疾病。 不吸烟,不大量饮酒或酗酒,每天喝酒的量越少越好。 保持情绪轻松愉快,避免各种精神 刺激和过度疲劳。,饮食营

5、养要合理 控制饮食,使能量的摄入和需要达到平衡 多吃蔬菜、水果、谷类、牛奶、鱼、豆类、禽和瘦肉 食盐 8g/d(高血压者6g/d) 少量多餐, 不可暴饮暴食 饮食多样化,保持营养平衡。,定期体检,并警惕脑卒中先兆症状的出现。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时,就应采取治疗措施,避免中风的发生。争取早期发现病情的发展,早期开始预防性治疗。,积极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减轻患者的后遗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住院期间康复治疗开始的具体时间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而定。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开始康复训练的时间不同。脑卒中进行早期康复训练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恢复期限,还可以

6、避免各种并发症及废用综合症的发生。脑功能的恢复一般在卒中发生后的前3个月恢复最快。因此康复训练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地尽早开始。,脑卒中的康复,脑卒中的康复原则,康复应尽早进行 调动患者积极性 康复应与治疗并进 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脑卒中后的康复时机,偏瘫康复的最佳时机:发病后3个月以内 偏瘫康复的开始时间:越早越好 (只要患者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即可) 康复治疗的有效期:发病后6个月到1年 发病后1年以上,康复治疗效果和速度都会降低,康复的三大目标:功能-活动-参与 康复能够达到的最主要的效果,是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者重返工作岗位。 第一,恢复功

7、能。运动、吞咽、语言、心理、认知功能障碍等,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得到恢复。 第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不用长期卧床,不再需要他人的照顾。自己管理生活,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第三,恢复社会参与能力。这对年轻患者更为重要,最终的目标是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不仅能够养活自己,还可以养活家庭。,脑梗死的康复护理,1.康复护理的概念 2.康复护理的方式 3.康复护理的目标 4.康复护理的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的概念,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正确护理可增加患者的意识水平及定向能力,预防并发症,为以后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康复护理概念,护理人员从护理的角度帮助康复对象,从被动

8、 接受他人护理转为自我护理的动态过程。,给患者以心理支持下进行指导、训练教会他们如何从被动地接受他人照顾过渡为自我照顾日常生活。,康复护理的方式,康复护理的目标,维持患者健侧部分的身体功能 协助患者患侧的康复训练 使家属了解患者的需要 协助患者完成独立自我照顾,何为“早期康复护理”?,目前有些学者认为只要不影响治疗,早期康复护理介入越早越好,原因在于:早期康复护理对于促进大脑的可塑性有好处,便于调动脑组织内残余细胞发挥其代偿作用,促进损伤区域组织的重构和细胞的再生,有效地预防了脑神经萎缩,从而使患者各种功能尽早恢复和改善,降低了致残率。,何为“早期康复护理”?,目前大家对“早期”的认识并不完全

9、一致, 卒中康复护理重视在发病24 h内进行。也有的提倡在脑梗死后3d、脑出血后3 - 5 d进行。多数意见是在病人生命体征稳定、神志清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24h或48 h后再行康复介入。,早期康复护理的目标,使患者残存的功能尽早的恢复,减轻功能障碍,以最佳状态重返社会与家庭。,早期康复护理的意义,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可以争取康复最佳时机,预防和减轻关节挛缩,改善肌张力,避免各种误用综合征、废用综合征发生。 改善和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早期康复指导可达到康复或减少残疾 预防残疾,有效地提高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有两种心理学变化规律性: 第一阶段表现为心理冲突或退让。 第二阶段表

10、现为精神紧张、焦虑、恐惧。,脑卒中早期康复 -心理护理,脑卒中早期康复 -心理护理,1、观察 观察是指通过感觉、知觉获得所需信息和资料。(即心理方面的资料采集) 2、交流 交流是心理沟通的必要渠道,交谈法又是交流的最好方式。康复护士应当掌握交谈的技巧,以获得理想的效果。,脑卒中早期康复 -心理护理,3、情景感染在心理康复上也是不能忽视的工作。情景感染的影响作用对心理康复波动很大,所以在康复护理过程中,始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情绪环境,尽量减轻和改变消极情景影响,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景氛围,使患者得到一定积极方面的情景感染作用。,CONTENTS,良肢位摆放和被动训练,01.良肢位摆放的概念,02.

11、良肢位摆放的目的,03. 良肢位摆放的体位方法,04.被动活动,05.早期被动训练的意义,06. 早期被动训练的方法,良好的肢体位置,指为了防止或对抗瘫痪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免受损伤及早期诱发单个关节运动(又称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肢体摆放的位置,这种体位又称治疗体位。,自然卧位,当采取自然仰卧位时,由于肩、髋关节的优势肌群的作用,会导致患肢关节挛缩,表现为: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屈,手指屈曲,并加重偏瘫患者常常出现的上肢屈曲痉挛,导致行走时上肢呈“挎篮子”状;下肢髋关节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再加之下肢伸肌痉挛,行走时下肢呈“划圈子”状,即所谓“偏瘫步

12、态”。这些将严重妨碍患侧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良肢位目的,(1)保护肩关节、防止半脱位。 (2)防止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外旋。 (3)预防、缓解痉挛。 (4)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脑卒中康复-早期康复体位摆放原则,急性期特殊体位 定时翻身,保持肢体功能位(多个大小不同的软枕支持) 患侧卧位最重要 仰卧位为过渡性体位,时间不宜过长 避免半坐卧位 避免被褥过重或过紧,脱离不舒适体位 病情允许时鼓励患者尽早坐起来 坐位时保持躯干直立,背部以及肘部垫软枕 坐位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下滑为半卧位,脑卒中康复-早期康复体位摆放原则,重视患侧刺激-防止患侧忽略 床头柜放在患侧 电视机放在患侧 从患侧接近病人,谈

13、话时握住患侧手 患侧戴手表或发亮手镯以引起病人注意 患侧脚系醒目鞋带 所有护理工作均在患侧进行(避免患侧输液),康复卧位,康复卧位的关键是将患侧上肢各关节置于伸展位,而下肢主要关节处于屈曲位。同时,为了减少日后产生严重的痉挛,患者宜睡卧于硬质床上。 康复卧位主要分为仰卧位、健侧卧位、患侧卧位。,病人的仰卧位,要点: 1.头部放在枕头上,注意不能使胸椎屈曲。 2.肩关节抬高向前;用一个枕头放在肩下预防后缩。 3.上肢放在一枕头上,成外旋位,肘伸直。 4. 腕伸展,旋后,手掌放在枕头上,拇指外展。 5.臀部下面放一枕头,预防骨盆后缩及下肢外旋 6.用一毛巾卷放在膝关节下面使膝关节略屈,防止下肢外旋

14、。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病人的仰卧位,要点: 仰卧位时也可定时上抬高过头,一些病人在阅读时可采取这个姿势。,患侧,病人的患侧卧位,要点: 1.对头部进行支持,如头部感到舒适,病人可很好保持这个位置并可入睡。头应在上颈部屈曲,避免后伸。 2.躯干略向后旋,后背垫一硬的枕头。 3.患肘伸直。 4.前臂旋后。 5.手掌朝上。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病人的健侧卧位,要点: 1.头同样放在枕头上,保证病人感到舒适。 2躯干避免成直角,即病人身体不能向前呈半卧位。 3患侧上肢放在枕头上,抬高至100度左右。 4肘关节,腕关节及手指伸直,手掌向下。 5病人健侧上肢放在最舒适的位置上。 6患侧下肢屈曲放

15、在枕头上,既不外旋,也不内旋。 7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髋关节伸直,膝关节轻度屈曲。,病人的患侧翻身,要点: 1. 双手呈现Bobath式握手。 2.病人向上伸展上肢,健侧下肢屈曲。 3.双上肢左右侧方摆动,当摆动向患侧时,顺势将身体翻向患侧。,患侧,患侧,病人的健侧翻身,要点: 1.偏瘫侧膝关节屈曲 2.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3.方法:同时翻转肩和臀部,病人按图3侧卧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病人的健侧翻身,要点: 1.病人双手紧贴一起 2.方法:同时翻转臀部和 足底以引导偏瘫侧 (图中阴影代表偏瘫侧),被 动 训 练,被动关节活动,一般来说,发病3d即可进行被动功能训练。研究证明,人体大关节在静

16、止运动3 w以上,关节就可挛缩变形。,早期被动训练的意义,1、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关节韧带活动度 2、减轻痉挛及废用性萎缩,防止发生肌肉韧带挛缩 3、预防关节僵直引起的活动受限 4、尽早的功能锻炼,可使足部畸形减少 5、运动时,肘关节屈曲挛缩减少,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减少,早期被动训练的方法,早期开始,一般在发病后的23天进行。手法要轻柔适度,缓慢有节奏,避免产生疼痛。按由近端大关节到远端小关节的顺序依次进行。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可每天做23次,每次各关节活动35回。,CONTENTS,体位变化和并发症的预防,01.体位变换的横向转移,02.从卧位到坐位,03. 床椅转移,04.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护理,体位变换 -横向转移,健侧足插入患侧足下方,健侧下肢上抬将患肢举起,横向移动;用肘关节及下肢支撑将臀部抬起,横向移动;肩关节向相同方向移动即可完成。护理人员帮助患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