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3794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心理学--第十二章--情绪和情感(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提 纲,一、情绪和情感概述 二、情绪的生理机制 三、情绪的外部表现 四、情绪理论 五、情绪的调节,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3,一、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情感的内涵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和相应的行为反应 不同于认知过程和动机意志 包括 主观体验:自我感受 外部表现:伴随着或隐或现的行为表现 生理唤醒:伴有内脏、内分泌或神经系统的生理变化 思考:情绪与情感有何区别?,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4,一、情绪和情感概述,2、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3、情绪情感的功能 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情绪 与生物性关系密切 情境性/短暂性 冲动/明显的外

2、部行为 过程,情感 与社会性关系密切 稳定性/持久性 内隐/微妙的流露 内心体验,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5,一、情绪和情感概述,4、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情绪:基本情绪;复合情绪 先秦:“四情”、“五情”、“六情”、“七情”和“九情” 1944年,林传鼎(1944):18类情绪 伊扎德(1977):11种基本情绪 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心境:持久、微弱、渲染性 激情:短暂、剧烈、爆发性 应激:对意外的环境刺激作出适应性反应,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7,一、情绪和情感概述,4、情绪与情感的种类 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或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3、政治、人际关系、个人行为) 理智感:在智力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在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情感体验(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 思考:不同的情绪是否存在共同的维度?,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8,一、情绪和情感概述,5、情绪的两极性与维度 两极性:对立的情绪两极 动力性:增力与减力 激动性:激动与平静 强度:强与弱 紧张度:紧张与轻松 性质:肯定与否定 复杂性:单纯与复杂 情绪维度:情绪固有的特征,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9,一、情绪和情感概述,5、情绪的两极性与维度 三维理论 冯特(1896):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松弛 Schloberg(1954 ):愉快不愉快、注意

4、拒绝、激活水平 Plutchik (1970):强度、相似性、两极性 四维理论 伊扎德(Izard,1977):愉快度、紧张度、激动度和确信度 享乐体验;生理激活;准备程度;接受程度,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0,二、情绪的生理机制,1、情绪的中枢神经系统 阅读P373-378 情绪与大脑皮层 证据1:切除动物的大脑皮层情绪表现异常 证据2:前额皮层PFC的研究 大脑两半球情绪功能的不对称性(P377): 左半球为正性情绪优势半球,右半球为负性情绪优势半球 情绪与边缘系统 杏仁核;海马;前部扣带回;网状结构;下丘脑,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1,二、情绪的生理机制,2、情绪的外周神经系统 情绪与植

5、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测谎仪:情绪检测器测到的一定是谎吗?,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2,二、情绪的生理机制,2、情绪的外周神经系统 情绪与分泌系统 情绪导致内、外分泌腺体的变化 情绪与躯体神经系统 表情活动的生理基础 支配调节着躯干、四肢及面部肌肉活动 3、情绪与唤醒 情绪主观体验与生理唤醒的关系? 情绪的生理唤醒是共同化or特异化模式?,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3,三、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表达与识别 先天遗传 后天决定,不同部位在不同情绪中的作用(艾克曼) 刺激-大脑皮质-丘脑-下丘脑-分化情绪-面神经 识别线索:面部活动性大的肌肉群 面部识别研究,

6、人类的面部表情由动物的面部表情演化而来: 证据1、达尔文;2、先天盲童;3、跨文化人群 复杂感情的后天习得性和社会文化制约性: 证据1、幼儿性别差异;2、先天盲童;3、跨文化,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4,三、情绪的外部表现,民族文化与面部表情判断,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5,三、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身体表情 手势表情,表达情绪由强到弱:面部 手、手臂 腿脚,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6,三、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副语言,语音 语调 节奏 速度,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7,三、情绪的外部表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人际距离,亲密区:身体距离

7、在18英寸之内 个人区:身体距离介于1.5英尺到4英尺之间 社会区:身体距离介于4英尺到12英尺之间 公众区:身体距离介于12英尺到25英尺之间,(Hall),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8,四、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士兰格理论(情绪外周理论) 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如内脏器官、骨骼肌活动等)的知觉,并非由外界刺激引起。 产生的模式:刺激情境身体的生理反应情绪经验,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19,四、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理论 坎农对詹姆士兰格理论的批评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出现相同的内脏变化; 人为地引起某种强烈情绪的内脏变化,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 使内脏完全脱离中枢神经系统并不改变情绪行为

8、; 内脏相对不敏感,仅依靠内脏反馈很难区分多种情绪; 内脏变化太慢,而情绪变化却是爆发性的。,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0,四、情绪理论,1、情绪的早期理论 坎农巴德学说(情绪的丘脑学说) 产生模式:刺激丘脑向上传至大脑,向下传至外周 证据:下丘脑中的“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 过分忽视外周系统的作用 过分强调丘脑的作用,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1,四、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 刺激因素认知因素生理因素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情绪的产生是对刺激情境评估的结果 评估是大脑皮层的过程,情绪决定因素,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2,四、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 刺激因素认知因素生理因素 拉扎勒斯的认

9、知评价理论(P390) Lazarus(1968):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初评价:确认刺激与自我的关系程度 次评价:调节和控制自我行为 再评价:评价行为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反馈) 个性心理(信仰、人格)决定认知评价,情绪决定因素,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3,四、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 刺激因素认知因素生理因素 沙赫特和辛格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知激活理论) 情绪的核心是对刺激的认知评价,生理和环境因素也有影响 经典实验(1962),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4,四、情绪理论,快乐情境 打了肾上腺激素告知其真实反应 打了肾上腺激素告知其不真实反应 打了肾上腺激素不告知任何反应,愤怒情境 打了肾

10、上腺激素告知其真实反应 打了肾上腺激素告知其不真实反应 打了肾上腺激素不告知任何反应,如果完全由刺激情境决定,则三组的情绪都应符合情境;如果完全由生理决定,则三组都应符合生理反应。结果都不是。,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5,四、情绪理论,2、情绪的认知理论 刺激因素认知因素生理因素 沙赫特和辛格的两因素情绪理论(认知激活理论) 三个亚系统,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6,四、情绪理论,3、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功能 伊扎德(1991,1995):情绪激活的四大过程 (P394),第十二章 情绪和情感,27,五、情绪的调节,生理调节,认知调节,其它,运动调节 食物调节 晒太阳,自我分析 合理归因 重新评估,行为调节,音乐疗法 面部反馈 姿势反馈 便利贴,宣泄 新异刺激 人际调节,关键:与其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