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ccp体系应用解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1643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accp体系应用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haccp体系应用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haccp体系应用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haccp体系应用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haccp体系应用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haccp体系应用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haccp体系应用解读(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ACCP体系应用指南,HACCP体系的起源和发展,HACCP体系是一种简便、合理、专业性很强的先进的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设计这种体系是为了保证食品生产系统中任何可能出现危害或有危害危险的地方得到控制,以防止危害公众健康的问题发生。该体系是强调企业自身的作用,而不是对最终产品的检测来确定产品质量。,创立阶段(60年代90年),60 年代初 美国Pillsbury公司应用于航空食品的生产 1971年 美国Pillsbury公司公开提出HACCP原理 1974年 美国FDA开始培训有关人员 1974年 FDA 将HACCP 原理应用于低酸罐头生产(PART 113法规) 1985年 美国科学院N

2、AS评价并宣布采用HACCP 1992年 美国国家 微生物标准咨询委员会NACMCF 采纳了HACCP 原理 1997年 FAO/WHO 食品法典委员会颁布HACCP 体系应用准则,应用阶段,CAC 在1993年第20届Codex Alimentarius 食品法典委员会会议通过“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运用指南”,它能与“食品卫生通则实施修订草案”很好地结合。 欧盟 制定了应用HACCP指南(94/356/EC),并要求某些食品供应商在工厂实施HACCP计划,才能向欧盟出口食品。,应用阶段,美国 FDA 1995年完成水产品HACCP法规,1997年生效(21CFR part1

3、23,1240), 法规中要求:进口水产和水产制品的境外加工企业必须同美国本土的水产品加工企业一样,需要制定和有效实施HACCP计划。 2001年1月颁布果疏汁产品HACCP法规(21CFR part120),2002年开始强制执行,现正在制定乳品HACCP法规 USDA (美国农业部) 1999年开始实施禽肉HACCP法规 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日本 、新加坡等国家都相应地制定了HACCP法规。,HACCP在中国,中国 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进出商品检验局开始在出口食品企业中引入HACCP原理,并在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卫生注册要求中加入部分HACCP原理的内容, 97年开始由于受美国水产品HA

4、CCP法规的影响,在全国水产品加工企业中强制实施HACCP计划,取得良好结果,并逐步在肉食加工企业,特别是禽肉加工企业中执行。 2002年科技部立项:食品企业HACCP应用指南,HACCP在我国的法律基础,Annex CAC/RCP1-1969,Rev.3(1997),1999年修订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 中国认监委(2002年3月)“中国食品生产企业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管理体系认证管理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4月)“中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管理规定” 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4月)“中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卫生注册需评审HA

5、CCP体系的产品目录,罐头类 水产品类(活品、冰鲜、晾晒、腌制品除外) 肉及肉制品 速冻蔬菜 果蔬汁 含肉或水产品的速冻方便食品,HACCP的特点,过程控制: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全过程控制体系; 针对安全: 建立在GMP,SSOP基础上,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 科学性: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具有高效性、可操作性和验证性; 系统性:从危害识别控制 预防性:建立在预防性基础上质量保证体系,而不是象传统的依靠随机抽样检验的质量控制体系; 动态的:及时修订,适应发展和变化; 兼容性: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的兼容; 非零风险,不能保证完全消灭所有危害。,前 提 计 划,原料,成品,ccp1,ccp2,HACCP,

6、SSOP 环境危害,加工危害,ISO,质量保证,法规,质量标准,卫生,GMP,基础设施,设备,建立HACCP体系的前提计划,一、良好操作规范(GMP) 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三、产品标识、追溯、回收计划 四、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计划 五、人员教育、培训计划,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是食品加工厂企业为了保证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消除不良的因素,使其所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SSOP是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建立和实施HACCP计划的重要的前提条件。,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1、

7、水和冰的安全卫生。 2、食品接触表面(包括设备、工器具、加工台面、手、手套等)的清洁卫生。 3、防止交叉污染。 4、洗手、消毒间和卫生间设施的卫生保持。 5、避免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合物的使用、贮存和标识。 7、人员卫生控制。 8、加工厂害虫的灭除。,SSOP的要求,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SSOP,以强调加工前、加工过程和加工后的卫生状况和卫生行为。 SSOP应该描述加工者如何保证某个关键的卫生条件和操作得到满足。 SSOP应该描述加工企业的操作如何受到监控来保证达到GMP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每个加工企业必须保持SSOP记录,至少应记录与加工厂相关的、关键的卫生条件和操作受到监控和纠

8、偏的结果。 官方执法部门或第三方认证机构应鼓励和督促企业建立书面的SSOP计划。,HACCP的七个原理,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HA) 确定关键控制点(CCP) 建立关键限值(CL) 关键控制点监控(CCP) 纠偏行动(CA) 验证程序(V) 记录保持(R),原理1:危害分析和预防措施,危害的定义:食品中产生的潜在的有健康危害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子或状态。 危害这个术语,当与HACCP相关时,仅限于安全方面。,危害的种类,生物的危害 致病性微生物细菌 、 病毒 、寄生虫 化学的危害 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有意添加的化学物质 外来或偶然添加的化学物质 物理的危害 玻璃 金属,生物危害,生物危害包括致病

9、菌、病毒、寄生虫。 食品中的生物危害既有可能来自于原料,也有可能来自于食品的加工过程。 统计数字 耗 费:每年 50-170 亿美元 沙门氏菌:每年超过 10 亿美元 76,000,000 例食品导致的疾病 325,000 例就诊 5,000 例死亡 每分钟,有5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食品导致的疾病 1999 美国,食品安全有关的重大事件 1987年上海,甲肝 1996年至今,欧洲,牛肉,疯牛病 1999年,比利时,可口可乐 2000年,法国,熟制肉类,李斯特菌 2000年,日本,奶制品,大肠杆菌O157,生物危害的预防措施,A. 致病菌危害 控制措施:时间/温度控制(加热和蒸煮,冷却和冷冻);

10、发酵/或PH值控制;盐或其他防腐剂的添加;干燥;来源控制; B. 病毒危害 控制措施: 蒸煮 C. 寄生虫的危害 控制措施: 饮食控制、加热、干燥、冷冻失活/去除。,化学危害,天然存在的化学物质 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棒曲霉素 植物毒素蘑菇毒素 动物毒素 组胺 西加毒素(鱼肉毒素) 贝类毒素 麻痹性贝类毒素(PSP) 腹泻性贝类毒素(DSP) 神经性贝类毒素(NSP) 健忘性贝类毒素(ASP),化学危害,有意添加的 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 防腐剂亚硝酸盐、亚硫酸盐 营养强化剂维生素A、D、微量元素、人工色素 外来或偶然添加的化学物质 农用化学药品:如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等农药以及化肥、抗菌素和

11、促生长激素等。 兽用药品:包括兽医治疗用药、饲料添加用药,如抗生素、磺胺药、抗寄生虫药、促生长激素、性激素等。 工业污染:如铅、镉、砷、汞、氰化物等。污染土壤、水域,从而进入植物、畜禽、水产品等体内。 食品加工企业使用的化学物质:如润滑剂、清洗剂、消毒剂、燃料、油漆、杀虫剂、灭鼠药、化验室用的药品等。使用和管理不当,可能污染食品。 偶然污染的化学药品,如原料、成品运输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化学危害的预防措施,化学污染可以发生在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任何阶段. 化学品,例如:农药、兽药和食品添加剂等适当地、有控制地使用是没有危害的,而一旦使用不当或超量就会对消费者形成危害。 控制措施: 来源控制: 生产

12、控制: 标识控制,物理危害,植物收获过程中掺杂玻璃、陶瓷碎片、铁钉、铁丝、铁针、石块等。 水产品捕捞过程中掺杂的鱼钩、铅块等。 畜禽在饲养过程中误食铁丝、铁针等进入脏器,注射疫苗遗留的针头。 加工设备上脱落的金属碎片、不锈钢丝等,以及照明灯具、玻璃容器造成的玻璃碎片。 畜、禽肉和鱼剔骨时在肉中遗留骨头碎片或鱼刺,贝类去壳时残留贝壳碎片,加工的蟹肉中残留蟹壳碎片,蛋糕里的蛋壳碎片等。,物理危害的预防措施,物理危害及预防措施需要注明的是在这所讲的危害不包括发现头毛,昆虫等异物或外来恶性杂质。 金属探测、磁铁吸附、筛选等, 眼看、手摸,感官剔除 控制措施: 来源控制: 生产控制,危害分析,危害分析:

13、收集信息和评估危害及导致其存在的条件的过程,以便决定哪些对食品安全有显著意义,从而应被列入HACCP计划中。 危害分析分两个阶段: 一、危害识别阶段 二、危害评价阶段,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危害识别阶段 首先应对照工艺流程图从原料接收到成品完成的每个环节进行危害识别,列出所有可能的潜在危害。 由危害识别产生 “初步”清单,列出在不同产品(如家禽、奶、鱼)、不同过程(如挤奶、屠宰、发酵、烘干、贮藏、运输等)和不同加工设备(如封闭/开放的电路、干燥或潮湿的环境等)中潜在可能(即理论上的)发生的危害。,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在识别危害时,应考虑特定操作的前后步骤、生产设备、生产服务和周围

14、环境,以及食品链中组织的前后联系。 为便于危害识别(及随后的评价),可在导致危害发生的事件和原因中补充额外信息,例如: a) 原料、辅料或与食物接触材料中危害的流行状况; b) 来自设备、生产环境和生产人员的污染; c) 来自设备、加工环境和生产人员的间接污染; d) 残留的微生物或物理因素; e) 微生物因素的增加或化学因素的累积或形成; f) 厂区出现的危害(未知的危害分布状况)。 危害应当以适当的术语表达,如种类(例如大肠埃希氏菌)、物体种类(例如玻璃、骨头渣)、化学成分(例如铅,汞或通常化学分类如杀虫剂)。,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只要可能,针对每个确定的食品安全危害,应确定终产品

15、中食品安全危害的可接受水平。确定的水平应考虑已发布的法律法规要求、顾客食品安全要求、经验以及顾客对产品的预期用途。用于确定的证据和确定的结果应予记录。 可接受水平指的是为确保组织的终产品进入食品链下一环节时食品安全,某特定危害所需要达到的水平;它仅指下一环节是实际消费时,食品用于直接消费的可接受水平。终产品的可接受水平应当通过以下一个或多个来源获得的信息进行确定:,危害识别和可接受水平的确定,a) 由销售国公认权威部门制定的目标、指标或终产品准则; b) 包含于食品链随后环节中(经常是顾客),由组织进行沟通的规范,特别是拟用于进一步加工或使用而非直接消费的终产品; c) 食品安全小组在制定可接

16、受的最高水平时,可考虑与顾客达成一致的可接受水平和(或)法律规定的标准;当缺乏法律规定的标准时,通过科学文献和专业经验获得。,危害的评价,危害评价阶段 应对每种已识别的食品安全危害进行危害评价,以确定消除危害或将危害降至可接受水平是否是生产安全食品所必需的;以及是否需要控制危害以达到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应根据食品安全危害造成不良健康后果的严重性及发生的可能性,对每种食品安全危害进行评价和分类。应指明在原料、加工和分销中哪个环节每种食品安全危害可能被引入、产生或增加程度。,危害评价,在进行危害评价时,应当考虑以下方面: a) 危害的来源(如危害可能从“哪里”和“如何”引入到产品和(或)其环境中); b) 危害发生的概率(定性和(或)定量的流行状况,例如发生频次和典型水平、最高的可能水平、和(或)水平的统计分布); c) 危害的性质(如增加、恶化和产生毒素的能力); d) 危害可能导致的不利健康影响的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