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31157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5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急 性 上 消 化 道 出 血 的诊治探讨,黑龙江省海员总医院康复科 李 娟,关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指南,中华消化内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不明原因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推荐流程( 年 月,南京) 消化病学分会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共识( ,杭州)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编委会.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治指南(2009,杭州) 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专家共识,中国急救医学( 年月) 美国胃肠病学会.颁布了溃疡出血患者处理指南 ( 2012年2月7日),1定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

2、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在所有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食管静脉曲张占前三位 。,临床表现,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血便,常伴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症状,呕吐物的颜色主要取决于是否经过胃酸的作用。 出血量小,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呕吐物多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在胃内停留时间短,呕吐物呈鲜红或有血凝块。 有呕血者一般都伴有黑便,通常幽门以上大量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上、下消化道出血均可表现为黑便。 黑便色泽受血液在肠道内停留时间长短的影响。通常黑便或柏油样便是血红蛋白的铁经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

3、化铁所致;出血量大、速度快、肠蠕动亢进时,粪便可呈暗红色甚至鲜红色,类似下消化道出血。,有黑便者不一定伴有呕血。通常幽门以下出血表现为黑便。 如果幽门以下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血液反流至胃,可兼有呕血;反之,如果幽门以上出血量小、出血速度慢,可不出现呕血仅见黑便。,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乏力、心悸、出汗、口渴、黑蒙、晕厥、尿少以及意识改变。 少数患者就诊时仅有低血容量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而无显性呕血或黑便,需注意避免漏诊。,其他临床表现,贫血和血常规变化 急性大量出血后均有失血性贫血,但在出血早期,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与血细胞比容可无明显变化。上

4、消化道大量出血 小 时, 白 细 胞 计 数 升 高 达 ( ) ,止血后 天可恢复正常。 但肝硬化患者如同时有脾功能亢进,则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 发热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多数患者在 小时内出现低热,持续数日至一星期。发热的原因可能由于血容量减少、贫血、周围循环衰竭、血分解蛋白的吸收等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 枢的功能障碍。,氮质血症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后,由于大量血液分解产物被肠道吸收,引起血尿素氮浓度增高,称为肠源性氮质血症。常于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 小时可达高峰, 天后降至正常。若活动性出血已停止,且血容量已基本纠正而尿量仍少,则应考虑由于休克时间过长或原有肾脏病变基础而发生肾功能衰

5、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本次诊治流程将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诊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紧急治疗期、病因诊断期和加强治疗期。,紧急治疗期,紧急治疗期:患者入院 小时,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出血、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并针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评估,治疗手段以药物治疗为主( 、生长抑素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病因诊断期,病因诊断期:入院 小时内,急性出血得到控制,患者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行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内镜下治疗。无法行内镜检查的患者,可根据情况进行经验性诊断、评估和治疗。,加强治疗期,加强治疗期:入院后 ,治疗的目标是病因治疗,预防早期再出血的发生。可根据不同病因采

6、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临床推荐采用以药物联合内镜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诊治流程,初步诊断: 患者出现呕血、黑便症状及头晕、面色苍白、心率增快、血压降低等周围循环衰竭征象,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初步诊断可基本成立。 需要注意的是,应当除外某些口、鼻、咽部或呼吸道病变出血被吞入食管引起的呕血,以及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铋剂等)和食物( 如动物血) 引起的粪便发黑。对可疑患者可作胃液、呕吐物或粪便隐血试验。,紧急处理,严密监测出血征象 记录呕血、黑便和便血的频度 次数和总量。 定期复查血细胞比 容、 血 红 蛋 白红 细 胞

7、 计 数、 血 尿 素 氮 等。 观察意识状态、血压、脉搏、肢体温度、皮肤和甲床色泽、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意识障碍和排尿困难者需留置尿管。危重大出血者必要时进行中心静脉压、血清乳酸测定,老年患者常需心电、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监护,紧急处理,备血、建立静脉通道 危重大出血和老年患者应建立中心静脉通道,便于快速补液输血。 快速补液、输血纠正休克 通常主张先输液,存在以下情况考虑输血:收缩压低于 ,或较基础收缩压下降超过 ;血红蛋白低于 ,红细胞压积低于 ;心率增快,超过 次。 常用液体包括等渗葡萄糖液、生理盐水、平衡液、血浆、全血或其他血浆代用品。,止血药物:止血药物对ANVUGIB的确切效果未

8、能证实,不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对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静脉注射维生素1;为防止继发性纤溶,可使用止血芳酸等抗纤溶药;云南白药等中药也有一定疗效。对插入胃管者可灌注硫糖铝混悬液或冰冻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去甲肾上腺素8,加入冰生理盐水100200),应避免滥用止血药。,紧急处理,病情危重、紧急时,输液、输血同时进行。不宜单独输血而不输液,因患者急性失血后血液浓缩,此时输血并不能有效地改善微循环的缺血、缺氧状态。输注库存血较多时,每 血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 。对肝硬化或急性胃黏膜损害的患者,尽可能采用新鲜血。 对高龄、伴心肺肾疾病患者,应防止输液量过多,以免引起急性肺水肿。对于急性大量出血者,应尽可能施行

9、中心静脉压监测,以指导液体的输入量。,紧急处理,血容量充足的指征:收缩压90120mmg;脉搏100次min;尿量40mlh、血140mmoll;神智清楚或好转,无明显脱水貌。,紧急处理,药物治疗 在明确病因诊断前推荐经验性使用 生长抑素 抗菌药物( 血管活性药物)联合用药,以迅速控制不同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尽可能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抑酸药物 抑酸药物能提高胃内值,既可促进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凝块的形成,避免血凝块过早溶解,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又可治疗消化性溃疡。 使用方法:奥美拉80mg静脉推注后,以mgh 输注持续72小时。常用的 针剂还有埃索美拉唑或泮妥拉唑、兰索拉唑

10、、雷贝拉唑等。常用的 2 针剂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 生长抑素是由14个氨基酸组成的环状活性多肽,能够减少内脏血流、降低门静脉阻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抑制胃肠道及胰腺肽类激素分泌等。临床常用于急性静脉曲张出血( 首选药物) 和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可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的手术率,预防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同时,可有效预防内镜治疗后的肝静脉压力梯度升 高, 从 而 提 高 内 镜 治 疗 的 成 功率。 生长抑素半衰期一般为3分钟左右,静脉注射后 1分钟内起效,15分钟内即可达峰浓度,有利于早期迅速控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使用方法:首250ug快速静脉滴注(

11、或缓慢推注) 后,持续进行250ugh 静脉滴注(或泵入),疗程5天。 对于高危患者,高剂量输注(500ugh) 生长抑素,在改善患者内脏血流动力学、出血控制率和存活率方面均优于常规剂量 可根据患者病情多次重复250ug冲击剂量快速静脉滴注,最多可达3次。,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足液体的前提下,如血压仍不稳定,可以适当地选用血管活性药物( 如多巴胺)以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抗菌药物 活动性出血时常存在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炎性水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止血,并可减少早期再出血及感染,提高存活率。 原发病的治疗 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

12、治疗。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病情评估 主要包括对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无活动性出血及出血预后的评估。 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 病情严重度与失血量呈正相关,因呕吐与黑便混有胃内容物与粪便,且部分血液潴留在胃肠道内未排出,故难以根据呕血或黑便量准确判断出血量。 如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来判断失血量,休克指数( 心率 收缩压) 是判断失血量的重要指标 。,出血量的估计 成人消化道出血大于5ml可出现大便隐血阳性。出血量达5070ml以上可发生黑便。上消化道出血短时间内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如出血量小于400ml,由于机体的代偿,可无明显全身症状

13、。出血在4001000ml时,可出现头晕、心慌、乏力、出汗、四肢冷和脉搏快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等循环血量不足的表现;短时间出血量超1000ml或循环血量的20%,则称之为消化道大出血,病人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脉搏频数微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及休克。 是否有持续出血的判断 有下列情况时提示有持续的胃肠道出血:呕血反复不止,且呕血量较多;黑便1日数次,或从柏油样转为紫红色;补充血容量后,患者仍头晕、心悸、冷汗等;心率未减;血压未升,或经输血、输液后回升,但减缓输液速度又趋下降;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比容进行性减少;如无严重脱水和肾功能减退,血尿素氮持续增高。 呕血停止的判断 1.经数

14、小时对呕血者的观察,无新的呕血与便血,脉搏、血压平稳。 2.只呕血一次,在48小时再无继续呕血,可能出血停止。 3.病人各方面情况都正常。,有较高危临床特征(如住院期间有心动过速、低血压、血性呕吐物或血性鼻胃吸出物)的患者,在人院12 h内接受内镜检查,有可能改善临床转归(有条件推荐)。 不应单独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治疗。如果使用,应与另一种止血疗法联用 对小剂量阿司匹林相关性溃疡出血的患者,应评估使用阿司匹林的必要性。如果是二级预防(即有明确的心血管疾病),大多数患者应在出血停止后尽快恢复使用阿司匹林,最好是13 d内,最长不超过7d。同时应给予长期的每日PPI治疗,近年来,PPI与氯吡格雷之间的药物相互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体外实验提示,PPI增加血小板的聚集力,有可能增加口服氯吡格雷患者的心脏病风险,但临床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所以PPI增加心脏病风险的作用至今尚无定论,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予以关注,尽量避免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泮托拉唑具有独特的代谢途径,较少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2C19,可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与奥美拉唑及其他PPI相比,理论上泮托拉唑发生药物相互作用的概率较小,对其适用人群可能更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