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3005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3.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十五讲 内能及其利用课件21(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知道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具有的能量,知道内能 和物体温度之间的关系,即质量一定的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 2能准确表述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知道热量是指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改变量 4知道比热容的概念,能举例阐明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能利用比热容 概念解释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能运用关系式Qcm(t2t1)进行 简单的计算,5能举例说明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6能举例阐明燃料热值的物理意义;能运用关系式Qmq进行简 单的计算 7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热机工作过程中

2、的能量转化情况; 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8能结合实例说明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 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等 9能正确表述能量守恒定律;能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认识 效率;能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分子热运动,1分子热运动:分子运动快慢与_有关,_越高,分子热运 动越剧烈所有分子的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热运动 2扩散: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_,不 同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_现象 3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_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 _;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力和_力;分子之间有_,温度,温度,扩散,扩散,分子,无规

3、则,运动,引,斥,间隙,内能,4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_能和_能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同一物体,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内能_,此 外,内能还与物体质量、种类、结构、状态有关 5热传递: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 转移到低温部分的现象叫做热传递,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或物 体各部分之间存在_,热传递达到平衡时温度_,动,分子势,越大,温度差,相同,6热量:在热传递的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吸收热 量,内能_,放出热量,内能_ 7改变内能的方式:_和_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它们 在改变物

4、体内能上是等效的,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_和_ 能的相互转化,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_ 【提示】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变化的量度,是过程量, 讨论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在发生热传递时才 能讨论热量 注意分析理解内能、热量、温度三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增大,减小,做功,热传递,内能,其他形式,转移,比热容,8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 量与_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其单位是_ 9比热容的特性: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的比 热容一般_,比热容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质量、温度 和吸(放)热的多少无关,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J

5、/(kg),不同,10热量计算:物体温度升高吸热Q吸_,物体温度降低时放热Q放_ 【提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由物质的比热容、物体质量和物体温度变化量的乘积决定,跟物体温度高低等无关 应用Q吸和Q放公式时,要注意“升高到”“升高了”或“降低到”“降低了”的区别,cm(tt0),cm(t0t),热值,11热值: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_与其_之比叫 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其单位是_,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Q放 _热值是燃料的特征之一,热量,质量,J/kg,mq,热机和热机的效率,机械,化学能,内能,机械能,吸气,压缩,做功,排气,两,一,机械,内,内,机械,14柴油机和汽油机的比较,15热机效率:用

6、来做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 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 _;减少各种_;减少_ 16热机造成的污染主要表现在_污染和_污染,有用功,完全燃烧,充分燃烧,热损失,机械磨损消耗的能量,大气,噪声,【提示】(1)注意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对固体和液 体燃料,用公式Qmq,q的单位是J/kg;对气体燃料, 用公式QVq,q的单位是J/m3. (2)判断内燃机工作在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 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有一个气门关闭, 活塞向下运动,是吸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排气冲程; 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冲程,活塞向 下运动,是做功冲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7、,17能量既不会_,也不会_,它只会从一种形式_为 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而在_和_的 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 18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 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 要遵循这个定律 19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是有一定的_的.,消灭,创生,转化,转移,转化,转移,保持不变,方向性,1(2016,兰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气缸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C外界对物体做功,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黄沙漫天”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2(2015,庆

8、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划燃火柴是利用做功的方式使火柴温度升高的 B油菜花开放时,香气袭人是扩散现象 C冬季取暖用水作媒介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D,3(2015,兰州)下列有关热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没有间隙 B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D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关,C,C,5(2016,联考)牛肉面是全省人民“舌尖上的美食”端上一碗牛肉面,香味扑鼻而来,是由于分子的_造成的;端碗时很烫手,是通过_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无规则运动,热传递,扩散,降低,7(2016,联考)水的比热容

9、为4.2103 J/(kg),将4 kg 的水倒掉一半,剩下水的比热容是_J/(kg);初温 为30 、质量为2 kg的水吸收2.1105 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_.,4.2103,55,8(2016,联考)在四冲程汽油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_冲程,如图所示的是汽油机的_冲程,压缩,做功,9(2015,天水)小明家用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 kg,初温为 20 的水加热到100 ,共燃烧了0.02 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 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 4.2103 J/(kg),天然气的热值为 q8.4107 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分

10、子热运动,【解析】进入花园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A不符合题意;糖加入水中,水变甜,说明糖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不符合题意;分子很小,不能用肉眼看到,看到的烟雾不是分子,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C符合题意;酒精和水混合后的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变式题1】泉城四季,风景迥异,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运动的是( ) A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 B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 C秋,狂风乍起,黄沙漫

11、天 D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A,内能的改变,【例2】在“关爱我们的家园”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用砂纸清除校园周边的“小广告”砂纸表面很粗糙,是为了增大_;擦除过程中感觉砂纸发热,这是通过_的方式增加了它的内能,【解析】砂纸表面很粗糙,可以使摩擦力增大,易去掉校园周边的“小广告”在摩擦的过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了砂纸的内能,【答案】摩擦力(或摩擦) 做功,【变式题2】夏季,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内,一些重型汽 车停在有水的坑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行驶过程中,通 过_方式增加轮胎的内能,使轮胎的温度_,轮 胎停在水中,通过_方式减少内能,降低温度,以 保行车安全,做功,升高,热传递,比热容,【例3】(20

12、16,兰州预测)如图1是甲、乙两种质量相等的非燃料液 体吸收的热量与温度变化情况的图象,请根据图象中提供的信息判断, 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如果要你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作 为汽车的冷却剂,你认为选择_液体更好,【答案】乙 乙,A,实验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取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比 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得高的,吸热能力弱,比热容小;温度升得 低的,吸热能力强,比热容大 2让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用相同的加热器分别同时加热,让它 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它们被加热时间的长短,加热时间长的,吸热 能力强,比热容大;反之,比热容小,【解析】(1)由实验数据记录看出,食用油和水的质量相同、初温相 同和加热装置相同,说明在相同的时间内,食用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因此,只要比较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后升高的温度,就可以判断它 们的吸热能力的差异(2)由实验记录表看出,对食用油和水都加热6min, 食用油和水的末温分别为68 和45 ,要使它们的最后温度相同,应给 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不同 的物质吸热本领一般不同,物理学上用比热容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质的 这一特性,【答案】(1)升高的温度(或温度升高的多少等) (2)水 大于 (3)比 热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