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9978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保健学-13运动损伤的急救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急救的概述 急救:是对意外或突然发生的伤病事故,在现场进行 紧急的临时性医疗。,一、急救的目的 对意外或突发的伤病事故,进行紧急的初步的临时性的处理,用以保护伤病员的生命安全,避免再度伤害,减轻伤病员的痛苦,预防并发症,为转运和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第十三章 运动损伤的急救,掌握运动损伤的急救方法,二、原则: (一)抢救生命第一: 1、首先抗休克; 2、注意保暖或防暑; 3、止血。 (二)动作要快: 快抢救,快转运,争分夺秒,迅速敏捷,采取措施。,(三)注意事项: 1、态度和蔼亲切,忌粗暴; 2、要保持镇静,有条不紊,忌惊慌失措,故此失彼 3、技术熟练、迅速; 4、了解病情,进行有效地

2、抢救;后伴随去医院,向医生介绍病员情况及抢救经过。,第二节 出血的急救 一、出血 血液从损伤的血管外流称出血 成人血量约占体重的78%或7080ml/kg体重。 急性失血在全身总血量的10%以下,对生命没有影响,也不出明显的生理反应; 急性失血达到全身总血量的20%时,就会出现临床症状,即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口喝、冷汗淋漓、手脚发凉、呼吸急迫、心慌气促等症状; 急性失血超过全身总血量的30%时,将可能危急生命。,二、出血的分类 (一)按出血的部位分 1、内出血 血液从血管或心脏内流出至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时称内出血;包括皮下组织、肌肉、关节腔、胸腔、腹腔和颅脑。 2、外出血 血液从血管内流

3、向体表时称外出血。 对外出血者,尤其是大动脉出血,须立即止血;对疑有内出血或颅内出血的伤者,应尽快送医院处理。,(二)按出血的性质分,三、止血的方法 (一)冷敷法 目的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 有止痛、止血、防肿胀的作用; 冷敷时越及时越好; 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三)加压包扎法 用以压住创伤部位的血管而达到止血的效果; 主要用于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二)抬高伤肢法 使出血部位高于心脏,出血部位血压降低,减少出血; 适用于四肢小静脉或毛细血管出血。,(四)加垫屈肢止血法 前臂出血时,在肘窝部加垫、屈肘; 上臂出血时,在腋窝内加垫,上臂紧 靠胸壁

4、; 小腿出血时,在腘窝加垫,屈膝; 膝或大腿出血时,在大腿根部加垫, 屈髋,然后用三角巾或绷带将位置固定。 此法对伤者痛苦较大,不宜首先,且疑有骨折时忌用。 适宜于单纯加压包扎法无效和无骨折的四肢出血,(五)直接指压止血法 用手指指腹直接压迫出血动脉的近心端。 注意消毒,防止感染。,(六)间接指压止血法 用于体表动脉出血的止血方法,简单有效。 在动脉行走中最容易被压住的部位称压迫点。 要领是在出血部位的上方(即近心端),在相应的压迫点上用拇指或其余四指把该动脉血管压迫在邻近的骨面上,以阻断血液的来源而达到止血的效果。,常见的几种出血的指压方法 1)颞浅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一手扶住伤者的头并将

5、其固定, 另一手拇指在耳屏前上方一指宽处摸到搏 动后,将该动脉压迫在颞骨上。 (即压住“太阳穴”) 适应于同侧前额部或颞部出血(颞部出血),2)颌外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在下颌角前约1.5cm处摸到搏动后, 指将该动脉压迫在下颌骨上。由于 动脉在面部有很多小分枝相互吻合, 即使一侧面部出血也要压迫双侧面动脉。 适应于同侧面部出血;,3)锁骨下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在锁骨上窝内1/3处摸到搏动后, 用拇指把该血管压迫在第一肋骨上。 适应于肩部、腋窝及上臂出血。,4)肱动脉压迫止血法 将伤臂稍外展、外旋,在肱二头肌 内缘中点处摸到搏动后,用拇指或食、 中、环三指将该动脉压迫在肱骨上。 适应于前臂及

6、手部出血,5)桡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的 尺动脉和桡动脉。 适应于手掌和手背出血;,6)指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用健侧手的拇指、食指压迫患指两侧指根部,并抬高患肢; 适应于手指出血。,7)股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伤者仰卧,患腿稍外展、外旋,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摸到搏动后, 用双手拇指重叠(或掌根)把该动脉压 在耻骨上。 适应于大腿和小腿出血;,8)胫前、胫后动脉压迫止血法 方法:在踝关节背侧,于胫骨远端摸到搏动后,把该动脉压迫在胫骨上;在内踝后上方,将胫后动脉压迫在胫骨上; 适应于足部出血。,(七)填塞止血法 对于深部伤口出血,如肌肉、骨端等,一定要用大块纱布条、绷带等敷料

7、填充其中,外面再加压包扎,以防止血液沿组织间隙渗漏。 注意不要将伤裂的皮肤组织、脏物一起塞进去,所用的填塞物一定尽量无菌或干净,并且避免在随后的进一步处理时遗漏填塞物在伤口内。 此法的缺点是止血不甚彻底且增加感染机会。,(八)止血带止血法 方法:上止血带前,先将受伤肢体抬高两分钟,使血液尽量回流,然后在结扎止血带的局部,裹上毛巾或其他棉布类的东西,把它放平整,不能有皱褶或夹杂上砂土、杂物,将止血带结扎在毛巾上。 适应:主要用于其他方法控制不住的四肢大血管损伤性出血;一般不宜轻易使用。,使用止血带应注意事项 1)结扎止血带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 如必须延长,则应每隔1小时左右放松12分钟

8、,且总时间最长不宜超过3小时,在放松止血带期间需用指压法临时止血; 2)结扎后要定期放松 一般上肢结止血带后,每隔203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约为30秒到1分钟; 下肢结止血带后,每隔3045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时间约30秒到1分钟;在放松止血带时,应缓慢松开,并观察是否还有出血,切忌突然完全检松开; 3)必须作出显著标志:注明和计算时间、上止血带的原因等,并优先运送及进一步处理;,4)避免勒伤皮肤: 用橡皮管(带)时应先在缚扎处垫上数层纱布; 5)缚扎部位: 尽量靠近伤口以减少缺血范围, 上臂止血带不在中下1/3处,而应在中上1/3处,以免损伤桡神经; 下肢则应扎在大腿上并靠近创口的

9、近心端。 前臂和小腿不适用止血带,因有两根长骨,使血流不能阻断; 6)缚扎松紧度要适宜: 以出血停止、远端摸不到动脉搏动为准。过松时只阻断了静脉,达不到止血的目的,且会增加出血量;过紧易造成肢体肿胀和坏死;,7)决不可使用非弹性的绳索、电线,甚至铁丝等; 8)需要施行断肢(指)再植者不应用止血带,如有动脉硬化症、糖尿病、慢性肾病等,其伤肢也须慎用止血带。,第三节 急性包扎的方法 一、包扎的目的和意义 1、可保护伤口,避免污染; 2、限制伤肢运动,避免加重伤性; 3、支持伤肢,使之保持舒适位置,起到止血、止痛作用; 4、为伤口愈合创造条件。,二、包扎时的要求 1、做到动作轻巧,熟练,不要碰撞伤口

10、,以免增加出 血量和疼痛; 2、将敷料全面覆盖伤口,包扎稳妥,并遵守无菌操作 原则,以免增加减染; 3、包扎有松紧度应适中,过紧会妨碍血液循环,过松 则起不到包扎的作用; 4、绷带包扎要从伤部远端开始; 5、包扎结束时,绷带末端要用胶布粘合固定或将绷带 末端留下一段,纵形剪开缚结固定,但缚结不要在伤 口处。 三、包扎常用材料 常用材料是绷带、三角巾和四头带等。 如果现场没有绷带, 可就地取用干净衣裤、手帕、毛巾、布块等代替。,四、绷带包扎法 绷带包扎一般用于四肢、头部伤。 包扎时要掌握好“三点一走行”,即绷带的起点、止点、着力点(多在伤处)和行走方向的顺序,以达到既牢固又不能太紧。先在创口覆盖

11、无菌纱布,然后从伤口低处向上,左右缠绕。包扎伤臂或伤腿时,要尽量设法暴露手指尖或脚趾尖,以便观察血液循环。,1、环形包扎法 用于包扎肢体粗细均匀的部位。 先张开绷带,把带头斜放在伤肢上并用 拇指压住,绕肢体一圈后,将带头一小角反折,继续绕圈,每圈都盖住下一圈,包扎34圈即可,最后在绷带尾端撕开打结固定或用别针,胶布将尾部固定。,2、螺旋形包扎法 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不大的部位。如上臂、大腿下部等。 先做23圈环形包扎,然后将绷带向上斜形缠绕,每圈都盖住前一圈的1/32/3成螺旋形。,3、螺旋形反折包扎法 用于包扎肢体粗细相差较大的部位, 如:前臂、小腿、大腿等。 先做23圈环形包扎后,再做用螺

12、旋 形包扎,到渐粗处,一手拇指压住绷带上 缘,另一手拇指将绷带自此点向下反折,此时绷带的上缘变成了下缘。然后向后绕并拉紧绷带,每反折一次,后圈压住前圈的1/32/3。反折处不要在创口或骨突上。,4、“8”字形包扎法 多用于包扎肘、膝、踝等关节处。 方法一、先在关节处做几圈环形包扎后将绷带斜形环绕,一圈在关节上方缠绕,一圈在关节下方缠绕,两圈在关节凹面相交,反复进行,逐渐离开关节,每圈压住前一圈的1/32/3,最后在关节上方或下方作环形包扎结束。 方法二、先在关节下方作几 圈环形包扎后,将绷带由下而 上,再由上而下在来回作“8”字 形缠绕,使相交处逐渐靠近关 节,最后作环形包扎结束。,五、三角巾

13、包扎法 三角巾制作简单、方便,争为普通三角巾和带形、燕尾式三角巾,包扎时操作简捷,且几乎能适应全身各个部位。,1、三角巾的头面部包扎法 三角巾风帽式包扎法 用于包扎头顶部和两侧面部、 枕部的外伤。 将消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将三角巾顶角打结放在前额正中,在底边的中点打结放于枕部,然后两手拉住两底角向下颌包住并交叉,再绕到颈后的枕部打结。 三角巾帽式包扎法 将消毒纱布覆盖在伤口上, 把三角巾底边的正中点放在伤员 眉间上部,顶角经头顶拉到脑后 枕部,再将两底角在枕部交叉返 回到额部中央打结,最后拉紧顶角反折塞在枕部交叉处。,2、胸背部三角巾包扎法 三角巾底边向下,绕过胸部以后在背部打结,其顶角放在伤

14、侧肩上,系带穿过三角巾底边并打结固定。如为背部受伤,包扎方法相同,只要在前后面交换位置即可。若是锁骨骨折,则用两条三角巾分别包绕两个肩关节,在后背打结固定,再将三角巾的底角向背后拉紧,在两肩过度后张的情况下,在背部打结。,3、上肢三角巾包扎法 大悬臂带 常用于除锁骨和肱骨骨折以外的其他上肢损伤。 先将三角巾平铺于伤者胸前,顶角对着肘关节稍外侧,与肘部平行,屈曲伤肢,并压住三角巾,然后将三角巾下端提起,两端绕到颈后打结。顶角反折用别针或胶带扣住。 小悬臂带 常用于锁骨或肱骨骨折。 先将三角巾折叠成约四指宽的宽带,也可用宽绷带或软布带代替。将宽带的中间置于前臂的下1/3处,屈肘90,宽带的两端在颈

15、后打结。,第四节 骨折的急救 一、概念 指骨与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 二、骨折的分类 (一)从骨折周围软组织情况分 1、开放型骨折:骨折端与外界相通; 2、闭合型骨折: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 (二)从骨折的程度分 1、完全性骨折:骨小梁完全断裂; 2、不完全性骨折:骨出现裂缝;(骨裂、青枝骨折) (三)从骨折后的稳定性分 1、稳定性骨折 骨折断面平整,经复位后,适当固定,位置不易移动。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称为不稳定骨折。,(四)从骨折的时间分 1、新鲜性骨折:从骨折时开始至周内。 2、陈旧性骨折:骨折后周以后。 (五)按骨折线的形态分 1、裂缝骨折 2、骨膜下骨折(骨

16、膜未破) 3、青枝骨折 4、撕裂骨折 5、横骨折 6、斜骨折 7、螺旋骨折 8、粉碎性骨折 9、嵌入骨折 10、骨骺骨折,三、骨折的性质及导致原因 (一)损伤性骨折:即受到外力所导致的骨折。 1、直接暴力:力量直接触及骨折部位引起的骨折。 如:棍棒直接击打所至的骨折 2、间接暴力:不是直接致伤,而是受力较远部位骨折。 如:倒地手撑地,上臂与地面构成不同角度,可发生 桡骨远端肱骨髁上骨折和锁骨骨折。 3、肌肉强力收缩:肌肉猛烈收缩引起撕脱性骨折。 如:突然下跪,股四头肌猛烈收缩,可发生髌骨骨折 4、疲劳性骨折:长时间的反复的直接或间接的力作用于骨骼的某一点上,致使局部骨质发生组织改变而导致骨折。 如:脚第二、三跖骨骨折;胫腓骨疲劳性骨折; 这一类骨折无移位,但是愈合缓慢。,四 、骨折的 症状与体征 (一)一般症状: 1、红肿瘀血; 2、痛疼; 3、功能障碍; (二)特有症状: 1、畸形: 骨折后在肌肉作用下,形成缩短、旋转、重叠、成角等形状 2、假关节活动:没有关节的部位发生不正常的活动。 3、骨擦音(感):骨折端相互磨擦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