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28798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篇 专题聚焦 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试题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六 小制作及设计类实验1. (2016山西大同一中模拟)在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后,小华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发现把火柴头放在凸透镜焦点处一段时间后,火柴会被点燃,他想进一步探究不同的透镜对火柴的点燃效果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猜想1:凹透镜也能点燃火柴;猜想2: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焦距大小有关;猜想3:点燃火柴的快慢与凸透镜的直径大小有关。(1)根据所学知识,他们经过讨论,判断猜想1是错误的,你认为他们判断的依据是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不能把太阳光聚集在一起而点燃火柴。(2)为了验证猜想2是否正确,他们选用直径相同而焦距不等的凸透镜进行多次实验,发现

2、火柴被点燃的时间基本相等,这说明猜想2是错误的。(3)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简述你的实验方案:简要做法:用焦距相同而直径不同的凸透镜,点燃火柴,测出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如何判断:如果点燃火柴所需要的时间相等,则猜想3错误;如果点燃火柴的时间不相等,则猜想3是正确的。(导学号57532631)2. (2016吕梁模拟)设计一种方案用脉搏和步长估测正常走路50步的平均速度。实验器材:秒表和卷尺。实验步骤和需测数据:用秒表测出1_min脉搏跳动的次数,求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t;测出正常走路50步时脉搏跳动的次数n;用刻度尺测出正常走路时一步的长s。走路的平均速度表达式:v。3.

3、如图所示,是小阳推着购物车在超市购物,发现用力推车,车运动,不用力推车,车不动;向前用力推,车向前运动,向后拉车,车向后运动。于是他得出结论:力是使车运动的原因,且车运动的方向始终和对车施加的力方向一致。请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利用超市购物车设计实验,说明小明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求: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并简要加以说明。(导学号57532632)操作步骤:在超市的水平地面上,用力向前推小车,车向前运动;撤掉推力,手离开小车,没有推力,车由于惯性还继续向前运动;为了使向前运动的小车尽快停下来,对车施加一个向后的力(与车运动方向相反),车向前减速运动。实验现象与说明:由可知,没有推力时,小车由于惯性仍

4、会向前运动,故小明“力是使车运动的原因”的说法时错误的;由的现象可以看出,车运动的方向和对车施加的力的方向不一致,故小明的“且车运动的方向始终和对车施加的力方向一致”的说法是错误的。4. (2016河北)用直角三角尺、重垂线来判断桌面是否水平。操作方法:(也可以用图描述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如答图所示,将重锤线固定在锐角顶点上,再将三角尺竖直放在被测桌面上,使一直角边与桌面重合,观察重锤线是否与另一直角边平行,改变三角尺在桌面上的位置,重复上述操作。实验现象:若桌面水平:重锤线始终与另一直角边平行;若桌面不水平:重锤线与另一直角边不平行。实验中利用的物理知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5. 现有两

5、个长方体铁块甲和乙,它们的体积不同,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那个铁块的表面更粗糙些。请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实验步骤以及实验分析与结论。(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细线、桌面(2)实验步骤:把铁块乙放在甲的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甲,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甲;把铁块甲放在乙的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匀速拉动乙,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乙;比较F甲与F乙的大小得出结论;(3)实验分析与结论: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如果F甲F乙,则甲铁块表面粗糙,反之,乙铁块表面粗糙。(导学号57532633)6. (2016山西适应性训练)请你利

6、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小实验,探究“气体压强跟气体流速的关系”。(1)写出你选用的器材:两张纸(其他答案合理即可,下同);(2)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用手握着两张纸,让纸自由下垂,在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发现两张纸向中间靠拢;(3)得到的结论:这说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7. (2016北京)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A、B两个烧杯。小亮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A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 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1;将

7、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B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10 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h2;小亮发现h1大于h2,于是小亮得出结论“液体内部任意一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L有关”。请你利用这些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亮的结论是错误的。写出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步骤:1.向A烧杯中加水使液面距容器底距离为10 cm,将微小压强计探头放入A烧杯中,探头距杯底距离为6 cm,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h1。2向B烧杯中加水使液面距容器底距离为14 cm,将微小压强计探头放入B烧杯中,探头距杯底距离10 cm,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h2。现象:h1h

8、2,因此液体内部任一点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距离L无关。(导学号57532634)8. (2016太原三模)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利用矿泉水瓶及生活中的物品做小实验,研究有关压强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请你选择一个与压强有关的内容进行试验探究,并完成下列自主探究报告。(1)你的探究主题是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2)你选用的物品有水_图钉;(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用图钉在矿泉水瓶的同一竖直方向从上到下分别扎三个孔,用手指堵住小孔,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松开手指,观察到越靠下的小孔喷出的越远;(4)得到的结论:同种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导学号57532635)9. 小刚

9、认为:“浸没在水中的两个物体,所受浮力较大的物体会上浮”。实验桌上有装适量水的大水槽一个,还有:大铝块、小铝块、体积与小铝块相同的小蜡块各一个。请你从种器材中选用两个,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小刚的观点不正确。(已知:铝水蜡)。要求:(1)写出所选用的实验器材;(2)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导学号57532636)(1)实验器材:装适量水的大水槽、大铝块、小蜡块。(2)实验步骤及实验现象:用手拿着大铝块和小蜡块,将它们浸没在水槽的水中,且不触碰水槽。由于大铝块的体积大于小蜡块,当它们浸没在水中时,大铝块所受浮力较大。放开手,可以观察到大铝块下沉到水槽底部,小蜡块上浮到水面。这个实验说明小刚的观

10、点不正确。10. 实验桌上有带横杆的铁架台、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细绳,另外还有钩码一盒,质量不等的滑轮2个,滑轮的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很小,可忽略不计。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证明: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重力有关。(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导学号57532637)(1)实验步骤:将弹簧测力计调零,按示意图组装实验器材;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一个钩码、一个动滑轮所受的重力,分别用G、G动表示。如图所示组装实验器材,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匀速拉绳子自由端,绳子自由端所受拉力用F表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用s表示,钩码上升的高度用h表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出F,用刻度尺分别测出s、

11、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此另一动滑轮所受重力G动,保证所挂钩码不变,仿照步骤分别测量对应的F、s、h。并把测量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利用公式,计算两次实验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并将值记录在表格中。 (2)实验数据记录表:滑轮重G动/N钩码重G/N钩码上升高度h/m拉力F/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11. 一个蓄电池正负极标志模糊不清,实验桌上有开关和导线若干,请你添加必要的器材,设计实验,区分出蓄电池的正负极。(1)所添器材:(2)实验电路;(3)简述实验步骤及现象。(导学号57532638)(1)因为电压表对电流方向有要求,需要电压表;电压表应与用电器并联,需要定

12、值电阻;为了保护电路,需要滑动变阻器,所添器材:电压表、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2)根据分析设计如图所示的电路图:(3)实验步骤及现象:将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两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至阻值最大,闭合开关试触,观察电压表指针的偏转情况,若电压表的指针正向偏转,则跟电压表正接线柱相接的那个极就是蓄电池的正极;若电压表的指针反向偏转,则跟电压表正接线柱相接的那个极是蓄电池的负极。12. (2016北京)在串联电路中,流入第一个灯泡的电流用IA表示,流出第二个灯泡的电流用IB表示。请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在串联电路中,IB等于IA。(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

13、实验步骤;(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导学号57532639)(1)实验电路图:(2)步骤:1断开开关,如图连接电路。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最大阻值处,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至合适位置,读出电流表和的值记为IA1、IB1并计入表格。3断开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值,记为IA2、IB2并记入表格。4重复步骤了四次,将电流表与的值记为IA1、IB1、IA2、IB2、IA3、IB3、IA4、IB4并记入表格:(3)表格123456IAIB13. 小明利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止R0的定值电阻,测量学生电源的电压(电源电压不变)和一个定值电阻Rx的阻值,连接好电路如图所示

14、。(1)在方框内,画出图对应的电路图。(2)测量电源电压实验操作:S1闭合,S2闭合 记录数据:记录电流表读数I1。实验结果:电源电压UI1R0(用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测量电阻Rx的阻值。实验操作:S1闭合;S2断开记录数据:记录电流表读数I2实验结果:电阻Rx(1)R0(用题目已知条件和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导学号57532640)14. (2016山西百校联考四)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软硬程度不同的铅笔其用途是不同的,例如:作画用6B软铅笔,写字用软硬适中的HB铅笔、制图用6H硬铅笔铅笔芯是导体,那么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其软硬度有何关系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对这个问题进

15、行探究。(1)实验器材的名称及数量软硬程度不同的粗细长度相同的铅笔(6B、HB和6H的铅笔各一支)、电流表一个,一节干电池、导线和开关等;(2)主要实验步骤及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用导线将干电池、开关、电流表依次和6B、HB和6H的铅笔芯连成串联电路;需要测的物理量有: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I1、I2、I3;(3)如何分析测得的物理量,判断铅笔芯的电阻大小与软硬度的关系如果I1I2I3,则说明硬度越硬,电阻越大(其他答案合理亦可)。(导学号57532641)15. (2016太原一模)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出了导体ab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又利用此实验装置继续探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1)探究问题: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的关系(选一个因素探究即可);(2)操作步骤:首先闭合开关,将导体ab水平向右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