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8186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103 大小:3.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感染》课件-ppt文档(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的与要求,熟悉外科感染发生的原因、病理演变过程,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掌握常见软组织感染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 熟悉掌握全身性感染的临床概念,熟悉脓毒症及菌血症的感染致病菌、临床表现、防治原则 掌握破伤风的临床表现、预防及治疗措施 熟悉外科抗生素的应用原则,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手术、烧伤等并发症的感染。 这类感染临床多见,需注意防治。,第一节 概论,特点 多种细菌的混合感染 局部症状明显 多为器质性病变,常有组织的化脓坏死,需外科处理,分 类,按病菌种类分: 非特异性感染(nospecific infection)即化脓性感染,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2、。治疗上相似。 特异性感染(Specific infection)由结核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特殊细菌引起,病程演变和治疗处置上与化脓性感染不同,可以引起较为独特的病变。治疗上完全不同。,分 类,按病程分 1急性感染 病变以急性炎症为主,进展较抉,一般在发病3周以内。 2慢性感染 病变持续达2个月或更久的感染。一部分急性感染迁延日久,炎症转为慢性,但在某种条件下又可急性发作。 3亚急性感染 病程介于急性与慢性感染之间。一部分由急性感染迁延形成;另一部分是由于病菌的毒力虽稍弱,但有相当的耐药性,或宿主的抵抗力较低所致。,分 类,按病原体的来源: 原发性感染:伤口直接污染造成的感染。 继发性感染:伤口

3、愈合过程中造成的感染。 侵入途径: 外源性感染:病原体由体表或外环境浸入体内造成的感染。 内源性感染:由原村体内的病原体,经空腔脏器造成的感染。,按照发生的条件: 条件性感染:致病菌多为平常的非 致病菌或致病力较弱的致病菌,当入侵致病菌的数量过多或机体抵抗力下降,非致病菌变成致病菌而发生的感染。 二重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感染过程中原有的致病菌被抑制,而耐药的致病菌大量繁殖,成为主要致病菌形成的感染,也称菌群交替症。 医院内感染:指在住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其致病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分 类,病 因,(一)病菌的致病因素 外科感染的发生: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 毒力的定义:病原体形成毒素或

4、胞外酶的能力以及入侵、穿透和繁殖的能力。 1、粘附因子、荚膜 2、胞外酶、外毒素、内毒素 3、致病菌的数量和增殖速率,1、天然免疫 宿主屏障:皮肤粘膜、正常菌群、抑菌物质 吞噬细胞与自然杀伤细胞 补体系统 细胞因子,宿主的防御机制,2、获得性免疫 T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免疫应答 免疫记忆,宿主的防御机制,(二)人体受感染的原因 1、局部情况:(1)皮肤粘膜缺损(2)管腔阻塞(3)异物和坏死组织(4)血循障碍或水肿积液(5)导管留置,病 因,2、全身抗感染力降低: 严重损伤、大面积烧伤 慢性疾病(糖尿病、尿毒症、肝硬化),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或白细胞减少 使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

5、素、放化疗,免疫功能下降 高龄与婴幼儿 先天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外 科 感 染 病 理,病菌侵袭在局部引起急性炎症反应。机体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以及补体、激肽发生反应,并有多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组织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介质、细胞因子和病菌毒素进入血流,引起局部和全身性反应。,外科感染-概论,外科感染发生发展的规律(生态平衡): 病菌的致病力 人体的抗感染免疫力 免疫力强、致病力弱:炎症好转 致病力强、免疫力弱:局部化脓、 炎症扩散、 菌血症 两者均弱: 转为慢性炎症 两者均强: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 脓毒症。,病理,(一)非特异性感染 病变的

6、演变: 1、炎症好转 2、局部化脓 3、炎症扩展 4、转为慢性炎症,病理,(二)特异性感染 1、结核:形成独特的浸润、结节、肉芽肿、干酪样坏死、冷脓肿 2、破伤风、气性坏疽:起病急,前者致肌痉挛,局部炎症少;后者组织水肿产气,病变 3、真菌感染:形成肉芽肿、出现溃疡、脓肿、空洞,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2、全身状态:生命体征、营养、休克 3、相应系统障碍: 4、特异表现:破伤风肌痉挛;气性坏疽捻发音 5、相关病史,临床表现,诊 断,临床表现 临床检查 实验室检查:WBC,血常规,蛋白,尿常规,肝肾功能,病原体检测 影像学检查:深部感染,外科感染-概论,预防: 一、防止病原微生物

7、的入侵 1、注意个人清洁及公共卫生,减少体表、体内病原微生物滞留。 2、及时清创、正确使用引流。 3、合理使用抗菌素降低细菌毒力,预防感染。 4、避免滥用抗菌素,避免生物屏障被破坏。 二、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1、改善病人营养状态,纠正贫血与低蛋白血症。,外科感染-概论,2、积极治疗糖尿病、尿毒症等病症,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慎用皮质激素类药。 3、特异性免疫疗法。 4、加强体育锻炼(调身)。调心,调息。 三、切断病原菌传播环节 1、加强医院卫生管理(环境卫生、房舍、空间清洁、污物处理、饮食和用水卫生) 2、对诊疗器件、用品、药物严格消毒灭菌。 3、无菌操作。病人隔离。,治疗原则,消除感染病因

8、和毒性物质 制止细菌生长 增强人体抵抗力,促使组织修复,局部治疗 (1)患部制动、休息。 (2)湿热敷。 (3)理疗与外用药 (4)手术疗法,治疗方法,全身疗法 (1)合理使用抗生素 (2)支持疗法:保证充分的休息和睡眠。补充足够的热量、蛋白、维生素、矿物质,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纠正贫血、低蛋白。补充外源性抗体。 (3)对症处理:止痛、退热、抗休克、积极治疗糖尿病,纠正脏器功能不全。,治疗方法,浅部化脓性感染,第二节,疖,胸前壁疖,疖,定义:单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金萄菌多见 感染源: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好发部位:头面、颈、腋下、会阴、腹股沟等毛囊、皮脂腺丰富的地方。 临床

9、表现: 1、初起:毛囊口出现红、肿、疼痛小硬结, 逐渐增大,红肿加剧。 2、成脓:硬结中央变软,形成小脓肿,疼痛减轻。 3、破溃:脓头破溃,排出脓液,肿消痛减。 疖一般无全身症状,但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疖破溃入血,可引起颅内感染,出现全身症状。,下腰及臀部多个散在疖肿,中央有白色脓头。,头疖,诊断:表现明显,诊断较易 鉴别诊断:1.痤疮合并感染:顶端有凝脂。2.粉瘤合并感染:病变较久,表皮正常。3.痈:病变范围大 防治:1.初期:理疗外敷。2.成脓后:剔出脓栓,出脓后敷利凡诺等。3.应用抗生素。,疖,痈,指邻近多个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以金萄菌多见。 临床表现: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

10、区,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病人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项背部多见 诊断:诊断较容易,二、 痈:是多个相邻的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或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临床表现 : 痈呈一片稍隆起的紫红色浸润区,.在中央部的表面有多个脓栓,破溃后呈蜂窝状。以后,中央部逐渐坏死、溶解、塌陷,象“火山口”,其内含有脓液和大量坏死组织。痈易向四周和深部发展,周围呈浸润性水肿,.病人

11、多有明显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食欲不佳、白细胞计数增加等。并发全身性化脓性感染。 治疗 1.全身治疗: 病人应适当休息和加强营养。必要时用镇痛剂。可选用抗菌药物。 2.局部处理:已有破溃者,中央部坏死组织多,或全身症状严重,应作手术治疗,一般用“+”字或“+”字形切口,切口的长度要超出炎症范围少许,深达筋膜,尽量剪去所有坏死组织,伤口内用纱布或碘仿纱布填塞止血.,以后每日换药。,预防:与疖同 治疗: 1.及时应用抗生素,防止脓毒症 2.局部处理: A.初期可外敷(鱼石脂、金黄散); B.成脓后“十”字切开,痈,皮下急性蜂窝织炎,指疏松结缔组织的急性感染,发于人体各部,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萄

12、菌多见 临床表现: 1.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2.新生儿皮下坏疽 3.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4.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 先有病损或感染,发病时伴恶寒发热,局部肿痛,边缘不清,淋巴结肿大 新生儿皮下坏疽 背臀部多见,患儿发热、不进乳或昏睡,皮肤发红、质地变硬并扩大,中央变软起水泡,严重时皮肤坏死破溃,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一般皮下蜂窝织炎,老年人皮下坏疽 背部或侧卧着床处红肿痛,伴发热,全身不适,继之变暗波动感,穿刺有脓 颌下急性蜂窝织炎 源于口腔或面部,口腔者易阻塞通气,颌下、口底肿胀;面部者红肿热痛,全身反应重,皮下急性蜂窝织炎,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产气性皮下蜂窝织炎 病菌为厌氧菌,炎症

13、仅在皮下层,初期同一般性皮下蜂窝织炎,但进展快,且有捻发音,皮下急性蜂窝织炎,诊断 根据病史及化验易于诊断 鉴别诊断 硬皮病:皮肤不红,体温不热 小儿急性咽炎:颌下肿胀较轻,咽部发红明显 气性坏疽:伤及肌肉,运动障碍,细菌培养确诊 防治:注意卫生,选择有效药物,局部切开引流。对证支持治疗。,皮下急性蜂窝织炎,丹毒,皮内淋巴管网受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侵袭所致。常先有皮损如癣、溃疡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全身不适;多见下肢、面部;皮肤发红、灼热、痛、微隆、界清;邻近淋巴可大,反复发作可致“象皮肿” 治疗:应用抗菌药物,上肢丹毒,丹毒 丝虫病 淋巴管阻塞 淋巴淤滞 象皮肿,淺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链球

14、菌金萄菌侵入淋巴流,发于各部位 临床表现: 急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肿大、疼痛、触痛形成肿块、疼痛加重、皮肤红热脓肿形成 急性淋巴管炎:淺层红丝疔;深层条形触痛区 诊治:诊断不难,但需同时诊治原发病,淋巴管炎,第三节 手部急性化脓性感染,概 述,手的急性化脓性感染较多见,处理不当可影响手的功能,甚至造成病残,故应高度重视,正确处理。 手的解剖特点及手感染的特殊性 手掌面皮肤厚而致密,皮下脓肿难以溃破。 手掌面皮肤致密,手背皮下组织疏松,淋巴引流大部分从手掌到手背,故手掌面感染时手背常肿胀明显而易误诊为手背感染。,手掌面皮肤有很微密的纤维组织,与皮肤垂直,一端连着真皮层,另一端固定在骨膜、腱鞘、或掌

15、筋膜上。它们将手掌面皮下组织分为很多坚韧密闭的小腔,感染后脓液难以向四周扩散,因而往往向深部组织蔓延。形成腱鞘炎或骨髓炎。 手组织结构致密,神经丰富,感染后张力很高,神经末梢受压,故疼痛剧烈。 手部腱鞘、滑囊与筋膜间隙相互沟通,发生感染后常可蔓延全手,甚至累及前臂。,概 述,甲沟炎和脓性指头炎,临床表现 甲沟炎:一侧甲沟皮下,红肿痛波动感扩至另侧,疼痛加剧指头炎 指头炎:手指末节,轻度肿红剌痛跳痛,伴全身症状疼痛减轻,皮色变白破溃,可伴骨髓炎,治疗,1、成脓前:外敷鱼石脂软膏,热盐水浸泡,碘酒、酒精浸泡。 2、成脓后:早期切开减压引流(切口应在患指的侧面,不要跨关节,远侧不超过甲沟的1/2,切

16、断组织内的纤维间隔,剪去突出的脂肪,充分引流。) 3、合并有慢性骨髓炎或指骨坏死的按相应疾病处理。,急性化脓性腱鞘炎,一、定义:腱鞘内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在手的屈肌腱鞘。 二、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解剖特点:拇指与小指的腱鞘分别与桡侧、尺侧滑囊相通,两滑囊在腕部有小孔相通,感染可相互转播,示指、中指、无名指的腱鞘不与滑囊相通。,急性化脓性腱鞘炎,三、临床表现 (一)、局部症状: 1、患指除末节外,呈明显均匀性肿胀,皮肤高度紧张。 2、患者各关节呈轻度弯曲。 3、任何被动的伸指活动,均能引起剧烈疼痛。 4、整个腱鞘部位均有压痛。 5、波及滑液囊则出现相应症状。,急性化脓性腱鞘炎,急性化脓性滑囊炎,一、化脓性滑囊炎:桡侧拇指肿胀不能伸,中节及大鱼际触痛;尺侧小指肿、环指半屈,小鱼际处和小指腱鞘区触痛,掌深间隙感染,解剖:示指腱鞘与鱼际间隙相通,中指、无名指腱鞘与掌中间隙相通。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脉搏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