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8175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与哲学》第九课课件分析(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矛盾的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2)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 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3)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注意,考点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趋势,2.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可以是内部条件又可以是外部条件,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有深

2、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乐。,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考点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注意:哲学所讲的“斗争性”与生活中所说的“斗争”的区别和联系,哲学上所说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生活中所说的“斗争性”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两者是共性与个

3、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考点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 发展,( l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2)联系:,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斗争性就没有矛盾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制约,矛 盾,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斗争性,同一性,绝对的,相对的,1.“太极图”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 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 俗称“阴阳鱼”(见右图)。该图

4、看似简 单,却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其内涵主要有 ( ) 一分为二的观点 绝对同一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 互依存的观点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的观点,A B C D 解析:本题可用排除法选择,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表述错误,可排除。 答案:B,3、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的名句。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王安石(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C、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A,5、(07广东卷)“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这句格

5、言说明事物是( ) A.相互依存 B.相互转化 C.相反相成 D.相互渗透,C,4、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的有( ) 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B、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C、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D、前事不忘,后事之师,A,6、(2011浙江卷)从辩证法的角度看,漫画羡慕(作者:周中华)中双方改变处境的努力最终失败的原因有( )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前进 性,而忽视其曲折性 只注意事物发展的曲折 性,而忽视其前进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同 一性,而忽视其斗争性 只注意愿望与效果的斗 争性,而忽视其同一性 A B. C D,A,考点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

6、物发展过程得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也可称“共性”或“一般”。,1、矛盾普遍性,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第二,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并不等于矛盾不存在。,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注意:,考点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2)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方法解决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的客观性,指矛盾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易为人们否定而消失,也不因为人们夸大或缩小而

7、改变。,2、矛盾特殊性,考点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1)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也可称“个性”或“个别”。,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横向) -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 点(纵向) -区分事物不同阶段的依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 也各有其特殊性,(2)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考点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首先在于它是人们正确认识事

8、物的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之所以重要,还在于它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的哲学依据 (1)物质决定意识。我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一定要从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出发,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条件性。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时间、地点和条件不同了,矛盾所呈现的特点也会发生变化,这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考点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

9、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 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考点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3、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要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从普遍到特殊的认识顺序;要坚持

10、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马克思普遍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1、下列说法中,蕴涵着“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A.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B趋利避害、扬长补短与量力而行、积极而为 C.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与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与抽薪止沸、人乡随俗,C,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句话中主

11、要体现了( ) A.普遍联系原理 B.矛盾普遍性原理 C.规律客观性原理 D.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A,3、(07年天津卷)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 ) 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 C.从实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B,4、(08四川卷)经验告诉我们,手接触到火会感觉到烫,甚至被灼伤。庄子天下中

12、的辩者却提出了“火不热”命题。分析这一看上去荒谬的命题,可以使我们在一般与个别、主观与客观关系等问题上得到一些有益启示。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 “一般的火”独立于“个别的火”,前者不热,后者热 “一般的火”寓于“个别的火”之中,不能说“火不热” “热”的感觉由“火”引起,但不存在于“火”中,所以说“火不热” “热”与“不热”因人而异、没有标准,所以可说“火不热” A. B. C. D.,C,5、(08广东卷)“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说明( ) A.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B.矛盾的斗争

13、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 C.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矛盾的普遍性,B,6、(08北京卷)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 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7、(2011江苏卷)宋朝张先木兰花中云:“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下列诗句与题诗所含哲理相近的是( ) A月满中秋夜,人人惜最明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但

14、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D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D,8、(2011安徽卷)茶叶因生长环境的差异而带有不同的味道,一些品茶专家根据多年的经验品一品便知茶叶的产区在哪里。这表明( )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就在于矛盾的特殊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自觉反映的特性 人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不断的深化和发展的 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不在人的意识之外 A. B. C. D.,A,(07山东卷)新闻宣传部们在总结推广某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时,采取的步骤是:深入到该地调查了解,取得翔实丰富的资料;再进抽象总结后形成共同的经验;最后建议其他各地以此为指导结合本地情况学习该地的经验,以推动农业创新工作的开展

15、。 请写出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的哲学依据及主要内容,并概括出说明这哲学依据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指导意义。,哲学依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主要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相互转化。 方法论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点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次要矛盾。,(2)次要矛盾,考点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4)关系: 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 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3)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A、眉毛胡子一把抓 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C、十个指头按跳蚤 D、一个好汉三个帮 E、擒贼先擒王,下列作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不分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