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7957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01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教学课件》2012macro(7)(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导论 第二讲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第三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5度线模型) 第四讲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 第五讲 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第六讲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AD - AS模型) 第八讲 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九讲 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第十讲 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十一讲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二讲 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1,2,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IS-LM 分析模型是假定价格P是不变的 是Keynes理论,是治理萧条经济的理论 只要运用财政政策,刺激需求,实际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就

2、会提高 但实际经济并不总是处于萧条状态 当总需求提高时,会引起价格水平上升 本章要说明国民产出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3,第七讲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6.1 总需求()曲线 6.2 总供给()曲线 6.3 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决定 6.4 总供求模型的总结,鸟瞰宏观总量分析,宏观经济学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因而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问题。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的基本框架或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框架如下:,6,6.1 总需求()曲线,6.1.1 总需求概念 6.1.2 曲线的导出 6.1.3 曲线移动,7,6.1.1 总需求概念,AD是指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包括国

3、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需求和国外对本国产品与劳务的需求(出口) 在四部门条件下,通常有 AD=AE=C+I+G+ (X-M) AD函数被定义为: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即Y=Y(P)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收入。,8,6.1.2 曲线的推导,价格水平与AE的关系 AD曲线的推导(450线模型) AD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 AD函数与AD曲线,9,价格水平与AE的关系,P 利率 投资 AE (凯恩斯利率效应) P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AE (庇古的财富效应) P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昂贵,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NX AE (蒙德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4、),10,AD曲线的推导(450线模型),AE2,AD,P1,P2,Y1,Y2,E2,11,曲线的推导(IS-LM模型),LM2,AD,P1,P2,E2,Y1,Y2,12,说明:,当Ms不变,价格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LM曲线左移 在价格上涨时,企业投资中所有的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同比例上涨,不改变实际利率与投资预期利润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位置不变,总需求函数(AD)曲线的推导,1)IS曲线:r=(a+e)/d - (1-b)y/d 2)LM曲线:r=ky/h - m/h 以前假定物价水平P=1,即M=m;若P1,则M=Pm,或m=M/P;LM曲线为: 3) r= ky /h - M/(P

5、h)代入:,若令 5)即总需求函数或AD曲线的函数表达式:,15,AD曲线:,AD,AD曲线的经济含义,1)AD曲线是一条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即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2)AD曲线表明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化关系。 3)AD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影响利率水平,利率水平影响投资水平,投资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17,AD曲线的移动,AD曲线的水平移动 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看作是AD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 AD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

6、政策 AD曲线的旋转移动 AD曲线的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的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则越敏感。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18,扩张的财政政策与AD线移动,Y1,IS1,AD,AD1,P1,Y2,19,扩张的货币政策与AD线移动,P1,Y1,Y2,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价格的效应价格水平的变化导致总需求的变化,1)利率效应: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现象。 2)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得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衡量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

7、们会变动相对贫穷,消费水平相应减少的现象。,22,6.2 曲线,6.2.1 AS的定义 6.2.2 AS与生产函数 6.2.3 劳动市场理论 6.2.4 AS曲线 6.2.5 不同性质的AS曲线,23,6.2.1 AS的定义,AS定义 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总供给也就是总收入,也就是GDP。 AS函数Y=Y(P) 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24,6.2.2 AS与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是指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函数,它表示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的技术

8、水平下,生产要素(劳动N与资本K)的投入与产出Y之间的关系 Y=f(N,K),其中N就业量,K总资本存量 生产函数也有长短期之分 短期生产函数:,25,短期生产函数,MPL劳动的边际效率即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该函数的特点: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随着总就业量的增加,总产出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26,取决于劳动市场均衡,潜在(充分)就业量: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机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潜在产量与潜在就业量,潜在产量,即充分就业时的产量,是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27,长期生产函数:,长期内技术水平可以提高 人口增长会带来充分就业

9、劳动量的变化 资本也会变化 所以生产函数为: 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资本量,Y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注意:我们这里只分析短期生产函数,28,6.2.3 劳动市场理论,劳动需求 劳动供给 劳动市场供求均衡,29,劳动需求,劳动需求量是实际工资率的函数 W货币工资率(名义工资率) P价格水平 W/P实际工资率 即边际生产力=边际收益,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30,实际工资率w=W/P, w=f(P),P2,31,劳动供给,劳动供给也是实际工资率的函数,N1,N2,32,劳动市场均衡Nd=Ns,均衡就业量,均衡工资率,N0,NS,ND,在有伸缩性的工资和价格下,实际工资立即调整到

10、劳动供求相等的水平。此时,产量始终等于潜在产量。,33,6.2.4 AS曲线,AS曲线推导 AS曲线的经济学含义 AS曲线的变动,34,AS曲线推导 (加总法),总供给函数是全社会 所有厂商的个别供给 函数加总起来的结果,P,AS,Y,35,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AS曲线推导(推导法),36,长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 生产函数: 货币工资:W=(W/P)P 注意:与Keynes不完全相同, 古典认为货币工资在长期和短期都可以自由波动。,37,P,P1,P2,W1,W/P,W/P,Ns,Nd,N,Y=f(N),Y1,Y2,LAS,(1),(4),(

11、3),(2),古典AS曲线,货币工资具有充分弹性,劳动市场永远充分就业,LAS曲线推导(推导法),W2,38,为什么LAS是垂直的?,在短期当物价上升名义货币工资上升或不变时工人会认为实际工资上升或不变就业增加或至少不变产出增加或至少不变这种被称为“货币幻觉”。 在长期名义工资会对劳动供求关系作出应有的调整,工人们会消除“货币幻觉”,劳动供给可被假定为实际工资的函数。,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每个企业都实现产量最大化、平均成本最小化,整个社会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充分就业的情况下的总供给。 长期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总的资源配置情况,因而不取决于一般物价水平。 在长期中,会使实际工资调整到使劳动市场

12、达到均衡的水平。就业水平,不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动,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的产量水平也将位于潜在产量、或者充分就业的水平上,不会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长期总供给曲线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直线。但一般来说,这条垂线的准确位置是难以找到的,是不确定的。 它表明无论价格再提高,供给量也不可能再增加,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充分就业,产量达到了最大。,40,短期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 生产函数:,41,P,P1,P2,W,W/P,W/P1,W/P2,Ns,Nd,N,Y=f(N),Y1,Y2,SAS,(1),(4),(3),(2),失业,凯恩斯主义 的AS曲线,SAS曲线推导(推导法),货币工资刚性,4

13、2,AS曲线的经济含义,AS曲线是一条描述总供给达到宏观均衡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SAS曲线表明在短期内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存在着正向变化的关系,而LAS曲线说明在长期内,总产出Y与价格水平P之间无关。 AS曲线反映了价格水平影响实际工资,实际工资影响就业水平,就业水平影响产出水平或收入水平这样一个复杂而迂回的传导机制。,43,AS曲线的移动,如果价格水平不变,由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水平的变化,以看作是AS曲线在坐标内的水平移动。AS曲线水平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技术创新和资源状况的改变。,影响总供给的因素,45,6.2.5 不同性质的AS曲线,短期总供给曲

14、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具有正斜率,即它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无穷大,即它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LAS,46,古典的AS曲线,Y*潜在产量 它表明:实际产出量主要由潜在产出量Y*决定,因而不受价格水平的影响,或者说,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动时,实际工资立即相应调整后,产出量不会变化 假定:货币工资具有完全伸缩性,货币工资随劳动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化,47,Keynes的AS,Keynes 主义者用工资和价格刚性来解释“为什么AS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在极端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呈水平状态(凯恩斯总供给曲线)表明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可以增加,这是因为资源远

15、远没有充分利用时,产量增加,并不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提高。,表明总供给与一般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资源逐渐接近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的价格也不断提高,成本不断提高,48,工资刚性,刚性(粘性)即劳动工资并不会随劳动市场供求关系而变动,原因: “货币幻觉”-只注意货币的面值,不注意实际购买力。 工资受劳动合同关系约束;如果整个社会所有企业合同期限不一,则整个社会工资只有缓慢变化。即使就业水平、产出水平变动较大时,工资也只能缓慢变化。因此AS是较平坦的甚至完全平坦。 “菜单成本”理论 即使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对需求方有利,企业主也不会解雇熟练工人而用低成本且不熟练的工人,49,6.3 产出和

16、价格水平的决定,6.3.1 古典的 AD-AS Model 6.3.2 Keynes的 AD-AS Model 6.3.3 短期 AS-AD Model 6.3.4 长期 AS-AD Model,50,6.3.1 古典的AD-AS Model,松财政或松货币AD右移至AD AS不变 P1P2 ,Y=Y* 注意: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财政和货币政策只影响价格而不影响产出。,P2,AD,51,古典模型的经济意义(偏向于长期),经济意义 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即潜在的国名收入。 潜在的国民收入对价格变动完全缺乏弹性,或者说价格变动对国民收入不发生影响,因此,当AD曲线移动时,只能导致价格水平变动,并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