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27352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4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等级)(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静海一中静海一中 2018-2019 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等级第二学期高一历史(等级 3 月)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考生注意: 1. 本试卷第本试卷第卷基础题(卷基础题(80 分)和第分)和第卷提高题(卷提高题(20 分)两部分共分)两部分共 100 分。分。 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 3-5 分,并计入总分。分,并计入总分。 知知 识识 技技 能能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习惯养成习惯养成总分总分 内内 容容 古代中国经济古代中国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材料解析材料解析卷面整洁卷面整洁 分分 数数

2、55 分分45 分分70 分分 35 分分 100 分分 第第卷卷 基础题(共基础题(共 80 分)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 每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 1、据史书记载, “评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 这一农具指的是( ) A耧车 B翻车 C曲辕犁 D筒车 2、 “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 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 要改善和替代它。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 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 欧洲经济后来居

3、上 C. 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 小农经济的停滞性 3、宋代范成大有诗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瓜。 该诗描绘了中国古代经济() A男耕女织的生产形 B精耕细作的特点 C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D人们生活美满幸福 4、 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 2 五,抟埴之工二。 ”该材料反映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 A. 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 B. 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 C. 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 D. 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 5、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在汉武帝 后

4、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 B. 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C. 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 D. 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6、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 ”周礼记载:“以九职任万民 六日商贾,阜通货贿。 ”材料反映了当时统治者( )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B重视和鼓励商业发展 C提倡“工商皆本” D强调耕战以加强中央集权 7、唐朝时广东地区“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 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的现象,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 A. 农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农作物产品逐步商品化 C. 小农经

5、济开始逐渐解体 D.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8、 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 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 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导致十三行兴盛 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9、17、18 世纪,欧亚大陆东西两端的封建国家推行了两种甚至截然相反的经济政策重农 抑商和重商主义。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 A. 都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 都增强了国家的经济实力 C.

6、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加强了封建势力的力量 10、到了 15 世纪,欧洲的商人和君主们越来越意识到,绕过穆斯林世界,开辟直接到达东方 的商路,将大大增加香料和其它亚洲货物供应,带来巨额的利润。由此可见,新航路的开辟主 3 要是由于( ) A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矛盾 B新式帆船与罗盘针的应用 C欧洲人对财富的狂热追求 D一大批优秀航海家的涌现 11、 15 世纪早期, “一公斤胡椒在印度产地的价格达 1 至 2 克白银,在亚历山大港的价格达 1014 克,在威尼斯达 14-18 克,在欧洲各消费国则达 20-30 克。 ”这反映了( ) A. 东西方之间的陆路通商要道被阻断 B. 商业危

7、机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因素 C. 欧洲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大量香料 D. 价格革命导致欧洲商品价格暴涨 12、下图反映新航路开辟后,人口、动植物及贵金属的流动方向。按移民、黑奴、玉米、白银 的流动方向,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 A B C D 易混易错辨析易混易错辨析 历史概念要注意辨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分历史概念要注意辨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分 13、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英国,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衣冠楚楚的绅士和淑女与衣衫褴 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则拍 手称赞:“我看到这列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

8、一去不返了。 ”这主要反映了( ) A. 火车成为陆上主要的交通工具 B. 铁路运输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废除 C. 铁路运输消除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D. 工业革命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关系 14、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 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 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 ”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 A. 手工工场生产形式 B.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 机器大工业生产 D. 城市化生活方式 15、1870 年,31 岁的美国人洛克菲勒把两座炼油厂和石油输出

9、商行合并,创建了美孚石油公 司。从 1872 年 2 月 17 日到 3 月 28 日,短短 39 天,洛克菲勒一口气吞并了 22 个竞争对手, 4 还曾在 48 小时内连续买下 6 家炼油厂。这体现了( ) A. 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B. 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发生了变化 C. 美国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D. 石油工业成为主导产业 1616、关键环节考核、关键环节考核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相对应于 16-18 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 16-18 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 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 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

10、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 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 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 ,就是 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 材料二 由于商业发展和繁荣,中国的富庶地区有着较高的生活水准,然而,明清时候的中国, 技术创新并没有鼓励性的回报,理论极不发达;最重要的是,新儒家意识形态没有面临重大的 挑战,而商人无法利用他们的财富来获取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权力从而抗衡国家的权 力。与欧洲情况不同的是,晚期中华帝国维持

11、灿烂的商业的原因不是新儒家世界的衰弱和资产 阶级力量的崛起,而是帝国庞大的领土和人口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和王朝中期特有的长期政治稳 定。 材料三 顺治末年(1660 年左右),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 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庄(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 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 (答题时注意明确明清这一时间(答题时注意明确明清这一时间 概念,找准材料定位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至少从三个方面作答)概念,找准材料定位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至少从三个方面作答) (6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

12、学知识,说明明清没有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6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清朝政府采取的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答题时先归(答题时先归 纳清政府采取的政策内容,再由内容来具体分析影响,至少答两个方面的影响)纳清政府采取的政策内容,再由内容来具体分析影响,至少答两个方面的影响) (8 分 5 17.17.方法与规律提炼方法与规律提炼 材料一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 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隋唐时期全国统 一,陆路丝绸之路除沿袭汉魏时的南路、北路外又增加新路,并出现了登州、扬州、明

13、州等著 名港口,唐朝在广州首次设市舶使管理海外贸易两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强大,宋政 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 60 个以 上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三 在 19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他们 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 从 1870 年至 1913 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 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 1900 年,各主 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

14、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 马世力世界史纲 徽商遍布天下,以致世有徽商遍布天下,以致世有“无徽不无徽不 成镇成镇”之谚。徽商是一支很有影响力的之谚。徽商是一支很有影响力的 商人集团,其资产之盛、足迹之广、声商人集团,其资产之盛、足迹之广、声 势之大,恐怕只有晋商堪与匹敌。势之大,恐怕只有晋商堪与匹敌。 中国经济史纲要中国经济史纲要 材料二材料二 苏州丝织业手工工苏州丝织业手工工 场场 6 材料四 19 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 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它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 家庭手工

15、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 会 摘编自马 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试从整体史观的视角简要评价。 (8 分) (2)依据材料二的图文材料指出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现象。 (4 分)并结合所学概括新现象 出现的背景。( (并指出历史学习方法中如何阐述事件背景的方法并指出历史学习方法中如何阐述事件背景的方法) )(4 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 19 世纪中期到 20 世纪初世界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4 分) (4)依据材料四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6 分) 第第卷卷 提高题(共提高题(共 20 分)分) 1919、信息筛选(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信息筛选(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材料一 至汉武帝时,因长期对匈奴战争,财政十分困难,汉武帝认为,许多大盐铁商家累 积万金,为非作歹,违法乱纪,从不支援国家之急,于是他断然采取了废止盐铁自由经营、代 之以国家专营政策。后来,桑弘羊任治粟都尉,增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掌管各郡国的 均输事。各郡国多设均输官和盐、铁官,扩大均输业务,凡商贾所贩运的货物,只要有利可图, 均输官都以地方所收租赋为本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