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26459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7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省溧中省溧中 2017 级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级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满分 16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条形码贴在规定位置。 3.回答选择题时,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 0.5 毫米 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818 分)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向世界的_绝不会一帆风顺,难免还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_。对此,我

2、们 要有充分认识,并时刻做好准备。一旦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不知道哪天就会被人_。这样严酷的现实, 中国企业必须时时警醒。 A.历程 骚扰 一网打尽 B.进程 掣肘 釜底抽薪 C.历程 骚扰 釜底抽薪 D.进程 掣肘 一网打尽 2下列各句中,诗句与节日不对应不对应的一项是(3 分) A.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元宵节) B.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端午节) C.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节) D.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重阳节)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文明不仅是倡导、教育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梳理中外社会

3、文明史就能发现,一个社会的文明素养,既 是历史演进的结果,也是持续管理的结果。去日本旅游的人,往往会感慨其公共文明: _,_,_。_,_。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勿以恶小而为之”,法律写得明明白白 - 2 - 以至日本媒体写社论提醒国民要尊重对方国家的风俗、习惯、礼仪 一丝不苟的垃圾分类、不留一片垃圾的体育赛场、井然有序的公共场所等 究其源头,1948 年出台的轻犯罪法功不可没 即便如此,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人在走出国门时也产生过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的不文明现象 A. B. C. D.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A.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拜望家父,致以不胜感谢之情。 B.本人近日玉

4、体违和,不能亲临您的婚宴,在此致歉。 C.本店有奔驰新款现车,感兴趣的朋友可来电垂询。 D.日前本人有一物遗留在贵府上,现烦请您原物奉还。 5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 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 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明,不正确不正

5、确的一项是 A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后来的汉书 、 三国志 、 晋书合称“前四史” 。 B.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 C.王维,字摩诘,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被苏轼称为“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 D.岑参长于七言歌行,诗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636 分)分) - 3 - (一)文言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6、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 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 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 ”母怒曰:“大 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 下。 ”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 王之入蜀

7、,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 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 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 “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 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

8、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 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 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于 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 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数月,亭长妻患之 患:厌恨。

9、B.众辱之曰 众:众人 C.数以策干项羽 干:求取 - 4 - D.与语,大说之 说:同“悦” ,喜欢,高兴。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乃晨饮蓐食 此乃信所以去也 B.王曰:“以为大将。 ” 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C.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D.汉王之入蜀 上未之奇也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有位漂母不仅给韩 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

10、成就大业, 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 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 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了。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3 分) (2)已却秦存赵,使将将其军归魏,而公子独与客留赵。 (3 分)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4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

11、面这首唐诗,完成 1112 题。 野野 望望 王王绩绩 - 5 -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注】王绩,仕隋为秘书省正字,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后弃官还乡。徙倚:徘徊。采薇:史记伯夷列传 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此诗写山野秋景,景中含情,流畅自然,在闲逸的情调中,带几分彷徨苦闷。 B.首联写景兼议论,总摄六句,首句“薄暮望”领起中间两联,次句遥呼尾句。 C.首联次句化用曹操的“绕树三匝,

12、何枝可依” ,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D.尾联表明了诗人在现实当中难觅知音,孤苦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高士贤人。 12.诗的中间两联是怎样写景的?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8 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8 分) (1)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 ) (2) ,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 (3) 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 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4) 春江花月夜中和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5) 山居秋暝中以动写静

13、,以声衬静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 6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不久前落下帷幕。很多观众在回味传统诗词魅力的同时,不禁心生疑问:当代旧体 诗词为何少有经典流传?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很难寻觅到“旧体诗词”的踪影。绵延数千年的中国诗 歌传统,为何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 古人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诗词一旦被冠以“旧”的称号,似乎就是与时代相悖,不入潮流。 “五四”运动以后, 白话文学兴起,为了与用白话写的诗相区分,中国古典诗歌被称为“旧体诗词

14、”。如同戴了紧箍一样,旧体诗词 走下神坛,流落于文学的边缘。 虽屡遭冲击,旧体诗词创作却从未中断。1925 年,闻一多致信梁实秋写道:“唐贤读破三千纸,勒马回缰作 旧诗。 ”鲁迅、郁达夫、田汉、俞平伯等一批新文学家也从未停止旧体诗词创作。进入 21 世纪以来,关于旧体诗 词的话题越来越热。2010 年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首次向旧体诗词敞开大门,2011 年成立中华 诗词研究院,旧体诗词的地位已渐渐发生转变。中华诗词学会曾做过统计,我国目前有诗词刊物 800 多个,网 络诗词论坛远超 800 家,每天创作数量达 5 万首。 然而,高数量的创作背后,却难有“高峰”之作。 大众持续热,学

15、术界一直冷,当代旧体诗词仍遭遇“冰火两重天”。在有些新文学家眼中,旧体诗词不具备 现代性。研究现当代文学的人不太熟悉旧体诗词,研究旧体诗词的学者更倾向于研究更古老的文学作品。旧体 诗词还缺少一个判断质量的标准。长期以来,好的诗词得不到认定,问题得不到批评,学术化批评长期处于缺 席状态,导致创作越来越泛滥。 除了外部因素,旧体诗词自身也存在诸多短板。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很多作品格调不高,甚至不懂旧体 诗词基本格律的作者,却在大量写旧体诗词,他们创作的诗词重铺排和渲染,但难掩骨子里的疏阔苍白。 新时代的春风里,旧体诗词如何绽放? “与时俱进”是旧体诗词创作的关键词。新时代会出现许多与传统诗词不一样的东西,新事物、新题材,催 生新的表现手法与艺术技巧。诗词必须要伸向社会生活的细部,这正是诗词发力并大有可为的地方。有些随着 时代产生或消亡的意象,就必须注意时代性。 “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描写油灯的。现代人早已不用油灯而用电 灯了,如果还以油灯为意象,就与时代不符了。 新诗和旧诗应互见与互鉴,而不是水火不容。当代诗词的发展,应该学习和借鉴新诗灵动的语感和鲜活的 句式,于规矩严苛,词汇疲敝,同质化、趋同化的意象之中突围而出,创造出接近口语、轻快自然、奇诡灵动的 新鲜风景,适应更多的当代读者。 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