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26253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江门市2018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3)-有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数学模拟试题03共 150 分时间 120 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设全集U=R,A=,B= x|y=lg(1+x),则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x-3 x 1 B. x-3 x 0C. x-3 x 0D. xx 0,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g(x =cos2x的图象,则只需将f(x)的图象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5若实数,满足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A)(B)(C)(D)6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的图象,则只需将的图象( )A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B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向左平移

2、个单位长度7三棱柱三视图(主视图和俯视图是正方形,左视图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所示, 则这个三棱柱的全面积等于 ( )A B C D8若函数的图象上任意点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9某苗圃基地为了解基地内甲、乙两块地种植的同一种树苗的长势情况,从两块地各随机抽取了10株树苗,用茎叶图表示上述两组数据,对两块地抽取树苗的高度的平均数、和中位数进行比较,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BCD10函数的图象是A B C D1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若,则”B对命题:,使得,则则C已知命题p和q,若q为假命题,则命题p与q中必一真一假D若、,则“”是“”成立的充要条

3、件12实数,满足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A7B8C10D11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13如图,在平行四边ABCD中,,若将其沿BD折成直二面角 A-BD-C,则三棱锥ABCD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14已知四面体的外接球的球心在上,且平面, , 若四面体的体积为,则该球的体积为_;15如图,由曲线,直线与轴围成的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16已知双曲线 (a0,b0) 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是a,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值是三、解答题17某大学体育学院在2012年新招的大一学生中,随机抽取了40名男生,他们的身高(单位:cm)情况共分成五组:第1组175,180),第 2 组180,185),第 3 组

4、 185,190),第 4 组190,195),第 5 组195,200) .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局部)如图所示,同时规定身高在185cm以上(含185cm)的学生成为组建该校篮球队的“预备生”.(I)求第四组的频率并补布直方图;(II)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预备生”和“非预备生”中选出5人,再从这5人中随机选2人,那么至少有1人是“预备生”的概率是多少?(III)若该校决定在第4,5组中随机抽取2名学生接受技能测试,第5组中有名学生接受测试,试求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18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D是AC的中点.BC =2AC=8,AB =(I )证明:平面PB

5、C丄平面PAC(II)若PD =,求二面角A-PB-C的平面角的余弦值.19设函数f(x)=|x-1| +|x-a|,.(I)当a =4时,求不等式的解集;(II)若对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20如图,正方形与梯形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点在线段上(I)当点为中点时,求证:平面;(II)当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时,求三棱锥的体积21已知(1) 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2) 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3) 证明:对一切,都有成立22已知四棱锥的底面是等腰梯形,且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 (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参考答案1D2B3B4D5A6D7A8D9B10B11C12C1314153 1617(I)第四组的频率为0.2(II)(III)分布列为:01218(I)通过证明ACBC,进而证明BC平面PAC,从而得证;(II)19(I)或 (II)20(I)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证明,进而得证;(II)21(1)(2)(3)构造函数,利用导数证明22(1)利用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2)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