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5537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白血病病例分析.模板(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BL病例讨论2 急性白血病,2,病例,陈XX 女 51岁 患者因“腹痛5天,加重1天”入我院消化内科,入院后因发现白细胞显著升高转入血液科。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5天前因口服“腰椎病”相关药物(具体不详)后出现腹痛。腹痛以中上腹为主,呈持续烧灼样疼痛,与进食无明显关系。伴畏寒、发热、头晕、乏力,体温未测。无腹胀、反酸、烧心、呕血、黑便,无咽痛、咳嗽、咳痰。自行停用腰椎病相关药物后腹痛症状无明显好转,于院外输液治疗(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腹痛持续存在。入院1天前患者腹痛症状加重,且出现牙龈出血,手臂散在瘀斑、瘀点。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消化内科。病程中,患者有食欲减退、睡眠可,二便

2、正常,无明显体重减轻。入消化科后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2.63*109/L,血红蛋白87g/L,白细胞106.6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3%,淋巴细胞比率7%,异常细胞90%,血小板,37*109/L。遂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3,病例,入院后查体:T:36.3,P:86次/分,R:18次/分,BP:120/79mmHg。皮肤、粘膜苍白,右前臂有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颈阻(-),胸廓无畸形。双肺叩诊清音,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大小正常,心率86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软,中上腹有压痛,轻度较轻,无反跳痛、肌紧张。肝脾肋下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及脊柱无明显异常

3、。 入院后辅助检查:血图分析:红细胞2.63*109/L,血红蛋白87g/L,白细胞106.61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3%,淋巴细胞比率7%,异常细胞90%,血小板,37*109/L;肝肾功、凝血象正常;降钙素原:0.227ng/ml; 骨髓细胞检查: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极度活跃。单核细胞占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以原粒为主,细胞大小不均,浆兰,染色质细,可见1-3个不等核仁。红系、巨核系受抑,散在血小板难见。提示:AML(M2可能)。 外周血流式细胞学检查:所有有核细胞中,幼稚/原始细胞占82.67%,免疫表型为:CD33+、CD117+部分、CD71+部分、CD56+部分,疑似M2。,谈谈

4、急性白血病的FAB和WHO分型,如果要对该患者分型,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FAB分 类,AML的FAB分型,M0: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M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5: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6:急性红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cute Leukemia,M0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 骨髓原始细胞大于30% 原始细胞特征:胞浆大多透亮或中度嗜碱 , 无嗜天青颗粒及Auer小体,核仁明显 CD33,CD13+,Acute Leukemia,M1 急粒未分化型 原粒细胞(非红系有

5、核细胞)90%,M2a:骨髓中原粒细胞为30%89% (非红系细胞),单核细胞10%。 M2b: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 30%。,M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Acute Leukemia,M3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非红系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 可分为二种亚型,Acute Leukemia,M4 骨髓中原始细胞 (占NEC)30% 单核细胞20% CD14+,Acute Leukemia,M5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原始单核

6、细胞+幼单核+单核细胞80%。原始单核细胞80%为5a,小于80%为5b CD14+,Acute Leukemia,M6 急性红白血病 骨髓幼红细胞50% 原始细胞(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30%,Acute Leukemia,M7 急性巨核细胞性白血病 原始巨核细胞30% CD41+,CD61+,CD42+,ALL的FAB分型,L1:原幼淋巴细胞以小细胞(直径 12 um)为主,胞浆少,核型规则,核仁小而不清楚。,ALL的FAB分型,L2:原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直径12um)为主,胞浆较多,核型不规则,常见凹陷或折叠,核仁明显。,ALL的FAB分型,L3: 原幼淋巴细胞以大细胞为主,大小一致,胞

7、浆多,内有明显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核型规则,核仁清楚。,AL的WHO分型 1. AML的WHO分型(2008年) (1)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AML AML伴t(8;21)(q22;q22);RUNXI-RUNXITI AML伴inv(16)(p13.1q22);或t(16;16)(p13.1;q22);CBF-MYH11 APL伴t(15;17)(q22;q12);PML-RARa AML伴t(9;11)(p22;q23);MLL-MLLT3 AML伴t(6;9)(p23;q34);DEK-NUP214 AML伴inv(3)(q21q26.2)或t(3;3)(q21;q26.2);RPN

8、I-EVI1 AML(原始巨核细胞性)伴t(1;22)(p13;q13);RBM15-MKL1 AML伴NPM1突变(暂命名) AML伴CEBPA突变(暂命名) (2) 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3) 治疗相关的AML,(4)非特殊类型AML(AML,NOS) AML微分化型 AML未分化型 AML部分分化型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红白血病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全髓增生伴骨髓纤维化 (5)髓系肉瘤 (6)Down综合征相关的髓系增殖 短暂性异常骨髓增殖(TAM) Down综合征相关的髓系白血病 (7)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2、A

9、LL的WHO分型(2008) (1)前体B细胞ALL(B-ALL) 1) 非特殊类型的B-ALL(B-ALL,NOS) 2) 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B-ALL B-ALL伴t(9;22)(q34;q11);BCR/ABL B-ALL伴t(v;11q23);MLL重排 B-ALL伴t(12;21)(p13;q22);TEL-AML1(ETV6-RUNX1) B-ALL伴超二倍体 B-ALL伴亚二倍体 B-ALL伴t(5;14)(q31;q32);IL3-IGH B-ALL伴t(1;19)(q23;p13);E2A-PBX1(TCF3-PBX1) (2)前体T细胞ALL(T-ALL) (3)Burk

10、itt型白血病,20,诊断:急性白血病,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发热,腹痛,牙龈出血,手臂散在瘀斑、瘀点。 血图分析:红细胞2.63*109/L,血红蛋白87g/L,白细胞106.61109/L,异常细胞90%,血小板,37*109/L 骨髓检查: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极度活跃。粒系增生极度活跃,以原粒为主,细胞大小不均,浆兰,染色质细,可见1-3个不等核仁。红系、巨核系受抑,散在血小板难见。提示:AML(M2可能) 外周血流式细胞学检查:所有有核细胞中,幼稚/原始细胞占82.67%,免疫表型为:CD33+、CD117+部分、CD71+部分、CD56+部分,疑似M2。,血像(已做) 骨髓像(原粒细胞占

11、NEC的比例,早幼粒,中性中幼粒等比例未提供) 细胞化学(POX、PAS、NSE、AKP/NAP) 免疫学 染色体核型检查 血液生化改变(血清乳酸脱氢酶),如果要对该患者分型,需要进一步完善哪些检查,细胞化学 协助形态学鉴别各类白血病 常见AL的细胞化学鉴别,B-CELL - - + + + - - - - - - T-CELL + + + - - + - - - - - - M0 - - - - + + + M14 - - - - - + + + - - - M6 - - - - - - - = - - + M7 - - - - + - - - + + -,CD3 CD7 CD10 CD19

12、 CD34 CD13 CD14 CD33 CD41,61 Gly A CD2 CD20 CD22 CD15,免疫学,类型 染色体 基因,M3 t(15;17) PML-RARa CML t(9;22) ALL t(9;22) ABL-BCR M2 t (8; 21) AML1-ETO M4EO inv/del(16) CBFB-MYH11 L3 t (8 ;14) MYC IgH M5 t/del(11) MLL-ENL,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谈谈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以及哪些辅助检查可帮助我们鉴别。,临床表现,多数起病急,起病形式多样。 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表现: (一)发热和感

13、染 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部位:以咽峡炎、口腔炎最多见,肺部感染、肛周炎和肛周脓肿也常见。 机制:NC减少和功能缺陷;免疫缺陷;皮肤黏膜屏障破坏;院内感染。,临床表现,(二)出血 发生率 67%75%; 死亡率38%44%。 部位:皮肤、阴道、鼻腔、口腔、眼底、颅内。 机制:(1)血小板减少是最重要原因;(2)血管壁损伤;(3)凝血障碍:M3型最易致DIC;(4)抗凝物质增多,临床表现,(三)贫血 症状: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头昏和气促 机理: 白血病抑制; 无效红细胞生成; 溶血; 失血; 抗代谢药物应用。,临床表现,二、浸润 (一) 肝脾淋巴结 (二)骨骼关节 (三)口腔皮肤 (四)中枢神

14、经 (五)睾丸 (六)其他,临床表现,(一) 肝脾淋巴结浸润 肝、脾肿大:轻中度,但并非普遍存在;主要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及新陈代谢增高有关。 淋巴结肿大:约50病人在就诊时伴有淋巴结肿大(包括浅表淋巴结和纵隔、腹膜后等深部淋巴结) 多见于急淋,临床表现,(二)骨骼关节浸润 骨骼、关节疼痛:是白血病常见的症状,以儿童多见。发生骨髓坏死时,可引起骨骼剧痛。 胸骨下段局部压痛:对白血病诊断有一定价值 (三)口腔皮肤浸润 可有牙龈增生、肿胀 皮肤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紫蓝色结节状)、皮下结节、多形红斑、结节性红斑等 多见于急非淋M4和M5。,临床表现,(四)中枢神经白血病(CNSL)

15、 原因:化学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不能被有效杀灭 表现: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晕,重者可有呕吐、视乳头水肿、视力模糊、面瘫、颈项强直、抽搐、昏迷等。 是白血病髓外复发的主要根源 CNSL可发生在疾病的各个时期,但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淋最常见,儿童病人尤甚,其次为急非淋M4、M5和M2。,临床表现,(五)睾丸浸润 表现: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另一侧虽无肿大,但在活检时往往也发现有白血病细胞浸润。 多见于急淋化疗缓解后的幼儿和青年 是仅次于CNSL髓外复发的根源。 (六)其他 胸膜、肺、心、消化道、泌尿系统(注意儿童患者扁桃体,阑尾或肠系膜淋巴结浸润容易误诊),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类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有原发病,血液异常指标随原发病好转而恢复。 NAP(碱性磷酸酶积分)增高。无AUER小体(查骨髓象) 再障:AL有临床浸润现象,骨髓检查也可鉴别(查体和骨髓象) 传单:有发热,淋巴结肝脾肿大。,谈谈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如何选择?该患者应选用的治疗方案?,治疗,Therapeutic principle,long ter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