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课件ppt风温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21163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4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病学课件ppt风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病学课件ppt风温(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 温,【学习目的与要求】,风温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外感热病,是新感温病的代表和重点病种之一,极具代表性。 熟悉风温的含义及初起证候特点。 熟悉风温的病因病机及传变规律。 掌握风温各证候类型的辨证论治,重点掌握邪在肺卫、邪热壅肺、邪陷心包、肺胃阴伤等代表性证型的辨证论治。,一、概述 (一)风温的涵义 病因风热病邪 内涵 初起证候肺卫表热证 季节多冬春 外延:急性外感热病 (新感温病),卫受邪郁: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肺气失宣:咳嗽,(二)临床特点 1、初起以肺卫为病变中心。 2、可有逆传心包。 3、后期以肺胃阴伤为主。 4、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三)风温的源流 1、风温之名,首见于伤寒论: “太

2、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为风温。风温之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2、唐代至清初:多把伏气温病认作风温。 庞安时:“病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四肢不收,头痛身热,常自汗出不解。治法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汗出则谵语。”,3、首先把风温作为春季的新感温病立论的是叶天士。 “风温者,春月受风,其气已温。经谓春气病在头,治在上焦,肺位最高,邪必先伤。此手太阴气分先病,失治则入手厥阴心包络,血分亦伤。盖足经顺传,如太阳传阳明,人皆知之;肺病失治,逆传心包络,幼科多不知者。”,“俗医见身热咳喘,不知肺病在上之旨,妄投荆、

3、防、柴、葛,加入枳、朴、杏、苏、卜子、楂、麦、广皮之属,辄云解肌消食。有见痰喘便用大黄礞石滚痰丸,大便数行,上热愈结。幼稚谷少胃薄,表里苦辛化燥,胃汁已伤,复用大黄大苦沉降丸药,致脾胃阳和伤极,陡变惊痫,莫救者多矣。”,4、陈平伯撰风温专著外感温病篇 “风温为病,春月与冬季居多,或恶风或不恶风,必身热,咳嗽,烦渴,此风温证之提纲也。”,(四)与现代疾病的关系: 西医学中的流行性感冒、冬春季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性肺炎、病毒性肺炎、麻疹合并肺炎等病,可参考风温病辨证论治。,二、病因病理 (一)病因风热病邪 春季: 叶天士:“春月受风,其气已温。” 吴鞠通:“风温者,初春阳

4、气始开,厥阴行令,风夹温也。”,冬季: 吴坤安:“凡天时晴燥,温风过暖,感其气者,即是风温之邪。” 风温在春季和冬季均可发生。陈平伯说,“春月风邪用事,冬初气暖多风,故风温之病多见于此。”,(二)发病: 外因:风热病邪 素禀不足 内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 起居不慎 房劳太过等,(三)病理特点: 1、风热病邪多从口鼻而入,首犯手太阴肺经,并以肺卫为病变中心:,风热病邪,“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两阳薰灼,先伤上焦,种种变幻情状,不外手三阴(即肺经)为病薮,头胀汗出,身热咳嗽,必然并见,当与辛凉轻剂,清解为先,大忌辛温消散,劫烁清津”,外则卫受邪郁发热,微恶风寒 内则肺气失宣咳嗽,咽痛,素问:

5、“伤于风者上先受之”,2、肺卫之邪不解,其传变有二: 一是顺传于胃(气分):呈现气分阳明热炽、邪热壅肺、热结肠腑等病理变化; 二是逆传心包:导致机窍闭塞,出现以神志异常为主症的病机变化。严重者,可出现内闭外脱的危象。 3、风温后期,多呈现肺胃阴伤的病理变化。,Q:如何理解“顺传于胃”?,陈平伯:“但风邪属阳,阳邪从阳,必伤卫气,人身之中,肺主卫,又胃为卫之本,是以风温外薄,肺胃内应,风温内袭,肺胃受病,其温邪之内外有异形,而肺胃之专司无二致,故恶风为或有之证,而热渴咳嗽,为必有之证也。”,风热病邪 肺 肺卫 气 邪热渐解 肺胃阴伤 胃 肠 痊愈 心包(营血) 内闭外脱 死亡,逆传,口鼻,邪热壅

6、肺 痰热结胸 痰热阻肺,腑有热结 肺热发疹 阳明热盛 热结肠腑 肠热下利,顺传,风温病理示意图,三、诊断要点 (一)发病季节冬春 (二)临床特点 l、初起为肺卫表证。 少数患者可出现逆传心包。 2、继则出现肺、胃、大肠的气分证候,如肺热壅盛、阳明热盛、肠热下利等。 3、后期多呈现肺胃阴伤之候。,(三)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与春温: 2、与感冒: 3、与肺痈:,1、与春温鉴别,共同点:二者均发生在春季。,2、与风热感冒鉴别:,共同点:病因都是风热病邪,初起病变部位都在肺卫,表现为表热证。 鉴别点: 风热感冒病情多轻浅,初起以发热较轻、微恶风、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咳嗽、咽痛等肺卫失宣、清窍不

7、利症状为主,病程短,一般不发生传变。 风温初起清窍不利的症状可能不明显,而热势较甚,且很快就可传入气分,出现肺热壅盛,热盛阳明等症状。,四、辨证论治 (一)治疗通则及注意事项 (1)治疗通则: 1、初起:邪袭肺卫 辛散凉泄,透邪外达; 2、邪气顺传气分:,阳明热盛 辛寒清气,达热外出 邪热壅肺 清热宣肺平喘 肠腑热结 泻热通腑,3、肺卫之邪逆传心包,以清心开窍为急务。 4、后期热退而肺胃阴伤者,宜甘寒滋养肺胃之阴。,(2)注意事项: 1、初起大忌辛温消散,劫夺阴津。 临证指南医案风温邵新甫按:“风为天之阳气,温乃化热之邪,两阳薰灼,先伤上焦,种种变幻情状,不外手三阴为病数,头胀汗出,身热咳嗽,

8、必然并见,当与辛凉轻剂,清解为先,大忌辛温消散,劫烁清津, 大忌辛温消散,劫灼阴津。” 2、初起不可过用寒凉,以免凉遏冰伏。,(二)分型论治 1、邪袭肺卫,1症状: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 头痛,口微渴,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咳嗽,邪郁卫表,肺气失宣,2分析:,邪郁卫表,肺气失宣,3治疗:,辛散凉泄为主,宣肺止咳为主,银翘散,桑菊饮,叶天士:“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在卫汗之可也”,华岫云:“辛凉开肺便是汗剂, 非如伤寒之用麻桂辛温也。”,(1)若风热犯肺,

9、以卫气受郁,开合失司为主,证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微渴等,用银翘散。 (2)若风热病邪侵袭肺卫,以肺气失宣为主,证见咳嗽为主,选桑菊饮。,银翘散方解,风 热 病 邪,卫受邪郁,辛散:薄荷、淡豆豉、荆芥穗,凉泄:银花、连翘、竹叶,肺失宣降宣肺止咳:桔梗、牛蒡子、甘草,风热伤津清热生津:鲜芦根,透风于热外, 邪从表解,桑菊饮方解,风热病邪,肺,卫受邪郁,肺气失宣宣肺止咳:桔梗、杏仁、甘草,风热伤津生津止渴:芦根,辛散:薄荷,凉泄:桑叶、菊花、连翘,4注意事项:,(1)银翘散与桑菊饮区别: 1)透表力量不等: 银翘散解表散邪之力较强,“辛凉平剂”; 桑菊饮以轻清凉泄为主, “辛凉轻剂”。 2)适

10、应证有所侧重: 银翘散风热犯肺,以卫气受郁为主; 桑菊饮风热犯肺,以肺气失宣为主。,偏于表热较重,(2)慎用辛温发汗: (3)避免过用寒凉:,附:银翘散的加减应用,表证重者,可酌情加入麻黄、防风,增强表散之力 咳嗽,加杏仁 咽喉痛,望诊: a、若见咽喉红肿,扁桃体红肿化脓,则为风温夹毒,治疗要清热解毒利咽,加玄参、马勃、射干 何廉臣:“此证凡用清凉,需防冰伏,必佐活血疏畅,恐闭其气血也”,加桃仁、赤芍。 b、若病人感觉咽喉粗糙、干燥,疼痛不明显,望诊见咽后壁淋巴滤泡较多,提示病毒感染,加板蓝根。,兼胸膈痞满、痞闷、呕吐,为风温夹湿,加藿香、郁金。 发热较甚而小便短少,用甘苦合化阴气法,银翘散加

11、黄芩、知母、玄参、麦冬 祛热痰,加瓜壳、贝母,讨论:白痰是寒痰,黄痰是热痰,对吗?,何西池(何梦瑶)云: 辨痰之法,古人以黄稠者为热,稀白者为寒,此特言其大概,而不可泥也。以外感言之,伤风咳嗽,痰随嗽出,频数而多,色皆稀白,误作寒治,多致困顿。盖火盛壅逼,频咳频出,停留不久,故未至于黄稠耳?迨火衰气平,咳嗽渐息,痰之出者,半日一口,反黄而稠。缘火不上壅,痰得久留,受其煎炼使然耳。故黄稠之痰,火气尚缓而微;稀白之痰,火气反急而盛也。此皆当用辛凉解散,而不宜于温热者,推之内伤亦然。孰谓稀白之痰,必属于寒哉?总须临证细审,更参以脉,自可见也。,陈小华,女,27岁,汉族,已婚,服务员。暂住青羊小区67

12、号,无药物过敏史。2005年7月13日就诊。流涕,咽痛1天。1天前受凉后流清涕,打喷嚏,现咽痛,鼻塞,无恶风,头痛,无身痛,二便正常。 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舌淡红苔白厚腻,脉弦细。,4病案举例:,辨证:风热夹湿犯卫 治 疗:辛凉解表,兼除湿。银翘散加减: 荆芥穗12g 薄荷(后下)10g 银花15g 连翘15g 大力15g 桔梗15g 射干15g 藿香15g 郁金15g 豆卷18g 冬瓜子20g 甘草3g 3剂,二诊:2005年7月16日。流涕、喷嚏、鼻塞、头痛消失,现干咳,咽中有痰难咯,右胁不适,舌淡红,苔微黄厚,脉弦。 辨证:表解湿去,肺气失宣。 治疗:宣肺利咽 炙麻黄8g 杏仁15

13、g 瓜壳15g 大力子15g 射干15g 玄参18g 枳壳15g 山慈菇12g 前胡15g 刺蒺藜15g 甘草6g 连翘18g 3剂,2、邪热壅肺 证候 身热,汗出,咳喘,胸闷胸痛, 烦渴,舌红,苔黄,脉数。 分析及要点 身热、烦渴、苔黄 咳喘、胸闷胸痛 病机 邪入气分,肺热壅盛,肺气闭郁 治疗及方药 宣肺泄热 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气分里热炽盛,肺气闭郁,麻杏石甘汤方解,邪热壅肺,邪入气分气热炽盛,清泄气热:生石膏,邪热壅肺肺气壅阻,宣肺平喘:麻黄、杏仁、甘草,注意事项 注意麻黄和石膏剂量: 1)一般石膏为麻黄的510倍,麻黄剂量在10克以下。 2)根据具体病情,可适当变化: A、若身热汗

14、出而喘,石膏与麻黄比例可加大,控制麻黄用量,并适当伍以养胃之品; B、若身无汗大热而喘,麻黄与石膏剂量可适当加大。,附:麻杏石甘汤的加减应用,若肺热重,痰多,加清肺(黄芩、银花)+祛痰(瓜壳、贝母祛热痰) 若痰瘀阻肺,出现胸痛、咳铁锈色痰或血痰,+排痰祛瘀(桃仁、薏仁、冬瓜仁) 若出现脓痰(黄浊),此为肺热化火成毒,+清热解毒,银、翘、栀、鱼腥草、蒲公英与千金苇茎汤的排脓作用合用,效果更好。 金囚木旺,引起动风,治疗重在清肺热,麻杏石甘汤-麻黄+葶苈子泻肺+钩藤、菊花凉肝熄风。 若肺热,痰涎多,潮热、便秘,此为痰热壅肺,腑气不通,用麻杏石甘汤-麻黄+全瓜蒌+生大黄,即蒌杏石甘汤+大黄=宣白承气

15、汤。,病案举例: 袁某,男,50岁,门诊号:59080 1961年10月9日初诊。 自诉:发热怕风,汗出胸闷,轻咳有痰,纳少,大便不畅。检查:体温38.5,舌红,苔白腻,脉浮数。听诊:呼吸音粗糙。血象:白细胞6800,中性60,淋巴30,伊红2胸透,右下肺炎。 辨证:风温袭肺,治当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处方:麻黄4.5克、生石膏30克、杏仁9克、甘草3克、桑叶9克、葛根6克、黄芩4.5克、黄连3克, 服二贴。 11日复诊,体温降至37.3,诸恙均减。继服前方二帖10月16日胸透心肺正常(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2):4)。,3、痰热结胸 证候 身热面赤,渴欲凉饮,饮不解渴,得水则呕,按之胸下痛,便秘,苔黄滑,脉洪滑。 分析及辨证要点 身热,渴饮,苔黄,脉洪气分热盛 胸脘痞闷,按之疼痛,苔滑痰热内结胸脘 病机 胸膈痰热互结 治疗及方药 清热化痰开结,小陷胸加枳实汤(温病条辨),曹炳章:“扼要处全在得水则呕、胸痛数句。”,小陷胸加枳实汤方解,痰热结胸,痰热互结,痰,热,开结枳实、瓜蒌 化痰半夏、瓜蒌,辛开,清热黄连,苦降,分 解 痰 热,注意本证的鉴别:,A.身热面赤,渴欲凉饮,易与阳明经证混淆。 鉴别点:无黄燥苔 B.大便秘结,胸下疼痛,易与阳明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