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88420878 上传时间:2019-04-27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4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 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物理探究方法,初中阶段常用的物理方法有: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效替代法、模型法、推理法等,物理方法的学习贯穿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学会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有了方法并灵活的运用这些方法,才能够自主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方法的考查主要出现在实验探究题中,是河南中考的必考题。,控制变量法,其特点是:读题时要分清题目中共有几个变量,确 定本次实验的变量是哪一个,如何控制其他变量不变。,【例1】(2016苏州)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释放,小车下滑后撞击斜面底端的木块。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车进入水平面时的动能是由_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_来比较动

2、能大小。 (2)同一小车从斜面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如图甲、乙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_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_。 (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为确保实验仍有较明显的现象,有很多种方法。请答出一种方法:_。,【点拨】(1)小车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实验中通过木块被小 车推动的距离来比较动能的大小; (2)在甲、乙两图中,使用同一个小车放置在不同的高度,控制了质量一 定,改变了速度,所以甲、乙两图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得出的 结论是: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实验中若使用的木块质量较大,小车撞击木块时,木块移动的距离较 小,实验现象不明显,为使实验有较明

3、显的现象,可以通过增大小车在斜面 上的高度来增大小车的速度,从而增大小车的动能,增大对木块做的功,增 大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也可以通过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减 小摩擦力,使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增大。,【答案】(1)重力势能 木块被推动的距离 (2)速度 当物体质量一 定时,物体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增大小车下滑的高度 【方法归纳】在控制变量法的语言表达中要注意: (1)一定要有前提,比如:“在压力一定时”等语言,表明本次实验 控制了哪些不变量; (2)要说具体的结论,比如:“在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大, 滑动摩擦力越大”,而不能说成“在压力一定时,摩擦力与粗糙程度有 关”

4、。,转换法,特点是:转换法就是把不易直接观察的现象转换为易观察 的现象,做题时就应该注意本次实验中要观察的现象是什么, 这些现象最终要说明什么问题。,【例2】(2015广东)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 究电流相同时,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 的关系”的实验。(甲、乙是完全相同的密闭容器。 闭合开关前,A、B两U形管内液面相平) (1)由于电流产生的热量不易直接测量,因此 在实验中是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_来显示甲、乙容器内空气温度的 变化,这里采用了_的探究方法。 (2)通过对比观察,_(选填“甲”或“乙”)容器中导体的电阻产生 的热量较多。由此可知,在电流强度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_,导 体产生的热量越多。,【点拨】本次实验中要观察、对比两个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而热量的多少无法直接用眼睛观察,所以要使用转换法。电阻产 生的热量越多,空气吸收的热量就越多,空气受热膨胀,导致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越大,所以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可以用来比 较甲、乙容器中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答案】(1)高度差 转换 (2) 乙 大 【方法归纳】实验中一定要分清观察的实验现象与被研究的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本题中也可以把电阻放在煤油中,观察煤油 温度的变化,把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转换成温度计的示数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