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6121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选择题满分练11-有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选择题满分练十一选择题满分练十一 说明: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5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68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2016 年底以来,共享单车风靡全国各大城市,如图所示,单车的车锁内 集成了嵌入式芯片、GPS 模块和 SIM 卡等,便 于监控单车在路上的具体位 置用户仅需用手机上的客户端软件(APP)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开锁,骑行时 手机 APP 上能实时了解单车的位置;骑行结束关锁后 APP 就显示计时、计价、里 程等信息此外,单车能够在骑行过程中为车内电池充电,满足定位和自

2、动开锁等过程中的用电根据以上 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车的位置信息是借助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准确定位的 B单车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充电的 C由手机 APP 上的显示信息,可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 D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表现为阻力 解析:选 B.单车某个时刻的准确位置信息是借助通讯卫星 GPS 定位确定的,故 A 错误;单车在运动过程 通过电磁感应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实现充电,故 B 正确;由手机 APP 上的显示信息包括路程和时间,没 有说明具体的位移,故不可以求出骑行的平均速度,故 C 错误单车在被骑行过程中前轮受摩擦力向后,表 现为阻力,后轮受摩擦力向前,表现为动力,

3、选项 D 错误;故选 B. 2(2018山东泰安市高三二模)如图所示,水平面上A、B两物块的接触面水 平,二者叠放在一起在作用于B上的水平恒定拉力F的作用下沿地面向右做匀速 运动,某时刻撤去力F后,二者仍不发生相对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撤去F之前A受到 3 个力作用 B撤去F之前B受到 4 个力作用 C撤去F前后,A的受力情况不变 D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小于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解析:选 D.A、B、撤去F前,整体做匀速运动,故B受地面的摩擦力与F平衡,而A水平方向不受外力, 故A不受B的摩擦力,B受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和地面的摩擦力共 5 个力作用;A只受重力和B对A的 支持

4、力,A受两个力的作用;A 错误;B 错误;C、撤去拉力F后,由于整体做减速运动,A受到重力和B对A 的支持力及B对A的摩擦力,A受 3 个力的作用;C 错误;D、撤去拉力F后,由于整体做减速运动,整体的 加速度a2g,而A的加速度aA2g1g,即21,D 正确;故选 D. 3如图所示,绷紧的倾斜传送带始终以恒定的速率v1顺时针运行,初速度 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底端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 送带开始计时,其在传送带上运动的图象不可能为( ) 解析:选 D.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能在速度减为v1以前已经到达最高点,因此 A 正 2 确若小物块速度减为v1后

5、还没有到达最高点,若mgcos mgsin ,那么小物块将匀速向上运动, 故 B 正确若mgcos mgsin ,小物块将继续减速上滑但加速度减小,可能在未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 零向下加速下滑,加速度不变,因此 C 正确小物块上滑过程中速度不可能立即反向,因此 D 错误选 D. 4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理想二极管(正向通电时可以理 解为短路,反向通电时可理解为断路)连接,电源正极接地初始电容器不带 电,闭合开关,电路稳定后,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处于静止状 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极板上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 B上极板上移,P点电势升高 C上极板下移,带电油滴向下运动 D

6、上极板下移,P点电势升高 解析:选 D.将上极板向上移动,d变大,由C可知,C变小,而U不变,要放电,由于二极管具 rS 4kd 有单向导电性,电容器不能放电,由E可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 4kQ rS 油滴静止不动,上极板电势为零,P点到上极板的距离增大,根据UEd可知P与上极板间的电势差的绝对 值增大,而电场中的电势都为负,所以P点电势减小,A、B 错误;若上极板下移,则d变小,C变大,两极 板间的电压U等于电源电动势不变,电场强度E 变大,电场力变大,电场力大于重力,油滴所受合力向上, U d 油滴向上运动,P点到下极板的距离不变,根据UEd可知P与下极板间

7、的电势差的绝对值增大,总电压一 定,则P与上极板的电势差减小,而电场中的电势都为负,所以P点电势增大,C 错误,D 正确 5(2018衡水中学押题卷)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宽度为d的条形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直角三角形金属线框ABC的BC边长度为L,已知Ld.现令线框在外力作用下以速度v0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以B点进入磁场的时刻为计时起点,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方向为正方向,则在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 线框中的电流i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可能是( ) 3 解析:选 C.B点进入磁场后直至线框位移为d的过程中,线框的有效切割长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线框中 电流随时间均匀增大至I0,方向为逆时针

8、,已知Ld,线框位移大于d小于L的过程中,其有效切割长度不 变,线框中电流不变,仍为逆时针,线框出磁场的过程中,有效切割长度随时间均匀增大,电流随时间均匀 增大,A、D 错误;由 B 项的横轴可知L2d,由几何关系可知线框位移为L时的有效切割长度与位移为d时 的有效切割长度相等,故电流等大,但方向为顺时针,位移为Ld时,有效切割长度是位移为d时的 2 倍, 电流为2I0,B 错误;由 C 项的横轴可知L3d,由几何关系可知线框位移为L时的有效切割长度是位移为 d时的 2 倍,故电流为2I0,位移为Ld时,有效切割长度是位移为d时的 3 倍,电流为3I0,C 正确 6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变压器为

9、理想变压器,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L 为标有“22 V 20 W”的白炽灯泡,所有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变压器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时,灯泡 L 正常发 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交变电流频率为 50 Hz B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101 C变压器原、副线圈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 101 D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片P向下移动时,电流表 A1和 A2的示数均增大 解析:选 ABD.由乙图可知,周期T2102 s,则频率为f 50 Hz,故 A 正确;由乙 1 T 1 2 102 图可知,原线圈的最大电压为Um220 V,则原线圈电压的有效值U1220 V,而此时灯

10、泡正常发光, 2 Um 2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此时副线圈两端的电压U2UL22 V,故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4 ,故 B 正确;原、副线圈均在同一个铁芯上,其磁通量变化率相同,故 C 错误;当滑动变阻 n1 n2 U1 U2 220 22 10 1 器R的滑动片P向下移动时,R的有效阻值减小,副线圈电压不变,故副线圈的电流增大,根据可知, n1 n2 I2 I1 原线圈的电流也增大,故电流表 A1和 A2的示数均增大,故 D 正确 7嫦娥工程分为三期,简称“绕、落、回”三步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卫星是嫦娥工程第二阶段 的登月探测器,该卫星先在距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绕月球做周期为

11、T的匀速圆周运动,再经变轨后成 功落月已知月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忽略月球自转及地球对卫星的影响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月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大小为 42(Rh)3 T2R2 B “嫦娥三号”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线速度大小为 2R T C月球的平均密度为 3(Rh)3 GT2R3 D在月球上发射月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2R T Rh R 解析:选 AC.在月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则得:Gmg;对于“嫦娥三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 Mm R2 周运动过程,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Gm(Rh),联立解得:g,故 A 正 Mm (Rh)2 42 T2 42(Rh)3 T2R

12、2 确;“嫦娥三号”卫星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Rh,则它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 小为v,故 B 错误;根据Gm(Rh),解得月球的质量为M 2r T 2(Rh) T Mm (Rh)2 42 T2 ,月球的平均密度为,故 C 正确;设在月球上发射卫星的最小发射 42(Rh)3 GT2 M 4 3R3 3(Rh)3 GT2R3 速度为v,则有:Gmgm,解得v,故 D 错误 Mm R2 v2 RgR 2(Rh) T Rh R 8如图所示,一小球套在倾角为 37的固定直杆上,轻弹簧一端与小球相连, 另一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O点小球由A点静止释放,它沿杆下滑到达最低点C时 速度恰为 0

13、.A、C相距 0.8 m, B是A、C连线的中点,OB连线垂直AC,小球质量为 1 kg,弹簧原长为 0.5 m,劲度系数为 40 N/m,sin 370.6,g取 10 m/s2.则小球从A到C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最大 B小球在B点时的加速度为 6 m/s2 C弹簧弹力对小球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D小球从A到B过程和从B到C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 解析:选 BD.小球合外力等于 0 时速度最大,在B点时由于弹簧弹力为k(lOB)40 N/m(0.50.3) 5 m8 N,方向垂直杆向上,重力垂直于杆的分力为mgcos 1100.8 N8 N,方向垂直于杆向下,所 以小球在B点时合外力Fmgsin 1100.6 N6 N,所以经过B点时速度不是最大,A 错误;此时加 速度a 6 m/s2,B 正确;在AB段弹簧弹力与小球位移夹角大于 90,所以做负功,BC段做正功, F m 6 N 1 kg C 错误;A、C两点小球速度为 0,由图形的对称性知AB过程和BC过程摩擦力做功相等,D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