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15202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英瑾-06-14-病例分析(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Case Study of CNS,神经系统病例分析示例,病例1,女孩,5岁,近两天腰痛,两腿痛。突然发烧39.5C。次日早晨不能下床,左下肢不能活动。检查:发现头、颈、两上肢和右腿无运动障碍,左下肢完全瘫痪,左腿肌张力减退,腱反射(膝和跟腱)消失。三周后,左大腿能够屈收,并能伸膝,但其他运动未见恢复。一个月后,足肌、小腿肌及大腿后面肌松弛,明显萎缩。无其他任何感觉障碍。,诊断: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 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是一种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患儿腰腿疼痛,表明后根或脊髓内的后根纤维为炎症反应所刺激。但无持久性的感觉障碍,证明此部分无严重损伤。患者有明显的左下肢运动障碍:腱反射消失、肌萎缩,而

2、无感觉障碍,说明既非锥体束受损伤(如锥体束受损伤则产生痉挛性瘫痪),也非周围神经受损伤(周围神经损伤一般兼有运动和感觉障碍),病变在前角,从肌萎缩重在足、小腿和大腿后面,脊髓受损伤的主要节段应在腰骶膨大的下段(L4S2)。,女,35岁,主诉近数月来身体虚弱无力,先是右手,后是左手。在感觉无力 前,右手有两次偶然受伤,一次是自己用熨斗烫伤,另一次是用刀子划伤,但两次都无痛觉,二次相隔数周。检查时发现患者双手掌骨明显突出。患者均不能作手指收展运动和拇指内收、对掌运动。患者双手内侧至掌正中线处痛觉缺失;痛觉缺失区向上延至前臂掌面和背面的内侧半;在上臂前面痛觉缺失区在内侧1/3,上达腋窝水平,在背面则

3、不到内侧一半。上睑稍下垂,右侧特别明显,瞳孔缩小也在右侧。双侧腕关节屈伸肌有些力弱,前臂肌有些萎缩。,病例2,诊断:脊髓空洞症 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病变为脊髓 内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此患者脊髓空洞病变很快自中央管向周围发展,破坏了脊髓丘脑束在白质前连合处的交叉纤维,因此开始两上肢痛、温度觉消失的区域是大致相似的。但当空洞增大,侵犯了前角,造成了带有肌萎缩的弛缓性麻痹。从痛觉缺失的皮节区域看,病变应主要在C8和Tl水平。 从手的骨间肌明显萎缩来看,也符合这个节段受损伤。眼睑下垂和瞳孔缩小是Horner综合征的主要表现,表明至T1的中间外侧核受损。因T1-2侧角细胞发出的交感节前纤

4、维至颈上神经节中继,节后纤维至瞳孔开大肌和上睑的平滑肌等,当Tl侧角细胞受到损伤时,发生上睑下垂和瞳孔缩小。,男,24岁, 背部被刺伤,立刻跌倒,两下肢失去运动。数日右腿稍能活动。又过一周后右下肢几乎恢复了运动。但左下肢完全瘫痪。检查发现:左下肢无随意运动,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右侧躯干胸骨剑突水平以下和右下肢丧失痛和温度觉。但左侧痛、温度觉完好,左侧躯干剑突以下和左下肢触觉减弱,但右侧触觉未受影响。左下肢位置和被动觉丧失,但右下肢正常。,病例3,诊断:胸髓左侧半边横断 根据患者的表现,显然不是周围神经损伤,而是利刃刺伤了脊髓的传导通路。伤区在第5胸椎,并偏左侧,在这个水平造成了

5、脊髓左侧半边横断(Brown-Sequard综合征)。患者左下肢完全瘫痪,腱反射亢进,表明左侧皮质脊髓束损伤;左下肢位置、运动觉消失(薄束)和右侧痛、温度觉消失(脊髓丘脑束)也表明伤区在脊髓左侧。从患者痛、温度觉丧失区在剑突水平以下,推测脊髓受损伤的节段约在T6,男,65岁,突然不省人事数小时,意识恢复后,不能说话 ,右上、下上肢不能运动。数日后,舌仍活动不灵活,但可以说话了。数周后,检查时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肱二头肌腱、膝腱和跟腱反射亢进,腹壁反射消失, Babinski征阳性,无肌萎缩。吐舌时舌尖偏向左侧,左侧舌肌明显萎缩。全身痛、温度觉正常。身体右侧,除了面部,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

6、触觉完全消失。,病例4,诊断:舌下神经交叉性偏瘫 舌萎缩,吐舌时向左侧偏斜,表明左侧舌下神经受损伤。右侧上、下肢痉挛性瘫痪,是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结合舌下神经损伤情况,推测病灶应在锥体交叉以上还是以下?病灶向锥体背侧侵犯,伤及左侧内侧丘系,因此右侧丧失了振动觉和辨别性触觉。,橄榄中部平面,中央管第四脑室 中央灰质室底灰质 三叉神经脊髓束、核 下橄榄核 锥体 内侧丘系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舌下神经核、根丝 迷走神经背核、根丝 孤束核,脑桥中下部平面,中央管第四脑室 中央灰质室底灰质 前庭神经核 蜗神经核 斜方体(内侧丘系) 外侧丘系 三叉丘系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展神经核 面神经核、根丝、膝

7、锥体束 皮质桥束 脑桥核 脑桥小脑纤维,女,50岁,几个月前额部严重头痛,以后觉得右上肢力弱,右手变得笨拙,右下肢也变得力弱了。随着身体右侧力弱,说话也有困难,视物时出现重影。检查时发现:左侧瞳孔比右侧的大,向前平视时左眼转向外下方。左眼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应消失,左上睑下垂。右上、下肢无随意运动,跟腱和髌腱反射亢进和 Babinski 征皆见于右侧。右侧眼裂以下面瘫,吐舌时舌尖偏向右侧, 但舌肌不萎缩。,病例5,诊断:动眼神经交叉性偏瘫 从左眼的症状看,瞳孔开大、无瞳孔直接对光反射、外斜视和上睑下垂,都属于动眼神经损伤症状。右侧肢体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表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皮质脊髓束

8、)。此外,还有面肌和舌肌的症状(皮质核束)。推测病灶只有在何处才会出现以上症状?由于患者陈述几个月来头痛,就不能除外此区肿瘤的可能性。这是典型的Weber综合征,上丘平面,第四脑室大脑水管 室底灰质管周灰质 大脑脚 脚底 锥体束 皮质桥束 黑质 被盖 四大丘系 (内三脊外) 滑车神经核 红核 动眼神经核 动眼神经副核 顶盖上丘,男,55岁,因头晕跌倒,并未丧失意识。当有人将他送至家中,发现患者语言不清。两个月后检查发现:四肢肌张力和反射正常,但右上、下肢有些共济失调。咀嚼肌、面肌及舌肌无麻痹。腭垂(悬雍垂)偏向左侧,表明右侧软腭肌麻痹。喉镜检查发现右声带麻痹。两足靠拢站立并闭目时,身体歪向右侧

9、。右侧面部和左侧肢体、躯干痛和温度觉消失。触觉正常。,病例6,诊断:小脑下后动脉血栓形成 患者开始眩晕跌倒是由于右侧前庭神经核受刺激所致。由于小脑下后动脉的分支供应延髓的背外侧区,血管的病变阻断了右侧的三叉神经脊束(和核)和脊髓丘脑束,于是产生了患者这样的痛、温变觉消失。但是右侧软腭肌和声带麻痹,可能什么神经核受到损伤?由于病灶侵及了与小脑相联系的纤维,出现共济失调。,橄榄上部平面,中央管第四脑室 中央灰质室底灰质 三叉神经脊髓束、核 下橄榄核 锥体 内侧丘系 顶盖脊髓束 内侧纵束 舌下神经核 孤束核 蜗神经核 前庭神经核,女孩,13岁,出生时正常,婴儿期未患过严重疾病,几岁时生长发育正常。近

10、来身高、体重均较同龄者低。智力发育正常。8岁时发生过顽固性多尿,伴有烦渴。当时给予垂体后叶加压素(Pitressin),有显著疗效。检查时发现:身高、体重都比同龄者低下,营养不良,无色素沉着和皮下肿物。外生殖器婴儿型。视神经盘(乳头)稍微苍白,完全双颞侧偏盲。颅侧位X 线像表示蝶鞍增大,鞍背有侵蚀。,病例7,诊断:垂体瘤 女孩的眼底视神经盘苍白(这是因为视交叉部被压迫,视神经萎缩所致)、X 线像骨质侵蚀以及双颞侧偏盲,请考虑什么部位可能有肿瘤发生?此患者手术中发现一肿物,压迫了视交叉,也侵犯了漏斗和灰结节。,男,68岁,右手震颤,已有半年,睡熟时震颤即消失,最近逐渐加重。自觉四肢肌有时不灵活。

11、检查时发现患者谈话时很少笑,很少眨眼,发音低而无力。行走时步态姿势还正常,只是右上肢肘关节屈曲。坐下时,右手交替收缩和放松,安静时加重。以右手拿住病历,震颤暂时停止,但将病历放在桌上后震颤又重新出现。患者右肘、腕对被动运动肌张力增强。浅、深感觉无异常,反射正常。,病例8,诊断: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开始多先侵及手部,患者右手震颤,面部表情呆板,不常眨眼,在被动运动时显出肌张力很高。这是震颤麻痹的早期。病变主要在黑质。患者服用左旋多巴后,症状有所缓解。请考虑震颤麻痹与痉挛性瘫痪有何不同。,震颤麻痹 paralysis agitens 又称Parkinson氏病(1817年,英国医师 James Pa

12、rkinson),旧纹状体损害(中脑黑质病变) 临床特点:运动过少,肌张力过强。 静止性震颤 搓丸样动作 48次/秒 肌张力增高(齿轮状或铅管状) 肌肉强直 疼痛 随意运动少、慢、小(面具脸、慌张步态、小写症) 特殊姿势:头前倾、躯干略屈、上臂内收、肘关节弯曲、腕略伸、指掌关节弯曲而指间关节伸直,拇指对掌,髋及膝关节轻度弯曲,大脑皮质新纹状体黑质网质部 新纹状体苍白球内侧部丘脑 VA, VL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新纹状体,苍白球 外侧部,黑质网质部,苍白球 内侧部,VA, VL,纹状体损伤后的有关临床 震颤麻痹 paralysis agitens 目前认为,黑质上行抵达纹状体的多巴胺递质系统的功

13、能在于抑制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的功能,黑质多巴胺递质功能受损,导致纹状体内乙酰胆碱递质系统功能亢进即锥体外系功能亢进。 氧化应激时,PD患者DA氧化代谢过程中产生大量H2O2和超氧阴离子,在黑质部位Fe2+催化下,进一步生成毒性更大的羟自由基,而此时黑质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活性下降,抗氧化物特别是谷胱甘肽消失,无法清除自由基,因此,自由基通过氧化神经膜类脂、破坏DA神经元膜功能或直接破坏细胞DNA,最终导致神经元变性。 -synuclein基因突变 parkin突变基因 DJ-1 基因突变 LRRK2基因突变,男,62岁,在观看足球赛中突然晕倒,意识丧失2天。意识恢复时,右侧上、下肢瘫痪

14、。6周后检查发现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腱反射亢进,吐舌时偏向右侧,无萎缩,右侧眼裂以下面瘫。整个右半身的各种感觉缺损程度不一,但位置觉、振动觉和两点辨别性触觉全部丧失。温度觉有些丧失,痛觉未受影响。瞳孔对光反射正常,但患者两眼视野右侧半缺损。,病例9,诊断:内囊出血 右上、下肢痉挛性瘫痪表明上运神经元损伤症状;因舌麻痹而不萎缩,面下部亦麻痹,表明皮质脊髓束和皮质核束都受损伤。位置、振动和辨别性触觉的存在要求后索至大脑皮质这条通路必须完整,而痛觉在背侧丘脑水平感知。两视野右侧半缺陷要发生在左侧视束以上受损。请考虑,只有在何处损伤才会出现以上症状?,Anterior thalamic radiat

15、ion,Frontopontine tract,Lentiform nucleus,Corticorubral tract,Parieto-occipito- temporo-pontine tract,Acoustic radiation,Optic radiation,Head of caudate nucleus,Corticonuclear tract,Corticospinal tract,Dorsal thalamus,Central thalamic radiation,Medial geniculate body,Lateral geniculate body,女,20岁,18

16、岁时曾患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用大量青霉素治疗了6周。8个月前,忽然晕倒,神志不清约1小时。当意识恢复后,仍神智模糊56天,不能说话。检查发现:右上肢痉挛性瘫痪,随意运动消失,无肌萎缩。右眼裂以下面肌麻痹。吐舌时舌尖伸向右侧,无萎缩。右下肢和左上、下肢无改变。无视觉和躯体感觉障碍。唇、舌能够运动,但不能说出规则的言语,问话时,只能回答简单的几个字,如“是”或“不是”。,病例10,诊断:运动性失语症 患者右上肢痉挛性瘫痪,意味着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右侧眼裂以下面瘫和舌肌麻痹也支持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见图)。患者右上肢瘫痪而右下肢完好,推测病变可能在大脑皮质吗?这样定位与运动性失语症是相符的,优势半球的Broca区在中央前回的前下方。这是由于供应此区大脑中动脉的分支血栓所致。患者曾患有心内膜炎病史,故此栓子是常见的。,病例讨论,病例一,患者:女性 5岁 在一次 高发烧后发现左下肢不能活。,查:,1. 头、颈、两上肢、右腿活动良好;,2. 左下肢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