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4993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揭阳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答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揭阳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 文本试卷共10页, 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

2、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日本、印度茶业虽然在制度的构建主体、组织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但有着根本的共同之处,即实现全体茶业参与者的利益均衡而非仅仅一部分茶业参与者的既得利益,构建有利于整个茶业发展的有效秩序。由印、日的成功可见,他们的整个社会能够建立一个完整有效的生产、销售、组织制度体系,这是其成功的关键。反观中国情形,正如1891年湖北盐茶牙厘局针对华茶为何衰落进行的调查所指出的那样: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而资金短缺的部分原因是体制的松散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导致了产品质量的下降,而且还由于茶叶运抵汉口出

3、售之前要换好几手,层层加码使其价格抬升,其标价就比其竞争对手高的多。总之,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中运行得很好的、由收集代理人与中间人组成的、精致的网络,一旦面对新的体制外竞争形势,却被证明是笨拙的、无能为力的了。为什么中国不能构建印度、日本等国有效的茶业制度呢?在近代中国,特别是在晚清和北洋政府时期,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相当弱。政府不能够为市场交易提供必要的秩序,也不可能为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同时由于单个企业力量是有限的,那么市场交易规则的构建主体谁来承担?杜恂诚教授认为:“商会和同业公会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市场操作层面的创建和完善制度秩序的责任”。 如果我们将问题的视角放大到中外贸易领域,市场制

4、度的构建不仅需要商会和同业公会肩负其责,而且我们也不能忽略洋商的作用。问题在于,他们构建的制度对利益各方有着怎样的“好处”,以及对经济有着怎样的效果,更值得我们关注。在中国近代,对外贸易方面和其他行业,国家被排除在制定规范各方之制度的权威之外。中国茶叶对外贸易情况就是如此。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茶业垄断货源、主导国际市场茶叶价格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贸易不能直营,故在争夺茶叶贸易主导权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三者之间进行了相互博弈,在此过程中,中国原有的贸易网络与洋行进行了自然的结合。在制度构建方面,洋行、买办与茶栈居于市场支配的地位,一方面他们是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另一方面他们更是市场的参与

5、者。在这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身份条件下,他们之间通过“合作”构建了稳固的利益共存关系,在“妥协”中寻求“共识”,在“合作”中共获“好处”。这样,他们构建了另外几大产茶国都没有的组织、制度框架,这些是实现他们各自利益的一种根本保障。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层层加码导致标价比其它竞争对手高,这也是近代华茶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B. 政府没有能力管理好市场,华茶的利益受到商会、同业公会和洋商的影响。C. 由于国家没有人介入茶叶贸易,中国原有的茶叶贸易网络只能选择与洋行结合。D. 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构建了利益共存关系,从而获得了各自利益。2. 下

6、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对日、印茶叶的成功与中国茶叶的衰落进行了比较,并对衰落的原因进行了具体分析。B. 文章论述洋行、买办与茶栈在茶叶市场中的博弈,揭示出各方在茶叶贸易中的利益关系。C. 要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论述中国不能如日、印等国构建有效的茶叶制度的原因。D. 茶叶的衰落,文章先从体制、政府因素分析,后从外部势力的介入加以论述。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如果实现了各个环节利益均衡,中国也能像日、印那样在茶叶贸易中获得成功。B. 如果国家当时能够为茶叶市场的运作提供具体的规则,中国茶叶就不会走向衰落。C. 华茶在生产、收集以及加工过程中

7、,都普遍存在着资金短缺的问题,而资金短缺导致了体制结构的松散。D. 洋行、买办与茶栈兼具裁判员与运动员的身份,考虑的必然是三方利益的最大化。(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除夕夜里的流浪汉苍苍松柏灯光点亮了小镇,鞭炮声在除夕夜里迭起。窗内,人们围坐推杯笑语;屋外,夜里寒风刺骨,偶有烟花起落。小男孩隔着雾气迷蒙的窗户,觑见了一条熟悉的人影,又是那个流浪汉!他正在除夕的夜色中流浪!小男孩始见那个流浪汉是在春天。那时的流浪汉干瘦,腰板还是直挺的,肩上掮着根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身上裹着披散斑驳的棉袄,顶着鬈髭结块的及肩散发,走近了闲坐着的人们。如果不是那一对

8、灰蒙蒙的眼仁久久还会一转动,那扁担上的就不止是两袋垃圾了。“嘿,老头要钱抽烟不?”小男孩循声看去,一个中年男人叫住了流浪汉,“我拿钱给你去买烟抽,要不要?”中年男人脸上泛起笑容。“你给我烟抽嘛。”流浪汉停在中年男人身边,像小孩索要糖果似的看着他。中年男人稍稍离了离流浪汉,继而笑道:“我这儿有五角和一块,你看哪张买得烟,说对咯,就拿钱给你买烟抽。”围坐的人闻言大都忍着笑。“我不晓得,一块买得烟抽了嘛。”流浪汉问。中年男人几乎遏制不住大笑:“一块囊个(怎么)买得到烟抽,五角要比一块大得多咯嘛,你真勒是捡渣渣(垃圾)脑壳捡搭铁(蠢笨)咯!”流浪汉闻言憨笑,说:“他们都说我憨,你给我五角,买烟抽嘛。”

9、“给你给你,快去买烟,不耽误你捡渣渣咯,你一天工务繁忙得很。”中年男人搜索一阵丢给了流浪汉,或许这是他第一次笑着给别人钱。流浪汉接过钱像孩童接过久望的糖果,嘴里嘟囔着:“谢谢咯,谢谢咯,买烟抽”然后笑着渐渐走远。“你囊个骗人家憨包哦!”围坐的一个妇女眼角堆着笑意道。“哪点骗了嘛,说给钱就给他钱!不是骗嘛!”春风吹散了笑趣,拂过流浪汉渐渐远去的乐滋滋的背影,却也吹皱了小男孩的心,一种无法言清的东西壅塞在他的胸口。后来,小男孩听大人们说起,才知道流浪汉不是本镇的,家人都不在了,平日靠捡渣渣(垃圾)度日;也会在别人酒宴后帮忙清理,充当廉价的劳力,人算勤快,手脚也还是麻利的,报酬往往就是残羹与香烟。第

10、二次见到流浪汉是在秋天,小男孩和方到山上主持完修缮庙堂的奶奶在路上遇到了流浪汉。流浪汉凑近了老人,笑道:“给我五角钱嘛买烟抽,五角钱”流浪汉脸上堆起的满是褶子,只见他原本干瘦的身子越发单薄,竟有了几分佝偻,肩上的扁担却不见了踪影。老人刚从庙堂里出来,微笑道:“我这儿没得五角,你去问哈其他人。”言罢,趋步叫着小男孩跟上。流浪汉又紧跟上来:“五角,给我五角嘛”老人不搭不睬直至摆脱了流浪汉,对着小男孩说教道:“遇到这种憨包,就不要理睬他。”“我有一块的零钱的嘛?”小男孩高兴的掏出兜里的一块钱,举到奶奶面前。“你给他一块,他就会一直缠着你。这种憨包见得多咯。”老人不高兴地说。“那就给五角”小男孩小声说

11、。“不行!走!”奶奶生气的把小男孩的一块钱塞回兜里,扯着他的手快步走开。“为什么呢”小男孩心里犯嘀咕。“五角,给我五角嘛给我五角嘛”流浪汉断断续续的声音渐渐被丢在了身后。再后来, 听说流浪汉逢着谁都会开口要五角钱,捡渣渣成了一件不要紧的事,而大家还是会说他是“憨包”,却通常一边笑着赶紧走开。至于流浪汉如何会养成向人要钱的习惯,小男孩隐约有了答案;而自此以后,看见庙堂里威风凛凛的神像,小男孩就会厌恶陡生。除夕夜里,流浪汉第三次走入了小男孩的视线,那熟悉的身影在烟花迷雾里渐渐清晰。“哎,老爷爷在外头很冷吧,也饿了吧?”小男孩想到。这会子大人们聊得正起劲,竟没有人发现小男孩偷偷兜了一些吃食,悄悄溜出

12、了和暖的房屋。“老爷爷,过年好啊!这些吃食您拿去吃吧。”小男孩拽了拽流浪汉的棉袄,小手举着吃的,笑盈盈的站在流浪汉跟前。此刻小男孩的心里没有以往两次的空虚,似乎被什么东西填得满满的。烟花又起,五彩的光芒在流浪汉黑黢黢的眼仁里熠熠闪光也许,新年的春天里,小男孩会再见到流浪汉,还有那肩上掮着的系了两袋垃圾的扁担。(有修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以“除夕夜里的流浪汉”为题,交代了时间和人物,既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与文章开头除夕夜流浪汉的出场相呼应。B. 小说写中年男人、围坐的人、围坐妇女都提到“笑”,这里的笑不同平常代表善意的笑,而是流浪

13、汉被大人们拿来取乐,具有讽刺意味。C. “看见庙堂里威风凛凛的神像,小男孩就会厌恶陡生”,厌恶正是“小男孩隐约有了答案”的证明,厌恶的或许是神像下求佛庇佑的人。D. 小说运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描写手法,生动地塑造了流浪汉的形象,反映了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及作者对弱势群体的同情。5. 小说中“小男孩”是怎样的形象,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6. 小说运用了哪种叙述方式,前后两次写到流浪汉的眼仁,这样处理各有什么艺术效果?(6分)答: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小题。材料一:“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14、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个左右有条件、有基础、规模适当的城市,在全市域范围内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完成顶层设计引领、工业、农业、生活、风险防控、激发市场活力各方面的任务。并从组织领导、资金支持、监管执法、宣传引导等方面提供保障。2020年是完成任务的关键时间点: 试点城市的大中型矿山达到绿色矿山建设要求和标准,其中煤矸石、煤泥等固体废物实现全部利用;基本建成废弃产品逆向回收体系。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

15、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重点用膜区当季地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基本实现同城快递环境友好型包装材料全面应用;全面落实生活垃圾收费制度,推行垃圾计量收费。在试点城市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全面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摘编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北京日报2019年1月21日)材料二:我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700亿吨。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部分城市垃圾围城问题十分突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还有较大差距。而固废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制度设计和实施的刚性不足,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不少地方在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固废减量、回收利用与处置问题上考虑不足,严重影响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2015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倾倒案件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