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4981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45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附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山东省潍坊市山东省潍坊市 2019 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理科综合考试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理科综合考试 物理试题物理试题 1.在物理学中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下列物理量的表达式不是由比值法定义的是 A. 加速度定义式 a= v t B. 点电荷电场场强 E=k Q r2 C. 磁感应强度 B= F IL D. 电阻 R= U I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物理量的定义分析是否是比值定义法,加速度、磁感应强度和电阻都是采用比值定义法; 【详解】A、加速度定义式 a=,用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来定义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v t 是用比值法

2、定义的物理量,故选项 A 不符合题意; B、点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根据库仑定律有:,则根据场强的公式可以得到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为: F = k Qq r2 ,可知点电荷电场场强 E=k ,不是由比值法定义,是根据场强公式推导出的,故选项 B 符合题意; E = F q = k Q r2 Q r2 C、磁感应强度公式,是比值法定义,磁感应强度 B 与安培力 F,及电流 I,导线长度 L 均无关,故 C B = F IL 不符合题意; D、电阻,即电阻与电压无关,与电流也无关,是属于比值法定义,故 D 不符合题意。 R = U I 【点睛】比值定义法是常用的定义方法,定义出来的新物理与原来两个物理量无

3、关。 2.甲乙两货车在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同向行驶,两车的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在 04s 时间内 A. 甲车做曲线运动 2 B. 乙车一直在甲车的后方 C. 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6m/s D. 乙车位移的大小为 8m 【答案】C 【解析】 【分析】 在 v-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相遇时两车的位移相同, 根据这些知识来分析; 【详解】A、由图可知,甲车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选项 A 错误; B、开始时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由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开始一段时间内乙车在甲车后方,但 是在整个内,通过面积分析

4、可知乙车位移大于甲车位移,即乙车没有一直在甲车的后方,只是开始一段时 4s 间内是在甲车后方,后来乙车又超过了甲车,故选项 B 错误; C、若甲车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图像如图所示: 则此时平均速度为:,但是通过图形面积可知,甲车的实际位移小于匀减速的位移, v = v0+ v 2 = 10 + 2 2 m/s = 6m/s 故甲车实际的平均速度小于,故选项 C 正确; 6m/s D、由图形的“面积”代表位移可知,乙车的位移为:,故选项 D 错误。 x = 1 2 (2 + 10) 4m = 24m 【点睛】本题是 v-t 图象问题,关键要明确在 v-t 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5、要注意公式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v = v0+ v 2 3.如图所示,在某静止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有 M、N 两点,M 点场强大小为 EM,方向与 MN 连线的夹角为 53,N 点场强大小为 EN,方向与 MN 连线的夹角为 37。已知 sin37=0.6,cos37=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点电荷带正电 3 B. EM EN = 16 9 C. M 点的电势高于 N 点 D. 一电子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电势能增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两个电场的方向延长,交与一点 O,然后根据几何关系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将两个电场方向延长,交与一点 O,如图: 可知,

6、该点电荷带负电,故选项 A 错误; B、设,则根据点电荷场强公式可知:, MN = l EM= k Q (lcos53)2 EN= k Q (lcos37)2 整理可以得到:,故选项 B 正确; EM EN = 16 9 C、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则可知越是靠近负电荷电势越低,即 M 点的电势低于 N 点电势,故选项 C 错误; D、一电子从 M 点运动到 N 点电场力做正功,根据功能关系可知,电势能减小,故选项 D 错误。 【点睛】该题以一种新的方式考查点电荷的电场,有新意,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点电荷的电场的特点。 4.关于原子学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变短

7、 B. 发生光电效应现象时,增大照射光的频率,同一金属的逸出功变大 C. 经过 7 次 衰变和 5 次 衰变后变成 237 93Np 209 83Bi D. 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放出符合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半衰期与温度无关,即升高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其半衰期不会发生变化,故 A 错误; B、金属的逸出功由金属材料决定,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故 B 错误; C、需要经过 x 次 衰变和 y 次 衰变,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则有:,所以解 93 = 2xy + 834x = 237209 4 得:,故选项 C 错误; x = 7y = 4 D、根据玻尔

8、理论,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只放出符合两能级能量差的光子,故选项 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半衰期与温度无关,掌握跃迁的种类与能量关系,原子核衰变过程中质量 数和电荷数守恒的应用,要注意加强练习。 5.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 9:5,原线圈接交流电源,副线圈的电路结构如图甲所示,已知 R1= R2= R3,开关 S 断开时 R2两端电压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若闭合开关 S,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 B. 电压表 V1示数为 180V 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D. 电压表 V2示数为 100V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乙图可

9、知电阻两端电压有效值为:,由于,则当点键 S 断开时,电阻 R2 UR 2 = 100V R1= R2 的两端电压也为,所以此时副线圈端电压为 R1 100V U2= 200V 则根据可知原线圈端电压为:,在原线圈电压表 V1示数为,当电键 S U1 U2 = n1 n2 U1= n1 n2U2 = 9 5 200V = 360V 360V 闭合之后副线圈电阻变小,则副线圈总电流 变大,则电阻两端电压增大,由于副线圈端电压不变,则 I2R1U2 与并联部分电压减小,则电流表示数变小,故选项 A 正确,B 错误; R2R3 C、由于副线圈总电流 变大,而且可知,原线圈电流 增大,则导致理想变压器

10、的输入功率增大,则输 I2 I2 I1 = n1 n2 I1 出功率增大,故选项 C 错误; D、当电键 S 闭合后,副线圈总电阻为:R = R1 + 1 2R2 = 3 2R2 则副线圈总电流为:,则并联部分电压为: I2= U2 R = 2U2 3R2 ,故选项 D 错误。 U= I2 1 2R2 = 2U2 3R2 1 2R2 = U2 3 = 200 3 V 6.2018 年 5 月 21 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搭乘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升空,为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做准备。 5 为保证地月通信的稳定, “鹊桥”必须定位在“地月系统拉格朗日2 点” (简称地月 L2点),在该点地球、月球

11、 和“鹊桥”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鹊桥”和月球一起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 A. “鹊桥”的加速度小于月球的加速度 B. “鹊桥”的线速度大于月球的线速度 C. “鹊桥”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 D. 若已知地心到月心的距离,地心到“鹊桥”的距离,可求得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答案】BD 【解析】 【详解】A、由题可知:“鹊桥”和月球一起同步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即二者角速度和周期相同,则根据 可知,由于“鹊桥”的轨道半径大于月球轨道半径,故“鹊桥”的加速度大于月球的加速度,故选项 A 错 an= 2r 误; B、根据公式可知,由于“鹊桥”的轨道半径大于月球轨道半径,故“鹊桥”的线速

12、度大于月球的线速度, v = r 故选项 B 正确; C、由于“鹊桥”与月球的周期相同,大于地球同步卫星周期,同时“鹊桥”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 半径,则根据可知,无法确定“鹊桥”的向心加速度与地球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 an= 2r =( 2 T) 2r 故选项 C 错误; D、设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为, “鹊桥”的质量为 ,地心到月心的距离为 ,地心到“鹊桥”的距离 M1M2 m r1 为 ,设“鹊桥”的周期为 T,则对“鹊桥”有: r2 G M1m r2 2 + G M2m (r2r1)2 = m( 2 T) 2r 2 代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故选项

13、 D 正确。 7.如图所示,固定在同一水平面内的两平行长直金属导轨,间距为 1m,其左端用导线接有两个阻值为 4 的 电阻,整个装置处在竖直向上、大小为 2T 的匀强磁场中。一质量为 2kg 的导体杆 MN 垂直于导轨放置,已 知杆接入电路的电阻为 2,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5。对杆施加水平向右、大小为 20N 的拉力,杆 从静止开始沿导轨运动,杆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 g=10m/s2。则 6 A. M 点的电势高于 N 点 B. 杆运动的最大速度是 10m/s C. 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与两电阻产生焦耳热的和相等 D. 当杆达到最大速度时,MN 两点间的电

14、势差大小为 20V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根据右手定则可知,MN 产生的感应定律的方向为,则 N 相当于电源在正极,故 M 点的 MN 电势低于 N 点,故选项 A 错误; B、当杆的合力为零时,其速度达到最大值,即:F = mg + BIL = mg + B2L2v R总 由于R总 = 1 2R + r = 4 代入数据整理可以得到最大速度,故选项 B 正确; v = 10m/s C、由于杆上电阻与两电阻并联阻值相等,而且并联的电流与通过杆 MN 的电流始终相等,则根据焦耳定律 可知,杆上产生的焦耳热与两电阻产生焦耳热的和相等,故选项 C 正确; D、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

15、,当速度最大时,其 MN 感应电动势为: E = BLv = 2 1 10V = 20V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总电流为:I总 = E R总 = 20 4A = 5A 则此时 MN 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故 D 错误。 UNM= E - I总r = 20V5 2V = 10V 8.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30 的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轻弹簧左端拴接在质量为 m 的物体 P 上,右端连接 一轻质细绳,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连接质量为 m 的物体 Q,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对 Q 施加始终与右侧 悬绳垂直的拉力 F,使 Q 缓慢移动至悬绳水平,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则 A. 拉力 F

16、先变大后变小 B. 弹簧长度先增加后减小 C. P 所受摩擦力方向先向下后向上 7 D. 斜面对 P 的作用力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对 Q 进行受力分析,并且拉力 F 始终与右侧悬绳垂直,则如图所示: 当 Q 逐渐向上运动时,画出平行四边形如上图所示,可以弹簧的弹力逐渐减小,而拉力 F 逐渐增大,当悬绳 水平时,拉力,此时弹簧的弹力减小到 0,所以弹簧的长度逐渐减小,故选项 AB 错误; F = mg C、开始对 P 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开始当 Q 未动时,弹簧弹力为,则此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T = mgf = Tmgsin300 随着弹簧弹力的减小,则摩擦力减小,当弹力,摩擦力为,方向沿斜面向上,即 T 1.2 105Pa 物理一选修物理一选修 3-4 15.如图所示为一简谐横波在 t=0s 时刻的波形图,Q 是平衡位置为 x=4m 处的质点。Q 点与 P 点平衡位置相距 3m,P 点的振动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为 y=l0sin(t+ )cm,下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