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4908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439.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模拟生物试卷(附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张掖中学张掖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生物模拟试卷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 DNA 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 B. 原核细胞既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也不具有生物膜 C.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 D. 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 DNA 的分布、细胞器的功能、生物膜系统、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等 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其中

2、含有 DNA 的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A 错误;细胞器膜和细 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但 有属于生物膜范畴的细胞膜,B 错误;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 起的,C 错误;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例如:当细胞以胞吞方式摄取大分 子时,首先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 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D 正确。 【点睛】易错点辨析: 生物膜系统指细胞内的全部膜结构而不是生物体内的。 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无生物膜系统。

3、2.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与细胞衰老不同,细胞分化可使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 B. 在减间期,精原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加,代谢速率增强 C. 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时细胞核始终存在,DNA 需进行复制 D. 衰老的哺乳动物红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细胞核体积变大 【答案】C 【解析】 2 【分析】 无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核的中部向内凹进,缢裂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 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子细胞。 【详解】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的形态也发生变化,A 错误;在分裂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相对表面 积减小,B 错误;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分裂过程细胞核始终存

4、在,DNA 需进行复制,C 正确;哺乳动 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D 错误。故选 C。 【点睛】易错点: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和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均无细胞核。 3.科学家在培养果蝇时得到了黏胶眼和展翅两种品系。果蝇黏胶眼基因(G)和展翅(D)均为号染色体上的显 性基因,G 或 D 纯合时有致死效应。请问以下方法中最适合于长期保留这两种果蝇品系的是 A. 分别寻找黏胶眼的纯合品系和展翅的纯合品系并独立繁殖保留 B. 分别寻找黏胶眼的杂合品系和展翅的杂合品系并独立繁殖保留 C. 选择既非黏胶眼又非展翅的隐性纯合品系,与黏胶眼杂合品系和展翅杂合品系分别杂交并保留 D. 寻找既为黏胶眼又为展翅且两个

5、显性基因不在同一条号染色体上的品系相互杂交并保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题意“黏胶眼基因(G)和展翅(D)位于号染色体上”可知,这两对基因连锁;又因 G 或 D 纯合时 有致死效应,说明不存在 GG_ _或_ _DD 的个体,据此围绕“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基因的分离 定律”的知识分析各选项。 【详解】由题意“G 或 D 纯合时有致死效应”可知:不可能找到黏胶眼的純合品系(GG)和展翅的純合品系 (DD) ,A 错误;分别寻找黏胶眼的杂合品系(Ggdd)和展翅的杂合品系(ggDd)并独立繁殖保留,可以保 留这两种品系,但是在繁殖过程中会发生性状分离,并且会出现显性纯合致死个

6、体,B 错误;选择既非黏胶 眼又非展翅的隐性純合品系(ggdd) ,与黏胶眼杂合品系(Ggdd)和展翅杂合品系(ggDd)分别杂交并保留, 可以达到保留的效果,但是后代会出现隐性纯合个体,C 错误;寻找既为黏胶眼又为展翅且两个显性基因不 在同一条号染色体上的品系,该品系个体的基因型为 GgDd,产生的配子类型为 Gd、gD,让他们相互杂交, 子代存活下来的个体的基因型均为 GgDd,表现型均为既为黏胶眼又为展翅的个体,最适合长期保留,D 正确。 【点睛】根据题文描述“果蝇黏胶眼基因(G)和展翅(D)均为号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和关键字“G 或 D 纯合时有致死效应”明确该题考查的是基因的分离定律

7、和连锁定律的相关知识,由题意信息确定致死个体 的基因型和各选项所描述的相关个体的基因型是解题的关键。 4.下图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肽链。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3 A. 是 mRNA 分子,其合成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B. 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相同的 C. 上碱基的改变可改变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D. 合成过程中所需 tRNA 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图中的是 mRNA 分子,为正在合成中的四条多肽链。 【详解】图中是 mRNA 分子。以 DNA 的其中一条链为模板,合成 mRNA。该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A 正确;由

8、于均是以同一个 mRNA 分子为模板,因而最终形成的蛋白质通常是相同的,B 正确;氨 基酸是由密码子决定的,而 mRNA 上碱基的改变会导致密码子发生改变,因而可改变多肽链中氨基酸的种类, C 正确;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几种 tRNA 来转运,因此翻译过程中所需 tRNA 种类数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D 错误。故选 D。 【点睛】掌握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结合题意进行分析便可解答本题。 5.如图表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血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识别甲与丁时间所注射疫苗的 B 细胞,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B.

9、 注射疫苗能够诱发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方式属于被动免疫 C. 淋巴因子可以加强上述反应 D. 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同的抗原的刺激 【答案】B 4 【解析】 A. B 细胞识别抗原,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的识别功能有关,故 A 正确; B. 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属于主动免疫,故 B 错误; C. 淋巴因子可以促进 B 细胞的增殖分化,故 C 正确; D. 丙时间抗体水平突然上升,符合二次免疫的规律,可能是受到了与甲时间注射的疫苗相同的抗原的刺激, 故 D 正确。 考点:免疫调节的相关知识 6.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

10、型中 为大于 l 的常量 B. 调查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C. 群落在演替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增大 D. 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生物利用环境资源 【答案】C 【解析】 【分析】 1、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详解】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种群数 量呈“J”型增长,数学模型为 NtN0t,由于 =Nt/Nt1,所以 为大于 l 的常量,A 正确;调查活动能力较弱、 活动范围较小的生物种群的种群密度可以

11、采用样方法,如跳蝻,B 正确;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先是 逐渐增大,达到顶级群落时,物种丰富度保持稳定,C 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对阳光等环境资源 的利用能力,同时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 正确。故选 D。 【点睛】注意:顶级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生物的种类不再增加,保持稳定。 7.如图表示在植物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其中字母 M、N 表示细胞器,其它字母表示物质。请据图回答 下面问题: 5 (1)过程一的 E 表示_物质,过程二中的 E 表示_物质。 (2)M、N 细胞器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主要是_。M 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_,N

12、中 产生的 C0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起来至少穿过_层磷脂双分子层。 (3)在适宜光照下,该植物叶肉细胞内 D1、D2、D3、D4 的含量大小关系为_(用、+等 数学符号表示) 。若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 0 时,则该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 _(用、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 【答案】 (1). NADPH (2). H (3). 双层膜结构、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液态的基质可不写 (4). 类囊体膜和叶绿体基质 (5). 6 (6). D1D2D3D4 或者 D1D3D2D4 (7). 【解析】 【分析】 本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细胞呼吸

13、过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等知识的识 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1)依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过程一表示光合作用过程,M 为叶绿体,在其内进行的过程一中的 E 表 示 NADPH;过程二表示细胞呼吸,N 为线粒体,在线粒体内进行的过程二的 E 表示H。 (2) M、N 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双层膜结构、含有少量的 DNA 和 RNA。M 所示 的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和叶绿体基质中。N 所示的线粒体中产生的 C02,至少需要穿 过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细胞膜、相邻细胞的细胞膜、叶绿体的外膜和内膜(共计 6 层生物膜)才能在叶绿 体基质中被利用,而每层生

14、物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可见,N 中产生的 C02进入相邻细胞被利用起 来至少穿过 6 层磷脂双分子层。 (3) 该植物叶肉细胞内的 D1 为光反应产生的 ATP,D2 为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 ATP,D3 为有氧 呼吸第三阶段产生的 ATP,D4 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 ATP。因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光合作用产物的 6 一部分,所以 D1D2D3D4 或者 D1D3D2D4。若整个植株有机物积累为 0 时,则该绿色植物能进行 光合作用的所有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与所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总量相等。因有的植物细 胞(如根尖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叶肉细胞通

15、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 物。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系统地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 8.二倍体(染色体组成为 2n)生物中,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少一条,染色体表示为 2n-1 的个体称为单体;缺失 一对同源染色体,染色体表示为 2n-2 的个体称为缺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单体、缺体这些植株的变异类型为_,形成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过程中_所致。理想情况下,某单体植株(2n-1)自交后代中,染色体组成和比例为_。 (2)小麦的染色体数为 2n=42,无芒(S)对有芒(s)是显性。现有 21 种无芒的单体品系,可利用杂交实 验把 S 基因定位在具体染色体上。现想了解 S 基因是否在 6 号染色体上,请写出实验的基本思路,预期实验 结果和结论。 7 基本思路: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 【答案】 (1). 染色体(数目)变异 (2). 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别 (3). 2n:2n-l:2n-2(正常:单体:缺 体)=1:2:1 (4). 正常有芒植株与无芒的 6 号单体品系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5). 如 果后代都是无芒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