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414755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南郊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附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原南郊中学2019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

2、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

3、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社会管理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

4、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B. 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C. 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D. 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

5、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要的举措。B. 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C. 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D. 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其中,后面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才能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B. 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实现乡

6、村宜居。C. 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D. 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利于有效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答案】1. A 2. D 3. C【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错,文中并未说农业产业不需要创新。C项,混淆概念,应该是在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基础上推动的龙头企业集群,能影响农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巾显示其作用。D项,“传统的

7、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于文无据。【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错,应是论述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

8、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此题选项C论证方法归纳错误。【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说法太绝对。另外,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发生改变的原因不仅仅是巾介组织、非政府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9、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材料一最近,11岁的唐安琪将要动身去美国参加游学。为了短短13天的行程,她的妈妈秦女士支付了3万多元的费用。除了游学,秦女士还给女儿安排了暑期培训,花费5000元。许多孩子的暑假,如今已经变成了不折不扣的“

10、烧钱季”,不少家长感慨“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其实,这种“烧钱游戏”的性价比并不高。一些游学机构动辄将出境旅游产品贴上“游学”的标签,改头换面之后抬高价格。实际上,很多项目仅仅是参观大学、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设施而已。这类产品价格虚高,内容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游而不学,很难实现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效果。另外,有的家长把孩子的暑假填得满满当当。在北京,一些培训机构里有的孩子一天5节课,10个小时的教学时间。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摘编自暑假变烧钱季,金钱和时间堆不出牛娃,中国青年报201

11、8年7月24日)材料二图1 2018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图2 2018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摘编自当前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状况的调查报告)材料三剧场之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但是如果前排观众为了看得更清楚,或者一些其他原因站了起来,周围的人劝不了,“剧场管理员”又熟视无睹,那么后排的其他观众为了看到演出,就只好被迫站起来。最后的结果是,全场观众都从坐着看戏变成了站着看戏。都坐着与都站着相比,都是看戏,但是所有人都付出了更高的代价,也更累了。这种情景被称之为“剧场效应”。(摘编自校外教育须警惕“剧场效应”,光明网2018年1月8日)材料四“减负”不等于降低课程难

12、度、不要学生刻苦学习、让孩子无节制玩耍,而指的是减去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超出教学大纲、额外增加的“负担”。对于“减负”,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加”在积极引导、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上。比如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安排自己放学之后的生活:读书、做手工、练书法通过积极引导,真正从育人角度介入孩子的课后活动。“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长的真谛,拓展思维的视野。科学“加”的最终目标是育人,每次活动要从主题出发,设定合理的课程目标,把握活动内容的关键要素,把立德树人任务落实在具体的活动中。学生在与同伴的交往以及教师、家长和社会

13、人士的协助支持下,探究知识、发展素养、体验情感、塑造人格。(摘编自减负:“减”的背后应科学地“加”,中国教育报2018年7月22日)4.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被调查的各年级学生中,大部分同学参加了课外辅导班,说明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课外辅导是非常受重视的。B. 从数量上看,大多数被调查学生参加过辅导班,其中,高中生参加两个及以上课外辅导班的人数将近一半,初中生参加课外辅导班的比重最高。C. 调查发现,选择纯文化课程补习的远超过其他类型,几乎撑起了课外辅导的半边天,可见,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仍是主要的。D. 选择证书考级培训、学科竞赛辅导

14、的比例达到了21.6%,说明学生参加课外辅导也不完全是为了学习文化,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家长们把孩子的教育看作是一个堆砌时间与金钱的“烧钱游戏”,而不尊重基本的教育规律,这样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B. 中小学生假期竞相参与校外培训,就是“剧场效应”在教育中的典型体现。它折射出公众对教育的焦虑、无奈以及随大流的态度。C. 面对教育部门提出的“减负”口号,教育工作者要坚定地“减”,更要科学地“加”,这种“加”包括降低课程难度,有效介入课后活动。D.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孩子们选择如何度过自己的暑假,需要学校、社会、家

15、庭形成合力,也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的争取。6. 假期“补课热”导致的负面影响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答案】4. D 5. B 6. 负面影响:家长经济负担增加,不堪重负;孩子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监管不力,导致教育秩序被破坏,集体受损。违背教学规律,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D项,“而是为了培养艺术情操、提高身体素质”错。结合材料二“2018年某市学生假期参加课外辅导班数量调查表”的图表内容分析,该情况说明学生希望在短期内强化自己的应试能力。故选D。【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结合文本内容“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下,孩子不仅难以用心投入学习,反而容易滋生厌学情绪,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分析可知,“必定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说法过于绝对。C项,结合文本内容“加还在延展书本、走向生活、接触社会上,让孩子们清楚知识的逻辑,明白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