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408177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文化教学课件第六章历史文化景观-下(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文化景观是不同于自然景观,不是大自然的恩赐,而是人类文化的产物,是前人的劳动与创造,积淀了先人的智慧、情感、理想和愿望。历史人文景观往往附着于一定的自然景观,组合成整体的旅游景观环境。 中国历史文化极为丰富,本章主要研究和介绍作为历史文化景观的中国传统建筑、古典园林艺术、宗教文化景观、历史文化遗迹景观、古代陵墓景观。,一、佛教、道教文化景观概述,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之一。它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中国佛教。 在历史上称得上佛教名山的有220多处,在这当中最著名的四大佛教名山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分别是文殊菩萨、

2、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的道场。各地的佛教名山保存着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以及雕塑、绘画、书法等,是了解当时文化的重要遗产。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创始人为东汉末年的张道陵,以楚文化老庄哲学为基础,吸取了燕齐文化的神仙思想,又揉入巴蜀文化鬼道巫风,在四川鹤鸣山创立道派,成为道教定型的开始。道教以修道成仙,羽化升天为理想;奉老子为教主,以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道法自然”,主张清静无为,视环境优美的山林为修炼最理想的地方。道教的宫观多坐落在名山之中。,冯友兰指出:“道家的最高境界,是得道的境界。佛家的最高境界,是证真如的境界。都是所谓同天的境界。” 道家的“得道”必须修炼“养生”,养生的要

3、旨在清净无为,排除世俗事务,追求虚无幽深的玄理。 佛教的“证真如”,必须做到戒、定、慧“三学”:戒乃戒律,为防非止恶;定为禅定,求精神专注;慧是智慧,,悟解脱之道,也是要消心寡欲“一切皆空”。 无论是道教还是佛教景观,虽各自的文化内涵不同,都体现了产生这些景观的艰辛苦难年代人们在宗教的“清静无为”与“一切皆空”中祈求与寄托的愿望。,二、宗教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以宗教建筑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景观,不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而是信徒们安顿灵魂和寄托精神信仰的“家园”。作为佛、道宗教理念物质载体的宗教景观,体现的是佛教的“一切皆空” 或道教的虚无,以极强的象征意味表现宗教性的愿望、理想等情感,创造神秘的气

4、象和氛围。 佛、道宗教景观的神秘氛围,常以极富抒情性的方式来表达。寺院、道观多建于寂静幽深、奇特险峻的山林之中,古木参天、云飘雾绕,营造出佛、道的尊严与神秘。 宗教景观肃穆、神秘的氛围特别能感染人的情绪。当人们进入到宫观、古刹之中、敬畏之情就会从心底升腾起来。这样巨大的情绪感染力量是其他人文景观难以达到的。,龙虎山上清宫,宗教文化景观多数还是艺术博物馆。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名家墨迹被称之为“四绝”。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与雕塑、永乐宫的壁画是我国古代美术中的重要典范之一;著名的寺观还是佛教高僧、道教高士研习书画、古琴、武功、哲学、佛经、道经的场所。诞生了怀素、鉴真、石涛、渐江、虚谷、弘一

5、李叔同等杰出的文化艺术家。 名山并非从来有名,相当一部分是成为宗教圣地才为名山的。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就有这层意思。,三、各类宗教景观的欣赏,(一)寺院与宫观 寺院是佛教僧团修道念佛的处所,宫观是道教敬祀神仙、道士修炼养性的场所,这二者统一以寺观称谓。寺观是最具宗教氛围的宗教景观,它很容易激发起旅游者诸如“深山藏古寺”,“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类的审美联想。寺观与自然山水结合就成了特殊园林寺观园林。 佛教寺院由众多高大森严的殿堂组成,殿是供奉佛像供瞻仰祈祷的地方,堂是僧众说法行道与日常起居生活的地方。一般营造原则,把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附属设施

6、安在东西侧。寺院的主要建筑,一是作为大门的山门,一般有三个门(空门、无相门、无非门),多盖成殿堂式;二是作为主体的正殿,即大雄宝殿,俗称大殿,是供奉释迦牟尼等“主尊”的地方;三是配殿,东配殿一般为伽蓝殿,西殿一般是祖师殿,多为禅宗系统纪念其奠基人而建;四是大殿之后的“法堂”,亦称“讲堂”,是说法集会之处。,五台山,五台山-观海寺,龙虎山的上清宫,宫观是在道教发展中逐渐出现,最初的道家多隐居深山老林结草为庐,南北朝时期的北朝才开始有道观之称。宫观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主要供奉道教至尊之神的,如龙虎山的上清宫,崂山的太清宫等;二是主要供奉某一教派先师的,如茅山九霄万福宫,全真派的重阳宫,龙虎山的正一

7、观等;三是主要供奉道教史上著名人物和道教神话人物的,如蛇山的长春宫(长春真人丘处机)以及纯阳宫(八仙中的吕洞宾)等。宫观建筑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前庭、中庭、寮房。 佛教的寺院还是道教的宫观都受到世俗儒家文化和宫殿式建筑形式的影响,有着井然的秩序并追求对称美的法则。而一些依山势地形而建的寺院则独具特色。如恒山的悬空寺上载危峰, 下临深谷, 楼阁高悬,如挂半空,“望之如蜃吐重台”(徐霞客语),历经1400多年仍以奇妙壮观令人惊心动魄。又如镇江金山寺,依山而建,一层层的殿堂、楼台从山麓延伸至山顶,构成“寺包山”的奇特风貌。,(二)石窟 石窟是一种特殊的寺庙。石窟寺来源于印度,伴随佛教一同传入我国,我

8、国的石窟寺多在西部、西北部的黄土高原,西南、南方多为佛教的摩崖石刻佛像。如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四川的大足石刻等。 对石窟的审美欣赏,重心要放在石窟造像、壁画、画像、书法、织绣、经卷等艺术文物上面,从中得到丰富的艺术享受,并从艺术作品中感悟人生。关于石窟中的雕塑艺术欣赏,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讲述。,(三)佛塔 中国的佛塔是从印度传进来的,中国化了的佛塔具有独特的民族审美特点。 印度佛塔是金刚宝座式,尼泊尔佛塔是宝瓶式白塔,缅甸、泰国是笋式;中国佛塔的代表形式则是楼阁式与密檐式,从塔的材料看,有木塔、砖塔、石塔、铁塔及砖木集合的不同。木塔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

9、塔,砖塔如河南开封的嵩岳寺塔,石塔如济南青龙山四门塔,铁塔如湖北当阳玉泉寺铁塔,砖木结合塔如杭州六和塔。 中国将传统的亭台楼阁建筑形式综合进佛塔建筑之中;楼阁式塔如西安大雁塔,塔身自下而上逐层缩小减低,高耸入云给人壮美之感;密檐式如西安小雁塔,各层紧密相邻,檐层愈上愈内缩,形成抛物线外轮廓,直插云天,给人秀丽挺拔的美感。 中国佛塔大多融入城镇或风景胜地的环境之中,以孤高耸天的形象,打破平缓的建筑环境格局而成为某一地的重要标志。佛塔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天国形象,无论青山秀水还是名园佳林,哪一处诗情画意的名胜风景中也少不了佛塔。“只有在中国,才把这种毫无实用价值的纯宗教的建筑引到人间美

10、好的生活环境中来。中国的佛塔是人的建筑,不是神的灵境;它凝聚着人的情调,而没有发射出神的毫光。它有很浓烈的人情味。”,大理三塔,西安大雁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寺内有塔, 塔前为山门,塔后为佛殿,第四节 历史文化遗迹景观,历史文化遗迹是古代文化遗留下来的痕迹。它不同于前面讲到的历史文化景观,作为历史的痕迹往往缺乏原有文化物质载体的完整性。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观赏需求的扩展,古人类遗迹、古城遗迹、古代科技文化遗迹、 民族灾难遗迹、 自然灾害遗迹、 战争遗迹等历史 遗迹,以其丰富 的历史文化内涵 愈来愈受到旅游 者的欢迎。,圆明园遗迹,一、历史文化遗迹景观的观赏意义,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回头观赏过

11、去的痕迹,对于人们更好地认识历史、启示后来、陶冶情操都是有意义的。 遗迹中映现了历史。在历史遗迹面前会激发起观赏者的联想,在想象中复现出过去的历史场景。既展现了人类在文明的道路上平凡而又漫长、艰辛的跋涉,又显现了历史事件中那些激动人心、波澜壮阔的画面。处于历史遗迹的环境之中,那些残存的历史形象、发生过历史事件的地域空间将引发起我们对于久远历史的绵长思绪,把我们带入历史的时空中,去体验历史,享受历史。,历史遗迹可以启示来者。历史遗迹还可以把历史和现实以及未来联接起来,实现历史与现实、古人与今人之间的对话,从而通过历史认识现实,通过古人认识自己。历史遗迹多数是过去的文明遗留于今天的废墟。现代文明的

12、辉煌是建立在过去文明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今天的一切建设和创造,都是对祖辈们过去努力的继承。 历史遗迹给人以古朴审美感受。“古”是时间的过去久远的痕迹,是历史遗迹内在的意味;“朴”则是历史留存在现实时空的痕迹,外在形态的质朴与残缺。久远的历史遗迹,都以其独具魅力和特色的古朴形象和历史内蕴,引发旅游者对历史深远绵长的遐想。 为了牢记历史,我们往往在一些历史遗迹上建造纪念性建筑如纪念馆、纪念碑。这些纪念建筑起到保护、保存、提示、象征历史遗迹的作用,但是不能替代真实的历史遗迹。只有遗址本身才具有深沉的文化内涵和古朴的审美神韵。,二、各类历史文化遗迹景观,(一)古人类遗址 我国是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属于

13、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有北京房山县周口店村的“北京人”遗址、“山顶洞人”遗址,广西柳州市的“柳江人”遗址等。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有河南渑池县的“仰韶人”遗址、陕西西安的“半坡人”遗址、山东历城县的“龙山人”、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人”遗址、广西桂林市的“甑皮岩人”遗址等。 游览参观这些古人类遗址,不仅能使旅游者为自己的祖国作为人类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而自豪,而且在人类祖先留下的一件件工具和器物面对,深感古代早期文明创造的艰辛,现代文明的来之不易,使心灵受到洗涤和陶冶。 岩画是古人类遗迹的重要组成。中国境内共有15个省区的70多个县发现岩画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内蒙古的阴山岩画、同一时期的江苏连云港将

14、军岩岩画、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左江的花山岩壁画等。这些岩画都是人类祖先生活情景和思想智慧的视觉形象反映,是研究一个民族发生发展的重要依据,有着非常珍贵的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二)名人遗迹与近现代革命遗址 在漫长历史进程中,诞生了众多对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卓越贡献、影响着历史发展进程的人物,他们的诞生地、故居、活动地具有较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对名人遗迹的瞻仰、凭吊,使我们能够从名人诞生、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以及所使用过的实物中,亲身感受和领悟名人的思想、事业成长的轨迹。 一百多年来,我国人民为争取独立、民主和社会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这些革命遗址是我

15、们瞻仰、怀念先烈、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真实教材。虎门炮台遗址、武昌起义遗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遵义会议会址、延安革命遗址革命遗址作为一卷真实、生动、可歌可感的历史画卷,是先烈们留给后世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三) 古城遗址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些古代的都城消失了,只留下了残垣断壁,其中一些成为历史文化旅游景观。 我国最大的远古都城遗址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建于1300年前的商代都城的殷墟。横跨洹河两岸,东西宽约十里,范围十分广阔。考古发掘出的规模宏大的宫殿群、各种手工业作坊遗址,形制多样、造型丰富、工艺精湛的青铜器,多达16万多片带字的甲骨等,证

16、明这里曾有过高度发达的古代文化。 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城池遗址是位于常州市南郊建于西周的淹城。 位于若羌县罗布泊西岸的楼兰古城 被称之为“沙漠中的庞贝”。以它久 远的历史、神秘的湮没、给人无限 联想的残垣断壁,丰富的地下文物 吸引着考古、探险旅游者。,(四)自然灾害遗迹 自然灾害遗迹记录着人与自然关系历史中最惨痛、最不和谐的部分。灾害遗迹的悲剧形象使我们“惊叹超越了人类理性和想象力的自然界的精巧和严密,不可估量的博大深沉,不可穷究的神秘”。历史上自然灾害的遗迹与近代人类自身造成的污染和对生态破坏所形成的灾害,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深刻地启示人们: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既不能是自然的奴隶,也不能反过来“统治自然界”。如同恩格斯所说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在对自然灾害遗迹悲剧形象的观赏中获得对重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感悟。 无论是古罗马庞贝古城遗迹、1976年唐山大地震遗迹,都记录着人类与自然灾害抗震抗争悲壮的一页。在2008年612四川汶川大地震废墟遗迹上,那些残垣断壁记录的不仅是自然的破坏力量,更记录着在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