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春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100分答案-4

上传人:279****70 文档编号:88406867 上传时间:2019-04-2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9春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100分答案-4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春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100分答案-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9春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100分答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9春福师基础教育改革(华南学分互认)在线作业一100分答案-41、B 2、B 3、A 4、B 5、B 一、单选题共15题,30分1、教育中的类比研究主要是通过寻找人与()的相类性或相似性来获得教育启示A社会B自然C世界D自我本题选择:B2、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学校,将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结合起来A张君劢B陶行知C曹孚D梁启超本题选择:B3、夸美纽斯在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中,通过引证自然 的方式提出了一整套()论(含教学理论)。A自然教育B观察教育C人文教育D心理教育本题选择:A4、()实质上是一种对话的方法,是专业人士之间的深度对话和深度访谈。A问卷法B访谈法C观察法D统计法本

2、题选择:B5、()以发展“仁者爱人”的德性为主,并由“仁爱”私德发展出“民贵君轻”的“民主”公德意识。A孔荀之道B孔孟之道C先秦儒家D明心论本题选择:B6、在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的过程中,1923年发生的()颇具有象征性意义。A创造教育B科玄论战C设计教学D研究学习本题选择:B7、接受学习问题的实质在于()。A强调让学生“接受”知识B不重视学生的主动性C将接受知识的主动性落实为教师如何讲解“教材”D学生的学习动机本题选择:C8、教师理解和选择何种()的理念,将决定教师选择何种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A有效教学B有效学习教育C有效研究D有效认知本题选择:A9、在陶行知看来,“设计教学法”少了一个关键的

3、()字,因而设计教学法和教学做合一是“两位先生”。A学B记C做D行本题选择:C10、好学生的标准牵扯到()的问题。A课程目标B教育目标C课程结构D课程评价本题选择:D11、()学习方式强调教师直接把知识结论传递给学生,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的教学形态。A有意义学习B探究学习C接受学习D机械学习本题选择:C12、对现实的教学传统的批评总是以()作为立论的基点。A现实的教学传统发生了某种危机B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C“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D教学自身的合理性根据本题选择:D13、早在1926年美国人普莱西(Pressey, S.)已经设计了一种名为()的机器。A自主学习B自动教学C程

4、序性教学D操作性学习本题选择:B14、卢梭以倡导自然的教育而闻名遐迩。A心理的教育B社会的教育C自然的教育D人文的教育本题选择:C15、历史上最早进行教育调查研究的人是美国学者()A狄恩B赖恩C弗而思D赖斯本题选择:D二、多选题共10题,20分1、有两种情况将对教师的日常性教学构成难题,分别为:A当教师按照自己的经验处理这个教学问题之后,结果发现原来的教学问题并没有被解决B教师总会遇到一些仅仅凭借自己的个人经验无法解决的问题C认知难题D接触性困难本题选择:AB2、新传统实际上是隐身匿名的、看不见的教学传统显现出来,浮出水面,其特点包括:()A使教师由原来的教教材转换为使用教材B使学生的“追问”

5、和教师的“回应”成为可能C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D完全合理但它简单易行本题选择:ABC3、自然教育理论可以概括为()A人为的教育和管制B让学生自然生长C在热切的愿望中学习D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生活本题选择:BCD4、杜威提出的()等等,几乎都与卢梭自然教育有某种联系。A教育即生长B教育无目的C教育即经验的改造D教育的人文认识本题选择:ABC5、“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A学生能够自己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B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的目标并掌握学习的内容C学生自己能够根据学习的实际过程调整学习目标和内容D教师主导作用本题选择:ABC6、在“异步教学”研究者看来,人类教学实践

6、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对应于个别教学阶段、同步教学阶段和异步教学阶段。A古代教学实践B仿古教学实践C近代教学实践D现代教学实践本题选择:ACD7、下列说法属于“明心论”的观点的是()。A假定人性“恶”B假定人性“善”C主张“知行合一”的生活实践D主张“知先行后”的知识学习本题选择:BCD8、“泛教育自传”包括()。A真实的教育经历B教育做法C教育想法的谈论方式D教学事件本题选择:ABC9、调查研究的范围包括()A观察法B文献法C抽样法D内容分析法本题选择:ABCD10、“朱陆之争”包含的三个基本主题是()。A“尊德性”与“道问学”B“简易”与“支离”C“自然之教”与“人为之教”D“知”

7、与“行”本题选择:ABD三、判断题共25题,50分1、教学传统的最大魅力就在于它总是善于根据现实社会的需要而折中、妥协。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2、荀子所谓养“浩然之气”,相当于孔子讲“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3、教材-教师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教师只能完整地传递教材的信息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材的信息。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4、强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改变当前过于单一、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尤其是教师“一讲到底”的状况,这并就意味着“教师讲学生听”就一定无效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5、1920年柏克赫斯特在美国马萨诸塞州道尔顿市的道尔顿中学正式实验她的“实

8、验室制”,后直接改称“道尔顿制”,在英国、加拿大、印度等国迅速发生影响。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6、教师“用钢笔录音”实质是以“公开发表”作为研究的突破口。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7、学校教育在传递知识的活动中埋藏了一个根本的隐患:能够引起教育者重视的是可传递的知识结论,而与这些知识结论密切相关的“求知热情”却基本上不见踪影了。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8、赖斯被誉为教育心理之父。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9、叙事研究实质是一种教育领域的“人类学研究”,尤其类似于“马林诺斯基所倡导的人类学跨过野蛮进入文明”的研究方式。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10、改变校本教学研究的策略,把合作的重点从原来的“给教

9、师做教育讲座”转移到“听教师讲述自己的故事”。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11、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长、教育无目的、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等,几乎都与夸美纽斯自然教育有某种联系。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12、英国学者麦克尼芙(McNiff, J.)以自己的行动研究经历呼吁人们关注行动研究中的主干问题。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13、任何知识总是起源于求知者个人的热情。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14、“叙事的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大学研究者以中小学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或者,以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想法”或中小学教师所提供的文本为“解释”的对象。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15、教师-学生的单向流动过程假定了学生只

10、能接受而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改变教师所的传递信息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16、受前苏联教育界的启示,中国科学研究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等人在1974年也开始在北京八中、景山学校、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等地进行“程序教学”实验。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17、所谓校本教学研究,也就是教师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室中发现了某个教学的问题,并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解决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解决问题。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18、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正当问题教学法濒于诱入旧的形式主义的圈套时,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试图挽救问题教学法,把它改造成为设计教学法。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19、“探究学习”以“发现学习”为基本

11、前提,一般意义上的探究学习过程往往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20、行动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在情境中探察(reconnaissance),这一步将形成一个研究计划。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21、教育实验研究可以按照不同的视角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比如,按实验的场所分,有自然实验和社会实验。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22、真正的教学改革,总会受到课程的牵连。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23、现身在场的教学传统显示为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 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论三角形也就是教师听,学生讲的模式。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24、中国近代教学改革最大的影响,是成功地确立了“班级教学”制度并迅速找到了“班级教学”的内在形式,即“五段教学法”。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B25、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与“设计教学法”的真正区别,在于“教学做合一”有“做”而“设计教学法”没有“做”。A错误B正确本题选择: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