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839365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运单 668 推广项目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一、项目概述、意义和必要性玉米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既是山区农业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又是畜牧业发展的主要饲料。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广阔销路长盛不衰。我县地处临汾市西北边缘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全县辖8 个乡镇97 个村委总人口 1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 8 万人总耕地面积 43 万亩土地资源丰富全县种植玉米面积达21.8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51%。有史以来玉米一直是我县的主导产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很高。纵观我县玉米种植的历史和现状我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光

2、照充足全县大部分海拔在750-1300 米 无霜期 150-180 天非常适应玉米的种植条件发展玉米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常规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的转变历届县委、县政府对玉米生产高度重视一直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来抓。推广优质高效的优良玉米品种是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形势需要势在必行时不待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潮中X 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合作社以发展现代优质高效农业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目标大力引进优质高产适宜我县种植的中早熟玉米新品种运单 668采用“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模式实现技术辐射、示范推广、培训服务等系列服务统一种植技术统一销售使农民从推

3、广玉米新品种运单 668 的种植中获得了高产增收的效益看到了玉米种植的美好前景也看到了田野的新希望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决心改革传统农业实现优质高产增收的目标在科技兴农强县富民中做出新的贡献。由山西省农科院选育成功的玉米运单 668 新品种具有生育期短抗病、抗逆性强籽粒饱满品质好产量高等特点其生长适应性强土地条件要求不高2006 年以来该品种参加山西省区试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比对照同类品种亩产增产分别为7.2%、21.1%、20.3%最高平均亩产达 723.3 公斤其经济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我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从 2008 年至今已进行了两年的试验示范实践证明玉米新品种运单 668 的确实是山区

4、农业种植中的优质品种推广普及该品种对我县农业发展确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富裕农民增产增收的最佳选择。以上所述充分证明我县大力普及推广玉米新品种运单 668已经具备良好条件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是我县广大农村切实可行的致富项目项目选项准效益高风险小可操作性强农民容易掌握接受加之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引导我县玉米产业一定会又好又快发展玉米优质新品种运单668 将会在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中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二、技术可行性分析 1、项目的技术性、合理性和示范性 项目的核心技术主要是引进品种后做好栽培及管理等环节一是精细整地使土壤达到上虚下实无明暗坷垃无根茬二是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施足基肥

5、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三肥垫底一炮轰”三是适时早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力争一播保全苗四是加强田间管理即使中耕除草、追肥、浇水、防治病虫害适时收获。种植密度一般以 3500 株/亩为宜因此项目核心技术一般农民经过培训均可掌握为此 X 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根据示范推广需要首先在全县有代表性的区域建示范基地 2 万亩使基地占到全县玉米种植面积的 10%取得种植管理经验后逐步在全县推广促进全县玉米产业持续发展。2、关键技术的先进性和效果 1可有效提高玉米产量、质量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优质玉米新品种运单 668 具有生育期短抗病、抗逆性强籽粒饱满产量高等优点亩产比对照品种增产 9%左右是一个适宜山区增产增收的

6、科技致富品种值得大力推广。 2通过示范推广显著增加农民收入。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户+合作社+基地”的方式本着全县农民共同致富的原则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可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促进科技致富。项目实施后运单 668 玉米可使亩产达到 678 公斤每亩增收 77.4 元亩种子投资比对照品种降低 4 元亩合计可节本增收 81.4 元推广面积10 万亩可节本增收 814 万元全县 8 万农民年人均增收可达101.7 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3可为市场提供充足货源增强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 长期以来玉米一直是国内外市场的紧俏产品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通过推广中早熟优种运单 668 品种可大

7、大增加我县玉米产量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玉米、玉米糁、玉米面都已申请国家无公害标识认证将进一步提高玉米及玉米系列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项目实施单位X 县新希望玉米专业合作社实施项目的优势1该合作社宗旨明确、组织严密、管理规范、制度健全、运行良好 2有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积累的工作经验 3有合作社稳固建立的 2 万亩优质玉米运单 668 示范基地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示范效果普遍得到农民欢迎支持4有山西省农科院、X 县科技局、农委技术人员和合作社课题组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5) 有合理的发展规划可加快推广示范步伐不断解决实施中发现的技术难点提升专业合作

8、社的整体技术水平。 三、项目成熟程度 1、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及价格、性能等方面被用户认可的情况。 玉米属国际国内需求量较大的农产品我县具有传统种植历史大部分农民具有耕作技术经验而且经过试验运单 668 非常适应我县土壤、气候等因素。由于市场畅销其价格稳中有升示范推广扩大种植势在必行。 2、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情况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和后续开发能力。 项目实施单位只负责核心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产品的知识产权由公司自主经营。 项目采用玉米优种种植技术与管理技术相结合示范与培训推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将玉米种植、加工利用技术相结合巩固扩大基地规模解决种植、加工两大技术难题拓宽生产技术领域不仅畅销玉米原

9、料还可将原料转化为无公害食品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环保效益。四、市场需求和风险分析 1、市场需求预测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玉米的市场需求量将会逐年增加因为它不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且是饲料、食品、医药和工业的主要原料国内外市场广阔销售前景可观。 2、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由于运单 668 优质玉米品种在我县种植适应性强表现良好其种植、管理、加工技术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因此有较高的竞争力能够牢固占领国内外市场。3、风险因素分析和对策 该项目实施中其风险因素源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有销售风险和财务风险客观因

10、素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从产品的成本和销售收入分析来看该项目产品生产到预计产量的 40%时则可保本加之近几年我们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条件大为改善一般风险机率较小。 为预防意外风险我们将采取的预案对策是 1树立防灾、防突发意识提高抗灾能力。 2拓宽布点扩大基地面积。 3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产出率。4加强内部管理增收节支大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质取胜、以优为先力求将风险降至最低。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 165 万元申请市科技局资金 20 万元合作社自筹 145 万元其中2 万亩玉米优种示范基地投资 140 万元技术培训费 5 万

11、元示范推广费 20 万元。 六、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分析 本项目实施期间以玉米优种运单 668 栽培管理为核心技术以市场为导向走种植加工产业化道路示范推广玉米优种运单668一方面可提高玉米产量为农民增收另一方面可增强玉米市场竞争力满足市场需求并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达到市场农民双赢共利。 经济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可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玉米优种 668 基地效益合作社现有基地 2 万亩以亩产 678 公斤计算比照同类品种亩增产 43 公斤以现行市场价计算每斤玉米 0.90 元亩可增收 77.4 元亩种子投资降低 4 元共计增收达 81.4 元基地可增收 162

12、.8 万元1607 户社员户均增收 1013元二是示范推广到全县 10 万亩年可增收 814 万元全县 8万农民年人均增收达 101.7 元经济效益非常明显有力地促进了科技兴农科技致富。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明显 推广到 10 万亩面积后由于该品种抗病、抗逆性强生育期短可减少农药用量降低空气污染促进生态平衡。优质玉米产量的增加缓解了市场供求矛盾优质玉米加工的食品促进了人民健康提升了生活质量因此增加了社会效益。综上所述该推广项目的确是一个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环保四大效益的好项目是建设和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七、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2011 年在现有基础上扩大示范基地 1 万亩2012 年在全县组织农

13、民技术培训示范推广到 10 万亩形成全县玉米产业化规模推动全县玉米主导产业健康发展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惠泽全县农民。 八、其它说明 附件1、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营业执照复印件 3、项目承担人职称复印件九、结论 该项目可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越的地理位臵、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面推广运单 668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符合国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可实现产业化优化升级将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相结合种植与加工技术相结合有效增加种粮农民收入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达小康大力推广玉米优种种植、加工增效增收强县富民拓宽市场是该项目的创新之处。 项目承担单位已进行了两年多的种植、示范、加工、试验、技术熟练、经验丰富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本项目投资回报率高投资风险很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