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836512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品德与生活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 在爱的阳光下主题单元教材解读表单元主题 1)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父母长辈在培育自己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劳。使学生在感受家人关爱的同时,学会体谅家人,并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爱。2)体会学校对少年儿童的关爱,认识自己是在老师的培育和爱护下成长的;能够表达对老师的尊重和感谢之情。3)了解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照顾,以及在保护儿童权益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有关法规。主题概述 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感受和体验家人、学校、社会给予的关爱和爱护。教学目标课文题目每课重点(主题联系) 单元共同点课时1、家人的爱关心、体谅父母长辈,尽量少

2、给他们为自己操心,添麻烦。2、读懂父母的心1、了解父母的喜怒哀乐和愿望等,愿意与父母交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2、知道用自己的行动为父母分忧,学会体谅父母,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3、来自社会的爱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2、以及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本单元以爱作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活情景,去感受、体验理解家人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深切而厚重的爱;学校老师对自己成长付出的无私的爱;社会对少年儿童成长给予的关爱。由于现阶段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只知道受爱,不知道爱人,在家不知道爱父母,在学校不知道爱老师和同学,在社会上不知道爱他人。因此,本单元努

3、力引导学生通过一些具体的活动,获得对父母内心世界的理解,让他们从小懂得自己不应当只会接受父母的爱,他人的爱,还应当学会爱父母,爱他人。322第一课 家人的爱一、主题目标:1、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2、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二、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生鸡蛋。四、课时:三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

4、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板书课题;家人的爱)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活动一:1、引导学生年 6 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2、参照 6 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活动二: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2、教师引导学

5、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课后记:第 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呵护鸡蛋,体验家人养育自己的不易,与家人形成一种情感共鸣。二、教学过程:1、让每个学生从家里带上一个生鸡蛋,精心呵护一天,要求做到让鸡蛋完好无损。2、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体验呵护的不易,不致轻易弄破。活动前,讨论一下如何保护。活动期间,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如果碰破了,记录下原因。3、把自己呵护

6、鸡蛋的过程、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在大家面前交流。4、对保护好鸡蛋的同学进行表扬。课后记:第三课时一、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二、教学过程活动一引导学生看 8 页、9 页的几幅图。活动二 这也是爱1、分组讨论:结合课本第 8、9 页图,引导学生讨论:这些家长为什么做?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3、分组讨论: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4、教师小结: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

7、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课后记: 第二课 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2、行为目标: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4、教学重难点: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教学准备: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问卷调查表;对爸爸妈妈的愿望、苦恼、爱好的调查结果。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8、1、介绍问题背景: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要么给二元钱。”2、讨论: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为什么?4、指名回答。5、教师小结:(1)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2)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二、了解父母辛劳(一)父母赚钱不容易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2、小结

9、: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课件出示图片:钱是这样赚来得)(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3、同桌互说,指名说。(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4、教师随机评价5、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一)我们可以怎样做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

10、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揭题关心父母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小组讨论。3、小组代表发言,4、归纳并板书:(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二)我们是怎样做的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3、节假日我们应该想到爸爸妈妈,但更多的是平平常常的日子。平时你又曾经做了哪些事,使爸爸妈妈很开心。回答一个补画一段,直到爱心画完。4、因为我们的年幼无知,因为我们的淘气不懂事,我们曾经做了些傻事,使

11、爸爸妈妈很伤心呢?你曾经做了什么?5、教师评价:你很有诚意,老师相信你,你以后一定不会再让爸爸妈妈伤心了。(三)我们又可以怎样做的更好1、为了爸爸妈妈的微笑,为了我们的长大,我们可以做的更好,下列行为现在你做的怎么样?请同学如实对下列行为进行自我评价。2、反馈学生自我评价3、表彰激励夸夸我们班孝敬父母的好队员。1)讲述孝敬父母的事迹。2)发“孝敬”章。四、总结谈话,课后延伸同学们,关心父母,就要时时处处体谅,了解父母的需要和要求,不惹父母生气,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尽量分担父母的辛劳,给父母带来快乐。老师愿每一个同学都能为父母献上一份真挚的爱。课后记: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通过对父母或家人的调查,

12、进一步理解他们,达到与父母沟通的目的。以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和研讨怎样少给父母添麻烦。二、教学过程活动一 背靠背,猜一猜1、根据自己平时对爸爸妈妈或家里其他人的了解,先设想一下他们会给出怎样的答案。2、然后让爸爸妈妈或家里人自己填,看看与自己设想的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差异。3、课上交流。看看谁对家人最了解,谁在采访中又有了新的发现。活动二 不做小麻烦1、围绕教材设计的两个情景,议议这样会给父母添什么麻烦。2、以小组为单位,大家结合家庭生活找一找,还有哪些事情容易给父母添麻烦,怎样尽量减少给父母或家人添麻烦。课后记:第三课 来自社会的爱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

13、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2通过观察了解,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3让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儿童权益的法律,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爱。二、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学校各类工作人员对自己的爱,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三、课前准备1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2教师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利的法律条文。3制作一段录音,内容为“一名普通教师的心声”4让学生课前搞一个调查采访活动,看看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四、教学时间:二课时第

14、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我们周围充满着爱,有来自爸爸妈妈的爱,有来自社会各界人士的爱,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单元的第三课。我们每天大部分生活在学校里。为了保证我们的健康、愉快地成长,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呢?2板书:来自社会的爱(二)学文明理1学校中的爱(1)看图片,说说学校中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2)学校里还有很多部门,自由讨论:这里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提供了哪些服务?(3)展示调查结果:说说老师和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有什么快乐和烦恼。(4)让学生说说自己调查后的看法和感受。(5)听老师诉心声,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内心世界,感受老师的苦与

15、乐。2社会的爱(6)在成长过程中不仅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的爱,也得到了来自大家庭的爱。出示图片,说说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7)根据日常生活的体验,说说自己从哪里感受到社会的爱。(8)看图提问:为了给我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为我们做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9)出示教师搜集的的社会常见的一些为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让学生感受自己所受到的关心和保护。(三)课后拓展1呈现学生的观察记录。2提示学生参考书上的范例,自己到生活中去观察。(一方面是通过观察,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性。(四)课外知识1出示

16、我们国家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和意识到我们的社会对儿童的关心和爱护。初步知道自己有保护自己的权利。2让学生了解得更多,出示教师搜集的有关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3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保护儿童法律法规。(五)总结:我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来自家人、学校的爱,也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爱,我们应该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报答大家对我们的爱。课后记: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写一写自己的观察记录,让学生更了解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爱,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对社会事物的敏感性。二、教学过程活动一 展示汇报1、在学生自己观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每个人写一篇观察记录或画出自己观察到的事情。2、再以小组为单位,做个宣传板,并向大家做介绍。老师适时做引导。活动二 了望台1、让学生阅读有关社会保护儿童的法律和相应的具体事例,以加深认识来自社会对自己的保护。2、教师根据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