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五单元测试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8836387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下第二五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下第二五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下第二五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下第二五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下第二五单元测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五单元训练(把答案写到答题纸上)一、基础知识平台(55 分)1.下列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翡翠() 姮娥() 胆怯() 雷霆()B.翱翔() 真谛() 绽开() 执拗()C.忏悔() 旸谷() 郢都() 消释()D.炽热() 馈赠() 咆哮() 纤细()改正错误选项中的错误读音: (2 分)2.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 分) ( )A.趋炎附势的小人,历来被人们所不齿。B.林则徐为人刚直不阿,以民族大义为重,一直被人们所传颂。C.成绩差的同学,不应该妄自菲薄,甘居下游,应奋起直追。D.义愤填膺不应该是共产党员该做的,该想该做的是礼尚往来。3.

2、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方法。 (4 分)(1)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 ( )(2)那是自由,是跳舞,是音乐,是诗!( )(3)圆月有如一面明镜,高悬在蓝空。 ( )(4)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 )4.仿照下列句式,发挥想象,写出两个关于春的拟人句。 (4 分)例句:(1)春姑娘轻轻地飞来了,她飞过高山,来到江河,飞过森林,来到田野,把春风春雨送到人间。 (2)春花笑了,笑得春天都溢了出来,溢得满地都是。5.情景对话:张明匆匆走进教室,习惯地用卫生纸把自己的座

3、位擦干净,随手将纸扔在地上,同学王晓敏看见后说:“你很讲究个人卫生哩! ”张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 “ 。 ”随手将纸团拾起来,扔进了教室外面的垃圾箱。 (1)王晓敏的话言外之意是:(2 分)(2)张明该怎样说才得体? (2 分)6.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句够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4 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7、仿照示例,造两个句子。 (4 分)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清凉凉的水;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暖香香的阳光;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如果你是 ,那快乐就是

4、。8、请参考下列材料,请你设计一条“婉言劝说”式的戒烟广告语和一条“直言警示”式的戒烟广告语。 (4 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中国已 经成为全球烟草生 产和消费量的第一大国,分 别占全球总量三分之一以上。全球 11 亿吸烟者,3.2 亿在中国。在中国,每年都有 100 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的肺病、冠心病等疾病,每天都有 8 万左右的青少年成 为长期烟民。有资料表明: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 1020 倍,喉癌发病率高 610 倍,冠心病 发病率高 23 倍,气管炎发病率高 28 倍。(1)婉言劝说: (2)直言警示: 9诗歌古文积累(20 分)(1)_ _,天涯若比邻。 ,儿女

5、共沾巾。(2)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3)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 。(4)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5) ,中间小谢又清发。 ,欲上青天览明月。(6) 过零丁洋一诗中表达作者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民族节气的一句诗是: , 。(7)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集中表达词人对亲人的怀念、祝愿和慰藉的词句是: ,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哲理的诗句是: , 。(9)写一联吟咏“春天”的诗句(上下两句) : (10)写一联抒发“惜别深情”的诗句(上下两句): 10、读下面一段话,根据拼音在空缺处填上正确的汉字(2 分)名寺古刹,随处可见大

6、腹便便“皆大欢喜”的大肚弥勒佛。大肚弥勒佛之所以受人尊敬和欢迎,奥 m( )正在于他大肚雍雍,常怀宽 sh( )之心,不为烦事所扰,让人开心。他也让那些出言不 xn( )者无地自容,不断 ji( )责自己。11、将成语补充完整。 (3 分)海誓山 首低眉 然失色 海桑田 盛气_ _人 _立鸡群二、阅读题(45 分)(一)文言文阅读(15 分)与朱元思书(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 庐,一百 许里,山异水,天下独 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7、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 日。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 分)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争高直指( )负势竞上 ( )在昼犹昏( )13翻译句子(4 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14古人写景,往往用不同的写法,表现出相近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从课文中找出与下列几组句子意境及内容大致相同的句子。 (3 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常有高猿长啸,属收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5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8、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 “异”在哪里?(4 分)(二)现代文阅读(26 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月,阙也 (张晓风)“月,阙也。 ”这是一本近两千年前的文字学 专著的解释。 阙,就是“缺”的意思。那解释使我着迷。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作“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那斋名也使我着迷。“阙”有什么好呢?“ 阙”简直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 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 “天残地缺”或“天聋地哑”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地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

9、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 释常是令人惊讶的。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 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 摇 了,女 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级(多像老祖国叠起报纸垫桌子腿)。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 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 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 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 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 时候,可怕的事 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 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

10、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 们想起这则神话 呢?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 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 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 们 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 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 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河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 动魄的 风景。而天空也在当 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 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

11、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 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着,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 ?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 真正圆的东西,一 张葱油饼不够圆,一块镍币也不够圆,即使是圆规画的 圆,如果用高度 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 圆得很完美。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 现实世界里,我 们只能做 圆的“ 复制品”。就 现实的操作而言,一截圆规上的铅笔芯在画圆的起点和终点时,已 经粗细不一 样了。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 绝对的圆,地球是 约略近于 椭圆形。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 “

12、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 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此外,我们更可以换个角度看。我们说月圆月缺其实是受我 们有限的视觉所欺骗。有盈虚变化的是月光,而不是月球本身。月何尝圆,又何尝缺,它只不 过像地球一样不增不减地兀自圆着以它那不十分圆的圆。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初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柔软的枝条 试探地在大气中舒手舒脚 时,花 隐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香 销红黯委地成泥的时 候,花仍在那里;当一 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 时,花恒在那里,甚至当果核

13、深埋地下 时,花依然在那里。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 爱缺月吧它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4 分)女娲( ) 褶皱( ) 兀自( ) 嫩嫩怯怯( )17.本文引了女娲补天、男神女神合造天地、共工氏撞不周山等神话故事,本文引用这些神话故事的意图是什么?(4 分)18.作者说“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的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启示?(4 分)19.第五段中作者说“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这种“阙”的境界实际上反映了作者的一种人生态度,你认为这是怎样一种人生态度?(4 分)20.如何理解本文结尾:“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它们原是一个月亮!”的含义?(4 分)21.作者认为:“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完满?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对此你持怎样的态度?请写一段 100 字左右的文字,谈一谈你的见解。 (6 分)(三)文学放飞(4 分)22.自古以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文化意义,许多民族都有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写出有关月亮的传说(两个即可) 。参考答案1.D 2.D 3.(1)比喻 (2)排比 (3)比喻 (4)拟人4.略(能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描写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