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353671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5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及课程设计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运算器,实验目的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学习运算器的设计方法;掌握简单运算器的数据传输通路;验证运算功能发生器74LS181的组合功能。 实验环境 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套,实验原理: 由两片74LS181芯片以并/串形式构成的8位字长的运算器。右方为低4位运算芯片,左方为高4位运算芯片。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出C(n+4)与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Cn相连,使低4位运算产生的进位送进高4位中。低位芯片的进位输入端Cn可与外来进位相连,高位芯片的进位输出引至外部。两个芯片的控制端S0S3和M各自相连。 为进行双操作数运算,运算器的两个数据输入端分别由两

2、个数据暂存器DR1、DR2(用锁存器74LS273实现)来锁存数据。要将内总线上的数据锁存到DR1或DR2中,则锁存器74LS273的控制端LDDR1或LDDR2需为高电平。当T4脉冲到来时,总线上的数据就被锁存进DR1或DR2中。 在输出端连接了一个三态门(用74LS245实现),用来控制运算器向内总线上输出运算结果。如果要将运算结果输出到总线上,则要将三态门74LS245的控制端ALU-B置低电平,否则需要高电平。,实验二 移位发生器实验,实验目的 了解移位发生器74LS299的功能;验证移位控制电路的组合功能。 实验环境 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台,实验原理: 一片7

3、4LS299作为移位发生器,其8位输入/输出端可连接至内部总线。当控制信号299-B为低电平时有效,T4为其控制脉冲信号,由“W/R UNIT“单元中的 T4 接至“STATE UNIT“单元中的单脉冲 发生器 KK2 上而产生, S0、S1、M 作为移位控制信号,则当输入数据后,当操作时,每按一次T4数据位就向右移位一次,每个数要移8位。,移位控制逻辑功能如下表,实验三 存储器实验,实验目的 掌握静态随机存储器RAM工作特性及数据的读/写方法。 实验环境 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PC机一台,实验原理: 实验中的静态存储器由一片 6116(2K8)构成,其数据线接至数据

4、总线,地址线由地址锁存器(74LS273)给出。地址灯AD0AD7 与地址线相连,显示地址线内容。数据开关经一个三态门(74LS245)连至数据总线,分时给出地址和数据。,因地址寄存器为 8 位,所以接入 6116 的地址为 A7A0,而高三位 A8A10 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 256 字节。6116 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线)、OE(读线)、WE(写线)。当片选有效(CE=0)时,OE=0 时进行读操作,WE=0 时进行写操作。本实验中将 OE 常接地,在此情况下,当 CE=0、WE=0 时进行读操作,CE=0、WE=1 时进行写操作,其写时间与 T3 脉冲宽度一致。实验时将 T3 脉冲

5、接至实验板上时序电路模块的 TS3 相应插孔中,其脉冲宽度可调,其它电平控制信号由“SWITCH UNIT“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模拟,其中 SW-B 为低电平有效,LDAR 为高电平有效。,因地址寄存器为 8 位,所以接入 6116 的地址为 A7A0,而高三位 A8A10 接地,所以其实际容量为 256 字节。6116 有三个控制线:CE(片选线)、OE(读线)、WE(写线)。当片选有效(CE=0)时,OE=0 时进行读操作,WE=0 时进行写操作。本实验中将 OE 常接地,在此情况下,当 CE=0、WE=0 时进行读操作,CE=0、WE=1 时进行写操作,其写时间与 T3 脉冲宽度一致。实验时

6、将 T3 脉冲接至实验板上时序电路模块的 TS3 相应插孔中,其脉冲宽度可调,其它电平控制信号由“SWITCH UNIT“单元的二进制开关模拟,其中 SW-B 为低电平有效,LDAR 为高电平有效。,实验四 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的认识实验,实验目的 了解汇编语言的编辑、汇编、连接、运行的过程。 掌握指令格式和寻址方式。 实验环境 PC机一台 MASM,实验步骤及要求,1开机: 进入 MS-DOS 方式 ( 从 开始 运行 cmd ) 2. 在 DOS 提示符下进行 汇编 、连接 、动态调试 等操作。 例如: 对源文件 EXAMPLE.ASM 进行的操作 E:MASM5MASMEDIT EXAMP

7、LE.ASM 编辑(输入)源程序操作 E:MASM5MASM EXAMPLE 汇编源程序操作 E:MASM5LINK EXAMPLE 连接并生成扩展名为 .EXE 的可执行文件 E:MASM5DEBUG EXAMPLE.EXE 对可执行文件进行调试,3.调试命令(在 DEBUG 中使用的命令) a: U - 反汇编命令 用法: -U 代码段地址:起始偏移地址 如:-U CS:100 b: D - 显示内存中的数据命令 用法: -D 数据段地址:存放数据的偏移地址 如:-D DS:00 20 c: T - 单步执行程序命令 用法: -T 要执行的指令条数 如:-T 3 d: G - 连续执行程序

8、命令 用法: -G=代码段地址:指令的起始偏移地址 指令的结束偏移地址 如: -G=CS:100 106 注意: 结束地址一定要是操作码的所在地址 e: R - 查看和修改寄存器数据命令 用法: -R 回车 如:-R AX f: F - 对内存单元填充数据命令 用法: -F 数据段地址:偏移首地址 偏移未地址 填入的数据 如: -F DS:100 120 ff g: Q - 退出”DEBUG“ 应用程序命令,实验五 CACHE 高速缓存器实验,实验目的: 掌握CACHE 高速缓存器存储器组织形式 掌握CACHE 高速缓存器全相联映射、直接映射和组相联映射的工作过程 实验环境 PC机一台 CAC

9、HE仿真软件,实验步骤及要求: CACHE 高速缓存器存储器组织形式-全相联映射的工作过程 CACHE 高速缓存器存储器组织形式-直接映射的工作过程 CACHE 高速缓存器存储器组织形式-组相联映射的工作过程 写出:访问顺序号(每个人的可能不同,可以通过重新设置来改变,只写出一列即可);主存地址及其内容;在按顺序号访问的过程中,高速缓存器的内容变化情况。(给出的演示过程是否正确?按教课书中所讲的方法自己画表与演示过程比较。),实验六 基本模型机设计实验,实验目的 实验环境 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PC机一台,实验七 复杂模型机设计实验,实验目的 综合运用所学的计算机原理

10、知识,设计并实现较完整的实验计算机。 实验环境 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PC机一台,IN 01,R0 0100 01 00 input_R0 00H 44H ; 01H 46H ADC R2,R0 1001 10 00 R2+R0+CY-R0 02H 98H BZC 00,00 0000 11 00 0000 0000 05H 0CH 06H 00H,微地址(31)8=(19)16 微指令:$M1901A22A 000000 011 010 00100010 1010 P63 P88,微地址(53)8=(2B)16 101 011=10 1011 微指令:$M2B959

11、B41 100101 010 01110110100 0001 P34 P63 P88,实验总结,(R0)=10H (R2)=15H CY=1 10+15+1=26H (R1)=26H CY=1 (R1)=49H 循环两次,实验总结,基本上掌握了模型机的设计方法,实现了较完整的实验计算机。 接线准确,认真调试,仔细观察数据通路中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过程 。 运行结果正确。,实验七 总线基本实验,实验目的 实验环境 TDN-CM+或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PC机一台,实验七 总线基本实验,课程设计分配,第一组:01-14号同学 第二组:15-30号同学 第三组:31-41号同学,题目1:具

12、有访存及循环移位运算功能的复杂模型机的设计,第一组:01-14号同学 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IN 01,R0 ;(R0)=02H LDA 00,20,R1 ;将20H存储单元的数据03H送R1 ADC R0,R1 RRC R1,R2 OUT 10,R1 OUT 10,R2,题目2:具有访存及有条件转移功能的复杂模型机的设计,第二组:15-30号同学 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START: IN 01,R1 ;(R1)=13H LDA 00,30,R1;将30H存储单元的数据11H送R2 SBC R1,R2 OUT 10,R2 OUT 10,R1 BZC 00,START,题目3:具有逻辑运算及跳转功能

13、的复杂模型机的设计,第三组:31-41号同学 机器指令程序如下: START:IN 01,R0 ;(R0)=15H MOV R0,R1 INC R1 AND R0,R1 RLC R1,R2 OUT 10,R2 JMP 00,START,一、设计思路,根据指令格式编写机器指令,IN 01,R0 0100 01 00 input_R0 00H 44H ; 01H 46H ADC R2,R0 1001 10 00 R2+R0+CY-R0 02H 98H BZC 00,00H 0000 11 00 0000 0000 05H 0CH 06H 00H,设计思路,2.根据数据通路和微指令格式编写微指令,微

14、地址(31)8=(19)16 011001 微指令:$M1901A22A 000000 011 010 00100010 1010 P63 P88,微地址(53)8=(2B)16 101 011=10 1011 微指令:$M2B959B41 100101 01 100110110100 0001 P34 P63 P88,0000 0011 0000 0001 1 000 0001 0000 1000,设计思路,3.联机写程序 把编写的机器指令和微指令以*.TXT格式的文件形式保存到计算机中。P9-P11,设计思路,4.复杂模型机课程设计的实验接线 参考实验讲义P100图进行接线。 调入以前的实

15、验程序检验接线是否正确。 装载你们编写的实验程序,设计思路,5 仔细观察数据通路写出机器指令和微指令的执行过程; 6.分析机器指令程序,仔细观察数码管并写出输出结果。 7.心得体会,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课程设计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围绕一个设计题目来进行设计,每个学生承担设计题目中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部分,小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最后综合小组成员的设计,共同完成总体设计和调试工作。 整个课程设计历时1周。最后,课程设计的接线电路和程序要求运行通过,并写出30004000字的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1 设计要求及目的; 2 机器指令设计文档; 3 设计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4 微代码设计文档; 5 画接线图; 6 完整的调试步骤和结论。 7心得体会,三、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本课程设计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成绩评定的主要依据是: 1 设计要求及目的是否明确; 2 是否实现了机器指令的正确编码; 3 是否画出了微程序流程图及确定微地址; 4 是否实现了微代码的正确编码; 5 接线图是否正确; 5 调试步骤是否完整; 6 结果是否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