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51771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幻灯片3.2-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5,2019/4/25,2019/4/25,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2019/4/25,2019/4/25,本专题在考查形式上多以区域图的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及特征、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换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因此,复习时要多结合一些城市区域图进行相关知识方面的分析,以提高图文转换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习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2019/4/25,(1)明确城市规模、城市化水平、城市功能分区等的含义。

2、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注意统计图表判读技能的训练,培养数据信息解读能力。(2)城市的区位、城市功能分区、城市规模体系均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城市问题必须注意动态分析,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理解其变化规律,解决面临的问题。(3)辩证分析城市问题。城市问题类型多样,需要用辩证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2019/4/25,2019/4/25,一、城市的功能分区,2019/4/25,二、城市的区位 1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2019/4/25,2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3、,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因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的角度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2019/4/25,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的区位因素。除了科技、旅游等因素外,还有可持续发展等因素。,2019/4/25,三、城市化 1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

4、响,2019/4/25,2.城市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1)问题及表现形式,2019/4/25,(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2019/4/25,(3)不同类型的工业区在城市中的区位分析 掌握工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大、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一时难以治理的大型

5、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同时需要考虑盛行风向和河流的流向。 分析一个城市的规划是否合理的条件 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分析:交通是否便利;工业用地是否合理;卫生防护带是否合理;占用良田是否多;居民区是否离开了污染源;与旧城市的关系是否合理。此外,城市的远期发展余地是否较大,各部门间是否便于协作,也是判断城市各功能用地布局是否合理的标准。,2019/4/25,四、中国城市的特点,2019/4/25,五、地域文化对中西城市建筑布局和风格的影响,2019/4/25,2019/4/25,【例1】 (2011山东)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

6、相对高度。读图请回答(1)(2)题。,2019/4/2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2019/4/25,(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 B C D,2019/4/25,【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以及城市的相关知识。第(1)题,19822000

7、年,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甲表现为减少,乙表现为增加,变化特征不同;而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表现为增加,变化特征相同。根据纵坐标常住人口密度及横坐标边缘区距市中心的距离,不论人口规模还是空间规模,都是甲大于乙,说明甲城市等级高,服务范围广,乙反之。第(2)题,本题主要通过楼高来判断选项的正误。中心商务区地价高,楼层高度大,因此甲城中心商务区不位于M处,而乙位于楼高最高的P处。甲城N处的楼高明显高于两侧,可能为其卫星城,而乙城还没有出现卫星城。 【答案】 (1)D (2)B,2019/4/25,【例2】 (2011江苏)下图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2019/4/25,

8、(1)与图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2019/4/25,(2)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 A土地形状不规整 B交通不便 C远离市中心 D受铁路影响 【解析】 本题组考查了城市空间结构及剖面图等有关知识。第(1)题,根据图中地价等级的变化可知,一类地在中心偏N地处,另外在铁路经过的地方其用地等级低于两侧,其西为三类地,其东为一类地。第(2)题,P地地价低于周边并不是因为其远离市中心,而是由于铁路的影响。 【答案】 (1)C (2)D,2019/4/25,【例3】 (2011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

9、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2019/4/25,2019/4/25,(1)图中甲地为_(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2019/4/25,【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城市功能区、工业区位因素和产业转移等知识。第(1)题,考查功能区的判断。根据图中甲的位置判断,该地位于上海市中心,制造业比重小,周围制造业比重相对较大,判断该地为商业区。第(2)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大飞机

10、总装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落户上海主要与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经济、广阔的市场、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科技水平有关,再加上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等促使了该基地的落户。,2019/4/25,第(3)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知识。从安徽省吸引在沪皖籍从业人员的拉力分析。安徽接受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了;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等原因吸引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2019/4/25,【答案】 (1)商业区 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