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51674 上传时间:2019-04-25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5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1年版)-居民健康档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内容,一、2011年安徽省居民健康档案规范 二、2011年利辛县居民健康档案实施方案 三、互动,问题讨论,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一、服务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以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服务内容 (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

2、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转诊、会诊记录等。 5. 档案终止、移交、封存记录,。,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二)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 1.辖区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同时为服务对象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通

3、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 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发放国家统一标准的医疗保健卡。,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农村地区可以家庭为单位集中存放保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三)居民健康档案保管 1、健康档案由居民常住

4、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保管。每一居民健康档案的卷宗应为文件夹形式,初期内容仅为本规范附件2、3、4部分(居民健康档案封面、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其余内容应在事件(服务)实际发生后,逐一插入。应避免档案卷宗插入大量空白、无用图表等。,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2、每一居民的健康档案应集中一处、一夹(袋)保管,以便于保管查阅。重点人群管理部门则制作重点人群健康档案一览表,内容包括姓名、性别、住址、档案号等,以便于重点人群档案的归档、调阅等。 3、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记录(档案)原则上应移交居民健康档案保管机构,主要手段是实现信息共享,纸质档案的

5、移交、保管办法另发。,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4、死亡者档案归类后长期保存。 (四)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或医疗保健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机构应同时更新电子健康档案。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的服务对象,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4.所有的服务记录

6、由责任医务人员或档案管理人员统一汇总、及时归档。 (五)居民健康档案的终止 终止缘由为:迁出、失访、死亡等,均需记录日期。 迁出管辖区域,记录迁往地点基本情况、档案交接记录。 孕产妇死亡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及副卡;医院院内死亡以及开展全人群死因监测区域填报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存档;未开展死因监测区域的医院外死亡,在档案封面记录死亡时间。死亡者档案归类后长期保存。,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三、服务流程 (一)确定建档对象流程图,(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流程图,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四、服务要求 (一)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

7、中心(站)负责首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更新信息、保存档案;其他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将相关医疗卫生服务信息及时汇总、更新至健康档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健康档案的监督与管理。 (二)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服务对象的个人隐私,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要注意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安全。 (三)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通过多种信息采集方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已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地区应保证居民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信息能自动汇总到电子健康档案中,保持资料的连续性。,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四)统一为居民健康档

8、案进行编码,采用17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为在信息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奠定基础。 (五)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六)健康档案管理要具有必需的档案保管设施设备,按照防盗、防晒、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等要求妥善保管健康档案,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健康档案完整、安全。电子健康档案应有专(

9、兼)职人员维护。 (七)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为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健康档案管理。健康体检表的中医体质辨识内容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中医医务人员或经过培训的其他医务人员填写。 (八)电子健康档案在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传输全过程中应遵循国家统一的相关数据标准与规范。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应与新农合、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系统相衔接,逐步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间数据互联互通,实现居民跨机构、跨地域就医行为的信息共享。,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五、考核指标 (一)健康档案建档率=建档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二)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10、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三)健康档案合格率=抽查填写合格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四)健康档案使用率=抽查档案中有动态记录的档案份数/抽查档案总份数100。 注: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六、附件 1.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 2.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3.个人基本信息表 4.健康体检表 5.接诊记录表 6.会诊记录表 7.双向转诊单 8.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孕产妇和儿童死亡副卡 9.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10.填表基本要求,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附件1 居民健康

11、档案表单目录 1.居民健康档案封面 2.个人基本信息表 3.健康体检表 4.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表(卡)(见各专项服务规范相关表单) 4.1 06岁儿童健康管理记录表 4.1.1 新生儿家庭访视记录表 4.1.2 1岁以内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1.3 12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1.4 36岁儿童健康检查记录表 4.2 孕产妇健康管理记录表 4.2.1 第1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4.2.2 第25次产前随访服务记录表 4.2.3 产后访视记录表,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4.2.4 产后42天健康检查记录表 4.3 预防接种卡 4.4 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4.5

12、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4.6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记录表 4.6.1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 4.6.2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 5.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表 5.1 接诊记录表 5.2 会诊记录表 6.死亡信息记录 6.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 6.2孕产妇死亡副卡 6.3儿童死亡副卡 7.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安徽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 (2011年版),三)基本原则。 政策引导、居民自愿。加强政策宣传,积极引导城乡居民自愿参与建立健康档案工作。 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优先为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03岁儿童等建立健康档案,逐步扩展到全人群。 规范建档、有效使用。规范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保证信息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使用。 资源整合、信息共享。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充分利用辖区相关资源,共建、共享居民健康档案信息,逐步实现电子信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