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46668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想象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象与想象 第一节 表 象,表象和想象,(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 (二)表象和想象的特征 (三)表象和想象的种类 (四)想象活动中的认知加工,(一)表象和想象的概念,1.表象的概念 2.想象的概念,1.表象的概念,(1)表象的定义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1.表象的概念,(2)表象的作用 表象是从知觉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 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可促进人心理发展; 表象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1.表象的概念,(3)表象和知觉 表象和知觉是不同的,知觉是对当时的客观事物的反映,是由当前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表象是对从前感知过,但现在并不在眼前的事物的反映。 表象没有知觉

2、鲜明、清晰,表象中的形象具有模糊、暗淡的一面。 表象不能表现所反映事物的一切特征和属性,具有局限性。 表象较为不稳定,具有易变性。,(1)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2.想象的概念,第二节 想 象,一、想象的概念,人类社会依据想象能力的差异可以分为两种人:循规蹈矩者、开拓创新标新立意者; 想象的作用体现在人类认识活动、审美活动和科学研究之中; 我们在看小说时,头脑中会出现各种人物和情景的形象;工程师根据自己在建筑方面的知识经验,设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些都是想象。 (一)想象的内涵 想象是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一、想象的概念,(二)新想象形

3、成的三个方面:,语言、文字的描述 例如未到过长沙,未见过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色的人,当他朗读或听到别人朗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会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岳麓山、湘江、桔子洲的秋天景色的形象。 有待创新的新形象 新形象,也可能是现实中尚未有过、还有待于创造的事物的形象。例如,作家、作曲家、发明家在实现创造之前,他们所要塑造的新人物、所要谱写的新曲调、所要发明的新成品,就已经形象地出现有他们的头脑中了。 未曾出现的形象 例如,人们头脑中所产生的关于神、鬼、孙悟空、猪八戒、安琪儿、美人鱼等等的形象。,(三)想象与其他心理现象不同,想象既具有形象性,又具有新颖性 想象是通过对已有表象的加工而创造新形象的

4、,它加工的对象是形象信息,而不是语言或符号。同时,想象所产生的形象与表象不同,是对已有表象的改造或重新组合。例如,“猪八戒”的形象虽然来自人的形象与猪的形象,却既不同于人的形象,也不同于猪的形象。 想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过程实现的 即从已有的表象中,把所需要的部分从整体中分解出来,并按一定的关系把它们综合成为新的形象。例如,从猴子的表象中,分解出猴头来,又从人的表象中分解出人身来,然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孙悟空的基本形象。,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想象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想象对已有表象的认知加工,是一种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活动。在想象时,人们从已有表象中抽取出必要形象元素,再将它们按照一定的

5、构思重新结合,构成新的形象。想象常用的认知加工方式有四种: (一)粘合 粘合就是把从未结合过的形象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新形象。 例如前面所说的“猪八戒”的形象就是通过粘合而形成的。在科技发明和艺术创作中,常使用加工方式。,二、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二)夸张 夸张就是对客观事物的形象中的某一部分进行改变,突出其特点,从而产生新形象。如漫画中的人物形象、神话中的“千手观音”形象、童话中“大人国”和“小人国”的形象等,都是使用了夸张而形成的。 (三)人格化 人格化就是对客观事物赋予人的形象和特征,从而产生的新形象。如动画片中的“米老鼠”的形象、神话中的风神、火神、雷神、电神的形象,都是通过人格化而

6、创造出的新形象。 (四)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如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是作家综合了许多人的特点后创作出来的。,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一)想象的特点 1.想象中出现的形象是新的,不是表象的简单再现; 乍看起来,想象的内容似乎超越现实,任何想象都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在已有的表象基础上形成,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就会在我们脑海中展示一幅充满苍凉气氛的“秋暮羁旅图” 这种苍凉的景象虽然我们没有经历,(一)想象的特点,2.属于高级的认识过程之列 一天清晨日出时,一个修道士开始沿着盘旋的山路爬山,到山顶的一个寺庙。山路狭窄,只有一两步宽。这个修道士爬山时,时快时慢,一路上多

7、次停下来休息。他在日落前不久到达寺庙。在寺庙停留几天后他开始沿原途返回山下,也是日出时起程,以变化的速度行走,同样在路上休息多次。当然,他下山的平均速度要比上山时快。试证明修道士在往返途中将于一天中的同一时刻经过同一地点。 不过,解决问题的想象与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不同,其主要的不同点在于后者依据思维规律进行有步骤和连贯的思考,而想象可能是跃进一大步。,三、想象的特点和作用,(二)想象的作用 1.补充作用:对人类的认识活动的补充 (残缺图、历史、星球知识) 2.预见作用 文艺作品长征红岩、金光大道、人道中年、十六岁的花季花季雨季、旅游中导游的介绍景点的想象 3.代替作用 游戏中孩子

8、的角色扮演、散文名家高宝田巴黎指南 4.对机体的调节作用,四、想象的种类,根据想象的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分为 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四、想象的种类,(一)无意想象 事先没有预定目的的想象。无意想象是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不由自主地产生的。 例如,看到浮云,自然而然地想象为人面、奇峰、异兽;听到别人朗读诗词,不自觉地想象着诗词中所描述的景况。 无意想象是最简单、最初级形式的想象。 梦,也是一种无意想象。梦的内容具有生动形象性,这些形象,往往又不是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的再现,它也是一种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想象活动。但梦又是在睡眠状态下无意识地进行的,因而,它是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

9、。,四、想象的种类,(二)有意想象 事先有预定目的的想象。 有意想象中,根据观察内容的新颖性、独立性和创造程度,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第四节 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发展,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想象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文字的描述或图形、图解、符号等非语言文字的描绘,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建筑工人看到建筑图纸,就能在大脑中产生建筑物的形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自己的创见,独立地构建新形象的过程。例如,科学发明家在他新发现的东西尚未制成模型之前,要先在头脑中把他所要发明的东西的形象创造出来 再造想象的形象,一般是以前已经存在的,

10、而创造想象的形象则是新的。创造想象具有首创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等特点。,一、幼儿再造想象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再造想象的特点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根据想象产生过程的独立性和想象内容的新颖性而区分的。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的差别很小,谈不上创造性。最初的想象都属于再造想象,幼儿期仍以再造想象为主。 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是: (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 (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 (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二)再造想象在幼儿生活中占主要地位,1.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相比,是较低发展水平的想象。再造想象要求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比较少。

11、幼儿期想象的内容可以分为四类: 经验性想象 情境性想象 愿望性想象 拟人化想象 2.再造想象是幼儿生活所大量需要的。 3.幼儿再造想象为创造想象的发展奠定基础。幼儿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是密切相关的。,再造想象条件,再造想象的条件: 对词语、符号或实物标志的正确理解; 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二、幼儿创造想象的发展,幼儿期是创造想象开始发生、发展的时期。幼儿创造想象最初步的表现是在再造想象中逐渐加入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幼儿的创造性也常常表现在儿童提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上。 如,“萤火虫的尾巴上是不是有一个小电灯啊”等等。 儿童的创造想象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固然与其神经类型的灵活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受

12、其教育环境的影响。一般来说,民主、宽松、自主的环境才能使儿童扬起创造想象的风帆。,(一)创造想象发生的标志 1.独立性 2.新颖性 特殊形式:幻想 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与个人生活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 (二)幼儿创造想象的特点 (三)幼儿创造想象发展的水平,创造想象条件,实践的要求和个人的创造需要; 掌握必要的知识,储备丰富的表象; 积极的思维活动。,第五节 幼儿想象的夸张,一、幼儿想象夸张性的表现 (一)夸大事物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二)混淆假想与真实 二、幼儿想象夸张的原因 (一)认知水平的限制 (二)情绪对想象的影响 (三)幼儿想象在认知中的地位 (四)想象表现能力

13、的局限,第六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想象的特点,一、23岁的想象 (一)想象过程完全没有目的 (二)想象过程进行缓慢 (三)想象与记忆的界限不明显 (四)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五)想象依靠感知动作,二、34岁的自由联想性质的无意想象 (一)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二)想象内容零碎,无意义联系;想象内容贫乏,数量少而单调,三、45岁的无意想象中出现了有意成分 (一)想象仍以无意性为主 (二)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三)想象的目的计划非常简单 (四)想象内容较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四、56岁出现有意的创造想象 (一)想象的有意性相当明显 (二)想象内容进一步丰富、有情节 (三)想象内容新颖性程度增加 (四)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