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的寄生虫病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46478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牛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牛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牛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牛的寄生虫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牛的寄生虫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的寄生虫病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牛的寄生虫病,一、阔盘吸虫病,阔盘吸虫病是由歧腔科、阔盘属(Eurytrema)的阔盘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胰脏胰管内所引起的疾病。 在我国发现有多种阔盘吸虫,其中以胰阔盘吸虫(E.pancreaticum)分布最广。,(一)病原体,胰阔盘吸虫新鲜时为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虫体扁平,较厚,长卵圆形。大小为816 mm55.8mm。口吸盘比腹吸盘大。睾丸两个,圆形或稍分叶,左右排列于腹吸盘之后。卵巢分叶,位于睾丸后方。子宫弯曲,在虫体后半部,其内充满虫卵。卵黄腺呈颗粒状,在虫体中间两侧分布 。,胰阔盘吸虫的大体形态, 上列为腹面,下列为背面。,(二)症状和病理变化,胰腺表面见不

2、明显的褐色病灶, 胰管内含有胰阔盘吸虫。,(三)诊断和治疗,粪便检查,发现虫卵,或剖检时,在胰管中找到虫体即可做出诊断。 常用药物如下: (1)吡喹酮:牛3545mg/kg体重,油剂腹腔注射。 (2)六氯对二甲苯:牛300mg/kg体重,口服。,二、前后盘吸虫病,(一)病原体 前后盘吸虫,前后盘吸虫的大体形态。,(二)宰前检疫,病畜表现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呈粥样或水样,常有腥臭。食欲减退,精神委顿,消瘦,贫血,颌下水肿,黏膜苍白,最后病畜极度衰弱,卧地不起,因衰竭而死亡。,(三)病变,瘤胃黏膜上吸附大量前后盘 吸虫成虫,黏膜坏死并形成溃疡,网胃吸附数个前后盘 吸虫成虫,局部黏膜受损。,(四)诊断

3、,(1)成虫寄生的诊断,可用水洗沉淀法在粪便中检查虫卵。虫卵的形态与肝片吸虫的很相似,但颜色不同。 (2)童虫,其生前诊断主要结合临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推断或用驱虫药物试治,如果症状好转或在粪便中找到相当数量的童虫,即可作出判断。 (3)死后诊断可根据病变及大量童虫或成虫的存在。,(五)防治,本病的预防可参照羊片形吸虫病。药物治疗: (1)硫双二氯酚,牛4060/体重、羊80100/体重,将药物用适量酒精溶解后加水成悬液灌服;或与精饲料混合制成药丸,或用菜叶包裹投服;也可直接拌于精饲料内喂服。 (2)氯硝柳胺,牛6070/体重、羊7580/体重,将药物置于舌根,让其吞服。 (3)溴羟替苯胺

4、,牛、羊均为65/体重,制成悬浮液灌服。,(六)卫生处理,轻者除去虫体,重者切除虫体侵害部分后无限制出厂(场)。,三、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由分体科(Schistosomatidae)、分体属(Schistosoma)的日本分体吸虫(S. japonicum)寄生于人、牛、羊等哺乳动物的门静脉系统小血管内,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一)症状,犊牛症状较重。黄牛症状常比水牛明显,小牛症状较大牛明显。大量感染时,呈急性经过。食欲不振,体温上升,高达4041以上,行动缓慢,逐渐严重贫血,最后衰竭而死。慢性表现为消化不良,发育迟缓,常常成为“侏儒牛”。母牛不孕或流产。少量感染时,症状不明显

5、。,(二)病理变化,尾蚴与童虫:尾蚴侵入皮肤后,常引起局部过敏性皮炎,呈红色丘疹状。镜下观察,真皮毛细血管充血、出血、水肿,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童虫到达肺脏后,造成出血性肺炎。 成虫:寄生的吸虫死亡虫体可引起静脉炎、血栓形成和静脉周围炎,贫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肝、脾网状内皮细胞里褐色血吸虫色素沉着等。 虫卵:虫卵在肝脏可引起小静脉栓塞。未成熟虫卵不形成典型的虫卵结节。成熟虫卵引起的基本病变为虫卵结节。,四、牛囊尾蚴病,牛囊尾蚴(Cysticercus bovis)又称牛囊虫。牛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吻属的肥胖带吻绦虫即牛带吻绦虫(Taeniarhynchus sagin

6、atus)的中绦期牛囊尾蚴,寄生于牛的肌肉内所引起的疾病。牛带吻绦虫只寄生于人的小肠,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一)病原体,牛囊尾蚴呈灰白色、半透明的囊泡状,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一端有一内陷的粟粒大的头节,直径约1.52.0 mm,其上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 牛带吻绦虫呈乳白色、带状,长510 m,最长可达25 m以上。头节上有4个吸盘,无顶突和小钩,故又称之为无钩绦虫。颈节短细。链体由10002000个节片组成。成节近似方形,每节内有一套生殖系统,雌雄同体。睾丸8001200个。卵巢分两叶。孕节内有发达的子宫,其侧枝为1530对。每个孕节内约有虫卵10万个。虫卵呈球形,黄褐色,内含

7、六钩蚴。,(二)宰后检验,牛囊尾蚴与猪囊尾蚴外形相似,囊泡为白色的椭圆形,大小如黄豆粒,囊内充满液体,囊壁上附着无钩绦虫的头节,头节上有4个吸盘,但无顶突和小钩,这正是与猪囊尾蚴的主要区别所在。牛囊尾蚴主要寄生在牛的咬肌、舌肌、颈部肌肉、肋间肌、心肌和膈肌等部位。我国规定牛囊尾蚴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舌肌、深腰肌和膈肌。,(三)病理变化,牛骨骼肌中寄生的囊尾蚴,色灰白, 呈小泡状,内含液体和一个头节。,牛心脏寄生的囊尾蚴,在心室壁切面和 心外膜均可见到,心外膜下的囊尾蚴常 向外突出,呈小泡状,(四)诊断 牛囊尾蚴生前诊断较困难。肉检时发现牛囊尾蚴即可确诊。牛囊尾蚴常在咬肌、舌肌、心肌、肩胛肌等处

8、寄生。 人的牛带绦虫,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诊断:棉签肛拭涂片检查;粪便检查;采集从肛门自动爬出的孕节,制片检查。 (五) 防治 1.加强宣传教育,改变吃生牛肉的习惯。 2.对牛带绦虫患者及时治疗。可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物驱虫。 3.加强肉品检验工作。 4.管理好人的粪便,防止污染环境。,(六)卫生处理,1.患畜的整个胴体和内脏作化制处理。 2.皮张不受限制出厂(场)。,五、螨病,螨病是由螨虫寄生于牛羊皮肤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性皮肤病。牛羊螨病又称牛羊疥癣病。本病分布广泛,我国东北、西北、内蒙古地区比较严重。,(一)病原体,螨虫包括疥螨属(Sarcoptes)和痒螨属(Psoroptes)的各

9、种螨。,疥螨 A.雌虫背面B.雄虫腹面 1.吸盘2.气孔原基3.假头4.胸甲 5.支条6.第三和第四对足的支条 7.生殖围条8. 生殖围膜。,绵羊痒螨A.幼虫腹面B.若虫背面 C.雌虫腹面D.雄虫腹面。,(二)宰前检疫,一般多发生于头部、颈部、肩部、背部或臀部,形成针尖大至核桃大的白 色小囊瘤,内含粉状物或脓样液。也有只出现鳞屑而没有疮疖的。,(三)症状,牛羊螨病的特征症状为剧痒、脱毛、皮肤发炎形成痂皮或脱屑。,牦牛耳部的疥螨: 皮肤粗糙、脱屑、脱毛,绵羊头部的疥螨:鼻、唇 和耳根部皮肤粗糙、增厚、发红。,(四)诊断,根据发病季节、症状、病变和虫体检查即可确诊。虫体检查时,从皮肤患部与健部交界

10、处刮取皮屑置载玻片上,滴加50%甘油水溶液,镜下检查。需注意与秃毛癣、湿疹、虱性皮炎进行鉴别。 秃毛癣:又称钱癣,系由真菌感染所致,头、颈、肩等部位出现圆形、椭圆形、边界明显的病变部,附有疏松干燥的浅灰色痂皮且易于剥离。取病料用10%NaOH液处理后镜检,可见癣菌的孢子和菌丝。 湿疹:无传染性,无痒感,冬季少发。坏死皮屑检查无虫体。 虱性皮炎:脱屑、脱毛程度都不如螨病严重,易检出虱和虱卵。,(五)卫生处理,1.轻度感染者,将病变皮肤切除化制或销毁,其余部分不受限制出厂(场)。 2.严重感染且皮下组织有病变者,剥去病变部皮肤及切除病变组织化制,其余部分高温处理。,六、牛皮蝇蛆病,牛皮蝇蚴病是由皮

11、蝇科(Hyopdermatidae)皮蝇属(Hypoderma)的牛皮蝇(H. bovis)、纹皮蝇(H. lineatum)和中华皮蝇(H. sinense)等几种皮蝇的幼虫,寄生在牛(包括牦牛)的皮下组织中而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本病广泛发生于许多养牛业发达的国家,在我国西北、东北地区以及内蒙古和西藏等地严重流行,其他省、区由流行地区引进的牛只也有发生。,(一)病原体,牛皮蝇蛆病的病原是寄生并移行于皮下的各种皮蝇的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牛皮蝇第一期幼虫为半透明黄白色,大小约0.60.2mm,体分12节,各节密生小刺。第一节上有口孔,虫体后端有两个黑色圆点状的后气孔。第二期幼虫长约313mm

12、,气孔板颜色较浅。第三期幼虫即成熟幼虫,体形粗壮,长达28mm,呈棕褐色,体分11节,背面较平,腹面稍隆起,有许多结节和小刺,但最后两节背腹面无刺,气孔板呈漏斗状,牛皮蝇的各期幼虫:从左至右, 第一期幼虫、第二期幼虫、 第三期幼虫和落地的第三期 幼虫。,牛皮蝇第三期幼虫。,(二)宰前检疫,幼虫在皮下组织穿行时,可引起瘤状肿及蜂窝织炎,致使皮肤隆起、粗糙不平或形成许多硬 结节。最后虫体进入皮下组织,形成较大的硬结节。这种结节通常开口于皮肤表面,常引起化脓 和瘘管,挤压结节,成熟的虫体使自行脱出并流出脓液。,(三)病变,牛皮蝇的幼虫在背部皮 肤形成隆包和钻出的孔洞。,牛皮蝇第三期幼虫正从隆包中钻出

13、。,(四)诊断,牛皮蝇蛆病只发生于从春季起就在牧场上放牧的牛只,舍饲牛一般不受害。结合病史调查、流行病学资料分析和检查患牛背部皮肤与皮下的典型病变并发现虫体,即可做出明确的诊断。,(五)卫生处理,切除患部组织及食道化制或销毁,其余部分不受限制出厂(场)。,七、肉孢子虫病,肉孢子虫病是由肉孢子虫寄生于肌肉中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一般无临诊表现或仅有轻微症状,如食欲减退、逐渐消瘦、贫血等。,(一)病原体,肉孢子虫属肉孢子虫科(Sarcocystidae)、肉孢子虫属(Sarcocystis)。根据其寄生的宿主不同,将其命名为不同的种,如牛肉孢子虫(S.fusiformis)、羊肉孢子虫(S.ten

14、ella)、猪肉孢子虫(S.miescheriana)、马肉孢子虫(S.bertrami)等。,(一)宰前检疫,牛肉孢子虫病 严重感染的急性期可引起厌食、贫血、发热、消瘦,水肿,淋巴结肿大, 尾端脱毛、坏死等症状。少数病牛有角弓反张,四肢伸直,肌肉僵硬;孕牛可发生流产,有的甚至死亡。,(二)宰后检验,牛肉孢子虫病 虫体主要寄生于食管壁、膈肌、心肌及骨骼肌,呈白色纺锤形,大小不一,长3mm至2cm不等。,(三)病变,水牛膈肌中可见两个棒状灰 白色肉孢子虫寄生,虫囊大而长。,羊食管外膜寄生的卵圆形肉孢子虫。,(四)诊断,生前难以确诊,但可试用横纹肌孢子虫体和虫囊的检验。同时,检验机体内有无肉孢子虫

15、毒素可作为辅助诊断。间接血凝试验和ELISA试验等免疫学手段,是检验该病的最有效和简单易行的诊断方法,但还不很成熟。死后可用病理学诊断法。,(五)卫生处理,虫体发现于肌肉,且肌肉有病变时,整个胴体化制或销毁;无病变者高温处理后出厂。,八、隐孢子虫病,隐孢子虫病是由隐孢子虫寄生于消化道上皮而引起人畜的一种共患病。其主要症状为腹泻、脱水。,(一)病原体,隐孢子虫属隐孢科(Cryptosporididae)、隐孢属(Cryptosporidium),已命名的有20多种,小隐孢子虫(C. parvum )和小鼠隐孢子虫(C. muris)为人畜共患的二个虫种。,(二)症状和病理变化,病死犊脱水、消瘦,

16、肛门周围和股部被毛粘污粪便。,(三)诊断,仅以腹泻症状很难作出诊断,确诊要根据检查粪便或肠黏膜刮取物中的卵囊或隐孢子虫体和动物试验。也可用免疫学方法进行诊断。,九、牛泰勒虫病,牛泰勒虫病是由泰勒虫科(Theileriidae)泰勒虫属(Theileria)的多种原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在我国,本病主要是由环形泰勒虫(T. annulata),其次由瑟氏泰勒虫(T. sergenti)所致。本病的主要临诊病理特征为,贫血、出血,体表淋巴结肿大,稽留高热,病牛衰竭,病死率为40%(本地牛)60%(引进牛)。,(一)病原体,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瑟氏泰勒虫(), 主要呈杆形,也有圆形、椭圆形。,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环形泰勒虫(), 其形态多样,核位于一端。,血液涂片中淋巴细胞浆内见泰勒虫裂殖体(), 此称石榴体或柯赫氏蓝体。,牛是泰勒虫的中间宿主,虫体在牛体内进行无性繁殖; 蜱是终末宿主,虫体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繁殖。,(二)病变,脾被膜血管怒张,可见许多大小 不等的圆形、出血性结节。,肾脏表面见散在的灰白色结节。,真胃黏膜见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