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46460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1.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普通化学--幻灯片-第三章(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水化学与水污染,本章学习要求,了解溶液的通性。,明确酸碱的近代概念,酸碱的解离平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掌握有关pH的计算;了解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及其移动;,掌握沉淀与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及其有关计算;,了解胶体的聚沉、保护及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和应用;,了解水体的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危害。,3.1 溶液的通性 3.2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 3.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离子平衡 3.4 胶体与界面化学 3.5 水污染及其危害,3.1 溶液的通性,溶液有两大类性质: 1)与溶液中溶质的本性有关:溶液的颜色、密度、酸碱性和导电性等; 2)与溶液中溶质的独立质点数有关:而与溶质的本身性质无关溶液的依数性

2、,如溶液的蒸气压、凝固点、沸点和渗透压等。,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有一定的共同性和规律性。该类性质称为稀溶液的通性,或称为依数性。 包括:稀溶液蒸气压的下降、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稀溶液的渗透压。(与纯溶剂比较) 。,组成的标度 溶剂A + 溶质B 1. 质量摩尔浓度m: 1kg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SI单位molkg-1 mB = nB/wA nB 溶质B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wA溶剂的质量,单位为kg。,2. 摩尔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以溶液中的总物质的量除任何一物质的量,即为该物质的摩尔分数,是单位为一的量。 设有双组分溶液,溶剂A和溶质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A和nB,则,注意:

3、无论有若干种物质,摩尔分数之和总是等于1。,3.1.1 非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1. 蒸气压下降,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及其蒸气达到相平衡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力称为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简称蒸气压。,思考:蒸气压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不同溶剂蒸气压不同,相同溶剂温度升高,蒸气压增大。例如: p(H2O, l , 298K)=3167 Pa p(H2O, l, 373K)=101.325kPa,蒸发与凝聚:从动力学的角度,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具有较高能量的分子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从液体表面逸出,成为蒸气分子,这个过程称为蒸发或气化。蒸发是吸热过程;同时,蒸气分子也可能撞到液面被液体分子的吸引力拉回

4、液相,这个过程称为凝聚或液化。凝聚是放热过程。,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法国物理学家拉乌尔据实验得出以下定量关系: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p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即: p = pAxB 其中xB是溶质B在溶液中的摩尔分数, pA是纯溶剂的蒸汽压。若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mB,则,式中,k为只与溶剂性质有关的常数。,2、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 溶液蒸气压下降实验,在液体中加入任何一种难挥发的物质时,液体的蒸气压便下降。 在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气压与溶液蒸气压之差,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p)。 同一温度下,由于溶质的加入,使溶液中单位体积溶剂蒸发的分子

5、数目降低,逸出液面的溶剂分子数目相应减小, 因此在较低的蒸气压下建立平衡,即溶液的蒸气压比溶剂的蒸气压低。,实验:,解释:,蒸气压下降的应用,测定溶质分子的相对摩尔质量 设质量为WB的溶质溶于质量为WA的溶剂中,则有:,干燥剂工作原理 CaCl2、NaOH、P2O5等易潮解的固态物质,常用作干燥剂。因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其表面形成溶液,该溶液蒸气压较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凝结进入溶液而达到消除空气中水蒸气的目的。,2. 溶液的沸点上升,沸点:液体蒸气压达到101.325kPa(1atm)时的温度。 沸腾温度:液体蒸气压与外界压力相等时的温度。 固体表面的分子也能蒸发,具有

6、一定的蒸气压。固体与其蒸气在密闭容器中可达到平衡。,难挥发物质的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的沸点,二者之差为: Tbp = Tbp Tb = kbpm kbp称为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数, 单位为Kkgmol-1。,图3.1 沸点上升示意图,溶液的凝固点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它们之差为: Tfp = TfpTf = kfp m kfp 称为溶剂的摩尔凝固点下降常数。,特点 Kfp, kbp只与溶剂种类有关 同种溶剂:kfp kbp,凝固点(熔点):液相和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固相与液相共存时的温度。,图3.2 凝固点下降示意图,3. 沸点和凝固点测定的应用,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凝固点下降应

7、用较多。因为kfpkbp,Tfp Tbp,所以实验误差较小,且凝固时有结晶析出,易于观察。 当溶质的相对摩尔质量MB很大时,由于Tf太小,准确性差, 因此只适用于MB较大的情况。,防冻剂工作原理 冬天为防止汽车水箱结冰,可加入甘油、乙二醇等以降低水的凝固点,避免因结冰,体积膨胀而使水箱破裂。,冷冻剂工作原理 工业冷冻剂如在冰水中加氯化钙固体,由于溶液中水的蒸气压小于冰的蒸气压,使冰迅速熔化而大量吸热,使周围物质的温度降低。 食盐-冰 (30g NaCl + 100g H2O(s)) -22 CaCl2-冰(42.5g CaCl2 + 100g H2O(s)) -55,低熔合金的制备 利用固态溶

8、液凝固点下降原理,可制备许多有很大的实用价值的合金。如33%Pb(mp.327.5)与67%Sn(mp.232)组成的焊锡,熔点为180,用于焊接时不会使焊件过热,还用作保险丝。又如自动灭火设备和蒸汽锅炉装置的伍德合金,熔点为70,组成为Bi:50%、Pb:25%、Sn: 12.5%、Cd:12.5%。,4. 溶液的渗透压,渗透现象溶剂通过半透膜进入溶液或溶剂从稀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的现象(单向扩散),渗透压阻止渗透进行所施加的最小外压,用表示。在数值上,,图3.3 溶液渗透压示意图,渗透压测定的应用,测定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渗透压有较大数值,容易测定,因此可以准确测定化合物的相对摩尔质量

9、。,例如:浓度为0.00100molkg-1的某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的水溶液,其沸点升高的数值为Tfp = 0.00186K,因此用沸点升高的方法测定是十分困难的。若用渗透压法,则 = cRT =(0.001001038.314298.15)Pa = 2.48103 Pa 此数值可以很精确地测定。,等渗溶液与反渗透,等渗溶液 人体血液的渗透压约为780kPa,病人注射或输液时,使用0.9%的NaCl溶液(0.16 moldm-3)或5%的葡萄糖溶液(0.28moldm-3),这两种溶液与红细胞和血浆都是等渗溶液(即渗透压相等)。,反渗透 若外加在溶液上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则会使溶液中的溶剂向纯

10、溶剂方向流动,使纯溶剂体积增加,该过程叫反渗透。广泛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的处理及溶液的浓缩等,关键在于耐高压半透膜的制备。,5. 稀溶液的依数性,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性质(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以及溶液渗透压)与一定量溶剂中溶质分子的数目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的现象,称为稀溶液的依数性,也称稀溶液定律。,思考:相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的蒸气压与非电解质比如何变化?,答:其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以及溶液渗透压的数值变化均比同浓度的非电解质大。,3.1.2 电解质溶液的通性,阿仑尼乌斯根据电解质溶液不服从稀溶液定律的现象,提出了电离理论。1903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电

11、离理论认为电解质分子在水溶液中解离成离子,使得溶液中的微粒数增大,故它们的蒸汽压、沸点、熔点的改变和渗透压数值都比非电解质大。,解离度溶液中已解离的电解质的分子数与电解质总分子数之比。,附例3.1 将质量摩尔浓度均为0.10 molkg-1的BaCl2, HCl, HAc, 蔗糖水溶液的粒子数、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按从大到小次序排序:,解:按从大到小次序排序如下: 粒子数 BaCl2 HCl HAc 蔗糖 蒸气压 蔗糖 HAc HCl BaCl2 沸点 BaCl2 HCl HAc 蔗糖 凝固点 蔗糖 HAc HCl BaCl2 渗透压 BaCl2 HCl HAc 蔗糖,从部分电解质的0

12、.1molkg-1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数值与理论值的比较可以得到电解质溶液的偏差 i 值,电解质 实测Tf / K 计算 Tf / K i= Tf / Tf NaCl 0.348 0.186 1.87 HCl 0.355 0.186 1.91 K2SO4 0.458 0.186 2.46 CH3COOH 0.188 0.186 1.01,可以看出,产生的偏差有以下规律: A2B(AB2)强电解质AB强电解质AB弱电解质非电解质,3.2 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水溶液中的单相离子平衡一般分为酸、碱的解离平衡及配离子的解离平衡两类。,根据解离度的大小,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两类。强电解质在水中

13、全部解离,而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解离,大部分仍以分子形式存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解离平衡。,3.2.1 酸碱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1. 酸碱的概念 按先后次序,酸碱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种: 酸碱电离理论(阿氏水离子论) 在水溶液中解离时所生成的正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是酸;所生成的负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是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 + OH = H2O。,酸碱电离理论的缺陷: 把酸、碱的定义局限于以水为溶剂的系统。,无法解释NH3、Na2CO3均不含OH,也具有碱性。,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物质都是碱。,酸、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酸给出质子后可以

14、再结合质子,因此酸给出质子后就变为碱: 酸 质子 + 碱 (质子给予体) (质子接受体),如在水溶液中 HCl(aq) H+(aq) +Cl-(aq) HAc(aq) H+(aq) +Ac(aq) NH4+(aq) H+(aq) +NH3(aq) HCO3-(aq) H+(aq) + CO32-(aq) Al(H2O)63+ H+(aq)+ Al(H2O)5(OH-)2+ 酸 质子 + 碱,共轭酸碱概念,酸与对应的碱的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称为酸碱共轭关系。酸失去质子后形成的碱被称为该酸的共轭碱;碱结合质子后形成的酸被称为该碱的共轭酸。共轭酸与它的共轭碱一起称为共轭酸碱对。例如:,酸碱质

15、子理论扩大了酸碱的范围,它比电离理论更广泛,其酸碱的定义只以H+为判据,与溶剂无关,可以解释NH3、Na2CO3以及NH4Cl等的酸碱性。,两性物质: H2O, HCO3 (所有酸式根) 无盐的概念: NH4Cl (酸碱复合物),酸碱质子理论是概念的一场革新:,酸碱电子理论,凡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是酸,凡能给出电子对的物质是碱,也称为路易斯酸碱理论。 H + OH = H2O 酸 + 碱 = 酸碱加合物,(1) H3BO3 H+ + H2BO3 (错误) H3BO3 + H2O B(OH)4 + H+ (硼酸是路易斯酸),Cu2+ + 4NH3 Cu(NH3)42+ 深蓝色 酸 碱 加合物 酸碱电子理论摆脱了酸必须含有H的限制,包括的范围更广。,2. 酸碱离子平衡及pH计算,除少数强酸、强碱外,大多数酸和碱溶液都存在解离平衡,其平衡常数称为解离常数Ka或Kb,其值可由热力学数据求算,也可由实验测定。,同类型弱酸(碱)的相对强弱可由解离常数值的大小得出,如HF(3.5310-4)和HAc(1.7610-5)均为一元弱酸,但HF的酸性比HAc强。 HF,H2SO3,HNO2,H3PO4 一般称为中强酸。,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 HAc(aq) = H+(aq) + Ac(aq),一元弱酸和一元弱碱的电离,设一元弱酸HA的浓度为c, 解离度为 HA = H+ +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