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45325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6.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专题报告,护理1班 制作者:徐冯航 俞丽央 张岚 孙芳云 李倩倩 严佳妮,选择背景,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调查目的,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

2、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调查方法,1、文献法 2、经验总结法 3、问卷法,基本流程及工作分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心理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定位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我们的心得体会,大学生就业的现状,1.通过调研发现,即便是最保守的估计,还是至少有40%的2009届毕业生没有找到工作,调查就业率要比官方公布的68%低不少。 2.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届和往届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一共有710

3、万人。今年650万-700万的2010应届毕业生,加上2009届300多万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在2010年大学生就业年度涌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史无前例的千万人。 3.根据介绍,每年的10月到12月上旬都是大学毕业生最主要的招聘季,500强等知名外企和大型国企都会在10月开始进入各大高校,将金字塔尖上的学生招为己用。在春节过后的二三月份,则是大学毕业生的另一个招聘季,中小企业是这两个月内的招聘主力,大部分能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会在这期间落实岗位。 4.同样的调查发现,除了少数名校毕业生起薪基本保持不变,企业给2010届大学毕业生开出的起薪,要比2009届毕业生整体下降了5%-10%。在

4、一些中小城市,大学生毕业生起薪还不足1000元。 5.眼下的就业市场有两种现象引人关注,一是大学生“就业难”与“技工荒”并存;二是大学生“找工作难”与用人单位“招人难”并存。这些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结构供需不等的矛盾。,continue,2004-2010年全国大学生毕业及待业数量(比例),返回,就业难的原因分析,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5、。 四是近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我省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五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换言之大学的教学文化氛围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的理论范畴,培养观念主要在树立学生的创新思维理论层面上,具体实践需要学员到企业中去获得,而企业的需求观念则是希望能够做到大学生“招之即用”,这样可以很大的缩减培养成本。,返回,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及分析,以下通过举例介绍我们的大学

6、生对就业是如何规划的。 对于他们的想法我们的理解及建议。,第一个故事:不做本专业太浪费了,小新是一个大四的学生,今年生物工程本科毕业,他在大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但是成绩还不错。另外,由于做了两年的培训助教,他拥有一定的沟通授课能力。但是大四的时候,他还是选择去做自己的与业,因为他觉得自己学了四年,不做太浪费了。而且连本专业都找不到工作,其他的更加不可能啦,这应该是最保险的方式吧。,冒险尝试一下那些高要求的工作会有意外收获! 把面试当成是一个学习机会!,第二个就业故事: 一旦找到我真正热爱的,小静今年已经毕业一年了,但是她还是提不起精神来投入一份工作。在她毕业的时候,也有一些公司抛

7、来橄榄枝,但是她觉得那不是她特别喜欢的,所以都拒绝掉了。一年下来呆在家里,看着同学们开始有所成长,有的创业,有的找好的工作,有的成为了公务员,自己也越来越消沉。妈妈很着急问她:你到底喜欢什么?,理解沉没成本 放弃那些你不要的东西吧!,第三个就业故事:诚实也有错吗,从第一次在大学听到一个做市场的师姐讲座开始,小英就深深喜欢上了这份工作,他决定要尝试一下。但是在毕业的时候,他找遍了所有的公司,他们全部都要有“工作经验”,有“沟通不表达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的人。所以过去了两个月了,他还没有投出去一份简历,因为他达不到公司的要求,同学劝他无论如何试试看。但是小英觉得自己应该诚实,我的诚实有错么?

8、,等待不会等到热情,但行动会,第四个就业故事:完美的工作,小讯的梦想是当一名职业规划师!帮助别人找到梦想的工作,这个感觉太好了!但是他问过很多机构,都回答说,他们现在不招本科生,本科生来了只能从行政助理做起。小讯觉得心有不甘,所以他准备考一个心理学的研究生,希望自己有更高的起点。但是前几天听说一个心理学硕士毕业的师姐,她还是要从助理做起。为什么我就不能选择一份完美的工作呢?,完美的工作是通过不完美的路径达成的! 两点之间最近的不是直线!,第五个就业故事:做好完全准备,小莲准备托福考试已经2年了,自从她决定出国以来,她就开始背单词,练习听力、写文章,从来没有停过。眼看就要毕业,出国的最好时机已经

9、过去,小莲连一次模考都没有考过,因为妈妈告诉她,要做好所有的准备才开始行动。她一方面害怕现在考成绩会不好,一方面又觉得这样下去何时才是个头?,坏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三分之一,返回,就业定位及其分类,待遇定位 地区定位 职业定位 定位小结,待遇定位,专家称:“我们不是用钱来衡量自己,而是要把自己的期望值与自己的水平和能力相结合,避免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其实这一点上,学生也在逐渐适应,降低自己的就业底线,这是很正确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毕业后我们没有工作,生存都出问题的情况下,还如何谈发展、谈未来?在当前受金融危机等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像很多建筑行业公务员等职位都有相对的削减,部分企业的薪酬、待遇

10、等都会有所下降,我们应认识到当前的形势,给自己一个合理、合适的待遇定位。”,返回,地区定位,客观上讲,北京的就业机会确实很多,但同样就业的人数也很多。高学历的人才跻身激烈的就业市场,所谓万军难过独木桥。因此我们不妨拓宽自己的眼界,着眼一些其他城市的就业岗位。没有必要非留在北京,很多地方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等我们去开拓。国家的政策对这些工作岗位的扶持也是很大的。,返回,职业定位,专家说:“大学生想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是求职方向和求职目标。“田忌赛马”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大学生要善于用自己的优势去和别人竞争。投放简历前,我们应问问自己,我期望找到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为什么要找这

11、份工作?我的能力、性格等是否胜任这项工作?明白了这些问题,很自然的就会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应聘,也会大大地提升我们的竞争力 。在毕业前的最后一年,就是大学生最好的实践年,选择的实习和兼职要和自己未来的就业相结合,效果事半功倍。我认识一位北语的学生,大二时就通过实习获得了两家用人单位的认可,他也称就是自己入学时就期望能做翻译,两年多一直在这方面下功夫,效果很明显,大三时就有单位对他有接收的意向了。因此,职业的定位是大学生找到自己优势和兴趣爱好最直接的方式的,也是提高竞争力的手段之一。”,返回,定位小结,由于大学的教育体制需要变革则需要很长的周期,因此这样的观念差距很难在短期内消除,大学毕业生就必须

12、只能依靠自己尽早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积极参加职业教育,缩短和企业需求之间的需求距离,从而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大学生择业中常见心理问题,1择业自卑感 2择业焦虑 3择业嫉妒心理 4盲目攀高心理 5消极依赖心理 6茫然心理,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1、择业自卑感 自卑是一种缺乏自信心的表现。在择业问题上,自卑感强的人表现为对自己的潜能优势缺乏了解,缺乏自信心,这是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的消极心理。部分大学生过低地估价自己,总是自惭形秽,自己看不起自己。在择业过程中自己拿不定主意、犹豫、退缩、信心不足,对自己能胜任的工作不敢说“我能行“,而总是“试试看“,当遇到几次求职挫折后,更是萎靡不振,自我封闭。

13、,返回,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2、择业焦虑 毕业分配制度改革使大学生求职择业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拓宽了大学生职业选择面。而对职业选择自由度越大,职业选择行为的责任越重,择业心理压力便越重。有的同学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录用程序(如笔试、口试、面试、心理测试)而感到胆战心惊;有的因性别、学历层次等而不敢大胆求职;有的因自己学习成绩不佳烦恼;有的因自己能力低而紧张。毕业前夕,过度焦虑,如不能在一定时间内化解,则会严重影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甚至造成择业失败。,返回,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3、择业嫉妒心理 择业嫉妒心理就是在求职过程中对他人的成就、特长或优越的地位等持

14、既羡慕又敌视的情绪。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嫉妒心是市场经济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的以极端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有害心理。这种心理的主要特征是把别人的优势视为对自己的威胁,因而感到心理不平衡,甚至恐惧和愤怒,于是借助贬低、诽谤以至报复的手段来求得心理的补偿或摆脱恐惧和愤怒的困扰。在求职问题上嫉妒心理表现如看到别人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或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时,产生羡慕,转而痛苦,又不甘心的心态。甚至为不让他人超越自己,而采取背后拆台等不良手段。他人成功了则说风凉话、讽刺挖苦、造谣中伤以发泄自己的恼怒。在择业中嫉妒心会使人把朋友当对头,使朋友关系恶化,人际关系紧张,当然也影响求职的顺利进行。,返回,大学

15、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4、盲目攀高心理 大学生求职择业时盲目攀高,即对主客观条件的估量不够准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素质和条件,一心追求大城市、高报酬、条件好的用人单位。由于没有正确地认识自己,自我评价过高,认为自己是德才兼备,所以求职中不肯“屈就“,对稍有不对胃口的用人单位就抱着拒绝的态度,结果是机会错过,难以择业。或者是毕业生没有调整好自己的择业心态,只是想找待遇或工作条件最好的单位,而不顾自己的专业或自己的某些缺陷是否适合这一行业。,返回,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5、消极依赖心理 在择业过程中,一些大学生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面前顾虑重重,不能主动地参与就业市场的竞争,向用人单位展

16、示自我、推销自我、依赖自身的努力去赢得用人单位青睐,而是寄希望于学校、地方就业主管部门、家庭,或静候学校和地方的安排,或依靠家长去四处奔波,缺乏择业的主动性,等靠思想和依赖心理严重,使自己在就业中处于劣。,返回,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6、茫然心理 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在历经十余载寒窗苦读之后,渴望在社会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发挥才能的位置,但自己究竟能够做什么心里却不清楚。部分大学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一般用人单位不屑一顾;还有一些大学生过低估计自己的水平,对自己缺乏自信,优柔寡断,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我,从而坐失良机。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在就业的过程中,都容易引起大学生职业定位的偏差,出现好高骛远或者悲观失望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就业的选择。,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2、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 3、家庭因素的影响 4、就业指导工作的滞后,图就业模式,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择业观念滞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学生分配制度被彻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