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338953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精]第二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4/24,陈强,第二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制作人:陈 强,1,2019/4/24,陈强,第二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性;少数民族传统体 育文化的民族性;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1、全球化带给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机遇2、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问题3、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对性的成因1、社会形态2、地理因素3、宗教祭祀。,2,2019/4/24,陈强,第一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性,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相对性 中国

2、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在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也因其民族习俗、气候特点和人口分布的不同等因素使得各民族的传统体育内容色彩斑斓,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这正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对性的体现。 文化的相对性是世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必然,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使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从文化深层意义上说,不同的民族其价值标准都存在着相对性,彼此之间有一定的差别。各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都存在这种相对性,它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各民族所处的

3、地域的影响。,3,2019/4/24,陈强,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居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一定的地理环境必定会产生相应的生产、生活技能和社会风尚,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形式正是从体育的侧面反映了该民族所处地区的生产、生活技能和社会风尚。 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对性的存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区域性差异明显。比如,南方水网纵横,多开展水上运动;北方冬季寒冷,万里雪飘,是开展冰上活动的理想场所;山区适宜登高,平原擅长骑行;又比如,南方各民族体育大多以集体项目为主,北方各民族的体育活动以个人为主;南方各民族的体育活动重视生活情趣,北方各民族的体育活动更重视力量的较量;南方各民族在祭祀仪式

4、中多有体育内容,而北方各民族则习惯将体育活动融于平常生活中。,4,2019/4/24,陈强,少数民族体育是民族文化的综合体现,很多体育项目都是本民族所特有,有时不乏几个民族都开展同一项目,但即使是这样,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规则,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传统体育形式。以摔跤为例,蒙古族、苗族和彝族的传统体育活动中都有摔跤,但蒙古族的摔跤比赛采用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一局定胜负,以膝盖以上任何部位触地为输,主要以腕力和腿的技巧取胜;苗族的摔跤实行三局二胜制;彝族的摔跤以设擂台的方式举行,主要采用下绊、缠腿、过胸摔等动作,并在摔跤前后有彝族姑娘伴舞助兴。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现出一定的区域趋

5、势,它具有比较鲜明的相对性。,5,2019/4/24,陈强,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对性的成因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对性是由各民族的习俗、气候特点、人口分布等因素形成的,归根结底是由各民族的地域特征或者说区域特征决定的,它包括其独特的社会形态、地理、宗教祭祀等因素。 1、社会形态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据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共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在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还建立了1173个民族乡,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补

6、充形式。民族区域自治使得区域民族文化能得到充分表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四年一度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正是各少数民族弘扬自己民族文化特色的场所,各民族也因此增强了民族凝聚力。,6,2019/4/24,陈强,但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少数民族体育在各自的区域里独自发展,加之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各有不同,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总体说来,在当时,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形态大致有四种类型,有的民族实行封建土地所有制,包括当时发展水平与汉族差不多并与汉族交往比较密切的民族,比如壮族、满族、朝鲜族等;有的民族的社会发展水平还停留在原始公社制阶段,比如云

7、南边疆的独龙族、怒族、布朗族、哈尼族等;有的民族仍处于奴隶制社会,比如四川的彝族;还有的民族,比如西藏大部分的藏族实行着封建领主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是烙上了各自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的印记,不同的社会形态带来了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在带有原始公社制阶段残余的社会形态下,少数民族体育的活动形式和方法都比较简单,并且基本上都和生产劳动、生活技能、军事技能相关。以怒族为例,划猪槽船(独木舟)、溜索等是典型的和生产劳动、生活技能密不可分的运动。猪糟船在平日是怒族人民过怒江使用的工具,在他们的“仙人节”上则是竞渡的工具;溜索则是在水流湍急,猪槽船等工具使用不了时必须采用的一种交通方式。,7,2

8、019/4/24,陈强,相比起带有原始公社制残余的社会形态,奴隶制的社会形态有了很大的进步,少数民族体育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已经部分脱离了生产劳动、生活技能,开始有了一些娱乐项目,如彝族的耍龙、耍狮,甚至开始有了对抗性的集体运动,如云南易门地区流行的青木咱拉(踢“鸡毛球”,和今日的毽球很相似,球用数根鸡毛缠在布头上制成,比赛设有中线,以球落在到对方界内为胜),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进行比赛。 与封建领主制的社会形态相对应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则绝大部分已经脱离了生产劳动、生活技能甚至是战争乃至宗教活动,逐步成为独立的休闲娱乐活动,因此很多项目的动作技能和比赛方式都开始复杂化,,8,2019/4/24

9、,陈强,在封建地主所有制社会形态下,体育运动成为了一种相对比较独立的文化形态,体育项目几乎都是供人们娱乐、健身、休闲时所用,有的项目还具备了很强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比如,满族的“尼楚赫”(珍珠球)对运动员的战术意识和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壮族的“抢花炮”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尤其对力量、耐力、速度、灵敏程度和意志力都有一定的要求,二者都因其比赛的激烈和极具观赏性而经成为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备受关注的比赛项目。从体育项目所使用的器械来看,一些项目所使用的器材尤其是北方民族使用的冰上器材和南方的秋千、陀螺等已经制作得十分精细,具备了比较高的制作工艺。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起源于生产实

10、践,正是由于在当时各少数民族所处的社会形态不同,因此各民族形成的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发展程度有所不同,才会出现有的民族的体育活动和生产劳动息息相关,有的民族的体育活动已经脱离了生产劳动开始向更高一级发展这样的状况,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9,2019/4/24,陈强,2、地理因素 中国地大物博,地域辽阔,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北方民族以游牧为业,南方民族以渔耕为生的格局,各民族的体育也因受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而向不同的项目发展。游牧民族在游牧狩猎的过程中,为驯服牲畜、捕捉野兽,就必须要擅长奔跑、投掷、射击,由此产生了射箭、骑马、赛马、摔跤等项目;渔耕民

11、族则为了捕鱼、耕种则由此产生了划龙舟、打扁担、捉水鱼等项目。 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南方、西北、西南等地区。具体来说,我国东北地区江河纵横,不少少数民族正是生活在江河湖海和深山林海之中,以采珍珠、狩猎、采集等为生,这决定了他们体育活动的特征,满族的珍珠球、达斡尔族的赛马、鄂伦春族的斗熊等项目都能体现出这种特征;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季时气候寒冷,冰雪覆盖大地,因此为开展冰雪活动提供了很好的场所。,10,2019/4/24,陈强,满族的冰嬉、达斡尔族的滑雪、赫哲族的赛狗爬犁正是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南方气候温和、江河众多、水源相当充足,因此居住在南方的众多民族的体育活动多和水有

12、密切联系,如苗族、白族的龙舟竞渡、瑶族的踩独木滑水、侗族的踢水等;西北地区以沙漠、草原、高原为主,大部分少数民族从事畜牧业,因此体育活动多离不开马、骆驼等,运动项目也带有浓郁的草原特色,如哈萨克族的姑娘追、蒙古族的打布鲁、维吾尔族的赛马等;西南地区地势陡峭、山高水深、道路崎岖,因此生活在此的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都带有山地特色,如怒族的溜索、苗族的爬花杆、侗族的抢花炮等。,11,2019/4/24,陈强,由于受到地因素的影响,各少数民族的人们也受到了地理环境的熏陶,表现出了一定的地域性性格特点。这种性格的形成使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活动内容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体育活动大都以

13、群体活动为主,注重参与,这是由于南方地区人口密度较大,人群交往比较频繁,因此人们习惯以集体的力量解决困难,看重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和协调沟通,如“抢花炮”、“赛龙舟”、“舞龙狮”、“板鞋竞技”等项目;北方民族的体育活动更多的凸显出个人色彩,如“赛马”、“摔跤”、“跳板”、“秋千”等,这是由于北方和南方相比地广人稀,各民族的生活往往以个人为中心,性格比较独立。,12,2019/4/24,陈强,3、宗教祭祀 宗教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与之有着互相影响。由于不同民族所信奉的宗教有所不同,因此宗教对各民族体育活动内容的影响

14、也不一样,表现出了一定的区域特征。 西藏、四川、云南一些藏区地区人民信奉藏传佛教,他们的游泳运动的起源正是受佛教倡导沐浴的影响,佛教认为信徒进行沐浴免除疾病和罪恶,押加运动则也是受佛教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藏族人民将大象奉为吉祥之物,崇尚大象力大无穷,因此“大象拔河”应运而生;白族、彝族、瑶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大多信奉道教,将道教崇拜的神灵归入本民族的神灵中,壮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上刀山”就是当时道教的典型法事。,13,2019/4/24,陈强,很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也与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原始的宗教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三种形式。在原始社会,人类由于对许多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和恐

15、惧, 因而产生了万物都是受神灵主宰的观念,原始人类常采用各种形式来感动自然力量,如“剽牛祭天”便是独龙族对大自然崇拜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则表达了人们对鬼神的虔诚、畏惧和对祖先的尊重的心理。白虎是土家族的图腾物,在土家族的武术中,有很多动作在名称上和白虎相关,如白虎掏心、白虎跳岗等。土家族人为了得到神灵的庇护,还在一些武术的器械上雕刻白虎。很多少数民族在祭祀活动中,他们逐渐用舞蹈、竞技、角力来进行祈祷,娱乐神祗, 祈求庇护,而形成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身体活动形式,尤其是兼有体育和艺术双重性质的舞蹈, 一直延续至今,如土家族的“摆手舞”、基诺族的“大鼓舞”、瑶族的“黄泥鼓舞”。,1

16、4,2019/4/24,陈强,由于受所处地域的影响,有时,在几个或者多个少数民族地区都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其开展时间、所需器具的制造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以龙舟竞渡为例,由于全国各地存在时差,耕作习惯也有不同,因此呈现出不一样的特色。如傣族的龙舟赛是傣族“泼水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每年公历4月13至15日举行,所用龙舟用木头制成,长约40米,宽约1米,每船50人,龙头4人压船引道,船尾4人掌握航向;白族的划龙舟则在每年农历八月初八的“耍海会”上举行,每船各10名男女,船中间站一人指挥,船头站乐手,船尾站锣手;苗族的龙舟则由三根杉树挖成槽形捆绑并排捆绑而成,中间的船称为母船,左右两侧的船称为子船。,15,2019/4/24,陈强,第二节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民族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既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也不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通行的体育运动形式,其中的民族性正是反映了创造这种体育运动形式的民族的群体性格。许多民族的体育运动形式在经历了几百甚至几千年的传承后,与其它民族传统体育的某些因素不断融合或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与演化,但是它始终保留着初始创造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