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药物化学课件-生物碱课件

超****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46.50KB
约48页
文档ID:88336932
药物化学课件-生物碱课件_第1页
1/48

生物碱,Alkaloids,第一课件网 ( ),1. 生物碱的含义 来源于生物界的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一、 概述,,特点: ① 含有氮原子(N 原子大多在环内,也可以在环外) ; ② 大多有碱性; ③ 来源于生物,具有强烈的生物活性麻黄碱,咖啡碱,小檗碱,秋水仙碱,在植物界分布广泛,主要是高等植物 1)双子叶植物:如毛茛科、罂粟科、茄科、防己科、小檗科; 2)单子叶植物:如百合科、石蒜科; 3)裸子植物:如麻黄科、红豆杉科、三尖杉科; 4)菌类植物:如麦角菌科2. 分布,第一课件网 ( ),3. 存在形式,1)绝大多数以盐形式存在(常与有机酸成盐,如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等); 2)少数碱性弱的生物碱一般以游离态存在,如酰胺碱; 3) N-氧化物(极少数)氧化苦参碱,4. 生物合成途径—氨基酸途径,分类依据: 1) 来源分类 2)化学分类 3)生源结合化学分类(现最常用),二、生物碱的分类,,(一)来源于鸟氨酸的生物碱 1. 吡咯类生物碱:,吡咯 四氢吡咯,水苏碱,,2. 莨菪烷类( 托品烷类)生物碱,莨菪碱(阿托品),莨菪烷,莨菪醇的有机酸酯,3. 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吡咯里西啶,大叶千里光碱,(二)来源于赖氨酸的生物碱 1. 哌啶类:,槟榔碱(槟榔),烟碱(烟草),毒芹碱,哌啶,吡啶,,2.吲哚里西啶类:,吲哚里西啶,一叶萩碱,3. 喹喏里西啶类:,喹喏里西啶,苦参碱,氧化苦参碱,N不在环内,麻黄碱,(三)来源于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生物碱 1.苯丙胺类生物碱:,,第一课件网 ( ),2. 异喹啉类生物碱 (1)简单异喹啉类,(2)苄基异喹啉类,罂粟碱,(3)双苄基异喹啉类 2分子苄基异喹啉通过醚键结合而成,蝙蝠葛碱 (北豆根),,粉防已甲素 R=CH3,粉防已乙素 R=H,(4)小檗碱类和原小檗碱类 可视为2分子异喹啉稠合而成,延胡索乙素 (L-四氢巴马亭),小檗碱(黄连素),原小檗碱型,小檗碱型,(5)吗啡烷类,青风藤碱,吗啡烷,(四)来源于色氨酸的生物碱(吲哚类生物碱) 1.简单吲哚类:,吲哚,靛青苷,,2. 色胺吲哚类:,色胺,吴茱萸碱,3. 半萜吲哚类: 色胺构成的吲哚衍生物上接1个异戊二烯单位,麦角新碱 (麦角),4. 单萜吲哚类: 色胺接1个单萜,利血平,(五)萜类生物碱,单萜类生物碱:猕猴桃碱、龙胆碱(龙胆科) 倍半萜类生物碱:石斛碱(石斛) 二萜类生物碱:乌头碱(乌头、附子) 三萜类生物碱:少,,(六)甾体类生物碱,如藜芦胺碱,,第一课件网 ( ),三、 生物碱的理化性质,(一) 性状 多为结晶性固体,无色,味苦。

特:1) 一些小分子的生物碱如烟碱、槟榔碱等,在常温 下为液体; 2)大多无色,但分子中有较长的共轭体系并有助色团存在时,颜色加深; 如小檗碱和蛇根碱显黄色,小檗红碱显红色 3)有些味甜,如甜菜碱小檗碱,四氢小檗碱,(二) 旋光性 大多生物碱是手性分子,具有旋光性,天然产物多为左旋 1) 旋光性受溶剂、pH等影响: 如麻黄碱在氯仿中呈左旋,在水中呈右旋; 烟碱在中性条件下呈左旋,在酸性下呈右旋; 2)生理活性与其旋光性有关,通常左旋体的生理活性比右旋体强(如仅左旋去甲乌头碱有强心作用)三) 溶解性 1. 游离碱 亲脂性生物碱:叔胺碱、仲胺碱; (不溶或难溶于水,易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如苯、乙醚、氯仿和甲醇、乙醇中); 亲水性生物碱:季铵碱、生物碱氮氧化物;(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中,不溶或难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2. 生物碱的盐 类似于亲水性生物碱,一般不溶于氯仿,可溶于水 可分为有机酸盐和无机酸盐,无机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于有机酸盐3. 特殊情况 既溶于亲脂性有机溶剂,也可溶于水:一些小分子的 生物碱和液体生物碱 两性生物碱:含有酚羟基或羧基的生物碱 含隐性酚羟基者,如汉防己乙素。

具有内酯或内酰胺结构 特殊生物碱盐 A. 难溶于水:如盐酸小檗碱、草酸麻黄碱; B. 溶于氯仿:如盐酸奎宁吗 啡 R=H 可待因 R=CH3,,粉防已甲素 R=CH3,粉防已乙素 R=H,(四)生物碱的检识,1. 沉淀反应 1)原理 在酸水或酸性稀醇中,沉淀试剂与生物碱盐生成更大分子的难溶于水的复盐或络合物 2)常用沉淀试剂: ① 重金属盐 碘化铋钾试剂(KBiI4) 橘红色沉淀 碘-碘化钾试剂(KI-I2) 红棕色沉淀 碘化汞钾试剂(HgI2-2KI)类白色沉淀,③ 酚类 苦味酸或鞣酸 均生成黄色沉淀 ④ 复盐 雷氏铵盐 NH4[Cr(NH3)2(SCN)4] 生成红色沉淀或结晶,② 酸类 硅钨酸试剂(SiO2.12WO3) 乳白色沉淀,3)生物碱沉淀反应的应用 A 检识是否存在生物碱 一般需选用三种以上的沉淀试剂进行反应,如均有沉淀反应,可判断为阳性结果 B 用于生物碱的分离纯化 如雷氏铵盐常用于分离纯化季铵型水溶性生物碱 C 薄层或纸层色谱的显色剂 如改良碘化铋钾试剂,在薄层上呈现桔红色斑点,4)操作注意: ① 沉淀条件:稀酸水溶液或稀醇中,生物碱成盐状态; ② 假阴性结果:仲胺碱如麻黄碱沉淀反应阴性; ③ 假阳性结果:因为中药中某些非生物碱物质也能与沉淀试剂产生沉淀反应,如蛋白质、多肽、鞣质等,因此在制备供试品溶液时,须净化处理除去这些物质,避免其干扰而导致错误结论。

2. 显色试剂 专属性强—针对单一化合物,1)麻黄碱+CS2 +CuSO4 橘红或黄色沉淀,,2)含少量甲醛的浓硫酸 吗 啡 紫红色 可待因 蓝 色,第一课件网 ( ),(五) 碱性,1. 碱性产生的原因 氮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对能接受质子而显碱性 2. 碱性强弱 1)用其共轭酸的PKa值来衡量; 2) PKa值越大,碱性越大; pKa 11强碱 7~11中强碱 2~7弱碱 2极弱碱,3. 影响碱性大小的因素,1)N原子本身的杂化方式 碱性 SP3SP2SP,哌啶 四氢异喹啉 脂肪胺 吡啶 异喹啉 氰基,如烟碱中的两个氮:,2)电性效应(影响氮原子上未共用电子云密度的分布,而影响其碱性大小) ① 诱导效应 供电子诱导效应(如烷基等): 使N上电子云密度增多,碱性增强 (CH3)2NH CH3NH2 NH3 PKa 10.70 10.64 9.75,吸电子诱导效应(如芳环、酰基、醚氧、双键、羟基、羰基、酯基等):降低N上电子云密度,使碱性减弱可卡因 托哌可卡因,,② 共轭效应 A 苯胺型:苯胺的碱性( pKa 4.58)比相应的环己胺( pKa 10.14)弱的多; B 酰胺型: 碱性极弱,几乎呈中性。

C 胍类:接受质子后形成季铵离子, 呈更强的p- π共轭, 具有高度的共振稳定性, 显现出强碱性综上所述,碱性大小顺序为: 胍类季铵碱脂肪胺吡啶型生物碱苯胺型生物碱酰胺型生物碱,例: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大小,3) 空间效应(或立体效应)的影响 基团阻碍N给出电子则碱性减小;阻碍p-π共轭则碱性增大莨菪碱 东莨菪碱,4) 分子内氢键(若结构中N附近存在羟基、羰基等取代基团,并处在有利于同生物碱共轭酸分子的质子形成分子内氢键缔合,此时共轭酸较稳定,碱性增强),和钩藤碱 异和钩藤碱,,麻黄碱共轭酸(稳定性差) pKa9.58(碱性弱),伪麻黄碱共轭酸(稳定) pKa9.74(碱性强),四、 提取与分离,(一)提取 1 溶剂法 1) 水或酸水提取法 2 )醇类溶剂提取法 3 )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法 可将生物碱分为脂溶性生物碱(酸水提取、醇类提取、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和水溶性生物碱(沉淀法、溶剂法)两部分提取第一课件网 (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