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34186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10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学-第二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ppt(1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科护理学,学习要求,掌握 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护理(诊断、措施); 熟悉 常见疾病的病因、诊断及处理原则; 了解 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绪 论,了解: 外科护理学的范畴、发展。 外科护理学的学习方法。 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教学目的】,外科学:就是研究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等五大类疾病的诊断、预防以及治疗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外科手术方法去解除病人的病原,从而使病人得到治疗。 内科学:是利用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其重点是诊断及治疗。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几乎是所有其他临床医

2、学的基础,亦有医学之母之称。内科学是临床医学中的核心学科,临床医学的共性诊断与治疗思维,集中表达在内科学中;且在临床实践中,内科疾病也最为常见,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程。其内容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它既有自身的理论体系,又与基础医学密切相关,其诊疗原则与方法亦适用于其它临床各科。,外科护理学研究的范畴,外科护理学是以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及护理学基础理论与技术为基础的一门应用学科,其中必然地涉及了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和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知识。 外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患有创伤、感染、肿瘤、畸形、梗阻及结石等各类疾病的病人。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何配合医生对这些病人进行治疗;如何根据病人的身心

3、、社会和精神文化等需要,以健康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外科护理学研究的范畴,外科护理学的任务已从治疗疾病扩展到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外科护士的工作场所已从医院扩展到社区和家庭。外科护士在这些场所为服务对象(包括病人和健康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参与各种疾病的普查,协助病人组织各种社团,定期对病人进行康复、保健指导或提供咨询,到学校、工矿、企业和地段等开展卫生宣传教育等。,外科护理学发展简史,1、外科护理学形成的历史轨迹 中国的古代医学理论以中医学为主。古代外科学的起源虽不十分清楚,但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有用石器治疗伤病的记载,至商周时代已有对人体解剖的描述,更有扁鹊、华佗

4、用酒或麻沸散作麻醉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期间的发展过程漫长、曲折。由于社会生产力等因素的限制和封建迷信的制约,古代外科学以诊治伤病为主,多为浅表疮、疡和外伤,几乎未认识“护理”一词;再加上女性在社会地位中的低下,即使参与“护理”,也仅仅限于生活照料。,尽管外科护理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但早在1958年,首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抢救和1963年世界首例断肢再植在我国获得成功,充分体现了我国外科护理工作者对外科护理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科学得以快速发展;逐渐改观和发展了外科学。百余年来,除了外科技术的普及,更是拓展了新的领域,如心血管外科、显微外科、器官移植、微创手

5、术、肠内外营养治疗等;相应的医疗器械,如体外循环机、体外超声碎石机、人工肾、内镜、人工呼吸机等不断推向临床。此外,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亦大大提高了外科疾病的诊治水平。在现代外科学的广度和深度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和促进了现代外科护理学和护理理念的发展。,2、外科护理学的萌芽状态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随着文化、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医学基础和临床治疗学的研究得以启动。17世纪以后,随着人类对自然现象的揭示,使医学科学逐渐摆脱了宗教和神学的影响,认识到疾病是外来因素和内在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的结果;西方外科学也进入初步发展的阶段。在早期的外科实践中,手术疼痛、伤口感染等曾是妨碍外科学发展的主要

6、因素之一。直到19世纪中叶,相关基础学科,如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以及实验外科学等学科的建立,为外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无菌术、止血、输血、麻醉镇痛技术的问世,使外科学的发展得到飞跃。与之同期,弗洛伦斯南丁格尔在军队中看护伤病员的过程中,通过实践认识到观察和护理的重要性,以极有说服力的数字和惊人的业绩充分证实了护理工作在外科疾病病人治疗过程中的独立地位和意义,并由此创建了护理学,并延伸出外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形成阶段,早期,以疾病为中心;此期的特点为护理对象是病人,护理场所是医院,护理方式是执行医嘱并完成护理操作。 20世纪50-70年代, (WHO)提出的“健康”新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

7、身体上的疾病和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理念,使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护理工作的重点从疾病护理转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此期的主要特征是护理除了各项技术性操作外,护士承担着多种角色:除了是护理者,同时也是教育者、研究者和管理者。,外科护理学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基于疾病谱和健康观的改变,wH0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战略目标极大地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使护理对象从病人扩展到对健康者的预防保健,工作场所从医院延伸至家庭和社区,护理方式是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护士的职能更趋多样、全面。,外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8、1、道德修养 道德情感,忠于职守,诚实可信,热爱病人,保护隐私,坚持原则,宽容态度。 2、身心修养 健康体魄,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吃苦耐劳,善解人意,通情达理,融洽关系,会合作,职业情感,保持旺盛精力,创造良好氛围。 3、文化修养 科学精神,获取新知识能力,终生学习,表达透出职业的文雅气质。 4、专业修养 着装整洁,举止端庄,动作利索,面带微笑,称呼得体,语言礼貌,态度和蔼,塑造形象,满足病人需求,知识和技能扎实,注重科学研究。 5、法律修养 法律意识,执行政策,遵纪守法,维护病人和单位利益,树立良好职业形象。,第二章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 病人的护理,目的要求,掌握 常见水钠代谢紊乱的类型、

9、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钾代谢紊乱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酸碱平衡失调的类型、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体液失衡病人的护理措施。,熟悉 正常体液的组成、分布及调节。 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病因。 了解 人体对水钠代谢紊乱、钾代谢紊乱、酸碱失衡的调节机制。,体液组成及分布,体液主要成分 是水和电解质 含量 因年龄、性别、肥胖程度而不同 组成 占体重 细胞内液(男 40% 、女35%) 细胞外液20% 组织间液15% 、血浆5%、 电解质组成 细胞外液 Na+ 、Cl - 、HCO3- 、蛋白质 细胞内液 K+、Mg2+ 、 HPO3-、蛋白质,体液平衡和调节,水的平衡,正常成人每日出入水量 摄入

10、量 排出量 摄入量(mL) 排出量( mL ) 饮水量 1500 尿量 1400 食物 700 汗水 100 代谢氧化生水 200 皮肤蒸发 350 呼吸道蒸发 350 粪中水分 200 总量 2400 2400,电解质平衡,Na+的代谢 健康成人日需量59g 食物提供:Na6-10g/ 24h 肾排出量:100140mmol(3g)/24h,粪便排出 10mg/24h。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不排”。 K+的代谢 健康成人日需量23g 多进多排,少进少排,不进也排。,体液平衡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内分泌系统和肾调节,水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 口渴感 抗利尿激素 饮

11、水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渴感的作用 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水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丘脑-垂体-抗利尿激素系统 口渴中枢抑制 抗利尿激素 饮水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量,醛固酮的作用(排钾保钠) 细胞外液(尤其循环血量) 肾素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 肾上腺皮质醛固酮的分泌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保钠 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 尿量 循环血量,抑制,下丘脑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系统 恢复和维持体液的正常渗透压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恢复和维持血容量,酸碱平衡及调节,人体依靠下列三方面来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二)肺的调节作用 肺是通过控制呼吸频率和幅度呼出CO2的量来调节血中的挥发性酸(碳酸)浓度 (三)

12、肾脏的调节作用 (1)H+-Na+交换 (2)HCO3-的重吸收 (3)分泌NH4+排出 (4)排泌有机酸,水和钠代谢紊乱,-等渗性缺水 -低渗性缺水 -高渗性缺水 -水中毒,等渗性缺水,定义 外科最常见,水、钠等比例丧失,血清钠和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于正常范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血清钠135-150mmol/L。 常见病因 1、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大量呕吐、肠瘘等 2、体液丧失于第三腔隙急性腹膜炎、肠梗阻等 3、大面积烧伤等。,临床表现 缺水症状、体征: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少尿,但不口渴。 缺钠、血容量下降症状:厌食、恶心呕吐、乏力等。 处理原则 1. 治疗原发病 2. 静脉

13、滴注平衡盐溶液或等渗盐水,低渗性缺水,定义 又称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但失水摄钠。血清钠135mmol/L,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低渗性缺水,常见病因 消化液持续性丧失; 大面积创面慢性渗液; 利尿剂的使用; 只补水不补钠,临床表现 缺钠程度分为三度: 轻度缺钠:血清钠为135mmolL左右 ,乏力、头晕,口渴不明显。 中度缺钠:血清钠为130mmolL左右 ,除上述表现外,恶心呕吐,外周循环障碍 重度缺钠:120mmol/L,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抽搐痉挛、腱反射,休克 (诊断要点) 病史+实验室检查(尿比重、尿Na+ 、血Na+等),处理原则 1. 积极处理原发病 2. 补含钠液,恢复细

14、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 (1)轻度或中度缺钠:按临床缺钠程度来补给 (常用5%GNS) (2)重度缺钠者:首先补充血容量(一般可用 等渗盐水、右旋糖酐等)再静脉输注高渗盐 水纠正低血钠,恢复渗透压 补钠量(mmolL)=正常血钠值(mmolL)一测得血钠值(mmolL)体重(kg)O6(女性为O5)。,高渗性缺水,定义 又称原发性缺水。水、钠同时缺失, 但失水失钠或摄钠摄水。血清钠 150mmol/L,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常见病因 1.摄入水分不足: 吞咽困难、昏迷/意识障碍者 2. 丧失水分过多: 高热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大面积 开放性损伤,临床表现 缺水症状体征最为常见,分轻,中,

15、重度。 轻度 缺水量占体重2-4%,主诉口渴 中度 4-6%,极度口渴,烦躁,乏力、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尿少和尿比重增高等 重度 6%,狂躁、谵妄、昏迷,处理原则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非电解质液如5葡萄糖溶液或低渗盐水。可经口摄入或给予静脉滴注,在输液过程中动态观察病人反应以及血清钠下降情况,直到正常为止。注意补液速度,切勿过快。,水中毒,定义 又称稀释性低血钠,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滞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较少发生。 常见原因: 肾衰竭,不能有效排出多余水分。 因休克、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ADH分泌过多。 大量摄人不含电解质的液体或静脉补充水分过多。,水中毒,临床表现 急性水中毒:起病急;因脑细胞肿胀和脑组织水肿可造成颅内压增高,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痛、躁动、谵妄、惊厥甚至昏迷,严重者可发生脑疝,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慢性水中毒:在原发病的基础上逐渐呈现体重增加、软弱无力、呕吐、嗜睡、泪液和涎液增多等现象;一般无凹陷性水肿。 处理原则 限制或停止水分摄入。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