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88331429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政治课高考改革趋势,新课程背景下,福州高级中学 陈杰生,2010高考文综卷政治试题点评,2009-2010年本省试卷的特点,第一、本省命题、逐步过渡 从2009开始,文综试卷由本省自行命题。其中的政治试题与同年和往年的全国卷相比,呈现出平稳、逐步过渡的命题特点。由于我省2009年是新课改考试的第一年,所以,命题的变化体现出新旧两种试卷的区别。(都引用2010年题目为例) 表现在:,题量相当:2009年和2010年的政治高考题,都是选择十二题,主观题(连同选做题)五道。仍然保持选择题48分和主观题52分原先模式。 题型微变:在保持题量不变的前提下,的组合选择题都削减到3道题,主观题由原先的三道连

2、题变成四个模块的连题,取消与史地的连接题,增加选做题。,依纲据本:从题目的设置到答案的选用,从试题难度的限定到能力考核的要求,都可以从考试说明或者教材中找到依据,全国卷的使考生和教师头疼不已的超纲超本现象不再出现了。 难度提高: 2010年的试题与2009年的试题比较,不管是从考生还是教师的感觉上来说,还是从最终分数来看,试题难度都略有提高。,2009-2010年试卷的特点,第二、体现课改、值得肯定。 从2006到2009年,我省完成一轮新课改,因此,体现课改精神、让真正的改革者受益,成为2009年以后高考命题的主旋律。 主要表现在:,采用与新课程教学同步的命题思路。 以“围绕中心、引用材料、

3、创设情境”的理念设计试题。 比如:39题。围绕以人为本这一中心,引用了从孟子的论述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了农民工、家庭主妇、企业家、大学生对于心中幸福的看法,要求学生回答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命题设问,设问适合学生的认知,体现了回归和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课改理念。比如:35题(学生改变自卑);39题(材料二情境创设); 体现课改的开放性、个性化、选择性的理念。比如:39.3的回答中,2009年是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财政措施作答,2010年是让学生自行选择农民工、家庭主妇、企业家其中一个的幸福观做出回答,,体现了怎么教就怎么考的课改原则。 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

4、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学生平时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创设教学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这种教学要求必然反映到高考的试卷中来。比如39题。做到教材、教学、考试有机结合,努力改变了以往教学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育倾向。,今后教学启示: 2010年的试题比2009年的试题出的好。主要表现在非选择题的设题上。 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摒弃将政治理论仅仅作为简单记忆、机械背诵对象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坚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教学规律。,第三、考点的分布均匀、覆盖面大。 从整份试卷的角度来看,试卷涉及的知识

5、点均匀地分布在除哲学第一单元和政治生活第四单元之外的十四个必修单元的内容里。 从单题的角度来看,命题的内容跨课和跨单元,在有限的题量基础上,使考点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比如:39.3的答案,可以涵盖经济学的全书内容。39.4的答案,可以覆盖政治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基本内容。 再比如:,28.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A.X轴为税率,y轴为财政收入 B.X轴为居民收入, y轴为商品房价格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D.X轴为经济增长率, y轴为失业率 涵盖了经济生活一、二、 三单元的基本内容,X,y,31.福建惠安女服饰以其

6、“花头巾、短上衣、银腰带、大裤筒”的特色,在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它适应当地劳动的需要,汲取闽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这体现了 A.传统的服饰文化对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影响 B.继承传统文化必须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 C.服饰文化使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特色 D.坚持文化的包容性是形成和保持文化特色的重要特色 涵盖了文化生活第一、二、三单元的内容。,35.某同学在学校感到自卑,影响了生活和学习。老师开导他,如果只看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就会产生消极情绪,我们要善于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积极体验成功。该同学根据老师的指导,经过不断努力,逐步

7、找回自信。这告诉我们 A.转变思考问题的角度决定着自卑向自信的转化 B.人们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C.调动意识的自觉选择性是解决矛盾的重要条件 D.世界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心理体验 涵盖了哲学生活第二、三单元的内容,第四,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察。 考试说明里面要求考核的学生能力有: (一)获取和解读信息 (二)调动和运用知识 (三)描述和阐释事物 (四)论证和探究问题,选择题:考察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有: 审题能力 寻找试题考核中心的能力 排除错误选项的能力 寻找题肢与题干对应关系的能力 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 这也是今后我们复习教学要注重培养的能力。 比如:,26.福州

8、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由此可见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必须排除错误表述的选项,33.为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各级政府切实履行职责,提供公共服务。以下体现我国政府履行这一职能的是 2010年修订的选举法变城乡居民“同票不同权”为“同票同权” 某省气象局利用自身的网络技术建立“

9、农网”,为农民免费提供信息咨询 2010年我国政府加大对圈地不建、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2009年10月1日起,我国在320个县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A. B. C. D. 解题必须确立中心谁在做?处理好政府和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关系。,非选择题:考察学生所具备的能力有: 掌握基础知识的能力: 比如:39(1)结合材料一,说明从民本思想到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是怎样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运用知识辩证思维的能力: 比如:39(2)有人认为,“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请你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知识,对一观点进行评析。,整合知

10、识能力和运用知识解释比较说明问题的能力。 比如:39(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中任选一种,就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性建议。 运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 比如:39(4)从政治生活的角度,结合大学生对幸福的看法,谈谈国家怎样才能让人民生活的更加有尊严。,第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课基本原则。 运用政治课的基本常识,分析说明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是政治试题命题的基本原则。今年命题也凸显这个原则。 比如,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热点,拉近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体现了新课程教学生活化的理念。 比如:25题的世博会、26题的动车开通。31题的

11、服饰文化,35题的提高学生心理素质,39.3的心中的幸福观等。,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政治热点,拉近了学生与社会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距离。 比如:29题的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30题的我国政治协商制度,32题的思想道德建设,33题的选举法修订,39题的以人为本等。 反映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社会热点,拉近学生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比如:34题的科技发展,36题的环境保护等。,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遵循教学生活化的课改理念,贯彻政治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程目标,做到三位一体。 理论联系实际,要以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学生有所感受的实际,学生自身能力的实际为立

12、足点。(荷塘月色、从百草园到三昧草屋) 教学设计要尽一切努力做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第六,39题的命题特点。 39题是最大的主观题,分值达到42分,在整个政治科必修模块中占比46.6%,是高三教师重点研究的对象。我们对它进行单独分析,是为了让高三教师明确命题的思路和特点,在今后的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39题作为学科内综合题,一般有两种命题思路:一种为2009年的先确定考查的考点,再选取材料,最后设计答案。另外一种2010年的先确定考查的时政热点中心,再选取材料、确定考点,最后设计答案。,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围绕一个中心设题还是多个中心设题。 两种命题思路的一致

13、性在于:所选材料要能体现考点,材料与材料要有相互关联,考点、材料与答案之间要能紧密吻合。 2010年的39题采用我们平时练习常做的围绕一个中心的第二种思路命题。还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一、体现课改要求、适合学生认知、反映社会热点。 2006年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用学生平时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又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来创设教学情境,使理论教学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这种教学要求必然反映到高考的试卷中来,2010年第39题与2009年的第39题的不同在于,它忠实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比如:39(3)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农民工家庭主妇和企业家对幸福的看法

14、中任选一种,就实现他们“心中的幸福”提出你的合理性建议。 这样的设题方式,由于使用学生熟悉的社会热点话题,适合学生的认知程度,既可以让学生有话可说,又使教材、教学、考试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变了以往教学围着考试转的应试教育倾向,体现了怎么教就怎么考的课改原则。,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继续深化课程改革,摒弃将政治理论仅仅作为简单记忆、机械背诵对象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 坚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进行教学,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教学规律,将政治理论深深扎根在源于学生生活、又指导学生生活的更高层次的教学要求之上。,二、利用过程设题、培养发展思维、辩

15、证回答问题 2010年第39题的材料一中,命题者选取了传统民本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论述,并按照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详细向考生展示了这一思想的历史上发展过程,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说明材料是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的。 本题的难度在于,命题者在设问时,用“过程”代替“发展”,无形中增加了审题的难度。为此,学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就要始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先从论述表达的时间先后顺序的角度上来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再从不同论述的不断完善发展的角度上来进行总结,回答人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特点; 最后从中国共产党的以人为本思想并没有终结人类认识的探索过程的

16、角度上来进行总结,回答人类认识具有无限性特点。通过不断的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从而完成对这一材料如何体现人类认识过程这一设问的回答。,2010年第39题的第二问中,要求学生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对题中设置的:“民本思想与以人为本都是与当时社会条件相适应的,其政治运用的目的根本上是一致的。”这样一句话进行评析。 从表面上看,这道题是要考查学生对文化模块知识掌握。实际上,学生要正确回答这一道题,要始终坚持辩证回答的思路。,既要回答经济、政治决定文化,又要回答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 既要对民本思想的历史的进步性进行评析,又要指出其历史的局限性; 既要肯定民本思想与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都是当时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又要说明两者政治运用目的上的根本不一致; 既要说明共产党“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又要说明其没有终结人类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人类还会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对其的认识。 从而完成对这一道题的辩证答题过程。,对今后教学的启示: 这一命题特点要求政治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唯物辩证法是发展的学说,培养学生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