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

上传人:超**** 文档编号:88326406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一轮复习化学人教版课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ppt课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 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概念的含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高频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明理由。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的离子,原子与该原子形成的离子相对原子质量几乎相等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

2、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的 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硫酸、烧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属于酸、氢化物、氧化物、一元酸、强氧化性酸() (3)冰水混合物属于化合物,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 (4)纯碱属于碱、甘油属于油脂() (5)NaHSO4、NaHCO3都属于酸式盐,溶液都呈酸性() (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7)胆矾(CuSO45H2O)、明矾KAl(SO4)212H2O属于混合物() (8)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

3、化物() (9)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10)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2同素异形体,3简单分类法 (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考点1 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 1(2018银川质检)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 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解析】 根据物质的构成可以知道:一种分子只能构成一种物质,一种原子可能得到不同的分子,如O2、O3均由氧原子构成。对于离子化合物来说,当阴、阳离子个数比不同时,其组成物

4、质的种类可能是多种,如FeCl3与FeCl2,所以只有C正确。 【答案】 C,2(2017铜陵模拟)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 陶瓷 水泥 玻璃 漂白粉 胆矾 氯水 液氯 A B C D,【解析】 陶瓷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硅酸盐,属于混合物;水泥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的混合物;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SiO2的混合物;漂白粉是CaCl2、Ca(ClO)2的混合物;胆矾是CuSO45H2O,属于纯净物;氯水是Cl2的水溶液,含有多种微粒,属于混合物;液氯是液态氯的单质,属于纯净物。 【答案】 C,【方法总结】 纯净物、混合物的判断方法 (1)从组成、熔沸点、性质角度进行判断,(2

5、)从识记物质角度进行判断 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固体混合物,考点2 物质分类标准的正确选择 3(2014四川理综,2)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解析】 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等的混合物;次氯酸是弱酸,属于弱电解质;葡萄糖是单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A,4(2017湖北部分重点中学二模)下列有关说法或对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SiO2既可与NaOH溶液反应也可与HF溶液反应,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SO2和NH3分别通

6、入水中其水溶液均可以导电,所以SO2和NH3均属于电解质 C“水滴石穿”不仅包含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物理和化学变化 D14CO2和12CO2由相同的元素组成,所以14CO2、12CO2属于同素异形体,【解析】 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SO2和NH3属于非电解质,B项错误;同素异形体研究的对象是单质,D项错误。 【答案】 C,【易错警示】 物质分类中的易错点 (1)纯净物和混合物 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如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正交硫和单斜硫。结晶水合物属于纯净物,如CuSO45H2O、KAl(SO4)212H2O等物质。同位素形成的

7、单质(或化合物)是纯净物,如H2与D2、H2O与D2O。,(2)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碱,如SiO2、Fe2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Al2O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Na2O2为过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3)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 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

8、价化合物,如铵盐。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高频考点二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2)煤制煤气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3)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 (4)两种盐反应一定生成两种新盐() (5)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6)Na2CO310H2O的风化属化学变化,NaOH的潮解属物理变化() (7)焰色反应有特征颜色出现,所以是化学变化() (8)电离、电解均有新物质生成,所以它们均是化学变化(),2化学变

9、化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是否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的熔化、NaCl溶于水、NaCl晶体从溶液中析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HCl气体等虽有化学键断裂或形成但仍属于物理变化。,1物质变化与性质的关系,2物质间的转化关系,3化学反应的分类,【解析】 石灰和碳酸钠都可以与酸反应,A正确;Al3、Fe3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分别生成的Al(OH)3胶体、Fe(OH)3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B正确;铵盐的性质之一是与碱反应生成氨气,D正确;C项中Cl2与Cu2、Hg2等重金属离子不能发生反应,应用硫化物除去Cu2、Hg2等

10、重金属离子,C项不正确。 【答案】 C,2(2016全国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考点2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3(2016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解析】 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发生了化学变化,A项不符合题意;B.硅胶能够吸收水分,可用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没有发生化学变化,B项符合题意;C.二氧化硫在漂白过程中与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C项不

11、符合题意;D.蚊虫叮咬过程中释放出的酸性物质能与肥皂水发生反应,发生了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 B,4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 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 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解析】 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C.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变化;D.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A,

12、【方法总结】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方法,【解析】 A项中SiO2和HCl(aq)不发生反应,不正确;B项中SO2和H2O反应不能直接生成H2SO4,应生成H2SO3,不正确;C正确;D项中电解MgCl2(aq)得不到Mg,电解熔融的MgCl2可得到Mg,不正确。 【答案】 C,6纯净物X、Y、Z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X可能是金属铜 BY不可能是氢气 CZ可能是氯化钠 DZ可能是三氧化硫,【解析】 H2和Cl2或Cu和Cl2反应分别可以生成HCl、CuCl2,电解两种溶液可以产生相应的单质,A项正确、B项错误;电解NaCl溶液产生NaOH、H2、Cl2,两种气体化合得

13、到的是HCl,不是NaCl,C项错误;SO3溶于水得到的是H2SO4,电解H2SO4溶液生成的是H2、O2,D项错误。 【答案】 A,【误区警示】 常见物质间转化的5个误区 (1)S燃烧不能直接生成SO3而是生成SO2。 (2)Al2O3、SiO2、Fe2O3与H2O不反应,不能直接转化为Al(OH)3、H2SiO3、Fe(OH)3。 (3)NH3催化氧化不能直接生成NO2。 (4)Fe与Cl2反应不能生成FeCl2。 (5)Fe与H、Cu2、S、I2反应不能生成Fe3。,高频考点三 分散系 胶体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14、(2)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3)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4)盐卤可用于制豆腐() (5)胶体不一定是液态,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属于物理变化(),(6)明矾水解时产生具有吸附性的胶体粒子,可作漂白剂() (7)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8)“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 (9)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 (10)向污水中投入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2回答下列问题。 (1)向Fe(OH)3胶体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_,原因是_ _。

15、 (2)向Fe(OH)3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_,其原因是_ _。,【答案】 (1)产生红褐色沉淀 电解质溶液使胶体发生了聚沉 (2)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开始加入稀硫酸,胶体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当酸过量时又使沉淀溶解,1分散系 (1)含义:把_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 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标准是分散质_。,一种(或多种),粒子的大小,可用如下方式直观地表示:,若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类,可分为9种分散系,如图: 如烟属于_分散系;雾属于_分散系; 悬浊液属于_分散系;合金属于_分散系。,气固,气液,液固,固固,2三种分散系比较,3.Fe(OH)3胶体的制备 (1)方法: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