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326385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北京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如图所示,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A线段的长度 B 线段的长度 C线段的长度 D线段的长度【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即垂线段的长度可得结果故选B.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答案】D.考点:分式有意义的条件3. 右图是某个几何题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 )A 三棱柱 B 圆锥 C四棱柱 D 圆柱【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三棱柱的概念,将该展开图翻折起来正好是一个三棱柱.故选A.考点:三视图4. 实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正确的结论是( )A B C. D

2、【答案】C.考点:实数与数轴5.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正确;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错误;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错误;D.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错误.故选A。 考点: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6.若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则该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 6 B 12 C. 16 D18【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多边形的边数为n,则有(n-2)180=n150,解得:n=12.故选B.考点: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7. 如果,那么代数式的值是( )A

3、 -3 B -1 C. 1 D3【答案】C.考点:代数式求值8.下面的统计图反映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地区的贸易情况.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和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统计图(以上数据摘自“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理不合理的是( )A与2015年相比,2016年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有所增长 B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逐年增长 C. 2011-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的平均值超过4200亿美元 D2016年我国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额比我国与东欧地区的贸易额的3倍还多【答案】A.考点:折线统计图9.小苏和小林在

4、右图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单位:)与跑步时间(单位:)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 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 C. 小苏前15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跑过的路程D小林在跑最后100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答案】D.考点:函数图象10. 下图显示了用计算机模拟随机投掷一枚图钉的某次实验的结果.下面有三个推断: 当投掷次数是500时,计算机记录“钉尖向上”的次数是308,所以“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6; 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钉尖向上”的频率总在0.618附近摆动,显示出一

5、定的稳定性,可以估计“钉尖向上”的概率是0.618; 若再次用计算机模拟实验,则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一定是0.620.其中合理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当频数增大时,频率逐渐稳定的值即为概率,500次的实验次数偏低,而频率稳定在了0.618,错误;由图可知频数稳定在了0.618,所以估计频率为0.618,正确;.这个实验是一个随机试验,当投掷次数为1000时,钉尖向上”的概率不一定是0.620.错误.故选B. 考点;频率估计概率二、填空题(本题共18分,每题3分)11. 写出一个比3大且比4小的无理数:_【答案】 (答案不唯一).【解析】试题

6、分析:3x4, , 9x16,故答案不唯一 , 考点:无理数的估算.12. 某活动小组购买了4个篮球和5个足球,一共花费了435元,其中篮球的单价比足球的单价多3元,求篮球的单价和足球的单价.设篮球的单价为元,足球的单价为元,依题意,可列方程组为_【答案】 .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13.如图,在中,分别为的中点.若,则 【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由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可求解.由M,N,分别为AC,BC的中点, , , ,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14.如图,为的直径,为上的点,.若,则 【答案】25.考点:圆周角定理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看作是经过若干次

7、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中由得到的过程: 【答案】将CO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OB(答案不唯一).【解析】试题分析:观察图形即可,将COD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AOB,注意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考点:几何变换的类型16.下图是“作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尺规作图过程已知:,求作的外接圆.作法:如图(1)分别以点和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2)作直线,交于点;(3)以为圆心,为半径作.即为所求作的圆.请回答:该尺规作图的依据是 【答案】到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两点确定一条

8、直线;垂直平分线的定义;90的圆周角所对弦为直径.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答案不唯一)考点:作图-基本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解答题 (本题共72分,第17题-26题,每小题5分,第27题7分,第28题7分,第29题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计算:【答案】3.【解析】试题分析:利用特殊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算术平方根,绝对值计算即可.试题解析:原式=4 +1-2+2=2+1-2+2=3 .考点:实数的运算18. 解不等式组: 【答案】x2.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9.如图,在中,平分交于点.求证:.【答案】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 由等腰三

9、角形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ABD=C=BDC. 再据等角对等边,及等量代换即可求解.试题解析:AB=AC, A=36ABC=C=(180-A)= (180-36)=72,又BD平分ABC, ABD=DBC=ABC=72=36, BDC=A+ABD=36+36=72, C=BDC, A=ABAD=BD=BC.考点:等腰三角形性质.20. 数学家吴文俊院士非常重视古代数学家贾宪提出的“从长方形对角线上任一点作两条分别平行于两邻边的直线,则所容两长方形面积相等(如图所示)”这一推论,他从这一推论出发,利用“出入相补”原理复原了海岛算经九题古证.,(以上材料来源于古证复原的原理、吴文俊与中国数

10、学和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请根据上图完成这个推论的证明过程证明:,(_+_)易知,_=_,_=_可得 【答案】 .考点:矩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计算.21.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1)求证: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2)若方程有一根小于1,求的取值范围. 【答案】.(1)见解析,(2)k0考点:根判别式;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22. 如图,在四边形中,为一条对角线,为的中点,连接.(1)求证:四边形为菱形;(2)连接,若平分,求的长.【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先证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其为菱形;(2)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即可求解

11、. 试题解析:(1)证明:E为AD中点,AD=2BC,BC=ED, 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2BE, ABD=90,AE=DEBE=ED, 四边形ABCD是菱形.(2)ADBC,AC平分BAD BAC=DAC=BCA,BA=BC=1, AD=2BC=2,sinADB=,ADB=30, DAC=30, ADC=60.在RTACD中,AD=2,CD=1,AC= .考点:平行线性质,菱形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定理.2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的图象与直线交于点.(1)求的值;(2)已知点,过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交直线于点,过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交函数的图象于点.当时

12、,判断线段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若,结合函数的图象,直接写出的取值范围.【答案】(1)见解析.(2)00)的图象与直线y=x-2交于点A(3,m) m=3-2=1,把A(3,1)代入 得,k=31=3.即k的值为3,m的值为1.考点:直线、双曲线的函数图象24.如图,是的一条弦,是的中点,过点作于点,过点作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1)求证:; (2)若,求的半径.【答案】(1)见解析;(2) 【解析】试题分析:(1)由切线性质及等量代换推出4=5,再利用等角对等边可得出结论;(2)由已知条件得出sinDEF和sinAOE的值,利用对应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推出结论.试题解析:(1)证明:DCO

13、A, 1+3=90, BD为切线,OBBD, 2+5=90, OA=OB, 1=2,3=4,4=5,在DEB中, 4=5,DE=DB.考点:圆的性质,切线定理,三角形相似,三角函数 25.某工厂甲、乙两个部门各有员工400人,为了解这两个部门员工的生产技能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过程如下,请补充完整.收集数据从甲、乙两个部门各随机抽取20名员工,进行了生产技能测试,测试成绩(百分制)如下:甲 78 86 74 81 75 76 87 70 75 90 75 79 81 70 74 80 86 69 83 77乙 93 73 88 81 72 81 94 83 77 83 80 81 70 81 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