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8319165 上传时间:2019-04-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2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7 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6 分) 1-7 的绝对值是( ) 【 考 点 】 绝对值 【 专 题 】 计算题 【 分 析 】 根据绝对值的性质解答,当 a 是负有理数时,a 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 解 答 】 解:|-7|=7 故选 A 【 点 评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性质,如果用字母 a 表示有理数,则数 a 绝对值要由字母 a 本身的取值来 确定: 当 a 是正有理数时,a 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a; 当 a 是负有理数时,a 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 当 a 是零时,a 的绝对值是零 2“五一”期间,某市共接待海内外游客约 567000

2、 人次,将 567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567103 B56.7104 C5.67105 D0.567106 【 考 点 】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 分 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确定 n 的值时,要看把原 数变成 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 时,n 是非负 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 时,n 是负数 【 解 答 】 解:567000=5.67105, 故选:C 【 点 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的形式,其中 1|a|10,n 为整数,表示时关

3、键要正确确定 a 的值以及 n 的值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2x3x=6x B3x-2x=x C(2x)2=4x D6x2x=3x 【 考 点 】 整式的混合运算 【 专 题 】 计算题;整式 【 分 析 】 各项计算得到结果,即可作出判断 【 解 答 】 解:A、原式=6x2,不符合题意; B、原式=x,符合题意; C、原式=4 x2,不符合题意; D、原式=3,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 点 评 】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4如图是一个由 4 个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 ) 2 【 考 点 】 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 分 析 】

4、 根据左视图是从左边看到的图形解答 【 解 答 】 解:左视图有 2 行,每行一个小正方体 故选 D 【 点 评 】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5已知点 A(a,1)与点 B(-4,b)关于原点对称,则 a+b 的值为( ) A5 B-5 C3 D-3 【 考 点 】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 分 析 】 根据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可得 a、b 的值,根据有理数的加法,可得 答案 【 解 答 】解:由 A(a,1)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B(-4,b),得 a=4,b=-1,a+b=3, 故选:C 【 点 评 】本题考查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5、利用了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关于原点的对称 点,横纵坐标都变成相反数 6如图,AB 是O 的直径,弦 CDAB 于点 E若 AB=8,AE=1,则弦 CD 的长是( ) 【 考 点 】 垂径定理;勾股定理 【 分 析 】 根据垂径定理,可得答案 【 解 答 】 解:由题意,得 OE=OB-AE=4-1=3, 故选:B 【 点 评 】 本题考查了垂径定理,利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是解题关键 7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 B菱形的对角线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 考 点 】 命题与定理 【 分 析 】 根据矩形的判

6、定定理,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判断即可得到结论 【 解 答 】 3 解:A、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B、矩形的对角线相等,故错误; C、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错误; D、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正确, 故选 D 【 点 评 】此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正确的命题叫真命题,错误的命题叫做假命题判断命题的真假关键 是要熟悉课本中的性质定理2-1-c-n-j-y 8下列曲线中不能表示 y 是 x 的函数的是( ) 【 考 点 】 函数的概念 【 分 析 】 函数是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y,一个 x 只能对应一个 y 【 解 答 】 解:当给 x 一个值时,y

7、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就说 y 是 x 的函数,x 是自变量 选项 C 中的图形中对于一个自变量的值,图象就对应两个点,即 y 有两个值与 x 的值对应,因而不是函数 关系 故选 C 【 点 评 】 考查了函数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9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b、c,求其面积问题,中外数学家曾经进行过深入研究,古希腊的几何 学家海伦(Heron,约公元 50 年)给出求其面积的海伦公式我国 南宋时期数学家秦九韶(约 1202-1261)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其面积的秦九韶公式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3,4,则其面积是( )21*cnjy*com 【 考 点 】

8、 二次根式的应用 【 分 析 】根据题目中的秦九韶公式,可以求得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3,4 的面积,从而可以解 答本题21cnjy 【 解 答 】 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2,3,4,则其面积是: 故选 B 【 点 评 】 本题考查二次根式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求出相应的三角形的面积 11如图,在矩形 ABCD 中,点 E 是边 BC 的中点,AEBD,垂足为 F,则 tanBDE 的值是( )21 世 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4 【 考 点 】 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 分 析 】证明BEFDAF,得出由矩形的对称性得:AE=DE,得出设 EF=x,则 DE=3x,由

9、勾股定理求出再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 解 答 】 解:四边形 ABCD 是矩形, AD=BC,ADBC, 点 E 是边 BC 的中点, BEFDAF, 点 E 是边 BC 的中点, 由矩形的对称性得:AE=DE, 故选:A 【 点 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函数等知识;熟练掌握矩形的性质, 证明三角形相似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2已知抛物线具有如下性质:该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定点 F(0,2)的距离与到 x 轴的距离始终 相等,如图,点 M 的坐标为,P 是抛物线上一个动点,则PMF 周长的最小值是( )www-2-1-cnjy-com A3B4C5D6 【 考

10、 点 】 二次函数的性质;三角形三边关系 【 分 析 】过点 M 作 MEx 轴于点 E,交抛物线于点 P,由 PF=PE 结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即可 得出此时PMF 周长取最小值,再由点 F、M 的坐标即可得出 MF、ME 的长度,进而得出PMF 周长的最 小值 5 【 解 答 】 解:过点 M 作 MEx 轴于点 E,交抛物线于点 P,此时PMF 周长最小值, PMF 周长的最小值=ME+FM=3+2=5 故选 C 【 点 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三角形三边关系,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点 P 的位置是解 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题 3 分,共

11、 12 分) 13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 4 个红球和 2 个白球,这些球除了颜色外无其他差别,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 个球,则摸出白球的概率是 【来源:21cnj*y.co*m】 【 考 点 】 概率公式 【 分 析 】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全部情况的总数;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 发生的概率 【 解 答 】 解;袋子中球的总数为:4+2=6, 【 点 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 n 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 件 A 出现 m 种结果,那么事件 A 的概率 14分解因式:2m2-8= 【 考 点 】 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 【 分 析

12、】 先提取公因式 2,再对余下的多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继续分解因式 【 解 答 】解:2 m2-8, =2(m2-4), =2(m+2)(m-2) 故答案为:2(m+2)(m-2) 【 点 评 】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 般来说,如果可以先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再考虑运用公式法分解 15若关于 x 的分式方程的解为正实数,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 【 考 点 】 分式方程的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 分 析 】 利用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解出方程,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 【 解 答 】 方程两边同乘(x-2)得,x+m-2m=

13、3x-6, 6 m2, 解得,m6, 故答案为:m6 且 m2 【 点 评 】本题考查的是分式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掌握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分式方程 无解的判断方法是解题的关键21 教育网 16在ABC 中,已知 BD 和 CE 分别是边 AC、AB 上的中线,且 BDCE,垂足为 O若 OD=2cm,OE=4cm,则线段 AO 的长度为 c m【版权所有:21 教育】 【 考 点 】 三角形的重心;勾股定理 【 分 析 】连接 AO 并延长,交 BC 于 H,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DE,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出 BC,根据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OH,根据重心的性质解答 【 解 答

14、】 解:连接 AO 并延长,交 BC 于 H, 由勾股定理得, BD 和 CE 分别是边 AC、AB 上的中线, AH 是中线,又 BDCE, 【 点 评 】本题考查的是重心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且重心到顶点 的距离是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 2 倍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17计算: 【 考 点 】 实数的运算;零指数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专 题 】 计算题 【 分 析 】 首先计算乘方、开方、乘法,然后从左向右依次计算,求出算式的值是多少即可 【 解 答 】 【 点 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的运算,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15、要明确: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 7 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 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18如图,点 A、F、C、D 在同一条直线上,已知 AF=DC,A=D,BCEF,求证:AB=DE 【 考 点 】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 分 析 】 欲证明 AB=DE,只要证明ABCDEF 即可 【 解 答 】证明:AF=CD, AC=DF, BCEF, ACB=DFE, 在ABC 和DEF 中, AD ACDF ACBDFE, ABCDEF(ASA), AB=DE 【 点 评 】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 19化简: 【 考 点 】 分式的混合运算 【 专 题 】 计算题;分式 【 分 析 】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 解 答 】 【 点 评 】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四、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14 分 20某单位 750 名职工积极参加向贫困地区学校捐书活动,为了解职工的捐书量,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