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及脂蛋白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15447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1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脂异常及脂蛋白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血脂异常及脂蛋白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血脂异常及脂蛋白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血脂异常及脂蛋白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血脂异常及脂蛋白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脂异常及脂蛋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脂异常及脂蛋白(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是什么?,血脂异常 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高脂蛋白血症 脂质不溶入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血液循环中转运,因此,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什么叫脂质, 有何生理功能?,脂质是指人体内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 在临床上, 脂质主要是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甘油三酯(TG),TG是由甘油与三个脂肪酸酯化而成, 其生理功能主要是参与体内的能量代谢, 包括能量的产生和贮存。,胆固醇(C,人体内的胆固醇以两种形式存在, 即游离(或非酯化)胆固醇和酯化胆固醇(即胆固醇酯)。 游离胆

2、固醇(与磷脂一起)是细胞膜的主要成份, 对于稳定细胞膜的流动性起关键作用; 同时, 胆固醇也是合成类固醇激素和胆酸的重要原料。,什么叫脂蛋白?,血浆的脂质与特殊蛋白质(载脂蛋白,Apo)结合而成的球状大分子复合物就称作脂蛋白。,脂蛋白是如何进行分类的?,超速离心法,分为五大类 即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中间密度脂蛋白(IDL)、低密度脂蛋白 (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乳糜微粒(CM),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粘膜细胞内合成。 主要功能:把外源性甘油三酯运送到体内肝外组织。,CM颗粒大,不能进入动脉壁内,一般不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但易诱发急性胰腺炎。 CM残粒可被巨噬细

3、胞表面受体识别而摄取,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在肝脏合成 主要功能:把内源性甘油三酯运送到体内肝外组织,也向外周组织提供胆固醇。,目前多认为VLDL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低密度脂蛋白(LDL),是VLDL的降解产物。 小而致密的的LDL颗粒较易被氧化,容易进入动脉壁内,因而有较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高密度脂蛋白(HDL),主要在肝脏合成,小肠也可少量合成。 功能:胆固醇的逆转运 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什么叫载脂蛋白?,凡从脂蛋白中分离出来的蛋白质均属载脂蛋白, 也就是说与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结合在一起的蛋白质就是载脂蛋白(Apo)。,载脂蛋白有何生理功能?

4、,(1)与脂质的亲和作用而使脂质溶于水性介质中 (2)运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3)作为脂蛋白外壳的结构成份, 与脂蛋白外生物信息相连,(4)以配体的形式作为脂蛋白与特异受体的连接物 (5)激活某些与血浆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类。,血脂异常的分类,表型分类法,型(家族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型(家族性异常脂蛋白血症) 型(高前脂蛋白血症)、 型(混和性高甘油三脂血症),简易分类法(临床分类), 分型 TC TG 相当于WHO表型* 高胆固醇血症 IIa 高甘油三酯血症 IV(I) 混合型高脂血症 IIb(II、IV、V)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 HDL-C降低 *括弧内为少见

5、类型,按病因分类,原发性高脂血症:即未找到系统性疾病引起血脂异常,往往由于遗传因素或后天环境因素,生活方式不良所致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最为多见。,继发性高脂血症:1)糖尿病;2)甲状腺功能低下;3)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病;4)肝脏疾病;5)急性胰腺炎;6)药源性高脂血症;7)其它因素。,血脂异常对人体的危害,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脂肪肝的孪生兄弟 高脂血症常伴发糖尿病 高脂血症常诱发胆石症,血脂异常对人体的危害,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1)促发动脉粥样硬化; 2)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3)高血压病的易患因素; 4)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脂肪肝的孪生兄弟:三酰甘油约占肝湿重的10%,

6、为轻度;如高于50%以上,即为重度,临床表现,黄色瘤、角膜环和高脂血症眼底改变:脂质在皮下沉积引起的,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和周围动脉疾病: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引起的,实验室检查,生化检查 超速离心技术 脂蛋白电泳,生化检查,测定条件:空腹状态(禁食1214小时) 测定项目:TC,TG,LDL-C,HDL-C等,注意:决定治疗前 至少有两次血脂检查结果,超速离心技术,设备昂贵,操作复杂,一般临床实验室难以做到,脂蛋白电泳,仅为半定量分析,结果变异大,目前不常用,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 包括 1.饮食和生活习惯, 2.有无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的相关疾病, 3.引起血脂异常的药物应用史 4.家族史

7、,体格检查 黄色瘤 角膜环 脂血症眼底改变等,血脂检查 重点对象包括 1.已有冠心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 2.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3.有冠心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家族史者 4.有皮肤黄色瘤者 5.有家族性高脂血症者,诊断标准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07,分类诊断,根据前述系统进行表型分类,并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血脂异常。对原发性家族性脂蛋白异常血症可进行基因诊断。,治疗思路,长期综合治疗,强调以饮食控制、运动锻炼为基础,根据病情、危险因素、血脂水平决定是否或何时开始药物治疗。 继发性高脂血症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目标水平,1.首先将人群进行血脂异常危险分层 分层依据

8、:是否有冠心病或冠心病等危证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结合血脂水平来评估心血管病的发病危险。见表8-4-4,冠心病包括,1.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 2.稳定性心绞痛 3.陈旧性心肌梗死 4.有客观证据的心肌缺血 5冠脉介入治疗及旁路移植术后患者,冠心病等危证包括,1.有临床表现的冠脉以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如缺血性脑卒中 周围动脉疾病 腹主动脉瘤等 2.糖尿病 3有多种危险因素其发生主要冠脉事件的危险相当于已确立的冠心病,心肌梗死或冠心病死亡的10年危险大于20%。,血脂异常以外的心血管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高血压 2.吸烟 3.低HDL-C血症 4.肥胖 5.早发性缺

9、血性心血管病家族史 6.年龄 男45 女55,HDL-C 1.55mmol/L为负性危险因素,它的出现可抵消一个危险因素。,2.依据血脂异常或者心血管病危险等级指导临床治疗措施及决定TC和LDL-C的目标水平。见表,血脂异常的治疗目标,治疗手段,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药物治疗 其他 血浆净化治疗 门腔分流术或肝移 植术,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1.医学营养治疗 2.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 3.其他 戒烟 限盐 限制饮酒 禁烈性酒,医学营养治疗,三“少” 减少脂肪的摄入量,特别是饱和脂肪酸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 适当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二“多” 供给充足的蛋白质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药物治疗,调脂药物的种类 调脂药物的选择,调脂药物的种类,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药,他汀类 贝特类 中药制剂 烟酸类,影响胆固醇吸收药,胆酸螯合剂,其他,影响胆固醇分布和转运药 减少动脉壁摄取脂蛋白药 抗氧化剂,调脂药物的选择,调脂药的选择可按高脂血症简易分型选药。 谨慎采用他汀类加贝特类或加烟酸的联合用药,因为其毒性不良反应增强,可能出现严重的毒性反应如横纹肌溶解症。,他汀类 治疗目标LDL-C,TG ; HDL-C ,贝特类主要适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