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1543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石)(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的诊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 石 明,常见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低血压 高血压 肌肉痛性痉挛 心律失常 失衡综合征 透析器反应,发热 出血 溶血 头痛 空气栓塞 恶心、呕吐,1.透析低血压及其处理,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sis hypertension)是指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SBP下降20mmHg,或MAP下降10mmHg,且伴有临床症状。是透析过程中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发生率25-50%,临床表现: 轻者头晕、头痛、痉挛、心慌、出汗、恶心、呕吐、便意 重者血压显著下降、面色苍白、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1.透析低血压及其处理,1.透析

2、低血压及其处理,如呼吸功能允许,立即采用头低脚高位 快速静脉注入生理盐水100ml,并且暂停超滤 吸氧,改善心肌功能 降低透析机温度,提高透析钠浓度 如停止超滤、扩容后仍不能缓解,可降低血流量 高糖、高渗盐水、白蛋白均可作为生理盐水的代用品,但是并不比生理盐水更加有益 若输液500ml以上血压仍不回升,可给予升压药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必要时终止透析治疗,应急处理,1.透析低血压及其处理,防止低血容量:缓慢上调血泵转速;选择预冲量小的透析器和动静脉血路;预冲液输回体内;应用白蛋白生理盐水预冲液 防止超滤过多、过快:避免短时透析(每周3次,每次不少于3小时);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能超过体重

3、的4-5%;准确评估、及时调整干体重;必要时增加透析次数及时间 促进血浆再充盈:采用序贯透析(先高钠后低钠)、HF、HDF、CAVHF;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配合超滤曲线 维持或增加周围血管阻力:低温透析(35C);调整降压药物的应用;使用外周血管受体激动剂,盐酸米多君5mg,透析前30min口服,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的高血压(intradialytic hypertension)是指一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MAP较透析前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升高,并且这一现象并不能随着血液透析超滤的增加得到有效改善 目前对于这一类特定类型的高血压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定义,最广泛接受的就是Amerling等提出的概

4、念,即透析开始或进程中MAP较透析前升高超过15mmHg,2.透析中高血压及其处理,2.透析中高血压及其处理,透析液Na浓度过高 失衡综合征脑水肿发生 超滤过度引起肾素分泌过高 患者精神紧张、焦虑 透析水处理故障造成硬水综合征 红细胞生成素(EPO)应用贫血纠正后 透析对降压药物的清除,发生原因,2.透析中高血压及其处理,超滤过度,有效血容量下降,肾脏灌注减少,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原,AngI,强收缩血管物质,收缩,血压升高,AngII,ACE,2.透析中高血压及其处理,含服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等。 对严重高血压者可用硝酸甘油5100ug/min静脉点滴,如血压仍不下降可用硝普纳50mg加入

5、5%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滴速(0.51ug/kg.min)根据血压调整。 避免迅速和过度超滤,进行较慢和较长时间的透析。 调整透析液钠浓度,采用低钠透析液。 应用地西泮。 调整EPO的用量,应急处理,2.透析中高血压及其处理,控制基础血压,联合应用多种降压药物 提高患者依从性,加强患者自我监护 避免体重过快增长,保持合适的干体重 避免过多过快超滤 采用低钠透析 避免短时间血红蛋白过快增长超过目标值,预防,3.肌肉痛性痉挛及其处理,肌肉痛性痉挛发生率为1015%,一般发生在透析中、后期,多见于足部、双手指、腓肠肌和腹壁,呈痛性痉挛,典型者可持续10分钟 肌肉痛性痉挛的发生常与低血压有关,但

6、极少数患者无低血压倾向 超滤过快过多,低血钠引起细胞外液容量急剧减少或渗透压降低是其主要原因。超滤量分别占体重2%、4%、6%,痛性肌肉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2%、26%、49% 低钠透析血浆钠浓度急性下降,导致血管收缩,肌肉痉挛,原因及表现,3.肌肉痛性痉挛及其处理,输注等渗生理盐水100-200ml 高渗盐水、高渗糖、50%右旋糖酐也可有效缓解症状 严重痉挛可注射地西泮,但有引起低血压的风险,应急处理,在治疗肌肉痉挛时应用高渗盐水可以引起患者口渴,因此在非糖尿病患者治疗肌肉痉挛时采用输注高渗葡萄糖为佳。,3.肌肉痛性痉挛及其处理,体重增加过多者,延长透析时间或增加透析频率 采用可调钠透析,起始

7、钠浓度140-145mmol/L,结束时为135-140mmol/L 补充左卡尼汀(左旋肉碱,每次透析后静脉注射1-2g)、维生素E(400IU,睡前服用) 透析前2小时口服奎宁180300mg 去甲羟安定(Oxazepam) 5-10mg,透析前2小时服用,预防,4.心律失常及其处理,与尿毒症本身导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及自主神经功能损害有关,以心迷走神经受损最严重,心律失常发生阈值降低 尿毒症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透析本身原因,一方面电解质的迅速变化,另一方面超滤量过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产生从而导致心律失常。透析3小时左右是血循环最不稳定阶段

8、,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此阶段,发生原因,4.心律失常及其处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受体阻断剂、利多卡因、胺碘酮;缓慢性心律失常可选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等 高血钾引起者应紧急透析,并给予5%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葡萄糖+胰岛素 室上性心律失常可应用普罗帕酮(心律平),室性心律失常可应用胺碘酮 药物治疗无效者,可采用电转复或安装起搏器 必要时终止透析,应急处理,4.心律失常及其处理,预防,去除病因,纠正电解质、酸碱失衡,改善贫血和营养不良以加强冠状动脉供血及心肌营养 血液透析中避免过快、过多超滤,防止血流动力学过大变化,避免低血压、高血压 反复严重心律失常不能纠正者,改行腹膜透析

9、,5.失衡综合征及其处理,失衡综合征是指在透析中或透析结束后不久(一般24h内)出现的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血压升高,肌肉痉挛,嗜睡,行为异常,严重者可出现惊厥、癫痫样发作,甚至昏迷、死亡,发生率3.4%-20% 常发生于急性肾衰竭,透析前血尿素氮和肌酐较高;初次或诱导血液透析,或透析间期过长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使用大面积透析器,血流速度大,超滤过快,透析时间过长 其病理生理机制改变为脑实质和脑脊液中代谢产物蓄积,酸中毒而引发脑水肿,5.失衡综合征及其处理,透析时血中尿素迅速下降,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实质和脑脊液中尿素下降较慢,导致脑内渗透压升高,引起脑水肿和

10、脑脊液压力升高 透析动脉血pH值快速纠正,血浆碳酸氢盐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脑脊液二氧化碳分压也随之增加,导致脑脊液pH值下降,脑细胞酸中毒加重 酸中毒快速纠正使氧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加,导致脑组织缺氧,发生原因,5.失衡综合征及其处理,吸氧 50%葡萄糖4060ml或2.53%盐水静注 20%甘露醇快速静注 终止透析 抽搐、昏迷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相应处理,应急处理,5.失衡综合征及其处理,首次诱导透析时间2小时,血流量不超过 200ml/min,BUN下降不超过30%40% 或血浆渗透压下降不超过25mOsm/kg.H2O,不能在诱导透析时使用低钠透析 应用膜面积

11、较小、清除率较低的透析器 透析液与血液流向一致 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预防,6.透析器反应及其处理,包括过敏性(A型)和非特异型(B型),因常出现在应用新透析器时,故又称为“首次使用综合征”,在复用的透析器也有发生,A型反应发生率:0.04,常发生于透析开始后5至30分钟内,反应通常比较严重 B型反应发生率:3%-5%,发生于透析开始后60分钟内,反应比较温和,6.透析器反应及其处理,7.发热及其处理,致热源反应:由于透析管路、透析器复用过程消毒不严格,透析液污染、透析供水管路污染等 感染:无菌操作不严格,感染或原有感染透析后扩散 警惕血液透析长期导管感染!,发生原因,7.发热及其处理,8.出血及

12、其处理,尿毒症患者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因子异常 尿毒症患者毛细血管通透性异常 透析患者长期使用肝素,或肝素过量 患者血管硬化弹性下降,原因及表现,常见的有胃肠道出血、硬膜下出血、脑出血、出血性心包炎、眼底出血、皮肤出血等,8.出血及其处理,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实施不同的处理措施,如应用质子泵抑制剂、止血药物、心包腔穿刺、制动、开颅等 立即终止血液透析,应用鱼精蛋白中和体内肝素,低分子肝素可以部分被鱼精蛋白中和,应急处理,8.出血及其处理,预防,老年患者、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者出血风险高,应给予严密监测,及时调整抗凝剂用量及种类 注意有肝素相关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可改用阿加曲班抗凝 高危出血者,可

13、采用枸橼酸局部抗凝或无肝素透析,9.溶血及其处理,管道内表面对红细胞的机械性破坏 透析液温度过高,如温度在47-51C之间,溶血可在数小时或48小时内发生,超过51C可立即发生严重溶血。一般发生在恒温器失灵情况下 低渗透析液可导致红细胞破裂溶血,多为配方或比例泵失误引起。 透析液受甲醛、漂白剂、氯胺、游离铜、硝酸盐等污染,引起红细胞脆性增加,导致溶血 异型输血,发生原因,9.溶血及其处理,临床表现: 气急、烦躁,胸部紧压感、腰背痛,可伴有发冷、发热,呼吸困难 静脉回路血液变深变黑 低血压、心律失常,有时甚至昏迷,9.溶血及其处理,立即停止血泵,夹闭血路导管,丢弃体外循环的血液 对症治疗高钾血症

14、、低血压、脑水肿等 积极查找并明确溶血原因 吸氧等支持治疗 重者应输入新鲜血液 纠正原因后应重新开始透析,应急处理,9.溶血及其处理,预防,严格操作规程,避免血路阻塞 透析液失误是最常见原因,应保证透析液质量 定期检测血透机及水处理设备 严格查对制度,避免异型输血,10.空气栓塞及其处理,发生原因,空气栓塞是较为严重的透析事故之一,大多与技术操作和机械装置失误有关,虽发生率较低,但如发现不及时,常引起死亡等严重后果,管路或穿刺针连接不良或有破损 动脉穿刺针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或双腔导管部分脱出 没有预冲管路或预冲不严格,气体在管路内滞留 透析管路上补液,液体输完未及时关闭输液装置,空气进入管路

15、静脉监测器污染或静脉壶接触不紧密 透析结束时操作失误,空气随血液进入体内 透析液内溶解的气体随温度改变而释放出来,11.空气栓塞及其处理,空气栓塞的表现与进入人体空气的量、速度及栓塞部位有关。小量气体缓慢进入人体不致引起症状;如大量气体快速进入体内或栓塞心、脑等重要脏器,会出现严重后果,如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短、面色苍白、发绀、抽搐,甚至昏迷、死亡 立即停止血泵,将透析治疗转入旁路,透析器静脉端朝上固定,夹 闭静脉管路 将患者处于头低脚高左侧卧位,必要时高举患者双下肢 禁止心脏按压 吸入纯氧或高压氧治疗 可进行血液灌流 对症支持治疗,应急处理,11.空气栓塞及其处理,预防,严格操作规程 开

16、始透析前,细心检查血管通路、穿刺针、导管、透析器等连接部位,务必连接紧密 避免在透析管路上输液,如必须输液,则派专人看护 做好新工作人员的培训,熟悉掌握各种操作 透析过程中要认真、按时巡视,防患于未然,透析中恶心、呕吐较常见,发生率为10%15%。常见原因多为低血压、失衡综合征、硬水综合征、致热源反应等 及时处理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发病因,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如果恶心持续存在可使用止吐剂,12.恶心、呕吐及处理,原因及处理,小 结,血液透析急性并发症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急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透析前以预防为主;透析中需密切观察;发生并发症要及时处理,致谢:中华肾病学会常委李英,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