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区断层解剖 (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306204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9.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区断层解剖 (2)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脊柱区断层解剖 (2)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脊柱区断层解剖 (2)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脊柱区断层解剖 (2)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脊柱区断层解剖 (2)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区断层解剖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区断层解剖 (2)(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脊柱区,第一节 概述,一、境界与分区 项区 胸背区 腰区 骶尾区 二、标志结构,棘突 骶管裂孔和骶角 尾骨 髂嵴 髂后上棘 竖脊肌,C7,T12,L4,尾骨,三、脊柱区结构的配布特点,脊柱区由脊柱及其周围软组织构成 活动较大的部位与较固定部位的交界处易损伤 长肌因协调运动时应力不足易劳损 椎管内容纳脊髓及其被膜等 椎间孔内有脊神经等通过,颈,胸,腰,骶,第二节 脊柱区的应用解剖,一、椎骨及其连结,(一)椎骨的形态,小儿32或33块 C7 T12 L5 S5 Co34 成人26块 C7、T12、L5、骶骨1、 尾骨1,椎 间 孔,1、椎骨的一般形态,2、各部椎骨的特点,颈椎 胸椎 腰椎

2、骶骨 尾骨,(1)颈椎特点: 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横突有孔称横突孔,椎血管和交感神经丛通过 26颈椎棘突短且末端分叉 37椎体上侧缘有椎体钩,下侧缘有唇缘,参与组成钩椎关节, 横突末端分为横突前、后结节,结节间有脊神经通过。 有时第七颈椎前结节长而肥大形成颈肋,向前压迫臂丛、锁骨下血管 关节突近似水平位,,(上面观), 特化颈椎有: 第1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 第2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 第7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第七颈椎,(2)胸椎的特征,胸椎椎体上和横突上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 棘突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 关节突几乎呈冠状位 椎体从上

3、向下逐渐增大,(3)腰椎的特征,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椎体大,关节突渐渐变为矢状位 上关节突后缘有乳突,横突根部后下方的突起为副突 各棘突相互之间的间隙较宽。,(4)骶骨和尾骨,岬,骶前孔,后面观,骶后孔,耳状面,前面观,骶管裂孔,骶角,骶管,(二)椎骨的连结,1.椎体 2.椎间盘 结构 各部特点 3.韧带 4.关节,二、椎管及其内容物,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 后壁为椎弓板、黄韧带和关节突关节 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一)椎管,1.椎管壁的构成,2.椎管腔的形态,颈段上部近似圆形,向下为三角形 胸段椎管大致呈圆形 腰段形态不一,L1、2圆形或卵圆形, L3、4三角形, L5三

4、叶形,3.侧隐窝,位于椎管的外侧部,是椎管最狭窄处,L5和S1处最明显。侧隐窝前壁是椎体后外侧部,后壁为上关节突和黄韧带,外侧壁是椎弓根内面,向下外延续于椎间孔,内有腰神经通过。,(二)脊髓及其被膜,1.脊髓的形态,2.脊髓的被膜,3.脊髓的血管,硬膜外隙的前部及外侧部前方 硬膜外隙后部及外侧部后方 侧隐窝内,(三)椎管内脂肪组织,位于硬膜外隙内,各段多少不一,常出现以下3部位,三、椎间孔及脊神经根,椎间孔的构成 椎间孔的形态,(一)椎间孔,(二)脊神经根,脊神经根的行程及分段 脊神经根与脊髓被膜的关系 脊神经根与椎间孔、椎间盘的关系 脊神经根的通道,四、椎静脉系,椎外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 椎体

5、静脉 椎间静脉,上外侧界为横突间韧带的内侧缘;,下界为下位椎骨横突的上缘;,内侧界为下位椎骨上关节突的外侧缘。,五、椎旁软组织,胸腰筋膜 腰神经后支 骨纤维孔 骨纤维管,骨纤维孔,寰椎横韧带,寰枕关节,十字韧带下纵束,十字韧带上纵束,翼状韧带,寰枢关节,覆膜: 从枕骨斜坡下降,覆盖在各韧带的后面向下移行为后纵韧带,六、寰椎与枕骨、枢椎的连结,寰枕关节 寰枢关节,翼状韧带,寰椎横韧带,翼状韧带,齿突尖韧带,寰枕关节 寰枢关节,第三节 脊柱区主要结构的断层解剖特点,椎管骨部是通过椎体中部的层面,椎管骨环完整 椎管关节部是通过椎间孔的层面,椎管骨环未完整 椎旁软组织为脊柱周围的所有血管、神经、肌和筋

6、膜,横断层面上,脊柱区分为椎管骨部或椎管关节部和椎旁软组织两部分,(一)髂后上棘在横断层面上的标志意义,平对S2棘突 平对硬膜囊末端 平面以上为硬膜外隙及其内容、硬膜囊、终池及马尾、终丝等 平面以下为下位骶神经根、尾神经根、终丝、椎内静脉丛和脂肪组织,S4,S2棘突,(二)椎体的CT、MRI表现,CT:椎体大致为椭圆形,边缘的骨密质形成高密度环,中央的骨松质呈均匀的低密度 MRI:骨密质为低信号或无信号区,骨松质在T1加权上为中等信号,与肌相同;在T2加权上,脑脊液呈高强度信号,与骨易于区别。,CT :椎间盘密度值低于椎体,难以区分髓核与纤维环 MRI:T1-外纤维环低信号,髓核和内纤维环呈相

7、近的较高信号。T2-髓核呈明显的高信号,纤维环几乎无信号。,(三)椎间盘的CT、MRI表现,横断层面,椎间孔分为上下两部 脊神经根、根动脉、静脉,(四)椎间孔的横断层解剖特点,C5椎间孔上部层面,横断层面上,黄韧带位于椎弓板内侧,v形 CT: CT值与肌相同,中等密度 MRI:黄韧带低信号,与脂肪易区分,(五)黄韧带的横断层及影像解剖特点,经椎间孔的横断层面上 颈段:关节腔冠状位 胸段:近似冠状位 腰段:近似矢状位,(六)关节突关节的横断层解剖解剖特点,椎体静脉:清晰的骨壁,缺乏在多个层面的延伸,主要位于椎体中份 椎内前静脉丛 CT:常出现在腰骶段,CT值近似椎间盘 MRI:C2层面硬膜外隙前外侧高信号的2对纵管,(七)椎体静脉和椎内静脉丛在影像上的识别,第三节 脊柱区的断层解剖,一、脊柱区颈段,寰枢关节层面,C5椎间孔上部层面,C5椎弓层面,脊柱区颈段正中矢状面,二、脊柱区胸段,T8椎体,T8椎体层面,三、脊柱区腰段,L1椎体层面,L4-5椎间孔上部层面,L4-5椎间盘层面,五、脊柱区骶尾段,脊柱正中矢状断层解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