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83046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原因及对策建国六十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几年的 GDP 增长率排在世界首位,2007 年的 GDP 总量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我们在充分肯定已有成就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它是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不相符的,与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背离的。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是由许多政治、经济、社会因素共同造成,其中,与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密切相关。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收入分配政策因素分析 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所有制结构进行了调整,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改革收入分配政策,以满足

2、社会各因素分享经济发展利益的要求,并提高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劳动者的积极性受挫、社会需求不足等。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直接影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在初次分配领域 1.以效率为先的政策 改革开放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行平均主义的分配政策,每人都可以分到“蛋糕”,但由于份量太小,使得大家都吃不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适当调整所有制形式,允许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与此相适应,在收入分配上允许先

3、富,先富带动后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允许生产要素参与社会分配,这一系列体现效率优先的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的积极性,使经济快速发展。但由于人们的个人能力、勤劳程度、对社会生产要素占有量以及地区、行业发展程度上的差异,又由于积累优势,产生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使得收入分配差距不断扩大。 2.工资性收入较低,工资增长较慢 我国的初次分配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工资收入占 GDP 比重较低,工资增长较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一日千里,但我国居民的工资增长却没有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如表 1 所示,我国 1978 年的分配率为 15.6%,此后整体呈下降趋势,到 2006

4、年分配率为 10.9,而发达国家的收入分配率普遍在 54%-65%之间。(1)在我国,工资性收入在收入构成中占 60%以上的比例,工资报酬的多少直接影响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而我国现在的工资收入水平比较低,增长速度慢于经济发展速度,使国民无法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不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2)以低工资去追求高经济发展的模式,会加剧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低工资意味着低劳动力成本,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更大量地转化为资本的收益,使部分资本所有者的财富得到较大增长,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愈发明显,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 (3)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投资、出口和消费,我国

5、这种低工资、低劳动力成本的状况确实有利于吸引投资和提高出口竞争力,但国内消费的增加才是最可靠的推动力,而我国现行的工资收入政策只会削弱国内消费力量,不利于国家的持续发展。 3.缺乏限制垄断性收入 我国为了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对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实行垄断经营和保护。但现在,一些垄断行业和部门凭借其由国家赋予的垄断地位占有并支配优势资源以获得高额利润,使其所属职工的工资远高于一般水平,这样加剧了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据报道,国资委监管的 169 家中央企业,在 2005 年度有 12 家利润超过 100 亿元,其员工平均工资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 3-4 倍。”然而应起调节作用的我国收入

6、分配政策却缺乏限制调。 4.无法控制隐性收入 从收入的公开性来看,我国居民的收入分为显性收入和隐性收入。其中,“显性收入是指公开的账面收入,包括账面上记载的或申报纳税的工资收入、实物收入、房租收入、金融资产收入、合法经营性收入等;隐性收入是指未公开的账外收入,包括账外存在的个人福利、隐性财产收入、灰色收入与黑色收入等,”而隐性收入的存在导致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存在隐性收入现象最突出的是公务员,“从全国范围来看,公务员的平均工资并不高,但这没有包括一些政府部门在制度规定外,给公务员发放的津贴、补助,如饭补、房补、防暑费、取暖费、书报费、洗理费等五花八门的隐性收入,很多地方和部门,公务员工资单

7、之外的收入早已大于工资单上的收入。”在初次分配领域,隐性收入将直接导致要素配置的扭曲,引起收入分配的不公,而我国的收入分配政策对此则缺乏有效的控制。 (二)再分配领域 1.税收政策难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 税收是政府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有力手段。我国目前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高收入者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的收入起点高而且收入增长快;而对中低收入者而言,虽然他们不需交税,但因为他们的收入低、增长慢,收入仅能维持基本生活,很有可能沦为贫困者。另外,由于城乡税负不公,农民承受的税负压力远高于城镇居民,“在 2002 年国民收入分配中,获得居民总收入 33%的 8 亿农民,缴纳的个税占 60%。”对于

8、高收入阶层的调节不力、监管不到位也导致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 2. 社会保障政策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存在严重的政策缺位,对低收入者的社会保障水平较低,对中高收入者的保障较多,而且我国的社会保障主要是面向城镇居民,对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则关注较少。另外我国的社会保障总体水平较低,“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加拿大为 39%,日本为 37%,澳大利亚为 35%,而我国只有 10%。”社会保障政策不健全,使人们在再分配过程中也产生分配的差距,这将加剧两极分化。 3. 政府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行的政府转移支付规模和力度小,不足以抵消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而难以抑制收入分配差

9、距扩大。转移支付在支出规模和结构上不合理,具有平衡地区间财力作用的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落在中西部地区,但财力性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小,使均等化作用不明显,而税收返还及原体制补助所占份额较大,税收返还以维持地方既得利益的基数法进行分配,体现了对收入能力强的地区的倾斜,经济较发达地区获得的税收返还规模大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这样也导致使地区差距扩大,进而使我国收入分配差距难以控制。 二、抑制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对策 (一)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根本途径就是发展经济,把“蛋糕”继续做大,但同时也要注重把“蛋糕”以更公平、合理的方式分切给各人分享。当我国把注意力集中在发

10、展经济而取得辉煌成就后,就应该暂时调整目标,审视一下因着力发展经济而忽视的问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把工作重点放到分配的公平性上来。公平和效率不是此消彼长的绝对对立关系,而是相辅相成、共存共荣的正相关关系。“初次分配强调公平,不是不讲效率,初次分配的公平和效率是统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础,效率的高低决定公平的实现程度,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分配越公平,人的积极性就越高,那么效率也就越高,”因为“由人的积极性引发的创造力是一切效率的源泉”,而只有使人们感受到利益分配的公平才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效率的提高。要解决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问题,就必须着力从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入手。 (二)提高工

11、资收入水平,使工资增长与经济发展挂钩 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过剩使得劳动力价格较低,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的比较优势,但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为了要缓解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我国应该根据经济发展情况、物价水平、通贷膨胀程度适当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建立使人民能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工资增长机制,提高最低工资的标准,企业工资分配制度要从单纯的行政决定向效益决定和市场决定转变;“政府还应支持建立和健全工会组织,加强工会代表维护工人利益的职能,通过集体谈判与企业管理者、雇主、承包人就工资、工时、劳保等相关问题进行协商,使双方利益得到兼顾”。 (三)控制垄断性收入和隐性收入 垄

12、断性收入和隐性收入的存在正是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拉动力。国家应根据社会发展情况,适当放开一些垄断性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从而有利于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市场化、合理化;“通过制定反垄断法和竞争法等法律、法规,限制和打破垄断,逐步消除行业壁垒和垄断,鼓励资本在行业之间的合理流动和有序竞争,促进行业之间平均利润的形成,缩小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控制隐性收入,特别是公务员的隐性收入,就必须对预算外的资金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控制,健全政府、企业会计制度,对部分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来源进行监控,实行财产申报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四)完善税收政策 我国有必要对税收政策进行调整:根据

13、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收支状况,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切实提高中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对高收入者的征税力度,提高税率;减轻农民的税负压力,使拉近城乡距离;适时开征遗产税避免社会财富过于集中。国家税收政策应设置不同的税率,使实际负担较重的人能获得相对较高的税后收入,从而减少收入分配差距的相对扩大。 (五)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保障范围 我国要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质量,扩大保障范围:要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实施范围和覆盖面,使尚未纳入社会保险的各方人员特别是农民都能享受由社会保险构成的社会保障,实现社会保障的广覆盖;由于现阶段受基本国情的制约,我国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实处,切实发挥其最大效用,应把社会保障的重点放在保障低收入者和贫困者的基本生活上。 (六)完善政府转移支付 在明确各级政府的职责、划分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地区发展要求,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规模,均衡地区间的财政力量,扩大对相对落后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优化转移支付的结构,逐步减少税收返还,提高用过平衡地区间财力作用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建立政府转移支付专职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对转移支付的实施、资金的使用、转移支付效果的监管;对挪用、挤占、克扣、截留转移支付资金的现象要依法进行严肃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