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88299089 上传时间:2019-04-23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6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概述及研究方法(复习版)(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安排,1、医学心理学概述 2、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3、医学心理学基本的理论 4、心理测量(投射) 5、心理咨询与治疗(沟通分析方法) 6、心理应激 7、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第一章 概述 1、医学心理学基本界定 2、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简史 4、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尚未形成一致公认的定义。综合国内许多作者的认识,目前可将医学心理学定义为: 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医学心理学偏重于对相对正常行为的研究,对于医学中严

2、重变态行为的研究(也是心理医学),则主要归入精神病学研究范围。,WHO关于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1989年) 健康:躯体健康 心理健康 道德健康 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道德健康包括四点内容:,A.不得以损害他人为自己谋利; B.有辨别真伪、美丑、是非的能力; C.能够按社会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D.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做贡献。,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一种积极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的人,心情舒畅,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他人、环境和社会协调一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身心潜能。,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

3、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 (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保持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及干预方法; (5)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科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其它各方面。,医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交叉学科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与心理行为科学的交叉学科。 基础学科 是医学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就象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一样。 应用学科 首先,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可以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工作领域。其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可以独立应用于社会人群,以帮助人们解决那些与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与痛苦。,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促进

4、医学模式转变 促进预防疾病战略转变 临床医疗工作及新型医患关系的需要,第一章 概述 1、医学心理学基本界定 2、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简史 4、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从现代医学教育的角度,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是生物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转变的需要。 医学模式定义 所谓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在颅骨上开个洞,将致病的魔鬼释放出来,1.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出现于公元前10000年的石器时代。 主要观点:“万物有灵”,精神(spirit

5、)或幽灵是身体和精神疾病的原因,相应地采取祈求或驱邪的治疗手段。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虽已成为历史,但在现代社会仍可见到残余影响。,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从公元前3000年前后开始,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出现,它以整体观和心身一元论为基础。春秋战国末年的中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观点探讨疾病和健康问题,提出“形神合一”的心身一元论,以及“内伤七情”与“外感六淫”的病因说;主张身心兼顾的治疗观点,“辨证施治”和“因时、因地、因人而宜”治疗。,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古希腊的希披克拉底提出“体液学说”,认为人有四种体液,其不同的构成便形成不同性格,进而将性格同疾病联系起来。主张“治病先知

6、人”和“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的治疗观。 自然哲学模式的心身一元论的整体现,以及心身相互作用的辨证观具有积极意义,但限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人们对生命的本质、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仍停留在低水平上。,3.生物医学模式,在文艺复兴开始不久,笛卡尔提出健康是生理躯体的一种状态,在理论上为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基础,推动医学摆脱宗教影响,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3.生物医学模式,Fracastoro(1546)建立疾病分类体系,成为流行病学购创始人;哈维发现血液循环;巴斯图尔和科赫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魏尔肖的细胞病理学等相继出现。Roentgen(1895)发明了X-rays技术,Leeuwenhoek(1632

7、-1712)发明了显微镜,由此打开了微生物研究之门。Watson(1928)和Crick(1953)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增进了人仍对疾病的认识,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3.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认为: 疾病(disease)是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的生物(躯体)变化,因此可以用偏离正常的生物学变化来解释人类的一切疾病;每一种疾病都有一种特殊的生物学原因,因此可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治疗。,3.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从实践上看,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相比之下,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却在不断上升。研究表明,这些疾病并非由特异性因素引起,

8、这些疾病都包含有心理紧张、社会压力、环境污染等心理、社会因素在内;吸毒、酗酒、自杀、神经症、行为异常等更直接地源于心理、社会因素。 疾病谱的变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疾病大量增加,生物医学模式既无法正确解释这些疾病的原因,更无法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生物医学模式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只研究人的生物属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0世纪70年代,医学界曾掀起有关生物医学模式必须转变的大讨论。一种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提出。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这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

9、,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社会因素和躯体的相互影响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情绪和行为反应直接引起或伴发生理变化,如愤怒时心跳和呼吸加快、血压升高。 2行为危险因素造成疾病,行为保护因素(如均衡饮食、合理运动、不吸烟和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则有益健康。 3与疾病和健康有关的行为。疾病易患人格(如A型行为)和健康促进人格(如坚韧人格)。 4躯体疾病伴随心理症状;癌症病人的恐惧不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的躁狂。 5躯体疾病过程结束后遗留的心理问题;如幻肢痛。,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 它与生物

10、-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区别何在?,社会/国家 文化/亚文化 社团 家庭 两人,分子 细胞 器官 系统/神经,行为 感受 认知 个性/经验,宇宙 地球 气候 水、空气 动、植物,社会环境,生理,心理,自然环境,环境,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整体论;而生物医学模式是分析还原论,人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在哲学上犯了整体=部分之和的错误,正确的哲学观点应是整体部分之和。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心身统一论;而生物医学模式是心身二元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系统论,要求把人放在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而生物医学模式是孤立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能动论;而生物医学模式是被动论。

11、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有能动的作用。人作为一个整体要对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个体的内环境随时作出适应性调整,以保持健康水平。人对社会环境因素包括人际冲突等的认识和评价,可以改变这些因素对个体影响的性质和程度;又如,人通过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包括回避、改造自然环境而改变自然因素对自身的影响;再如,人也可以通过包括松弛训练、行为矫正等而改变体内的心理生理过程。,医学心理学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观点,强调心身统一的观点 个体与社会保持和谐的观点 认知与评价的观点 主动适应与自我调节的观点 情绪因素作用的观点 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第一章 概述 1、医学心理学基本界定 2、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

12、理学 3、医学心理学简史 3.1 国外医学心理学简史 3.2 中国医学心理学简史 4、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作为一门学科,医学心理学的诞生出现于19世纪中叶。1852年德国哥顿挺大学洛采(Lotze,RH.1817-1881)在其撰写的医学心理学一书中,首次提到“医学心理学”一词。,1、心理学一直从属于哲学,直到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W. Wundt)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才使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于世 2、1890年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J.M.Cattel)首先提出心理测验的概念,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和临床应用热点转向了心理测验。 3、1908年在美国成立了世界

13、上第一个心理卫生协会。,4、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S.Freud)创立的心理动力学派 5、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B.Watson)创立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为:人的一些病态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所以变态行为和心身疾病等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得到矫正。 6、人本主义在理论上与精神分析、行为主义并列,构成了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 7、1978年,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健康心理学或称卫生心理学诞牛,这是重视群体和个体心理健康的必然结果。,(二)国内医学心理学的发展简况,1936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1990年行为医学学会成立 199

14、3年心身医学学会成立 80年代后期,卫生部将医学心理学纳入必修课 从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已经把医学心理学作为16门考试的科目之一,第一章 概述 1、医学心理学基本界定 2、医学模式的转变与医学心理学 3、医学心理学简史 4、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一、神经心理学 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研究大脑与心理活动的具体关系,包括各种心理活动的大脑机制问题。 二、生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研究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主要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本能、动机、情绪、睡眠、学习和记忆等心理和行为

15、活动的生理机制等。,三、心理生理学 心理生理学(psychological physiology)研究心理或行为如何与生理学的变化相互作用。 四、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或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研究行为的不正常偏离,揭示异常心理现象的种类、原因、规律及机制。,五、心理卫生和健康心理学 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这一术语一是指一种心理健康状态,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的关系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的原则和措施。健康心理学(health psychology)是美国新建立的一门心理学分

16、支学科,它是将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预防医学,以保持和增进心身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六、康复心理学和缺陷心理学 康复心理学(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是研究解决伤残、慢性病人和老年人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促使他们适应工作、适应生活和适应社会,从而尽可能降低其残废程度。 缺陷心理学(defect psychology)研究心理或生理缺陷者的心理学问题,例如通过指导和训练,使伤残者在心理和生理功能方面得到部分补偿,因而其与康复心理学关系密切。,七、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主要研究和直接解决心理学临床问题,包括智力和个性的评估,对心理生理疾病及精神疾病的心理诊断和治疗,以及咨询、会谈等具体工作。 由于临床心理学涉及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在防治疾病中的应用问题,一般将其看作医学心理学最大的临床分支学科。但从某些专著来看,两者在内容上接近,因而可看作是相似学科。,八、咨询心理学 咨询心理学(consulti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